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洗心革面是什麼意思
洗心革面(xǐ xīn gé miàn)指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壞人物徹底悔改。
聞一多《神話與詩·文學的歷史動向》:除非它真能放棄傳統意識,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
近義詞:改過自新、痛改前非、脫胎換骨、金盆洗手
反義詞:頑固不化、死不改悔、怙惡不悛
(1)清污除垢洗心革面觀後感擴展閱讀
1、近義詞
(1)改過自新,漢語成語。拼音:gǎi guò zì xīn。釋義: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道元百拜乞命,願從今改過自新。
譯文:道元多次求饒,會改過自新。
(2)痛改前非(tòng gǎi qián fēi)是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痛:徹底;非:錯誤。
在中學課文《俗世奇人》里的《好嘴楊巴》:「小的一定痛改前非!」也出現過。
2、反義詞
頑固不化(wán gù bù huà)是一個成語,表示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形容人十分固執。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從前在那府里,也做過一任知縣,地方上的百姓,極其頑不化。」
譯文:我從前在那邊做過一任知縣,那裡的百姓十分固執。
『貳』 洗心革面
應用了佛法的生活,每天都會有滋有味,如同菜餚中加了一點調料,我們的生活就生動起來,煩惱可以變成智慧,困難可以變成善緣,敵人可以變成老師。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作為人,我們是有思想的高級生物,思想到底在哪裡,我們不去探求,反而會具有「有思想」的招牌,到處去證明。於是,人變得忙碌。我們的耳朵不能閑著,所以必須灌滿耳朵;我們的眼睛要懂得發現,於是就觀察各種外在的事物;忽略的是我們的內心。究竟是什麼主導了人?不是外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更不是它們所感知的色聲香味觸法,而我們是多麼在乎這些外在的形式和自我的感知,「我執」變成人的標簽。
比如現在我們煮一鍋水,你更關注鍋里,還是鍋外呢?鍋外面是不是有油垢污漬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大,還是鍋里是不是刷洗干凈對我們的影響大?我們的回答一定是:「鍋內要刷干凈,水也要用干凈的水。」可是,我們每天都把自己洗得乾乾凈凈,衣服也要穿得整整齊齊,卻很少去想是不是每天也要洗洗心。古人留給我們很多寶貴的哲理,比如「洗心革面」就是告訴我們,只有把心洗干凈了,人的精神面貌才會真正發生變化;如「知人知面不知心」提醒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不能僅僅依靠外在表現進行判斷,因為你很難盡知對方的真實想法。人類作為高級生物的品牌性標簽「思想」和人類自己最難把控的「心」,才是我們應該多去深入思考的內容。
有思想的我們,到底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如果你感覺到痛苦,很遺憾,你無法選擇去做木頭;要從迷茫中解脫出來,要從痛苦中掙脫出來,你只能改變自己。太多人抱怨這個社會,卻不從自己開始改變,如果更多人明確自己:要做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有感覺的人、有正義感的人、有善念的人,這本身也算一種信仰,那麼這些人一個加一個就是團體,團體加團體就是社區,社區加社區就是社會,誰說我們不能改變冷漠?我們完全可以!因為不是社會冷漠了,而是我們沒有告訴自己:「你有責任去改變心中的冷漠。」
當你從心裡喊出「改變」,呼喚「善良」,一切都在開始變化。讓自己快樂的源泉,就是無私的付出,所有以前不相信的人也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大多數都變得快樂起來。通過系統的修行,不僅為心找到了家,而且有更高的目標,即「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修持善法,直到成佛為止,信心永不退轉」。
『叄』 洗心革面的意思是什麼
【解釋】: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
【出自】:東晉 葛洪《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譯文】: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的人,定像在清透的水裡洗凈了身上的灰塵。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洗手不幹、新瓶舊酒、洗心滌慮、革面斂手、從善如流、息黥補劓、脫胎換骨。
(3)清污除垢洗心革面觀後感擴展閱讀
洗心革面近義詞
一、洗手不幹 [ xǐ shǒu bù gàn ]
【解釋】:把手洗干凈休息了。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小人從前原也作些小道兒上的買賣,後來洗手不幹,就在河工上充了一個夫頭。」
二、脫胎換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解釋】: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自】: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譯文】:但不改變他的心意而造的話,所謂的換骨法;看進他的意思而形容的,所謂的脫胎方法。
『肆』 洗心革面對
啊?什麼意思。是為了任務?
