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連續真空蒸餾爐

連續真空蒸餾爐

發布時間:2022-09-26 20:26:45

A.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的院士

戴永年,1929年2月生,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冶金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長,美國TMS學會會員,雲南省有色金屬真空冶金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47年-1951年在雲南大學礦冶系讀書,1951年-1954年在雲南大學礦業系任教,1954年-1956年在中南大學冶金系攻讀研究生,1956年至2009年一直在該院任教。
戴永年院士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冶金、真空冶金、有色金屬新材料、電池及電池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先後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50餘名以及大量的本科生,承擔並完成了數十個研究項目,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其中《有色金屬材料的真空冶金》被列為國家科學技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真空冶金》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共計11項。研究成功的「內熱式多級連續蒸餾真空爐」和「卧式真空爐」 等相關技術已在國內40多個單位及巴西、玻利維亞和越南三個國家推廣應用60餘台/套,改革了錫、鉛、鋅冶金傳統生產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已創經濟效益累計超過10億元。
戴永年院士獲得的主要榮譽有國家和省部級的各種獎勵共計28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四等獎一項、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獎金300萬元)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和二等獎四項、中國真空學會「94'科技成就獎(HAYASHI AWARD)」一項,戴永年院士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科技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B. 請賜教,雲南教育界都有哪些名人啊

熊慶來(1893.9.11~1969) 中國數學家,雲南省彌勒人,字迪之。1911年進入雲南省高等學堂學習,1913年赴比利時學習采礦。1915~1920年先後就讀於法國格倫諾布爾大學和蒙彼利埃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21年回國,任南京東南大學、南京高等師范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1931年再次赴法學習,專攻函數論,獲博士學位後於1934年回國,仍在清華大學任教。1937年任雲南大學校長。1949年出席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遂留在法國從事數學研究。他於1957年由巴黎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他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1930年他在清華大學當數學系主任時,從學術雜志上發現了華羅庚的名字,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方面的才華後,毅然打破常規,讓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在他的培育下,華羅庚成為聞名世界的數學家。我國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數學家徐寶祿、段學復、庄圻泰,物理學家嚴濟慈、趙忠堯、錢三強、趙九章,化學家柳大綱等均是他的學生。在60年代,他已70多歲,還抱病指導兩個後來也成為著名數學家的年輕人,他們是楊樂和張廣厚。所以他既是中國近代數學的先驅,同時也是識千里馬的伯樂。

王希季 (1921~ )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著名空間返回技術專家。雲南大理人,男,白族,1921年生。1937年—1938年肄業於昆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原雲南工學院前身之一部),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1949年獲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先後在大連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以後,歷任上海機電設計院、七機部總工程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主任,中國返回式衛星系列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現任小衛星首席專家,雙星計劃工程總設計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戴永年 (1929.2.9-)。有色金屬真空冶金專家。籍貫雲南省通海縣。1947年進入雲南大學礦冶系學習;1948年12月加入「雲南民主青年同盟」(地下黨領導);1951年9月至1954年8月雲南大學礦冶系助教;1954年8月至1956年8月中南大學冶金系研究生班學習;1956年從中南大學冶金系研究生班畢業,1956年8月至今在昆明工學院(現昆明理工大學)任教,其中:1979年至1981年,創建真空冶金研究室,任主任;1981年至1984年任冶金系主任;1982年至今,任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長;1999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度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的最高獎勵——突出貢獻獎。 現任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昆明理工大學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長,雲南省有色金屬真空冶金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有色金屬冶金」國家級重點學科和雲南省「真空冶金」重點學科帶頭人,創建了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先後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40餘名,承擔並完成了數十個研究項目,長期從事有色金屬真空冶金的教學、科研和工程研究。發展了金屬真空氣化分離理論,形成了有色金屬真空冶金理論體系;為首研製成功粗鉛火法精煉新技術,簡化了精煉過程;發明了內熱式多級連續蒸餾真空爐,在國內40多個單位及巴西、玻利維亞和東南亞等國家推廣應用60餘台/套,改革了錫、鉛、鋅冶金部分傳統生產技術,已創經濟效益累計超過10億元;研製成功卧式真空爐及相關工藝技術,在韶關冶煉廠建成我國大型有色金屬真空冶金車間。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28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四等獎一項。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獎金300萬元)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和二等獎四項、中國真空學會「94』科技成就獎(HAYASHI AWARD)」一項。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科技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1項。

