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製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
1.使蒸餾的氣體快速液化
2.冰塊
3.以防液體通過導管直接流到試管里
4.為了保證所收集到的蒸餾水的純度!
因為在儀器中難免會有雜質存在!
5.以保證水的純度
『貳』 如何利用蒸餾法提取精油
蒸餾的定義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回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答稱為蒸餾。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 常用的蒸餾用具 常用的蒸餾裝置,用標准磨口儀器裝配,由圓底燒瓶、蒸餾頭、溫度計、冷凝管、接受管和接受瓶組成。當用普通玻璃儀器裝配蒸餾裝置時,通常使用帶支管的蒸餾燒瓶,各玻璃儀器間用膠塞連接。 蒸餾法 筆者曾利用蒸餾法提取橘子的精油。大概用了10個橘子,把它們的皮給剝掉。用研磨棒搗爛倒進圓底燒瓶中,冷凝管通自來水,用酒精燈加熱圓底燒瓶。經過大概2~3個小時的實驗後,大概收集的橘子精油有3~5滴。 大型的製作精油是把新鮮的或經過乾燥的植物材料放進蒸氣熱熔爐中,由下方加熱送入蒸氣,把植物中的精油蒸發出來,使之變成含有精油的水蒸氣狀態,再通過急凍箱的導管收集冷卻後,水蒸氣因冷卻而凝結成液態,再比較水與精油的密度分離出來。 芳香精油中薰衣草也是用這種方法提取出來的。
『叄』 提取揮發油用水蒸氣蒸餾裝置的提取率高嗎
揮發油的提取有來專門的裝置,重源油提取器和輕油提取器兩種。水蒸氣蒸餾裝置的提取效率較高,而且具有設備簡單、操作容易、成本低等優點。揮發油不溶於水,而易溶於各種有機溶劑,在高濃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所以我覺得揮發油提取出來後,可以先把它溶到乙醇中,乙醇液和糖漿是互溶的,再回收乙醇即可。應該不會乳化吧,乳化是發生在兩相溶劑萃取的過程中的。即使發生乳化現象,可以採用靜置、熱敷、冷凍、抽濾乳化層、鹽析、分出乳化層重新加入有機溶劑萃取、加入表面活性劑等方法破乳。
『肆』 如何用蒸餾的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生存手冊那樣寫自有道理,淡水蒸餾裝置上面的說明書實際上很詳細,到時候照著做就對了,不必平時費力學習.
如果海上遇險,你可以這樣獲得淡水,不必使用蒸餾儀器:
取一容器裝滿海水然後點火加熱.當水沸騰時在水的上方鋪開一個很大的塑料薄膜,如果沒有可以拿雨衣,塑料袋代替.這樣水蒸氣冷凝在上面就形成了很多的小水滴.這時候你只需要把塑料薄膜彎過來,收集其水滴放在容器就可以.鹽是不會蒸發的所以你收集的全部是淡水!此方法我曾經試驗過,比較成功,你可以試試.
其實還有別的辦法.捕獲的大魚的脊柱和眼睛裡都是淡水,這些水是可以喝的.如果老天爺給你下了場大雨那麼直接使用塑料薄膜收集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對野外生存感興趣還可以和我聯系
『伍』 水蒸氣蒸餾提取茶葉香精油的方法以及香精油在進樣分析前怎麼處理
(一)產品特色
柑橘皮一般含2%~3%的香精油。香精油在食品工業、化工和醫葯上應用很廣。由於各種柑橘皮香精油的成分和比例有異,香氣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同的品種要分別提取。
(二)工藝流程
原料選取→浸石灰水→漂洗→壓榨→過濾和分離→澄清→包裝
(三)操作要點說明
(1)原料選擇:選擇新鮮無霉變的柑橘皮,攤放在陰涼、通風的乾燥處。
(2)浸石灰水:將柑橘皮浸泡在濃度為70~80克/升的石灰水中(pH12以上)。為了不使橘皮上浮,上面加壓網篩板。浸泡時間為16~24小時,期間翻動兩三次,使浸泡均勻,浸到果皮呈黃色,脆面不斷為宜。
(3)漂洗:將浸過水的橘皮用流動水漂洗干凈,撈起瀝干。
(4)壓榨:將橘皮均勻地送入螺旋式榨油機內,加壓榨出橘皮油。排渣時必須均勻通暢,排出的皮渣要呈顆粒狀,在加料的同時要打開噴口,噴射噴淋液(100千克水 1千克硫酸鈉 0.3千克小蘇打配成pH值7~8),用量與干橘皮重量相等。使用中要經常調節pH值。