洗心革面詞目 洗心革面 發音 xǐ xīn gé miàn 釋義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壞人物徹底悔改。 出處 《周易·系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周易·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示例 除非它真能放棄傳統意識,完全~,重新做起。(聞一多《神話與詩·文學的歷史動向》) 近義詞 改過自新、痛改前非、脫胎換骨、金盆洗手 反義詞 頑固不化、死不改悔
『伍』 洗心革面成語故事
洗心革面
xǐxīngémiàn
[釋義] 洗心:消除邪惡的思想;革面:改變舊的面目。比喻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語出] 晉·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辨形] 洗;不能寫作「冼」。
[近義] 改過自新 痛改前非
[反義] 頑固不化 死不改悔
[用法] 用作褒義。多指思想上的悔悟和轉變。一般作謂語。
[結構] 聯合式。
『陸』 洗心革面是啥意思
洗心革面的意思是: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壞人物徹底悔改。
1、拼音:xǐ xīn gé miàn
2、近義詞:改過自新、痛改前非、脫胎換骨
3、反義詞:頑固不化、死不改悔、執迷不悟
4、出處:西周·姬昌《周易·系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白話文:聖人以此自娛其心,退藏於隱秘之處。)
5、引證解釋:現代·聞一多《神話與詩·文學的歷史動向》:除非它真能放棄傳統意識,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
(6)清污除垢洗心革面觀後感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改過自新
1、拼音:gǎi guò zì xīn
2、釋義: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3、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幾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白話文:吳王假稱有病不上朝,在古法應當處死,文帝不忍心,於是賜給幾杖,已經十分仁厚了,應當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二、反義詞:死不改悔
1、拼音:sǐ bù gǎi huǐ
2、釋義: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頑固,堅持錯誤。
3、出處:現代·鄧小平《在中央軍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對於四人幫的死黨和他們幫派體系裡的人,毫無疑問要堅決打擊。
『柒』 1000字讀後感,拜託了~~
《復活》讀後感
當我第一次看到「復活」這個書名時,我心裡就產生了疑問:誰,怎樣就復活了?然而當我把這本沉甸甸的大書從書架上拿下來時,我知道了答案就在這一片片的白紙黑字里,只有用心去讀,才能體會到作者叫它「復活」的用意。
看完了書,合上書頁後,聶赫留朵夫成了一個思考的對象。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他。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家中的女僕卡秋莎產生了愛情,但沒有過多的表露。當他做了幾年的軍官回來後,原本善良的他變成了一頭野獸,他玷污了卡秋莎,給了她一筆錢後就拋棄了她。在一次法庭審理案件時,聶赫留朵夫作為陪審員,目睹了審理馬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經過,當馬斯洛娃的眼睛掃過他時,他心裡極度恐慌,並產生了自己無法控制的悔恨情緒。隨後的幾天里經過思想的斗爭,決定「救助」馬斯洛娃,及其他一些受苦的人並與馬斯洛娃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亞。
讀罷這本《復活》,我的感覺就是聶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便會他原來的自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個善良的貴族青年,過著屬於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生活,與卡秋莎也只是單純的喜愛。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認可他,反而覺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漸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經過三年的軍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並決定做「跟大家一樣的人」。這使他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利益主義者」,迷戀酒色,享樂成癖。他把女人當作玩樂的工具,於是便在回來後誘奸了那個曾經單純可愛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為他敲響了警鍾。他不敢直視馬斯洛娃那雙斜睨的眼睛。他感覺是自己曾經的舉動迫使卡秋莎墮落成現在的馬斯洛娃,一個妓女,囚犯。於是經過多日的思想斗爭,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馬斯洛娃,並要徹底拯救她,與她結婚。這就是聶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復活,這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它有許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然而,我認為聶赫留朵夫能做到這一點的確是很不容易,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在周遭可以說是十分惡劣的環境中,他墮落了。可他能被與馬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並決定重新做人,這說明了他的本質還是善良的。他重新開始記日記,「同自己談話」,「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聖潔的自己談話」,這是他人生的轉變。試想,在一個人人都享樂的貴族環境中,一個公爵,只因一個妓女、囚犯的一個眼神就改變了自己,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然而聶赫留朵夫卻做到了,而且是在那個妓女、囚犯近乎於玩弄的態度下做到的。這不得不讓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聶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復活不僅「救助」了馬斯洛娃,讓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還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著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幫助被誣陷的囚犯,去找典獄長、副省長,那些它並不想見的人。復活的聶赫留朵夫成為了黑暗社會中的一個亮點。
至於他與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亞,並不顧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仍舊希望馬斯洛娃能寬恕他,並想繼續幫助馬斯洛娃,這也就是聶赫留朵夫真正的復活了,他已經徹底從一個貴族公爵便回一個善良的人了。
想想聶赫留朵夫,再想想我們自己。他在一個不甚明朗的環境中復活,找回自己
,而我們在一個十分光明的環境中就應該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讓人無法接受的事實。在報紙上曾刊過有個見義勇為的人總是不遺餘力對不正確的事做出糾正。有次他看見卡車司機亂吐檳榔汁,好心的勸他,卻因而被打了幾乎送了半條命!真是諷刺,報上這活生生的案例使的原本熱心的人不由得猶豫起來,最後大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勸阻,變成一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這是一個好人的「墮落」。
再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如今有許多學生不好好學習,天天往游戲廳、網吧跑,家長、老師教育了半天,可惜學生不僅「堅決不改」,還「變本加厲」。學生不學習,也可以適當休息。但是根本不把學習當回事,只顧「休息」就是「自甘墮落」了。在一個很好
的環境中不知道珍惜,倒顯得不如到差的環境中體會一下再回來的好。可是又有誰會到差的環境中去體會呢?既然沒有人想去,那麼就是人們不知珍惜了。
《復活》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又多麼重要。珍惜現在良好的環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讓一絲一毫的不良因素動搖自己,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捌』 怎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你可以從頭再來,一輩子有很多機會去領悟很多機會去改變自己走錯的路,不要一直錯下去就是正確的。最好的方法是,換個地方,換個環境,嚴格要求自己。這樣的好處就是周圍的人因為不知道你的過去不會帶有色眼鏡來看你,你這樣心裡壓力和阻力都會小很多。希望你重新找回以前的自己。不要再做錯事了,做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