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酒的分為幾個階段接酒
白酒蒸餾時一般分3個階段取酒:1是「酒頭」,裡面含的香味物質很復雜,也很豐版富,可作為酒頭調味酒使用;權2是中餾段酒,一直到出現水花為止,分兩個級別,大致56度以上和56度以下;3是出現水花後取渾濁的一段含酸高的做為酒尾調味酒使用。
❷ 做白酒的全過程是什麼
1、酒精發酵
酒精發酵是釀酒的主要階段,糖質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等成分,經酵母或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轉化為酒精。
2、澱粉糖化
糖質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發酵劑便可進行發酵;而含澱粉質的穀物原料等,由於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澱粉是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所以採用含澱粉質的穀物釀酒時,還需將澱粉糊化,使之變為糊精、低聚糖和可發酵性糖的糖化劑。
3、制曲
酒麴亦稱酒母,多以含澱粉的谷類(大麥、小麥、麩皮)、豆類、薯類和含葡萄糖的果類為原料和培養基,經粉碎加水成塊或餅狀,在一定溫度下培育而成。釀酒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制曲的工藝水平,歷史久遠的中國制曲工藝給世界釀酒業帶來了極其廣闊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制曲的工藝各具傳統和特色,即使在釀酒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傳統作坊式的制曲工藝仍保持著原先的本色,尤其是對於名酒,傳統的制曲工藝奠定了酒的卓越品質。
4、原料處理
無論是釀造酒,還是蒸餾酒,以及兩者的衍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原料均為糖質原料或澱粉質原料。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糖化能力和出酒率,並形成特有的酒品風格,釀酒的原料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特定工藝的處理,主要包括原料的選擇配比及其狀態的改變等。環境因素的控制也是關鍵的環節。
糖質原料以水果為主,原料處理主要包括根據成酒的特點選擇品種、採摘分類、除去腐爛果品和雜質、破碎果實、榨汁去梗、澄清抗氧、殺菌等。
澱粉質原料以麥芽、米類、薯類、雜糧等為主,採用復式發酵法,先糖化、後發酵或糖化發酵同時進行。原料品種及發酵方式的不同,原料處理的過程和工藝也有差異性。中國廣泛使用酒麴釀酒,其原料處理的基本工藝和程序是精碾或粉碎,潤料(浸米),蒸煮(蒸飯),攤涼(淋水冷卻),翻料,入缸或入窖發酵等。
5、蒸餾取酒
所謂蒸餾取酒就是通過加熱,利用沸點的差異使酒精從原有的酒液中濃縮分離,冷卻後獲得高酒精含量酒品的工藝。
在正常的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的沸點是78.3℃,將酒液加熱至兩種溫度之間時,就會產生大量的含酒精的蒸汽,將這種蒸汽收人管道並進行冷凝,就會與原來的科液分開,從而形成高酒精含量的酒品。
在蒸餾的過程中,原汁酒液中的酒精被蒸餾出來予以收集,並控制酒精的濃度。原汁酒中的味素也將一起被蒸餾,從而使蒸餾的酒品中帶有獨特的芳香和口味。
6、酒的老熟和陳釀
酒是具有生命力的,糖化、發酵、蒸餾等一系列工藝的完成並不能說明釀酒全過程就已終結,新釀製成的酒品並沒有完全完成體現酒品風格的物質轉化,酒質粗劣淡寡,酒體欠缺豐滿,所以新酒必須經過特定環境的窖藏。
經過一段時間的貯存後,醇香和美的酒質才最終形成並得以深化。通常將這一新釀製成的酒品窖香貯存的過程稱為老熟和陳釀。
7、勾兌調味
勾兌調味工藝,是將不同種類、陳年和產地的原酒液半成品(白蘭地、威士忌等)或選取不同檔次的原酒液半成品(中國白酒、黃酒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參照成品酒的酒質標准進行混合、調整和校對的工藝。勾兌調校能不斷獲得均衡協調、質量穩定、風格傳統地道的酒品。
酒品的勾兌調味被視為釀酒的最高工藝,創造出釀酒活動中的一種精神境界。從工藝的角度來看,釀酒原料的種類、質量和配比存在著差異性,釀酒過程中包含著諸多工序,中間發生許多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轉化產生幾十種甚至幾百種有機成分,其中有些機理至今還未研究清楚,而勾兌師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將不同酒質的酒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調校,在確保酒品總體風格的前提下,以得到整體均勻一致的市場品種標准。
❸ 蒸餾取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我想自已製造一個蒸酒器。用不銹鋼桶做。桶是60×60厘米的。冷凌器
摘要 傳統醬香型白酒是建立在以固態法為發酵工藝,採用地缸或地窖等發酵設備,使用不同的釀酒原料(一般採用高粱、玉米等穀物原料)和曲葯,配合回酒、回糟、雙輪底等發酵工藝技術,生產出各具風格特點的傳統白酒。其不是單純的酒精發酵,而是建立在酵母、黴菌、細菌等多種微生物參與的多菌種發酵的基礎上,以地窖、地缸為發酵容器,參與發酵的微生物數目龐大,生化反應過程復雜,代謝產物達數百種之多,產酒和生香同時進行,其發酵產物既豐富又復雜,從而形成了傳統中國蒸餾白酒獨特的香味風格特點。
