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硫酸四氨合銅與氫氧化鈉能發生反應嗎
能發生反應,蒸餾前若加鹼量不足,消化液呈藍色不生成氫氧化銅沉澱。
可以用作化學實驗。除了用做試劑以外,由於它有很強的吸水性和潮解性,還可用做鹼性乾燥劑。也可以吸收酸性氣體(如在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氫氧化鈉溶液可裝入瓶中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
在空氣中硫酸四氨合銅會水解,放出氨氣,當黃銅及銅合金受到氨腐蝕時,會出現深藍色的四氨合銅絡合物,後續會產生材料的龜裂。此問題首次發現是因為彈殼儲存場所附近有量的動物糞便。
氫氧化鈉儲存方法
固體氫氧化鈉裝入0.5毫米厚的鋼桶中嚴封,每桶凈重不超過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
鍍錫薄鋼板桶(罐)、金屬桶(罐)、塑料瓶或金屬軟管外瓦楞紙箱。包裝容器要完整、密封,有明顯的「腐蝕性物品」標志。
② 苯酚中混有乙醇,要分離這兩種物質,為什麼要先+NaoH再蒸餾,而不直接蒸餾
乙醇和NaoH不發生反應,而苯酚和NaoH反應生成苯酚鈉,溶解度變大,沸點變高,乙醇容易揮發,蒸餾會揮發到空氣中
直接蒸餾會損失很多苯酚的,而且苯酚也容易被氧化
③ 樣品經消化進行蒸餾之前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這時溶液的顏色會發生什麼變化
是測定蛋白質組分吧,加NaOH是破壞氫鍵使其分解為氨基酸.無顏色變化
④ 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含量蒸餾時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加入氫氧化鈉中和硫酸,使溶液呈鹼性,才能放出氨.混合指示劑在鹼性溶液中呈綠色,可能有氫氧化銅沉澱.還應該有氣泡.不變化就要補加氫氧化鈉
⑤ 蛋白質測定時,樣品經消化蒸餾之前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加入量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1加入氫氧化鈉是因為氫氧化鈉和硫酸銨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溢出。
2加入量需要過量回,估計樣品氮含量,計答算所需量,加入量最少超過所需量,還要中和消解過程中未分解的硫酸一般是1.5倍+消解時加入的硫酸量
3溶液顏色變化,如果本來是澄清溶液,此後會變黑、褐灰等顏色
4顏色變化是銅離子的存在的原因,變黑是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變成氫氧化銅。不穩定生成氧化銅(黑色)所致
5如果沒有變化,是加人氫氧化鈉量不夠所致
以上內容又本人經驗所得,沒有參考任何文獻,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⑥ 急、有誰知道:在蛋白質測定中,樣品經消化蒸餾之前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
是測定蛋白質組分吧,加NaOH是破壞氫鍵使其分解為氨基酸。無顏色變化
⑦ 凱氏定氮法在蒸餾時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加入量對檢測結果有何影響
加入氫氧化鈉就是使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變成一水合氨,達飽和後分解放出氨氣。加入量一般稍過量,以降低氨氣的溶解度,在蒸餾時充分蒸出。
⑧ 除去乙醛中的乙酸,為什麼要先加NaOH再蒸餾
乙醛乙酸熔沸點比較接近,直接蒸餾的話乙醛中會含有少量乙酸雜質,加入氫氧化鈉後乙酸變成乙酸鈉,就不會被蒸餾出來了,這樣乙醛純度就會提高。
⑨ 氫氧化鈉消化法步驟
取氫氧化鈉35—40g,鉀明礬2g,溴麝香草酚蘭20g(預先用60%酒精配製成0.4%濃度,應用時按比例加入)蒸餾水1000mL混合,即為氫氧化鈉消化液
將被檢的痰、尿、糞便或病灶組織按1:5的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消化液中,混勻後,37·C作用2—3小時,然後無菌滴加5—10%鹽酸溶液進行中和,使標本的pH調到6.8左右(此時顯淡黃綠色)以3000—4000rpm離心15—20分鍾,棄上清,取沉澱物塗片鏡檢、培養和接種動物。
在病料中加入等量的4%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振搖5—10分鍾,然後用3000rpm離心15—20分鍾,棄上清,加1滴酚紅指示劑於沉澱物塗片鏡檢、培養和接種動物
在痰液或小膿塊中加入等量的1%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振搖15分鍾,然後用3000rpm離心30分鍾,取沉澱物塗片鏡檢、培養和接種動物
對痰液的消化濃縮也可採用以下較溫和的處理方法:取1N(或4%)氫氧化鈉水溶液50mL,0.1mOl/L檸檬酸鈉50mL,N—乙醯—L一半胱氨酸0.5g,混合。取痰—份,加上述溶液2份,作用24—48小時,以3000rpm離心15分鍾,取沉澱物塗片鏡檢、培養和接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