(5)過濾:榨出的油水混合液經布袋過濾,除去糊狀殘渣。
(6)澄清:分離出的橘皮油在5~10℃下靜置5~7天,通過濾紙或石棉紙濾層的漏斗減壓抽濾。所得橘皮油為黃色油狀液體,具有清甜的橘子香氣,比水輕,不溶於水,能溶於7~10倍容積的90%乙醇中。
(7)密封入庫:將澄清的橙皮油裝在棕色玻璃瓶或陶罐中,盡量裝滿,加蓋,並用硬脂蠟密封,貯藏在陰涼處,以防揮發損失和變質。
從水果中提取香精油的方法有:
蒸餾法 香精油沸點低、比重輕,可隨水汽揮發。先用破碎機將原料粉碎成3--5毫米的細粒,然後將細粒放入蒸餾裝置內提取香精油。柑橘的花、葉,核果類,如杏、桃、梅、李等的種仁也可以用蒸餾的方法提取香精油。
浸提法 應用有機溶劑可以把香精油浸提出來。最好用沸點低的油醚,所得的香精油品質較好,用酒精較為方便。先將原料破碎(花瓣不用),保持較低溫度以免浸出的香精油揮發,用有機溶劑在密封容器內浸漬,時間一般是3--1 2小時。浸漬完畢放出浸提液,同時輕輕壓出原料中的浸液,這些擠壓出的浸液可以再次用來浸漬新的原料。如此反復浸漬三次。最後得到較濃的帶有原料色素的酒精浸提液,過濾後可作為帶酒精的香精油保存。如果需要濃縮的香精油,可將帶酒精的浸提液進一步用蒸餾裝置以較低溫度將有機溶劑回收,回收的有機溶劑還能提取植物中的蠟質和其他成分。
壓榨法 桔類果實的香精油主要是以油滴狀集中在外果皮的油胞里可施加壓力將油胞壓破,擠出香精油來。壓榨法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
l、將新鮮的柑橘類果皮以白色皮層朝上,晾曬一天,使果皮水分減少後摔碎,然後用水壓機壓榨,每100千克(含水分1 5---18%)的干皮可得300--600克黃凈的香精油。
2、將柑橘類的外皮即有色層剝下,可以榨出佔有色皮層重量約有1%的香精油。
壓榨法採用機械操作,即先將新鮮果皮以飽和的石灰水浸泡6--8小時,使果皮變脆硬,油胞易破,以利於壓榨。處理的果皮以壓榨機進行榨油。此機具有破碎及壓榨兩種性能,能連續流水作業。壓出的香精油用高壓水沖下,經過濾後,引入高速離心機分出香精油。此法叫做壓榨離心法。此法提取不需加熱,被稱為「冷油,品質好價值高。壓榨後的殘渣還可用蒸餾法再行取油。
柚香精油
柑橘香精油是香料工業最重要的天然原料之一,廣泛應用於食品和日化等行業。柚果有獨特的芳香,但至今無法化學合成,也不能用其他柑橘代替。柚香精油主要存在於外果皮,含量約0.5%。過去用冷榨法或蒸餾法提取,近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研製出柚專用磨油機,並成功地用其提取柚冷磨油。
圖示冷磨、冷榨和蒸餾3種方法提取柚香精油的生產工藝流程。冷磨法系用機械方法破壞油胞,同時,用噴淋水把油洗出來,再通過離心分離而得。由於未經化學處理和熱處理,故冷磨油質量最好,價值最高。冷榨法是先用石灰水浸泡果皮,使之硬化,再壓契油胞,並用水噴淋把油洗出,通過離心分離而得。這種香精油雖也未經熱處理,但石灰水硬化處理時,對其品質有一定影響,經濟價值次之。蒸餾法是把果皮粉碎後,或把冷磨或冷榨取油後排出的殘渣、廢水進行蒸餾所得。由於加熱時,使精油的一些關鍵組分如醛類和酯類等含氧化合物分解或轉化為其他物質,因而油質下降。下面簡述柚冷磨油和冷榨油的提取工藝。
(一)冷磨油 冷磨油的工藝流程是:
原料清洗→磨油→過濾→分離→精製→成品
1.原料清洗 將果實表面雜質污物洗凈,用0.5%na2co3溶液浸泡1~3min,清水漂洗瀝干後待用。
2.磨油 用愛文娜式磨油機磨油。先將原料倒入加料斗中,由自動加料門徐徐放入磨盤上,由於磨盤的轉動使果實在磨盤上不斷轉動,果皮油胞被盤上許多尖刺擦破,流出皮精油。同時,打開噴淋水將油沖洗下來,流入接受槽內。注意噴水量應與加料量和離心機分離量保持一致,否則會影響出油。
3.過濾及分離 將油水混合液通過篩濾機過濾,流入貯槽。用泵送入離心機中分離出精油。根據不同柚品種選用恰當的分水環,一般採用直徑105~110。混合液進入離心機的流量要保持穩定,流量過大,易出混油,流量過小,則影響產量。分離完畢,讓離心機空轉2~3min,大量沖入清水,把殘存於旋鼓內的油沖出。
4.精製 由於分離出的精油中含有少量水分和雜質,需在5~8℃的冷庫中靜置5~7天,讓雜質下沉,用虹吸管吸出上層澄清油即可。