C. 用粗苯提純焦化廠副產硫磺是否可行

摘要 粗硫磺提純操作原理:

D. 通海縣第一中學的通海一中風雲人物榜


通海一中老七班畢業生,昆明理工大學冶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長,他在中國第一個研製成功內熱式多級連續蒸餾真空爐;第一個研究成功卧式真空爐,所創經濟效益以億元計算;第一個撰寫中國真空冶金專著;第一個創建中國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除此之外,戴教授共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4部,並培養了博士、碩士30餘名,先後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優秀科技獎20餘項,並取得6項國家專利。1999年榮獲中國工程技術學界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8年生於四川成都。1959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分至通海任中學語文教師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990年被評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人才,199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語文老師。1996年獲國務院批準的政府特殊津貼。從教四十年,1987年至1998年擔任通海一中校長,致力於語文教學個性化和學校詩化教育的探索。在任期間,通海一中1997年被評為雲南省一級完全中學。1998年退休。 通海一中高83級畢業生,1990年獲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現為昆明物理研究所核心研究室——探測器研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軍用紅外探測器的研究工作,所主持開發的產品應用於多個國家重點武器系統,其中的三個系統參加了1999年的國慶大閱兵。
七十年來,通海一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領導幹部、專家教授(工程院士)、學者詩人、經理廠長、良工巧匠遍及祖國各地。幾年來,多人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名牌重點院校。學校先後被評為「雲南省文明單位」、「雲南省文明學校」、「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全校師生員工正滿懷豪情邁向一級二等完中。 電視劇、電影《神話》編劇。
教育背景:
1996年-2000年 中央戲劇學院 導演系 本科
1993年 - 1996年 雲南省玉溪一中
1990年 - 1993年 雲南省通海一中
個人作品:
2010年 電視劇《神話》(胡歌版) 編劇,執行監制
2007年 《1940上海印象》(暫定名) 電影 編劇導演:孫周
2006年-2007年 《尖峰時刻3》 電影 導演組實習(美國)
主演:成龍,Chris Tucker(美國),真田廣之(日本),張靜初
導演:Brett Ratner
投資超過1.2億美元,在巴黎、洛杉磯完成拍攝。本人隨導演組實習,與好萊塢第一流的創作團隊共同工作,了解了好萊塢工作方式和製片體系
2002年-2005年 《神話》 電影 編劇、副導演
主演:成龍,金喜善(韓國),梁嘉輝,瑪利卡(印度)
導演:唐季禮
身兼編劇和副導演二職,歷經長達3年的劇本創作和前期籌備,深入參與選景、制定拍攝計劃,監督各部門工作進展在拍攝期間,配合調度、安排拍攝現場,積累了豐富的現場拍攝經驗;後期製作中,數次前往香港參與剪輯、配音、合成等工作。
雲南通海一中高83級畢業生。獲北京大學理學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理學碩士、加拿大New Brunswick大學博士學位,GIS和遙感專家。曾任職於美國加州Titan公司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現任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終身教授。

