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固態發酵蒸餾酒時淤鍋怎麼辦
「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蒸餾是釀制白酒的一個重要操作階段。
一、取料時裝甄要注意
1.將取出的料裝入甄桶時要注意:裝甄要疏鬆,動作要輕快,上汽要均勻,甄料不宜太厚且要平整,蓋料要准確。
2.裝甑前的准備:底鍋水要每天清換,底鍋水溫度高,可用虹吸管或手搖泵吸出。如果底鍋水中有懸浮物,或溶解較多的蛋白質等成份,蒸餾時就會產生大量泡沫,串入酒醅內造成「淤鍋」而影響出酒率及酒質。底鍋水位應與簾子保持50-60cm的距離,若距離太近,也易產生「淤鍋」現象。鋪好底鍋簾子後,撒上一薄層谷殼,再接上流酒管,放置接酒容器,並將冷卻水調整好。
三、裝甄工序應注意
「見濕蓋料」的裝甄方法要注意:酒醅發濕時蓋一層發酵的材料,避免跑汽,但若掌握不好,容易壓汽;
「見汽蓋料」酒汽上升至甄桶表層要注意:在酒醅表層稍見白色霧狀酒汽時,迅速准確地蓋一層發酵材料,此法不易壓汽,但易跑汽。這兩種操作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據自己裝甄技術的熟練程度選擇使用。
『貳』 老五甑法的工藝流程
下面針對工藝要求和工藝操作流程作如下簡單的介紹:
1、 原料要求:
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數酒廠使用多種穀物原料 濃香型白酒混合釀酒的。以糯高粱為好,要求高粱籽粒飽滿、成熟、干凈、澱粉含量高。
高粱: 要求顆粒飽滿、成熟、澱粉含量高。
大麴: 使用高溫曲。要求曲塊質硬、內部乾燥,有濃郁曲香味,斷面整齊,內呈灰白色,有較強液化力、糖化力和發酵力。
稻殼: 使用新鮮乾燥不帶霉味的金黃色稻殼。
水:無色透明,呈微酸性,金屬離子及有機物含量均較低。
2、 原料處理:
原料要經過多次發酵,所以不必粉碎過細,僅要求每粒高粱破碎成4~6瓣即可,一般能通過40目的篩孔,其中粗粉佔50%左右。
高粱:需要粉碎,且要求不能通過20目篩孔的粗粉占 28%,細粉佔72%。
大麴:先用錘式粉碎機粗碎,再用鋼磨磨成曲粉,粒度如芝麻大小為宜。
稻殼:預先把稻殼清蒸30~40分鍾,直到蒸汽中無怪味為止,然後出甄涼干,使含水量在13%以下,備用。
3、 出窖
濃香型酒正常生產時,每個窖中一般有六甑物料,最上面一甑回糟(面糟),下面五甑糧糟。不少濃香型酒廠也常採用老五甑操作法,窖內存放四甑物料。
起糟出窖時,先除去窖皮泥,起出面糟,再起糧糟(母糟)。在起母糟之前,堆糟壩要徹底清掃干凈,以免母糟受到污染。面糟單獨蒸餾,蒸後作丟糟處理,蒸得的丟糟酒,常回醅發酵。
4、配料
配料時主要控制糧醅比和糧糠比,蒸料後要控制糧曲比。配料首先要以甑和窖的容積為依據,同時要根據季節變化適當進行調整。
糧糟:加入高粱粉和輔料後,裝甑蒸糧和蒸酒、然後加入曲粉再繼續發酵。
回糟:不加新料,蒸酒後再經一次發酵後丟糟。
配料比例(以甑為單位):
母糟(成熟酒醅)500kg
糧醅比為1:4~1:5
高粱粉120~130kg
稻殼25~38kg,17-22%(冬季用量多,夏季用量少)
5、拌和
出窖配料後,要進行潤料。將所投的原料和酒醅拌勻並堆積1小時左右,表面撒上一層稻殼,防止酒精的揮發損失。
6、蒸酒蒸糧
酒醅和新料混合後必須疏鬆,裝料時桶中間堆料要低、四周高,加熱蒸汽要緩慢。掌握好蒸汽壓、溫度和流酒速度是蒸酒的關鍵。
流酒溫度:35℃
流酒速度:3~4kg/min,
流酒時間:15~20min。
注意要掐頭去尾。
7、打量水、攤涼、撒曲
蒸酒、蒸料完畢後,出甑,加水、撒曲。量水的用量視季節而定,一般出甑的糧糟含水量在50%左右,打量水後,使入窖水分在53~55%之間。
水溫:80℃,每100kg高粱粉加70~80kg水。
大麴用量:為高粱粉的19%~21%。
加曲溫度:冬季為13℃,夏季比氣溫低2~3℃。
8、入窖
將發酵材料入窖,每裝完兩甑材料就踩窖,以壓緊發酵材料,減少空氣,抑制好氣性細菌繁殖。入窖時,注意窖內糧糟不得高出地面,加入面糟後,也不得高出地面50cm以上,並要嚴格控制入窖條件,包括入窖溫度、酸度、水分和澱粉濃度。
入池條件:
澱粉濃度——夏季14%~16%,冬季16%~17%。
水分含量——夏季57%~58%,冬季53%~54%。
入池溫度——夏季16~18℃,冬季18~20 ℃ 。
9、封窖發酵
