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調節土壤的酸鹼度
土壤酸鹼度物理改良方法:
1、栽培農作物時,首先要弄清所栽培的作物pH適宜范圍,是喜歡酸性土或中性土還是可以適宜於鹼性土。 若土壤酸鹼度不合適,就需要進行調節改良。
2、對於酸性過大的土壤,可每年每畝施入20-25千克的石灰,且施足農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農家肥,這樣土壤反而會變黃變瘦。在播種前1-3個月施用,以免對作物萌發及生長造成影響。也可施草木灰40-50千克,中和土壤酸性,更好的調節土壤的水、肥狀況。
3、土壤鹼性過高時,可加少量硫酸鋁(施用需補充磷肥)、硫酸亞鐵(見效快,但作用時間不長,需經常施用)、硫磺粉(見效慢,但效果最持久)、高活性腐殖酸等,具體施用量根據土壤酸鹼度來確定。
4、常澆一些硫酸亞鐵或硫酸鋁的稀釋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植酸肥料因含有較多的腐殖質,能較安全地調整土壤的酸鹼度。硫酸鋁也被用來調節土壤pH值,因為它水解生成氫氧化鋁的同時產生少量的硫酸稀溶液。
5、如果大田內有作物生長,可增施酸性、鹼性肥料來調節土壤酸鹼度。利用鈣鎂等鹼性元素置換氫離子,提高pH值,還能對作物提供養分。
(1)鹽鹼水可以製作蒸餾水嗎擴展閱讀:
土壤酸鹼性對營養元素有效性的影響:
1、氮在6-8時有效性較高,是由於在小於6時,固氮菌活動降低,而大於8時,硝化作用受到抑制;
2、磷在6.5-7.5時有效性較高,由於在小於6.5時,易形成磷酸鐵、磷酸鋁,有效性降低,在高於7.5時,則易形成磷酸二氫鈣;
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鉀、鈣、鎂容易流失,導致這些元素缺乏。在pH高於8.5時,土壤鈉離子增加,鈣、鎂離子被取代形成碳酸鹽沉澱,因此鈣、鎂的有效性在pH6-8時最好;
4、鐵、錳、銅、鋅、鈷五種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鉬酸鹽不溶於酸而溶於鹼,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鹽在pH5-7.5時有效性較好。
② 蒸餾水和鹽鹼混合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可溶性
鹽鹼
溶於來
蒸餾水
後呈離子的顏自色(eg:藍色透明溶液)
難溶性鹽鹼則與蒸餾水形成渾濁液(即形成沉澱)或乳濁液(形成膠體)
一般會放出
熱量
,也有吸收熱量(觸摸反應容器,感受溫度變化即知)
具體問題還應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