E.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系的博士後

戴永年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昆明理工大學真空冶金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科技人才」等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有色金屬真空冶金及材料、電池及電池材料。先後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50餘名以及大量的本科生,承擔並完成了數十個研究項目,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其中《有色金屬材料的真空冶金》被列為國家科學技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真空冶金》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共計11項。研究成功的「內熱式多級連續蒸餾真空爐」和「卧式真空爐」 等相關技術已在國內40多個單位及巴西、玻利維亞和越南三個國家推廣應用。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的各種獎勵共計28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四等獎一項、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獎金300萬元)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和二等獎四項、中國真空學會 「94'科技成就獎(HAYASHI AWARD)」一項。
博士、 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先後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雲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原中國有色金屬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雲南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 第十三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銀獎,雲南省優秀發明創造選拔賽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成果大獎賽金獎,中國青年科技博覽會金獎,雲南省科技發明比賽一等獎,雲南省首屆青年科技成果大獎賽二等獎,全國及雲南省大學生科技「挑戰杯」獲獎指導教師,獲昆明市青年十傑稱號,雲南省高等院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
研究方向:微波加熱在材料冶金中的應用、冶金新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擔任博士、碩士、本科生的《微波冶金》、《微波加熱在材料制備中的應用》等5門課程。指導博士生和碩士生 20餘名,本科畢業生論文20餘人次。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科學基金、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攻關項目、昆明市科技重點項目、四川省攀枝花市科技項目、中-德、中-英國際合作項目等29個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並完成的項目被評為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尚屬首創,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出版專著2部,共發表論文1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91篇,刊於國內核心刊物62篇,國際核心期刊8篇,國際會議31篇,其中被SCI、EI、ISTP、CA等收錄10餘篇。申請中國專利10項,其中4項已獲授權。
華一新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冶金工程系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1995年被評為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跨世紀人才,1997年被評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2004年被評為雲南省優秀教師。
研究方向:冶金新技術與新工藝、冶金物理化學、微波冶金、離子液體應用。
講授過《普通冶金學》,《冶金新技術》,《冶金動力學》,《現代冶金分析技術》,《微波化學》,《火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等9門課程,主持《有色重金屬冶金學》精品課程建設。目前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10餘人。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的1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省部級等各種科研獎勵5項。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30餘篇次。出版《冶金過程動力學導論》(冶金工業出版社,2004年)和《微波化學》(科學出版社,1999年)2部學術專著。
王華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1996年5月被原有色金屬總公司授予「先進青年工作者」稱號,97年5月被授予「昆明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8年12月獲「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稱號,2000年12月獲昆明理工大學首屆香港伍達觀基金傑出教師獎,2005年6月被授予「雲南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3年1月當選為第13屆昆明市五華區人大代表。
研究方向:冶金能源與環保、強化冶煉與節能、鋼鐵冶金新技術、冶金過程模擬與控制。
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講授主幹課程7門,已培養碩士、博士生10餘人,博士後研究人員1人。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雲南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優秀回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等課題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1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申請國家專利19項。科研成果應用於生產實踐,每年能獲得1000餘萬元的經濟效益。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2等獎1項、3等獎5項,省自然科學2等獎1項、3等獎1項。
謝剛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為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雲南省學術和技術學科帶頭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雲南省青聯常委,當選為1996年昆明市十大傑出青年。
研究方向:計算冶金、冶金物理化學。
主講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課程6門,指導畢業博士及碩士生20多人,指導在讀博士及碩士生10多人。承擔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其中SC、IEI收錄20多篇,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三項。多次主辦和參與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材料冶金工程學院副院長。獲2003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一項; 1999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 1998年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1994年原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4年獲雲南省優秀教師稱號;2004獲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稱號。
研究方向:有色金屬冶金、真空冶金。
發表科研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申請國家專利11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3項,已授權10項,研製成功的真空冶金新工藝和新設備,在國內推廣應用,累積創利稅上億元,並培養了碩士研究生10餘名。
陶東平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熔體(溶液)相平衡的分子熱力學、液態合金理論及應用、硅酸鹽熔體(熔渣)熱力學》。
講授本科生的必修課《冶金原理》、研究生的學位課《冶金熱力學》和必修課《材料熱力學》以及選修課《熔體相平衡的分子熱力學》、《統計熱力學》和《冶金熔體物理化學》、《熔體相平衡的分子熱力學》、《統計熱力學》和《冶金熔體物理化學》。已發表學術論文36篇,其中有16篇為SCI收錄、4篇為EI收錄。在Metall. Mater. Trans. A和B上已發表6篇論文,提出了分子相互作用體積模型-MIVM。承擔過雲南省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出版專著1本。省部級科研獎1項(均排名第一)。
郭忠誠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和雲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昆明市優秀專家,昆明理工大學首屆特聘教授。榮獲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雲南省高校首屆青年「科技創新十大傑出標兵」和全國電鍍行業首屆「十大優秀青年」等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改性及其物理化學過程、新型多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及其微觀結構表徵、超細粉體金屬粉體材料、表面工程。
講授過3門研究生課程,培養了碩士生7人,博士生2人, 自90年代以來一直開展新材料及其表面改性與精飾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化、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雲南省科技攻關計劃等項目2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權威檢索機構收錄40多篇,被國內外刊物引用200多篇次,出版專著2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8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
魏昶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有色金屬冶金新技術和新材料制備、有色金屬冶金新技術及其理論研究、復雜礦物資源和再生資源分離新技術。
近幾年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多篇被EI和全國核心期刊收錄。編著並出版了《濕法煉鋅理論與應用》、《鉛鋅錫及綜合利用》等專著,參加編著並出版了《鋅冶金學》等著作。先後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用硫化鹼法提錫的基礎理論和新工藝」;國家「八五」攻關子項目「鎳電解混合陽極液除鐵研究」;雲南省應用基金項目「高鈣鎂難選低品位氧化銅礦新工藝」;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脆硫鉛銻礦濕法分離新工藝和基礎理論」等項目。目前已培養6屆碩士研究生16人和1屆博士生。
王亞明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生化學院院長。中國林學會林產化學化工分會理事,全國松香、松節油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雲南省造紙學會副理事長,雲南省十五重點學科應用化學學科帶頭人,昆明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化學工程學科帶頭人。
研究方向:新型催化材料。
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十餘項,主要從事納米粒子催化劑固體超強酸的制備、物性表徵以及在天然產物(松香、松節油等)的深加工制精細化學品的催化性能研究及相關技術開發。出版專著兩部,《催化原理及新催化技術》獲97-98年度西南、西北地區科技圖書貳等獎,《松節油擇形催化》獲2002年西南地區科技圖書壹等獎。發表論文50餘篇,EI收錄10篇。松脂深加工新型催化劑、新工藝研究》獲2002年度雲南省科技成果獎(自然科學)貳等獎(排名第一)。獲發明專利授權二項(排名第一)。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副院長。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2006年獲教育部「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三等),2007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現兼任日本東京大學可持續材料國際研究中心合作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青聯委員等。
研究方向:真空冶金物理化學及多晶硅材料。
現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預研計劃、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等10餘項,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申請國家專利7項,參編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30餘篇次。

