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蒸餾酒在中國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普及的
㈡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唐朝。
據歷史記載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法國《世界風俗·酒》載:「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竊飲之。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其非蒸餾酒無疑。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
(2)中國白酒蒸餾造酒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由於酵母菌在高濃度酒精下不能繼續發酵,因此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濃度般不會超過20%。採用蒸餾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質揮發性不同的特點,可以將易揮發的酒精(乙醇)蒸餾出來。
蒸餾出來的酒汽往往酒精含量較高,經冷凝、收集就成為濃度約為65% ~70%的蒸餾酒。所以,蒸餾器的採用是釀酒工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而且蒸餾技術還可以用於其他行業,尤其是現代的石油工業廣泛使用蒸餾器,這些都為現代文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在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古時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土忌」、「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土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發酵容器的多樣性也是造成燒酒香型各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傳統的發酵容器分為陶缸和地窖兩大類型。陶缸還有地缸(將缸的大部分埋人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內的缸。自古以來,酒的發酵便離不開容器,黃酒發酵的容器多數為陶質容器,有的燒酒仍繼承陶質容器發酵的傳統。
如南方的燒酒發酵容器幾乎都是採用陶器,即使是糟燒酒,也是如此。但自從出現蒸餾酒後,這一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地窖這一特殊的容器應運而生。所謂地窖發酵就是掘地為窖將原料堆積其中,讓其自然發酵。
㈢ 白酒蒸餾技術哪個朝代候開始的
白酒又名燒酒,是中國的傳統飲料酒。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內,其法用濃容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1998年8月,在成都市錦江畔以外發現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連續生產白酒長達800年的酒坊實證。
㈣ 中國古代酒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最早的酒是自然發酵酒,有果酒和糧食酒。在遠古時代,人們可能 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後加以仿製。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醴」字,足以證明釀酒的存在可能更早。關於最早釀酒師,我國夏有杜康(曹操是鐵粉),儀狄等說。
《呂氏春秋》中有記載:"儀狄作酒",他被高青人尊為酒祖,一直保持著「二月二,龍抬頭,拜酒祖」的傳統習俗。
(4)中國白酒蒸餾造酒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酒具始於時期:
第一個階段是新石器時期,這個時期酒具以陶器為主,有著原始時代的樸素狂野之風。
第二個時期是夏、商、西周,在這個時期,以青銅器為主要酒具,它們並不是日常用品而是作為禮器,連同酒一樣出現在祭祀神靈的祭台上。
第三個時期是東周和秦、漢時期,這個時候最具特色的酒具是漆器,特別是漢代的漆器古樸典雅盡顯大漢強國的風范。
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隨著制瓷業的發展,陶瓷酒器逐漸壯大。隋唐的時候,最具時代感的酒具是金銀器,光彩照人如同那個繁華時代。
最後一個階段是宋、元、明、清時期,這個時候,金銀器退居次要地位,瓷器佔到了主流地位,同時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材質的酒具也同時在流光溢彩的酒具中佔有一席之地,而這個時期的酒具則特別突出了酒可觴詠抒懷的文人雅趣。
㈤ 中國的蒸餾釀酒技藝是什麼朝代由西方傳到中國的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蒸餾技術和蒸餾酒的國家,大約有四五千年的釀酒歷史,白酒在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有資料提出「燒酒始於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年)
㈥ 蒸餾酒的技術是什麼時候,哪裡發明的
方心芳先生認為宋朝已有蒸餾器(《自然科學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時曾版說我國唐代即有蒸餾酒(《權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調查報告》第7號)。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龍縣出土的金代銅質蒸餾器,其製作年代最遲不超過1161年的金世宗時期(南宋孝宗時),認為可信無疑。據西方在10或11世紀發現蒸餾法以後,就可能由發酵的飲料中得到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紀以來,由穀物原料直接制備乙醇,其酒精和水的類似飲料產品,就被廣泛應用。
㈦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什麼
蒸餾酒是元代蒙古人從西方學來的製造高度酒的方法,叫阿剌吉。
㈧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釀造蒸餾白酒的
元朝開始有這種技術,明朝才逐漸大規模的。所以水滸里武松的18碗就是米酒低度的。
㈨ 中國釀酒有多少年歷史最早在哪個朝代
中國的歷史,是一部酒的歷史。傳說釀酒的起源已有5000年歷史。但也眾說紛紜,尚未定論。
1.始於5000年前:釀造啤酒。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米家崖發現了釀造啤酒的相關器物,闊口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可移動的灶,出現於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
2.始於黃帝時期:釀造醴酪。《黃帝內經·素問》記載黃帝和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
3.始於夏禹朝:1987年8月23日《新民晚報》刊登「山東莒縣發現5000年前的釀酒器具」,包括陶盉、鬶、高足杯、觚、爵、壺、角等。飲酒器有大量的陶製品和精美的青銅製品。
4.始於商周朝:釀造葯酒。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表明,商王朝時期從王公貴族到黎民百姓,所有的社會活動都受到禮的制約,而這種禮的實質,便是酒。還設有有酒正、酒人之職官,專門負責管理酒的釀造和使用,以保障祭祀燕饗之需。
5.始於漢代:釀造蒸餾酒。出現青銅蒸餾器,由甑和釜兩部分組成。在四川彭縣、新都先後兩次出土了東漢的「釀酒」畫像磚,其圖形為生產蒸餾酒作坊的畫像。
6.始於唐代:有詩詞為證。雍陶「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顯然,燒酒即白酒已在唐代出現,而且比較普及。隋唐文物中,還出現了只有15~20mL的酒杯。
7.始於宋代:大麴釀酒。北宋田錫《麴本草》經過2~3次蒸餾,度數較高,飲小量便醉。《宋史》中所指的「臘酒蒸鬻,候夏而出」正是今日大麴酒的傳統方法。
8.始於元代:固態蒸餾酒。李時珍《本草綱目》「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蒸餾方法與現在所使用的甑桶固態蒸餾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