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取蒸餾水時為什麼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
始蒸餾部液體器皿蒸餾液相存雜質保證蒸餾水純凈必要除始部液體
② 為什麼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
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版餾管有一定權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整流管爆炸,不安全。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③ 為什麼碘與四氯化碳蒸餾時,是先蒸出四氯化碳
為什麼碘與四氯化碳蒸餾時,是先蒸出四氯化碳?
: 因為四氯化碳的沸點比較低,所以按理論它是先蒸出來的.另外,你說的很對,如果你做過這個實驗,就會發現效果非常不加,因為碘會跟著一起出來
④ 蒸餾時為什麼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
最先餾出的液體經過了導管 把導管的裡面洗了一遍 可能會沾上一些其他物質 所以要棄去..
⑤ 製取蒸餾水時,為什麼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
有兩個原因:抄
1、去除沸點比水低的物質,(如油類、胺類,自來水中的漂白粉溶解於水後,會形成次氯酸,次氯酸蒸餾過程中易揮發而混合在首先蒸餾的部分里,所以要棄去.等)
2、蒸餾設備中含有許多雜質,剛出來的水起到了清洗作用。
⑥ 甲苯和甲醇蒸餾時誰先出來
根據甲苯和甲醇的沸點,甲醛先被蒸餾出來。
甲苯,無色澄清液體。能與乙醇內、 乙醚、丙酮、容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極微溶於水。相對密度 0.866。凝固點-95℃。沸點110.6℃。
甲醇,系結構最為簡單的飽和一元醇,沸點64.7℃。
⑦ 蒸餾實驗開始時,應先開什麼,後什麼,結束時呢
1、蒸餾前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自來水,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2、裝配冷凝裝置。檢查氣密性。
3、蒸餾。在燒瓶中加入約1/2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重新連接好裝置。加熱,錐形瓶中收集到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4、蒸餾後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出的液體,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搜到的。
⑧ 為什麼蒸餾時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
蒸餾時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的原因:
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回」.前餾分蒸完,溫度趨答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
蒸餾是慢慢升溫的過程,而產品的沸點是一個固定的值,在到達那個固定值前可能有雜質隨溫度升高被蒸出去了,那一部分要棄去。
蒸餾設備中含有許多雜質,剛出來的水起到了清洗作用.
蒸餾水的制備方法:
搭設裝置。
加熱水蒸汽發生器,同時添加葯品於三口瓶中。
T形夾冒蒸汽後關閉T形夾,同時打開水源,放冷凝水。
三口瓶中澄清後,蒸餾結束,打開T形夾,關閉熱源,關閉冷凝水水源。
⑨ 為什麼蒸餾時最好控制餾出液的速度為1~2滴為宜
因為在蒸餾的時候,是利用溫度氣化被分離的物質,達到分離的目的。一般講餾分的滴液是每秒1-2滴為宜,這個數據是經過很多化學工作者實驗當中積累出來的經驗數據。
如果蒸餾速度快了,溫度一定會高於某種餾分的沸點,其它的餾分因為溫度上升也會被蒸出,達不到最佳的分離效果。
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9)蒸餾時先餾出擴展閱讀:
液體的分子由於分子運動有從表面溢出的傾向。這種傾向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體置於密閉的真空體系中,液體分子繼續不斷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氣,最後使得分子由液體逸出的速度與分子由蒸氣中回到液體的速度相等,蒸氣保持一定的壓力。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很明顯,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