F. 元素硒是從何物質提煉出來的L硒是屬於哪種硒呢

有色金屬冶金工業中,提取硒的主要原料為電解產出的陽極泥,其中居於首位的是銅電解的陽極泥,約占原料來源的90%,其次是鎳和鉛電解的陽極泥。此外,有色冶煉與化工廠的酸泥(從煙氣中回收得到的塵泥或淋洗泥渣)也富含硒,也可作為硒提取的原料。
濕法提硒

(1)硫酸化焙燒提取硒

目前,世界上約半數的陽極泥採用硫酸化焙燒處理。該方法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物料呈漿狀,操作過程中機械損失較少。

•可以回收提硒殘渣中的碲,回收率大於70%。

•在硫酸化焙燒過程中,由於不形成硒酸鹽或亞硒酸鹽,因此,還原硒時可不需另加鹽酸,比較經濟。

•簡單地在第一工序將硒提取,硒的回收率大於93%。

•不發生硒及其化合物的華,煙氣量少,減少了硒的毒害。

•適宜於對含貴金屬及銅、鎳、鉛、鉍多的陽極泥綜合利用。

硫酸化焙燒提取硒的工藝流程見下圖:
在硫酸化焙燒過程中,將陽極泥配以料重80%~110% 的硫酸,攪拌混合均勻,在350~500℃溫度下焙燒,物料中的硒及其化合物與硫酸發生如下主要化學反應:

Se+2H2SO4=H2SeO3+2SO2↑ +H2O (1)

Se+2H2SO4=SeO2↑ +2SO2↑ +2H2O (2)

CuSe+4H2SO4=SeO2↑ +CuSO4+3SO2↑ +4H2O (3)

Cu2Se+2H2SO4+2O2=SeO2↑ +2CuSO4+2H2O (4)

Ag2Se+4H2SO4=SeO2↑ +Ag2SO4+3SO2↑ +4H2O (5)

其它硒化物(MeSe)及重金屬(Me)等發生如下反應:

4MeSe+12H2SO4=4SeO2↑+4MeSO4+6SO2↑+12H2O+S2 (6)

