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乙酸乙酯從苯酚水溶液中萃取苯酚後蒸餾前為什麼要濾掉乾燥劑
保證後續實驗的進行。
酯化反應所用儀器必須無水,包括量取乙醇和冰醋酸的量筒也要乾燥。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學式CH3COOH,是一種有機一元酸,為食醋主要成分。純的無水乙酸(冰醋酸)是無色的吸濕性液體,凝固點為16.6℃(62_),凝固後為無色晶體,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蝕性強,對金屬有強烈腐蝕性,蒸汽對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廣,例如在水果或者植物油中,但是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在動物的組織內、排泄物和血液中以游離酸的形式存在。許多微生物都可以通過發酵將不同的有機物轉化為乙酸。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而醋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史。乙酸發酵細菌(醋酸桿菌)能在世界的每個角落發現,每個民族在釀酒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發現醋——它是這些酒精飲料暴露於空氣後的自然產物。如中國就有杜康的兒子黑塔因釀酒時間過長得到醋的說法。乙酸的晶體結構顯示,分子間通過氫鍵結合為二聚體(亦稱二締結物),二聚體也存在於121℃的蒸汽狀態。二聚體有較高的穩定性,已經通過冰點降低測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證明了分子量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態及液態,甚至氣態以二聚體形式存在。當乙酸與水溶和的時候,二聚體間的氫鍵會很快的斷裂。其它的羧酸也有類似的二聚現象。
Ⅱ 無水氯化鈣吸水的的化學變化方程式是什麼,為什麼蒸餾前要把它過濾掉
好像是2水合氯化鈣(具體結晶幾個水我不記得了),氯化鈣吸水只是水合反應,氯內化鈣與水之間的容鍵力很弱(好像是范得華力連接的分子間作用力),受熱易分解,如果蒸餾的時候不過濾掉,吸附掉的水分又會揮發出來,影響蒸餾的效果。
Ⅲ 常用的液體有機化合物乾燥劑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是一種鹼性乾燥劑,乾燥速度較快,6,胺類及某些醛,5.,除去水分.不能用於乾燥酸類、與甲胺生成 CaCl2·2CH3NH2、酮,除去大量水分:白色粉末狀,常先用它來作初步乾燥; 實驗室中常用的乾燥劑及其特性,吸水容量小,而且形成的結晶水合物在100℃以下較穩定:常常用作醚類,所以凡沸點在100℃以下的液體有機物,對某些有機物起催化反應,用無水硫酸鈣脫水處理效果良好,來源方便,是強鹼性化合物、酚類或其他酸性物質的乾燥劑,但吸水後表面呈粘漿狀.如與乙醇生成CaCl2·4C2H5OH,乾燥程度不高.、酯形成分子絡合物,然後再用、有機酸和有機鹼.適用於乾燥醇.特別是那些不能用無水氯化鈣乾燥的有機物常用它來乾燥.如不能用於乾燥醇(制無水甲醇、鹵代烷、生物鹼等,對酸性或鹼性有機物都可適用.使用前最好先放在蒸發皿中小心烘炒.與水的作用過程是,不必過濾就可以直接蒸餾,因此應用范圍較廣: P2O5與水作用非常快,對各種有機物均不起化學反應,但不能用於乾燥醇類,4、酚類; ④ 無水硫酸鈣(CaSO4)、醚等、乙醛.最終吸水產物為CaCl2·6H2O (30℃以下)、有機鹵代物. ① 無水氯化鈣(CaCl2).一般是先用其他乾燥劑如無水硫酸鎂或無水硫酸鈉除去大部分水; ⑧ 金屬鈉(Na); ⑦ 五氧化二磷(P2O5),吸水後形成帶10個結晶水的硫酸鈉(Na2SO4·10H2O),殘留的微量水分再用P2O5乾燥:是鹼性乾燥劑.其吸水能力中等,6).只適用於乾燥鹼性有機物如胺類等、苯等惰性溶劑的最後乾燥,但因其吸水容量小.由於其吸水較快,但是與水作用較慢; ③ 無水硫酸鎂(MgSO4),價格便宜,然後再用乾燥效率高的乾燥劑乾燥:是所有乾燥劑中乾燥效力最高的乾燥劑,且為中性鹽,吸水後形成帶不同數目結晶水的硫酸鎂MgSO4·nH2O (n=1..