封窖 糧糟、面糟入窖踩緊後,可在面糟表面覆蓋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優質黃泥和它的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將泥抹平、抹光,以後每天清窖一次,因發酵酒醅下沉而使封窖泥出現裂縫,應及時抹嚴,直到定型不裂為止,再在泥上蓋層塑料薄膜.膜上覆蓋泥沙,以便隔 濃香型白酒熱保溫,並防止窖泥乾裂。
10、貯存
以容器的材質、容量的大小,貯存的溫度及環境不同對酒質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以陶壇貯存最佳。陶壇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貯存容器。
11、勾調
調味時除遵循勾兌的基本原則外,還應注意:先調香,後調味;先調酯,後調酸。先由含低沸點成分高的到含高沸點成分高的調味酒依次加入,並依次攪拌。
可參考如下順序:酒頭調味酒——酯香調味酒——陳釀調味酒——窖底香調味酒——老酒調味酒——醬香調味酒——酒尾調味酒——高酸調味酒。
12、分級入庫
將半成品酒入庫分級。
『叄』 誰能告訴我釀酒用的蒸餾甑的結構原理
在甑蓋的出「汽」口及冷卻部分,要比過汽筒部位要低,以防止「逆流」現象。在結構上,甑桶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即「塔層厚度」,一般醅層厚度在0.8-1米左右。如果甑桶過低,則醅層也低,酒的度數亦低,過高則出甑會困難。從這種意義上,白酒甑桶實際上是一個填充式蒸餾塔。甑桶的操作是間歇性的。
即含有60%的水分以及酒精和數量眾多的微量香味成分的固態發酵酒醅,通過人工裝甑逐漸形成甑內的填料層,在蒸汽不斷加熱下,使甑桶內醅料溫度不斷升高,下層醅料的可揮發性成分濃度逐層不斷變小,上層醅料的可揮發性成分濃度逐層變濃,使酒及香味成分經過汽化、冷凝、汽化,而達到多組分濃縮,提取的目的。
甑桶的作用
1、發酵酒醅分離濃縮成含酒精的高度酒,在老五甑混燒工藝中,還擔負新投糧食的澱粉糊化作用。
2、將發酵醅中存在的生物代謝副產物,即數量眾多的微量香氣成分,有效地濃縮提取到成品酒中。
3、在於發酵醅中的某些微生物代謝產物,在蒸餾過程中進一步起化學反應,產生新物質,即通常的蒸餾熱變。
4、對醅料進行殺菌、消毒,便於下排入窖配料。
(3)老五甑蒸餾鍋有多大擴展閱讀
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
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蒸餾酒由含酒精的液體里蒸餾出來的,與原來的液體中酒精含量多少無關,由蒸餾可得到酒精,其原理很簡單。因為酒精變成氣體比水變成氣體所需的溫度要低。
『肆』 白酒發酵到蒸餾過程。出酒率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謝謝啦
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
1、生料酒麴的質量
毫無疑問,生料酒麴的質量,是出酒率高低的關健。質量好的生料酒麴,能將原料內的澱粉和糖全部發酵為酒精,出酒率自然就高。更深一層次說,質量好的生料酒麴,不僅能水解原料中的支鏈澱粉,還能水解原料中的直鏈澱粉,甚至還能將原料中的纖維素水解並發酵成為酒精。
2、釀酒原料澱粉和糖份的含量
毫無疑問,釀酒原料的澱粉和糖份含量高者,其出酒率自然就高,例如大米的澱粉含量為74%,玉米的澱粉含量為62%,自然採用大米釀酒,其出酒率當然就比玉米的出酒率高。
但是,大米是粳米還是秈米,玉米是黃玉米還是白玉米;是早稻還是晚稻都有區別,都會影響到出酒率。還有,大米是老米還是新米,是碎米還是顆飽滿者,對出酒率也有一定的影響,更不需說霉的病的原料了。
3、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
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是指原料內所含的澱粉沒有完全轉化為糖,糖沒完全發酵為酒精,其殘余澱粉、殘余糖還很多。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有很多因素影響和制約,下面還將論及這里即不多述。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不僅直接影響到出酒率,而且在蒸餾時還會造成焦鍋、煳鍋和淤鍋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產生,不僅是出酒率問題而是廢品問題。