Me2Se+4H2SO4=SeO2↑ +Me2SO4+3SO2↑ +4H2O (7)

Me+2H2SO4=MeSO4+SO2↑ +2H2O (8)

在硫酸化焙燒過程中,陽極泥中的硒及其化合物發生反應,生成極易揮發的SeO2,SeO2 極易溶解於水生成H2SeO3。因此,採用串聯數級盛水的吸收塔,吸收煙氣中的SeO2,在高於70℃的吸收溫度時,硒的吸收率大於90%。在溫度高於70℃時,生成的亞硒酸被煙氣中的二氧化硫還原為單體硒。在吸收SeO2 過程中,控制吸收液的硫酸濃度與溫度很重要。如果硫酸的濃度過高則會發生如下反應:

Se+H2SO4=SeSO3+H2O (9)

Se+2H2SO4=SeO2+2H2O+2SO2 (10)

SeO2+2H2O+3SO2=H2SeS2O6+ H2SO4 (11)

若溶液溫度低於70℃,硒生成H2SeS2O6。在高於70℃時,H2SeS2O6 不穩定而離解析出硒:

H2SeS2O6=Se↓+SO2+H2SO4 (12)

(2)氧化焙燒—鹼浸提硒

鑒於硒及其化合物在低溫下可氧化為氧化物,該類氧化物易被氫氧化鈉浸出。硒被浸出後,轉入鹽酸介質中,通入二氧化硫還原出硒。一般銅陽極泥在250~380℃下進行氧化焙燒,過程中發生如下化學反應 :

Cu2Se+2O2=CuSeO3+CuO (13)

CuSe+2O2=CuSeO4 (14)

2Ag2Se+3O2=2Ag2SeO3 (15)

Ag2Se+O2=2Ag+SeO2↑ (16)

AuSe2+2O2=Au+2SeO2↑ (17)

在90℃的溫度下,焙燒料用鹼浸出,發生如下化學反應:

Ag2SeO3+2NaOH=Na2SeO3+H2O+Ag2O (18)

CuSeO3+2NaOH=Na2SeO3+H2O+CuO (19)

SeO2+2NaOH=Na2SeO3+H2O (20)

鹼浸出液採用硫酸中和至pH 為7~8 時,溶液中的Na2SeO3 轉化為H2SeO3:

Na2SeO3+H2SO4=H2SeO3+Na2SO4 (21)

向H2SeO3 的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並通二氧化硫將H2SeO3 還原為元素硒,得到的粗硒粉含硒99%,其反應方程式為:

H2SeO3+2SO2+H2O=Se↓+2H2SO4 (22)

Na2SeO3+2HCl+2SO2+H2O=Se↓+2H2SO4+2NaCl (23)

(3)加壓氧浸提硒

將銅陽極泥加入高壓釜中,在溫度為160~180℃、氧壓為250~350 kPa 的條件下進行浸出,碲以Te4+或Te6+形態轉入溶液,碲與銅浸出率接近100%。浸出渣經過制粒焙燒,陽極泥中的硒被氧化為二氧化硒,經過水吸收,二氧化硫還原為單質硒。

加壓浸出提取硒的工藝流程見下圖:

(4)水溶液氯化提取硒

向漿化的陽極泥中通入氯氣,氯氣通入礦漿中,與其中的水反應形成強氧化性的HClO,然後,從物料中浸出硒:

H2O+Cl2=HCl+HClO (24)

2HClO=2HCl+O2 (25)

Se+2HClO+H2O=H2SeO3+2HCl (26)

Cu2Se+4HClO= H2SeO3+H2O+2CuCl2 (27)

Ag2Se+3HClO= H2SeO3+HCl+2AgCl ↓ (28)

當HClO 過量時,硒及其化合物被氧化形成H2SeO4:

Se+3HClO+H2O= H2SeO4+3HCl (29)

Cu2Se+5HClO= H2SeO4+H2O+2CuCl2+HCl (30)

Ag2Se+4HClO= H2SeO4+2HCl+2AgCl ↓ (31)

3Se+SeO2+4HCl=2Se2Cl2+2H2O (32)

