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蒸餾時,如果加熱後發現未放沸石如何處理
如果是理論操作,立刻停止加熱,待到液體冷卻後加入沸石,繼續蒸餾.
假如是實際操作,可以靈活變通:在蒸餾的時候往往會放置溫度計,那麼當發現沒有放入沸石的時候,看看此時液體溫度
此時若溫度較低,那麼直接放入沸石,不失為一種節約時間的方法.
此時若溫度已經接近沸點,或者高於沸點(即過熱),那麼立即停止加熱,待到液體冷卻後加入沸石,繼續蒸餾
⑵ 蒸餾過程中發現沒有加沸石,此時已經到達沸點,能馬上補加沸石嗎為什麼
蒸餾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氣化中心,防止液體過熱暴沸,使沸騰保持平穩,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決不能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騰的液體中。
因為這樣往往會引起劇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發生著火等事故,應該待液體冷卻至其沸點以下。再加入沸石為妥,當重新進行蒸餾時,用過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氣體,冷卻後孔隙吸附了液體,因而可能失效,不能憨撣封趕莩非鳳石脯將繼續使用,應加入新的沸石。
加入助沸物是用來引入氣化中心,保證沸騰平穩,在液體接近沸騰時加入沸石,則液體會突然釋放出大量蒸氣而將大量液體從蒸餾瓶口噴出造成危險。
如果需要加入,則必須先移去熱源,待加熱液體冷至沸點以下後方可加快入。
(2)蒸餾過程沒有加沸石擴展閱讀:
200多年前,法國發明家採用蒸餾豎塔,生產出了95%含量乙醇,獲得了蒸餾界的公認記錄,30多年後,英國發明家在蒸餾豎塔基礎上,發明了精餾塔,生產出了99--99.9%乙醇,第一次產生了「酒精」一詞,含義是酒的精華。
甲醇或乙醇生產廠,林立的高20--120米,塔徑0.3--13.5米蒸餾【精餾】塔,結構多樣塔,均源於法國和英國發明家產品,蒸餾【精餾】塔最大年生產量可達5--30萬噸,是有機溶劑主要提純方法。
2005年開始,安陽市海川化工研究所(原安陽高新區當代化工研究所),開始獨具特色提純研究,國內許多用戶稱之為無塔蒸餾(精餾)和無塔精製。
2010年12月無塔精製設備面世,獲得了專利證書;2011年3-8月份,無塔蒸餾機和無塔精餾機問世,一項專利授權,一項專利通過初審。
20%超低含量廢甲醇工業性提純試驗,在河南省商丘市某大型葯業生產公司使用成果,初餾份含量在86%;2011年8月,河南省安陽市某大型制葯公司,對82%廢乙醇工業性提純試驗,無塔蒸餾[增程]機提純到98%。
乙醇中醋酸甲酯含量0.1%,明顯優於該廠蒸餾塔0.26%分離效果。2010年代後,在眾多的有機溶劑提純上無塔蒸餾設備受到用戶高度重視。該所不僅致力與分離設備研發,而且努力把積累的豐富提純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探索。
⑶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怎麼辦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不能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應該冷卻後加入。
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
歷史
在古希臘時代,亞里士多德曾經寫到:「通過蒸餾,先使水變成蒸汽繼而使之變成液體狀,可使海水變成可飲用水」,這說明當時人們發現了蒸餾的原理。
古埃及人曾用蒸餾術製造香料。在中世紀早期,阿拉伯人發明了酒的蒸餾。在十世紀, 一位名叫Avicenna的哲學家曾對蒸餾器進行過詳細的描述。
⑷ 忘記加沸石時要如何補加
當溶液內溫未達到沸點:直接加進去。當溶液內溫達到或超過沸點,降溫至內沸點以下再容加沸石,否則會引起爆沸。應該待液體冷卻至其沸點以下,再加入沸石為妥.當重新進行蒸餾時,用過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氣體,冷卻後孔隙吸附了液體,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繼續使用,應加入新的沸石。
加入助沸物是用來引入氣化中心,保證沸騰平穩,在液體接近沸騰時加入沸石,則液體會突然釋放出大量蒸氣而將大量液體從蒸餾瓶口噴出造成危險。如果需要加入,則必須先移去熱源,待加熱液體冷至沸點以下後方可加快入。
(4)蒸餾過程沒有加沸石擴展閱讀
蒸餾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氣化中心,防止液體過熱暴沸,使沸騰保持平穩。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決不能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騰的液體中,因為這樣往往會引起劇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發生著火等事故。
當過熱的液體溫度遠高於沸點時,小氣泡內的飽和蒸氣壓就比外界的壓強高,於是氣泡迅速增長而膨脹,以至由於破裂引起工業容器的爆炸。 液體之所以發生過熱的原因是液體里缺乏形成氣泡的核心。
⑸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如何處理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不能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應該冷卻後加入。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汽,然後使蒸汽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