❹ 白酒釀造的原理是什麼
釀酒工藝有其獨特的釀造方法,每一種酒品與香型都有別具特色的釀造方法。這些方法之間存在著一些普遍的規律,被稱為釀酒工藝的基本原理:
在釀酒過程中,澱粉吸水膨脹,加熱糊化,形成結構疏鬆的澱粉,在澱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低分子的單糖。單糖在脫羧酶、脫氫酶的催化下分解,逐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以澱粉為原料釀酒,需經過兩個主要過程,一是澱粉糖化過程,二是酒精發酵過程。
1、澱粉的糖化澱粉在催化劑澱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單糖。澱粉酶來源於酒麴中的微生物,澱粉與澱粉酶的反應;
2、酒精發酵澱粉在澱粉酶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酒精,酒化酶是由酵母菌分泌出來的。多數酒麴中也含酵母菌(除麩曲)。
3、蒸餾取酒
蒸餾是提取酒液的主要手段。釀酒原料經過發酵後獲得的酒精和水份,同時還含有一部分香型物質。如何將酒精分離為氣體和液體呢?酒精的理化性質對我們有所啟示:酒精氣化溫度為78.3℃,發酵過的原料只要加熱至78.3℃以上,就能獲得汽體酒精,冷卻之後即為液體酒精。
不同質量酒液的形成是因為由於溫度的作用,在加熱過程中,水分和其它物質會摻雜在酒精之中,隨著溫度的變化,摻雜的情況也隨之變化,蒸餾溫度在78.3℃以下取得的酒液被稱作「酒頭」;78.3℃-100℃之間取得的酒液被稱作「酒心」;100℃以上取得的酒液被稱作「酒尾」。酒頭和酒心的質量較好,雜質含量較低,為了保證酒的質量,釀酒者常常有選擇的取酒。我國名酒用「掐頭去尾」工藝進行蒸餾取酒的不乏其例,世界名酒釀造大多採用此方法。
4、勾兌工藝
勾兌是釀酒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藝。簡單說就是白酒剛釀造出來以後,不同車間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樣的,由於原料質量不穩定,生產季節更換,操作工人變更等原因,人們不可能總是獲得完全相同質量的酒液,這時就需要勾兌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然而勾兌不是簡簡單單的向酒里摻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礎酒的組合和調味,是平衡酒體。有時一種年齡的酒兌上另一種年齡的酒,一個地區的酒兌上另一地區的酒,一個品種的酒兌上另一品種的酒,都能得到色、香、味、體更加協調的新酒品。這是一種保持獨有風格的專門技術。
釀造酒是最自然的造酒方式,主要釀酒原料是穀物和水果,其最大特點是原汁原味,酒精含量低,屬於低度酒,對人體的刺激性小。例如用穀物釀造的啤酒一般酒精含量為3%~8%,果類的葡萄酒酒精含量為8%~14%。釀造酒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適量飲用有益於身體健康
❺ 蒸餾後怎麼取酒:釀酒的最後一步是蒸餾 但是家裡面沒有設備 煮的時候怎麼取酒啊
取的是蒸餾上來的蒸汽,你必須要有蒸汽回收裝置
❻ 何為蒸餾取酒有什麼步驟
蒸餾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轉化為糖的澱粉等物質。如蜂蜜、甘蔗、甜菜、水專果和玉屬米、高粱、稻米、麥類馬鈴薯等。糖和澱粉經酵母發酵後產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酵液加熱至兩者沸點之間,就可從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質。
蒸餾酒
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熱,由於它們所含的各種物質的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得到的酒液雖然無色,氣味卻辛辣濃烈。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釀造酒,酒度低於20%。蒸餾酒則可高達
60%以上。我國的蒸餾酒主要是用穀物原料釀造後經蒸餾得到的。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酒、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❼ 醬香型白酒的年份酒是如何勾調出來的
酒勾兌的方法一般是採用大綜合法,用不同的香型、輪次、酒度和新老酒等單型酒相互搭配的。❽ 怎樣判斷蒸餾酒的三個階段
摘要 你好親,很高興為你解答,白酒蒸餾時一般分3個階段取酒:1是「酒頭」,裡面含的香味物質很復雜,也很豐富,可作為酒頭調味酒使用;2是中餾段酒,一直到出現水花為止,分兩個級別,大致56度以上和56度以下;3是出現水花後取渾濁的一段含酸高的做為酒尾調味酒使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❾ 醬香型白酒需要經過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對嗎哪裡可以學習到
對的,純正的純糧食醬香型白酒是需要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真全糧可以學習到
❿ 用蒸餾法能提取酒精嗎就是把白酒燒開,蒸發掉水份,
酒精是用提餾塔進行蒸餾的.
是把發酵醪加熱,從低度濃縮到高度,酒精沸點低,78度沸騰,水的沸點100度.
自然是酒精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