水溶液氯化的最佳條件是:氯化溫度25~80℃、液固比為8、HCl 水溶液中含50~100g/L 氯化鈉、氯氣用量為1kg 陽極泥0.9~1.3 kg Cl2。

氯化法綜合回收硒與碲典型工藝流程見下圖:

(5)選冶結合提硒

選冶結合提硒分為陽極泥選冶提硒和酸泥選冶提硒兩種方法。選冶法的優點在於經濟適用,脫鉛良好。減少了後續處理物料量,硒、碲和貴金屬的選礦回收率高,且脫銅工序與濕磨陽極泥合一,簡化了工藝。

①陽極泥選冶提硒

由於陽極泥粒度較細,含鉛等金屬量高,採用相應的選礦捕收劑,優先浮選得硒、碲精礦;然後從中回收硒、碲。前蘇聯莫斯科銅廠陽極泥成分為(%):Se 2~6,Au0.04~0.16,Ag 2.81~3.17,Pd 0.09~2.84,Pt 0.01~0.44,Cu 11.28~27.6。先將陽極泥脫銅,再調料漿濃度達200g/L,加入丁基銨黑葯250g/L 進行浮選,獲得含硒9.23%~14.35% 的硒精礦,硒的回收率大於94.4% 。

②酸泥選冶提硒

含硒0.08%~0.11%、銀0.05%、鉛49.5% 的某銅廠酸泥,其中硒主要呈Cu2Se 與Ag2Se,99% 的鉛為PbSO4。經微酸加乙二胺預處理後,用石灰500g/t、丁基黃葯100g/t 等葯劑浮選脫除尾礦,浮選得含硒1.05%、銀0.72% 的精礦,硒的回收率達到87%。

(6)萃取法提取硒

由於硒及其化合物或多或少具有毒性,從環境保護考慮,萃取法顯然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①鹽酸介質中萃取硒

TBP可萃取鹽酸溶液中的硒,在萃取過程中,採用TBP 可將溶液中的Se4+ 萃取;胺類萃取劑如三辛胺(TOA)可在鹽酸介質中萃取Se4+,要求TOA 的濃度超過0.7mol/L。
②硫酸介質中萃取硒

在硫酸介質中,萃取硒的報道較少。有報道可採用D2EHPA/ 甲苯萃取Se4+,在含0.05~2.5mol/L 的硫酸溶液中,可用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鈉/CCl4 萃取Se4+。

迄今為止,除TBP 在工業上用於萃取Se4+ 外,還未見到其他萃取劑用於硒的工業應用報道。

(7)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硒

在鹽酸溶液中,硒會形成相應的HSeO3-、HSeO4-、SeO32- 及SeO42- 等絡合陰離子,在鹽酸濃度超過6mol/L時,則形成SeCl5-、SeCl62- 等絡合陰離子。可採用陰離子交換樹脂ЭДЭ-10П 及АВ-17 等交換吸附硒,硒在pH值為3~4 的溶液中具有最大的交換吸附率。

在硝酸介質中,我國研究者採用離子交換樹脂、通過交換吸附,將99%的粗硒提純到99.995% 的純硒。首先,採用硝酸將99% 的粗硒溶解得含硒15g/L 的亞硒酸溶液;然後,通過OH- 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硒:

H2SeO3+2ROH=R2SeO3+2H2O (33)

當樹脂交換吸附達到飽和後,在80℃的溫度下,採用6% 氫氧化鈉溶液解析:

R2SeO3+2NaOH=2ROH+Na2SeO3 (34)

將較純凈的Na2SeO3 溶液調pH=5.5,通過H+ 型陽離子樹脂交換,得到純H2SeO3 溶液:

Na2SeO3+2RH= H2SeO3+2RNa (35)

將所得純凈的H2SeO3 溶液, 採用NaHSO3 或Na2SO3 溶液還原,沉澱出99.995% 的硒粉。

火法提硒

(1)蘇打法提取硒

蘇打法是另一種從陽極泥中回收硒的方法,其優點在於:在第一道工序就能使貴金屬與硒、碲良好分離,且貴金屬回收率高;硒的回收工藝簡單;可以綜合回收碲與銅。蘇打法提硒可分為蘇打熔煉法與蘇打燒結法。
①蘇打熔煉法回收硒
將脫銅陽極泥配以料重40%~50% 的蘇打,混合均勻並投入電爐中,在450~650℃下進行蘇打熔煉,硒與碲轉變為易溶於水的硒酸鹽或亞硒酸鹽,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2Se+2Na2CO3+3O2=2Na2SeO4+2CO2 (36)