化學實驗注意事項
1、化學實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必須穿白大褂、戴手套。有些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多加註意,千萬不要濺到皮膚或衣服上。
2、使用有毒或者有惡臭味的化學試劑的時候,例如濃硝酸、鹽酸、硫酸、高氯酸、氨水等,均應在通風櫥或在通風的條件下進行,切勿緊關門窗。
3、移動。或者開啟大瓶液體葯品時,不能將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墊墊好,若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軟後開啟,嚴禁用錘砸、打,以防破裂。
4、打開易揮發的試劑時,不可把瓶口對准自己臉部或他人,不可用鼻子對准試劑瓶口。以防意外情況的發生。
5、取用試劑時,瓶塞要倒放在潔凈處,取用完畢後立即蓋好密封。
6、稀釋溶液。稀釋硫酸時,必須在耐熱容器內進行,並且在不斷攪拌下,慢慢將硫酸加入水中。絕對不能將水加註到濃硫酸中,防止酸液濺射,非常危險。在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發熱物質時,也必須在耐熱容器中進行。
⑹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能否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不能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回沸,應該冷卻後加入答。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
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
(6)蒸餾過程沒有加沸石擴展閱讀:
如果把液體置於密閉的真空體系中,液體分子繼續不斷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氣,最後使得分子由液體逸出的速度與分子由蒸氣中回到液體的速度相等,蒸氣保持一定的壓力。此時液面上的蒸氣達到飽和,對液面所施的壓力稱為飽和蒸氣壓。
實驗證明,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只與溫度有關,即液體在一定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氣壓。這是指液體與它的蒸氣平衡時的壓力,與體系中液體和蒸氣的絕對量無關。
⑺ 蒸餾時,如果加熱後發現未放沸石如何處理
如果是理論操作,立刻停止加熱,待到液體冷卻後加入沸石,繼續蒸餾。專
假如是實際操作,可以靈活屬變通:在蒸餾的時候往往會放置溫度計,那麼當發現沒有放入沸石的時候,看看此時液體溫度
此時若溫度較低,那麼直接放入沸石,不失為一種節約時間的方法。
此時若溫度已經接近沸點,或者高於沸點(即過熱),那麼立即停止加熱,待到液體冷卻後加入沸石,繼續蒸餾
⑻ 蒸餾實驗中,沸騰後忘加沸石怎麼辦
蒸餾實驗中,沸騰後忘加沸石應該停止實驗,重新進行蒸餾實驗。做實驗需要遵循嚴謹性的原則。加入沸石是為了防止液體暴沸,從而避免危險。
蒸餾實驗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8)蒸餾過程沒有加沸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
控制好加熱溫度。如果採用加熱浴,加熱浴的溫度應當比蒸餾液體的沸點高出若干度,否則難以將被蒸餾物蒸餾出來。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
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氣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餾物質的沸點高出30℃。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
蒸餾高沸點物質時,由於易被冷凝,往往蒸氣未到達蒸餾燒瓶的側管處即已經被冷凝而滴回蒸餾瓶中。因此,應選用短頸蒸餾瓶或者採取其它保溫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
(3)
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即在什麼溫度時)收集餾分。
(4)
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沸點在40-150℃的液體可採用150℃以上的液體,或沸點雖在150℃以下,對熱不穩常壓的簡單蒸餾。對於沸點在定、易熱分解的液體,可以採用減壓蒸餾和水蒸汽蒸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蒸餾
⑼ 蒸餾過程中發現沒有加沸石,此時已經達到沸點,能馬上補加沸石嗎為什麼
之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氣化中心,防止液體過熱暴沸,使沸騰保持平穩.忘記加沸石,就不能立即將沸石加到將沸騰的液體中,因為這樣會引起劇烈的暴沸,也容易發生著火.應該等液體冷卻至其沸點以下,再加入沸石.
⑽ 蒸餾過程中忘記加入沸石,為什麼要等待冷卻後加入
因為裡面還有大量蒸氣存在,另外,可能反應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