5.包裝和貯存 將精製過的精油裝入棕色玻璃瓶或白鐵桶內,盡量裝滿,加蓋密封、低溫貯存,並防陽光輻射。
(二)冷榨油
冷榨油的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選擇→浸石灰水→漂洗→壓榨→過濾→分離→精製→成品
1.原料選擇 選用新鮮無霉爛的柚果皮作為原料。
2.浸石灰水 其作用在於使果皮保持適宜的硬脆度,利於壓榨、過濾和分離,提高出油率。浸泡可採用靜止法和循環法,保持phl2。靜止法石灰水的濃度為2%~4%,固液比為1:6,時間12~20h;而循環法的濃度為2%~3%,固液比為1:5,時間8~12h。浸到果皮呈黃色,無白心,脆而不斷為宜。
3.漂洗 將浸過石灰水的柚皮用流動水漂洗干凈,撈起瀝干。
4.壓榨 將果皮均勻地送入螺旋式榨油機內,加壓榨出皮精油,同時用噴淋水洗出皮精油,收集於接料斗。噴淋液按每100kg水加1kg硫酸鈉、0.3kg碳酸氫鈉的比例配製,ph7~8,使用中經常調節ph。噴淋量應與果皮加料量和離心機的分離量相適應。
餘下過濾、分離、精製和包裝貯存的方法與冷磨油相同,不再細述。
(三)超臨界流體提取技術
柑橘香精油是由萜烯烴類及高級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等含氧化合物組成。其中前者佔95%以上,對柑橘香氣特徵貢獻很小並易氧化變質,盡管後者所佔比例很小,但卻是柑橘油香味的主要來源。因此生產上需進一步濃縮脫萜。這不僅可以提供更高的風味強度,而且由於萜烯類濃度的下降而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和溶解度,同時也由於體積的減小可以降低貯存和運輸費用。
目前使用蒸氣蒸餾、真空蒸餾、溶劑萃取以及吸附方法來獲得無萜柑橘油的濃縮物。但這些方法的缺點是產量低,產品質量下降,殘留有萃取溶劑,濃縮油的風味與原來的冷榨油有差異。與上述方法相比,超臨界流體提取技術具有潛在的優越性。
超臨界提取就是利用超臨界流體為萃取劑提取液體或固體中某些有效成分的分離技術,最常用的超臨界流體是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粘度與氣體接近,是液體的1%,而擴散系數比液體大100倍,因而傳質速度快,當溫度、壓力有較小變化時會導致它對混合物各組分溶解度有很大變化。萃取劑回收方便並易除盡。由於它在低溫無氧環境下進行,適於提取各種熱敏性和易氧化物質,耗能低,無溶劑污染問題,萃取的得率高,已廣泛在食品和香料工業上應用。最近calame和steiner(1982)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在30mpa和40℃的條件下,從檸檬果皮中提取精油,產率高達0.9%,而且同冷榨油相比,含有較少的醛和較多的醇類,香味好。日本也報道了以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柚精油效果最好,產品的單萜碳化氫值低,而麝香草酚含量高,能保持柚子天然香氣的特徵。另據temelli(1988、1990)報道,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在8.3mpa、70℃的條件下處理柑橘油,幾乎完全除去萜烯類化合物,剩下的是高濃度的含氧化合物。國內清華大學(1996)在13.7~15.7mpa壓力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甜橙油香味濃郁,且富含天然色素,可與進口優質油相媲美。總之,這項新技術值得進一步開發利用。
『陸』 蒸餾裝置,迴流裝置和索氏提取器有什麼區別
蒸餾裝置顧名思義,只管蒸出,反應物和蒸出物不在一起;
迴流裝置,則是指帶有迴流管專或相應屬功能的部分的裝置,有很多種;索氏提取器也帶迴流部分,但是目的旨在分離脂肪和其他高沸點物質,迴流裝置則可能還有要迴流後繼續化學反應的或其他目的的,索氏提取器算其中一種。索氏提取器還有許多變種,用來分離/提取不同的物質,這個時候還叫索氏提取器是不恰當的。
『柒』 如何通過蒸餾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I2詳盡過程!