Cu2Se+ Na2CO3+2O2=Na2SeO3+CO2+2CuO (37)

將脫銅陽極泥配以料重40%~50% 的蘇打,混合均勻並投入電爐中,在450~650℃下進行蘇打熔煉,硒與碲轉變為易溶於水的硒酸鹽或亞硒酸鹽,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2Cu2Se+2Na2CO3+5O2=2Na2SeO4+2CO2+4CuO (38)

CuSe+ Na2CO3+2O2=Na2SeO4+ CO2+CuO (39)

2CuSe+2Na2CO3+3O2=2Na2SeO3+2CO2+2CuO (40)

SeO2+Na2CO3=Na2SeO3+ CO2 (41)

Ag2Se+Na2CO3+O2=Na2SeO3+CO2+2Ag (42)

2Ag2Se+2Na2CO3+3O2=2Na2SeO4+2 CO2+4Ag (43)

2Na2SeO3+O2=2Na2SeO4 (44)

蘇打熔煉反應起始於300℃,在500~600℃時,反應便劇烈進行;溫度達到700℃,則會有SeO2 的明顯揮發。為了保證氧化反應完全進行,使硒生成水溶性鹽,蘇打熔煉溫度應控制在650~700℃進行。
蘇打熔煉法回收硒的典型工藝流程見下圖:
②蘇打燒結法回收硒

此法適於處理貧碲高硒的陽極泥物料,因高碲料會妨礙獲得純硒。將含Se21%、Te1%的陽極泥配入料重9%的蘇打,加水調成稠漿,擠壓制粒、烘乾,投入電爐內,保持低於燒結溫度下,控制在450~650℃通入空氣進行蘇打燒結,硒轉化為硒酸鈉或亞硒酸鈉。燒結料用80~90℃熱水浸出,在通空氣攪拌的情況下,得到含銅62g/L、銀3.6g/L 的亞硒酸鹽溶液,此浸出液經濃縮至干,干渣配上炭在600~625℃的電爐內還原熔煉而得到Na2Se:

Na2SeO3+3C=Na2Se+3CO (45)

Na2SeO4+4C=Na2Se+4CO (46)

水溶解Na2Se,過濾得到的殘渣返回利用。向濾液鼓入空氣氧化而得到灰硒產物:

2Na2Se+2H2O+O2=2Se↓+4NaOH (47)

在此過程中,90% 的硒自溶液中析出,經水洗即得粗硒,硒的總回收率在93%~95% 的范圍內。

蘇打燒結法回收硒的流程見下圖:

利用硒的低沸點,而銅、鉛、鋅、金、銀等沸點較高的的特性,將硒與雜質分離。將含硒物料投入真空蒸餾爐內,加溫到300~500℃,含硒物料熔融,控制真空度為13~30 Pa,蒸餾與保溫2~3 h,物料中的硒被蒸餾出來,導入冷凝室於270~300℃冷凝,從冷凝物回收得到92% 的粗硒,經處理除雜得99.5% 硒;而高沸點難揮發的其他物質殘留在蒸餾渣中,可從蒸餾渣中分別綜合回收有價金屬。

硒提取工藝發展趨勢

目前,硒的提取工藝主要分為火法提硒和濕法提硒。火法提取硒工藝由於對原料的適應性強、操作簡單,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的提取硒的工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火法提硒成為從銅電解陽極泥中提取硒的主導工藝。但火法提硒工藝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煙氣量大、易於產生SO2 和SeO2 等有毒氣體、能耗高等,嚴重影響其進一步推廣應用。而濕法提硒工藝則具有能耗低、清潔環保、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因而濕法提硒工藝將逐漸替代火法提硒工藝,成為提取硒的主導工藝。