但金屬鈉不適用於能與鹼起反應的或易被還原的有機物的乾燥.但是氯化鈣能水解成Ca(OH)2 或Ca(OH)Cl 、酯,而且易潮解、苯等,吸水容量大、乙醇,經無水硫酸鈣乾燥後、酮類.因其鹼性強..氧化鈣價格便宜,與丙酮生成CaCl2·2(CH3)2CO 等,2; ⑥ 固體氫氧化鈉(NaOH)和氫氧化鉀(KOH)、乙醚,是實驗室中常用的乾燥劑之一.它可用於乾燥烷烴、酮、丙酮,故在蒸餾前不必濾除.雖然硫酸鈣為中性鹽、酯等中性有機物以及一般的鹼性有機物如胺,7),能形成帶兩個結晶水的碳酸鉀(K2CO3·2H2O),因此不能作為上述各類有機物的乾燥劑1 實驗室中常用的乾燥劑及其特性,價格便宜,以制備99%的乙醇:白色顆粒狀:無定形顆粒狀(或塊狀).且價格較貴、酯.由於硫酸鈣吸水速度快,吸水能力強.但不能作為酸類,剩下的微量水分可用金屬鈉絲或鈉片除去,且為中性化合物:白色粉末狀..吸水後形成含不同結晶水的水合物CaCl2·nH2O(n= 1.最終吸水產物為MgSO4·7H2O(48℃以下),吸水後形成2CaSO4·H2O(100℃以下),不與有機化合物起反應,故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② 無水硫酸鈉(Na2SO4).同時氯化鈣易與醇類,沒有前述幾種乾燥劑應用廣泛.如甲醇,希望這些對你會有所幫助.因其吸水容量大,4、醯胺類以及醛酮.但它與水作用較慢; ⑨ 氧化鈣(CaO).與水作用後生成不溶性的Ca(OH)2、鹵代芳烴、酸、醛及某些胺. 第四點就是你要求的乙醛的乾燥說明.當有機物中夾雜有大量水分時、無水乙醇等除外),故為常用乾燥劑,對熱穩定:白色粉末.但不能用於乾燥酸性物質或酯類:白色粉末; ⑤ 無水碳酸鉀(K2CO3),操作不便,實驗室常用它來處理95%的乙醇.一般先用無水氯化鈣或無水硫酸鎂乾燥除去溶劑中較多量的水分.,2,因此不宜作為酸性物質或酸類的乾燥劑
Ⅳ 蒸餾和分餾前為什麼要先除去乾燥劑
乾燥劑吸收的水份會在蒸餾或分餾過程中一並被蒸餾出來,使得前期的乾燥就白費了。此外,如果蒸餾的物質會與水形成最低共沸物的話,會降低被蒸餾物的沸點。
Ⅳ 有機物加入乾燥劑吸水後是否需要過濾才能蒸餾
有機物加入乾燥劑吸水後 需要過濾才能蒸餾。
蒸餾前先乾燥,分子篩可以鎖住水分,內減少蒸餾的強容度,乾燥以後先把分子篩去除,在蒸餾,就可以保證有機物的純度。
乾燥劑是指能除去潮濕物質中部分水份的物質。如硫酸鈣和氯化鈣等,通過與水結合生成水合物進行乾燥;物理乾燥劑,如硅膠與活性氧化鋁等,通過物理吸附水進行乾燥。
Ⅵ 蒸餾和分餾時為何一定要過濾掉待餾液中的乾燥劑
乾燥劑使用來乾燥的,如果混進溜液當中,就相當於雜質,我們當然不希望再次在溜液中引入雜質。因此要過濾掉!
Ⅶ 乾燥劑有哪些,分別乾燥什麼氣體,裝置
1.常用的乾燥劑有三類:
第一類為酸性乾燥劑,有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無水硫酸銅等;
第二類為鹼性乾燥劑,有固體燒鹼、石灰和鹼石灰(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等;
第三類是中性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鎂等.
2.乾燥劑都是用來吸收水分的,只能用來乾燥不與之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
3.乾燥劑不存在乾燥裝置,都只是物品而已。
Ⅷ 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酯層後,最後蒸餾乙酸乙酯前是否必須濾出乾燥劑不濾出乾燥
必需濾出乾燥劑。
乾燥劑吸收的水份會在蒸餾或分餾過程中一並被蒸餾出來,使得前期的乾燥就白費了。
Ⅸ 環己烯的制備中蒸餾前為什麼要將乾燥劑過濾掉
原因很簡單,防止水汽帶入,原理如下:CaCl2+xH2O=CaCl2·xH2O
蒸餾前若不將它過濾,會重新釋放出H2O,使蒸餾產物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少量水蒸氣.
Ⅹ 制備環乙烯時,無水氯化鈣為什麼蒸餾前一定要將它過濾掉乾燥產品後,
無水氯化鈣在這里起乾燥劑作用
CaCl2 + 6H2O = CaCl2~6H2O
當溫度升高後,水合氯化鈣會失水變成氯化鈣和水.所以不濾掉就蒸餾就達不到乾燥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