首先,我們用普通的蒸餾裝置,控制溫度在80℃以下,在錐形瓶中得到的是淺紅色的液體,此實驗連續重復了三次,得到的產物,顏色一樣,顯然,有少量的碘單質受熱混入了CCl4中,為更好的控制溫度,我們改用水浴加熱蒸餾,得到的蒸餾物比前一種方法得到的液體顏色更淺,將得到的蒸餾液體再放進燒瓶中重新蒸餾,產物的顏色更淺。但還是不能作為化學實驗中用的試劑。 很顯然僅僅使用傳統的蒸餾法不是分離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最好方法。 聯系實驗中經常用活性碳吸附紅墨水中的色素,我們使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來處理蒸餾後CCl4液體呈少量淺紅色的問題,效果很好。 首先將蒸餾後的淺紅色CCl4液體全部裝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入少量顆粒狀或塊狀(便於過濾)的活性炭,靜置。待燒杯中溶液的淺紅色消失。過濾,即可得無色透明的CCl4液體。裝入試劑瓶中即能作為學生實驗用化學試劑。 當然也可以直接用活性炭處理萃取後I2的CCl4溶液,只不過使用的活性炭量要較大,靜放時間要長。 至於I2的CCl4溶液中的碘的回收利用。我們經過實驗和分析覺得此回收在中學實驗室中實際意義不大。因為在25 ℃時,I2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029克,加熱到50 ℃時, I2的溶解度才為0.078 g。照這樣計算,一次萃取實驗按10個班計算,既使配製3000 mL 碘的飽和水溶液(如果蒸餾至少要蒸餾20次以上,),完全回收其中的碘,最多也只得到0.87 g。實驗事實也如此,每次蒸餾後燒瓶中只有很微量的碘留在燒瓶中。因此,碘水萃取實驗後怎樣將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提純供回收利用才具有現實意義。 我抄的,我看不明白的,
『捌』 松樹精油一般蒸餾裝置能提取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2
『玖』 提取精油時蒸餾裝置的注意事項
(1)用於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開的盛花期採收.
(2)玫瑰精油具有易揮發,難溶於水的性質,所以可採用該裝置提取.
(3)蒸餾裝置中,溫度計測的是蒸汽溫度,應使溫度計的液泡與支管口下沿相平,圖中蒸餾燒瓶中的溫度計的位置太靠下;冷凝管應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與蒸汽流向相反,圖中蒸餾裝置中的進水口與出水口接反了,應該是冷凝管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與水熱氣流向相反.
(4)蒸餾後獲得的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 可以明顯分層,然後用分液漏斗進行處理,分離得到的油層中有一定的水分,可加入無水硫酸鈉進行吸水.
(5)當裝置中水和原料量一定時,則蒸餾過程中影響玫瑰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餾時間和蒸餾溫度.
(6)一般從柑橘中提取橘皮精油時不採用此裝置,原因是水中蒸餾會導致原料焦糊、有效成分水解.
故答案為:
(1)盛花期
(2)易揮發,難溶於水
(3)①溫度計位置過低 溫度計的下端與蒸餾燒瓶的支管口下沿保持水平
②冷凝管進水、出水口接錯 冷凝管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與水熱氣流向相反
(4)NaCl 分液漏斗 無水硫酸鈉
(5)蒸餾時間和蒸餾溫度
(6)原料焦糊 有效成分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