G. 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新技術內熱式多極連續蒸餾真空爐

以戴永年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先後承擔並完成了數十個科研項目.其中「內熱式多極連續蒸餾真空爐」已形成了獨特的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新技術,解決了一系列生產中的難題.由其研製的真空爐已在國內外37個廠家應用,改進了傳統的錫、鉛、鋅冶金生產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累計創利上億元.他全面系統地開發有色金屬真空冶金的基礎理論研究,先後發表論文104篇,撰寫專著4部,其中多篇已被國內外科研機構收集檢索.這些專著與論文基本上形成了有色金屬真空冶金的理論體系,對生產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國內外冶金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戴永年教授在培養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51年他開始從事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1983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1990年被評選為博士生導師,先後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30餘名以及大量的本科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國內外的真空冶金專家、技術骨幹、學科帶頭人和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前西德、前蘇聯、美國曾邀請戴永年教授前去講學,他是美國TMS學會的會員,他和他培養的研究生分別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家開發項目合作.
戴永年教授曾獲雲南省勞動模範、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特殊津貼、全國高校先進工作者等稱號.他領導的昆明理工大學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在1999年獲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職業道德百佳班組」的光榮稱號.他熱愛祖國、工作勤奮、治學嚴謹、作風正派、成就卓著,1999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原西德亞琛大學與德國專家討論科學研究工作
▲與原蘇聯真空冶金專家依沙柯娃合影留念

▲與研究生在一起討論科研工作
▲與研究生和同事討論卧式真空爐工作

▲與原蘇聯專家合影留念
▲在甘肅成縣有色金屬加工廠與職工合影

H. 蒸餾真空爐如何找漏氣點。

真空檢漏的方法有很多種,正壓肥皂水檢漏、加入特殊氣體檢漏一般用於漏率較大的時候,丙酮等高揮發物質檢漏最常用,有錢的用氦質普檢漏最好。

I. 真空蒸餾設備生產廠家

廣州天福弘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予華儀器有限公司、廣東駿崴真空泵有限公司。
真空蒸餾設備由蒸餾罐、冷凝器、冷凝套筒、隔熱板、蒸餾爐和真空系統等組成。8.3.1蒸餾設備的結構類型真空蒸餾設備按冷凝器安裝的位_不同分為上冷式和下冷式兩種型式。一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沸點。要使這類化合物沸騰,最好是降低化合物沸騰時的壓力而不是提高溫度。一但壓力降低到化合物的蒸汽壓(在一定的溫度下),化合物就開始沸騰,蒸餾作用就可進行。
這項技術被稱為真空蒸餾,且以真空汽化器的形式常見於實驗室。這項技術對於大氣壓下沸點超過其分解溫度的化合物是很有用的,在大氣壓下讓這類化合物沸騰的嘗試,都會使其分解。

J. 真空蒸餾裝置中蒸餾器和冷凝器的原理是什麼

蒸餾器指的是精餾裝置(精餾裝置相對較復雜,有迴流的系統,效果較好版,可以連續生產)權

蒸餾爐的溫度由冷凝器中的物質冷凝速度所決定。爐內溫度藉助控制器的自動控制使爐內物質的蒸發速度不大於冷凝器中物質的冷凝速度。冷凝器通過過濾器與真空泵聯結。

閱讀全文

與連續真空蒸餾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國生活污水處理 瀏覽:988
超濾濃縮膜包進液出液區分 瀏覽:384
歐琳濾芯怎麼換 瀏覽:826
沃爾沃怎麼更換空調濾芯 瀏覽:190
什麼地方有賣飲水機 瀏覽:762
金利源凈水機RO膜 瀏覽:820
開一家凈水器店需要投多少錢 瀏覽:740
溶劑含水怎麼蒸餾 瀏覽:172
污水處理的6s是什麼意思 瀏覽:431
什麼東西可以去保溫杯的水垢 瀏覽:285
純水導電率為零什麼原因 瀏覽:531
摩托車空氣濾芯進油怎麼回事視頻 瀏覽:144
氧化型酵母菌處理什麼廢水 瀏覽:660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文件 瀏覽:946
凈水器為什麼變渾濁 瀏覽:547
迪奧二回禮可以用幾次 瀏覽:680
apha的水和廢水監測方法 瀏覽:445
蒸餾水的保質期是多久 瀏覽:718
直飲水機卡掉了不給補怎麼辦 瀏覽:446
氨氮與凈水劑反應生成什麼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