4、原料在發酵時由於密封不嚴而產酸
在發酵時由於密封不嚴,外界空氣大量進入發酵容器,同時空氣中的雜菌也隨之進入。尤其是從空氣中進入發酵容器的醋酸菌大量繁殖而造成醪液的酸敗。眾人皆知,發酵醪液的酒精成分即是醋酸菌的營養。醋酸菌吸收酒精營養後大量繁殖從而使酒變為醋。酸敗的發酵醪液不但出酒率不高,而且其酒質也很差。
5、蒸酒設備的影響
傳統的甑桶在蒸餾酒醅時,其酒醅就能起到濃縮酒精的作用,但用於液態醪液的蒸餾卻沒有濃縮酒精的機制,而且對醪液內的酒精成份還不能充分的提取。換句話說,採用傳統的甑桶來蒸餾生料發酵醪液,不僅50度以上的高度酒得酒率不高,酒尾過多過長,而且不能將醪液內的酒精分子提盡而影響出酒率。
6、工藝和機械的損失
釀酒原料在粉碎、發酵、蒸餾和搬運的過程中,必然造成機械的、人工的損失。其損失的大小對出酒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專家計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損耗率約為5%左右,如果操作不當和人為的疏忽大意,這種損耗率更高,當然也就體現在出酒率上了。所以,為了保持和提高出酒率,應將釀酒原料的損耗降到最低限度。
『伍』 「老五甑」是什麼意思
甑是古代蒸酒的器具,「老五甑」就是在窖內有四甑酒醅,即大渣、二渣、小渣和回渣。出窖後加入新原料分成5甑進行蒸餾,其中4甑入窖繼續發酵,另一甑丟糟。
『陸』 甑鍋是什麼
甑鍋,甑原本是古時一種帶有箅子用來蒸食物的器皿,呈圓筒形、上口略大於下口,似鍋像桶又稱甑鍋、甑桶。多用細密無氣味的木材製作,現在酒行業多為水泥或金屬材料製成。是蒸糧和蒸酒的主要設備。
甑鍋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現代蒸飯用的木製桶狀物,有屜而無底。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飲食文化走到當下,健康、美味、快捷成了關鍵詞。
(6)老五甑蒸餾鍋有多大擴展閱讀
甑是中國古代的蒸食用具,為甗的上半部分,與鬲通過鏤空的箅相連,用來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將甑中的食物煮熟。單獨的甑很少見,多為圓形,有耳或無耳。這個炊具的發明本身就是飲食文化的一個創新。
古人知道腌漬食物便與保存,而後發現蒸食可以將腌漬食物恢復部分的口感,還能獲得新的味道。不得不感嘆,飲食文化的微妙。食物的製作過程,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純手工製作,遠離工業污染,腌漬食物改為短時間腌漬入味後,即開始風干,然後密封0度保鮮保存。
甑蓋又名雲盤、天盤。系甑鍋上的蓋,用木質或金屬材料製成。甑蓋直徑大於甑鍋二寸,中心有直徑二尺的導汽孔。甑鍋烹調時,拿出蒸30-60分鍾。
『柒』 湯溝酒業的傳統手工釀酒工藝的「老五甑」到底是什麼
傳統的老五甑白酒工藝操作是:將糧食按比例分配成兩個大楂;,一個小楂;,計三甑投糧;,再加一甑回楂;,一甑丟糟,共五甑。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將上次發酵好的大楂;全部挖出,分別取兩個三分之一強的底酷,配入原料總量各35%左右的新糧,得兩個大楂;,其餘三分之一弱的底酷,加入約30%的新糧,得一個小楂。將上次發酵好的小楂;,挖出蒸酒,為一甑回楂。上次發酵完的回,楂挖出蒸酒後,成為丟糟作飼料。待下一輪次酒酷發酵完畢出窖時,依次循環操作。
『捌』 蒸酒鍋里甑箅子離底鍋水的距離多少合適
到底多少合適我也不太清楚,那要看你的這個鍋有多大,具體蒸多少酒才能決定它的距離。
『玖』 湯溝酒業釀酒所用的「老五甑」工藝是什麼
所謂的「老五甑」就是在窖內有四甑酒醅,即大渣、二渣、小渣和回渣。出窖後加入新原料分成5甑進行蒸餾,其中4甑入窖繼續發酵,另一甑丟糟。
『拾』 什麼是「老五甑」
你好,甑是古代蒸酒的器具,「老五甑」就是在窖內有四甑酒醅,即大渣、二渣、小渣和回渣。出窖後加入新原料分成5甑進行蒸餾,其中4甑入窖繼續發酵,另一甑丟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