A. 水蒸氣蒸餾,為什麼蒸出液變澄清後還要多蒸10~20毫升
水蒸氣蒸餾,為什麼蒸出液變澄清後還要多蒸10~20毫升?
答:這個主要是作為容器的損耗,因為容器壁會有雜質,而且還會沾上一些。所以多蒸10~20毫升是為了保證蒸餾的量和蒸餾的純凈程度。
B. 水蒸氣蒸餾時,蒸出液由渾濁變澄清後再多蒸出10到20毫升的透明蒸出液是為什麼不這樣做有什麼影響
因為儀器中可能有雜質,需要將最初蒸餾的少量水倒掉,再進行收集。這樣做是為了保證蒸餾的量和蒸餾的純凈程度。
C. 甲苯檢測蒸餾剛初餾時液體有點混濁是怎麼原因
不能完全蒸干
因為蒸餾瓶中最後剩下的液體雜質含量較高,完全蒸干則可能將某些雜質也蒸出來了
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D. 蒸餾時,最初餾出液通常呈乳濁狀,為什麼
不知你蒸餾的是什麼物質。有些物質蒸餾時會出現這種情況。
E. 1-溴丁烷的制備中,最後產物是渾濁的,求高人解答
有水。這是制備有機物常見現象,產物中如果有微量水,就是渾濁的。加入乾燥劑就可以了。
F. 薄荷揮發油蒸餾過程中餾出液的顏色變化原因
薄荷揮發油蒸餾過程中餾出液的顏色變化原因:因為有些水被共沸蒸出來了,水不溶於二氯甲烷,所以混濁,而此時的溫度一般低於正常的沸點。
加入硫酸後一般仍然為清澈,小火加熱不救就會發生強烈的炭化,整體變黑,待不再冒泡後改至大火(約420℃)加熱,之後液體顏色變為醬色,變為深黃,最後逐漸變淡成為亮藍色。樣品消化液丌易澄清透明時,可將燒瓶完全冷卻後加入30%,直至消化液澄清透明呈藍綠色為止。
概述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使液體混合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輕工等領域。其原理以分離雙組分混合液為例。將料液加熱使它部分汽化,易揮發組分在蒸氣中得到增濃,難揮發組分在剩餘液中也得到增濃,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兩組分的分離。
G. 乙醇蒸餾時,最初餾出物呈乳濁狀,為什麼
應該是存在雜質跟水的共沸物,比如苯水共沸物就是混濁的,乙醇里,更可能是乙酸乙酯水共沸物
H. 乙酸正丁酯蒸餾時為什麼先渾濁後澄清
乙酸正丁酯的製成的失敗原因? 最後一步用清液蒸餾時溫度一直在100度不溶物A加入鹽酸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I. 在水的蒸餾實驗中,過濾時先過濾上層清液,後過濾下層濁液,這是為什麼
若先過濾下層濁液,濾紙上將會殘留著大量不溶物,再過濾上層清液時,不溶物會阻礙清液的通過,導致效率降低.
J. 用熱的蒸餾水配製FeCl3溶液時出現渾濁現象的原因應怎樣操作可防止渾濁現象出現
那是因為FeCl3在熱的水溶液里發生水解,產生氫氧化鐵沉澱 操作有2 第一是把水的溫度降下來 第二 滴入幾滴鹽酸,抑制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