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廢礦物油主要成分多環烷烴含量比為%多少
依據習慣通物理蒸餾石油提煉基礎油稱礦物油加工流程原油提煉程餾用輕物質殘留塔底油再經提煉(稱三套(溶劑精製、酮苯脫蠟、白土補充精製))其主要兩步驟溶劑精製除芳烴等非理想組溶劑脫蠟保證基礎油低溫流性產程基本物理程主改變烴類結構產基礎油取決於原料理想組含量與性質;礦物油提煉程所含雜質清除干凈流點較高適合寒帶作業使用;礦物油類基礎油性質受定限制 直觀表象:亮澤、鮮艷、能與類自親近傷害性;內潛質:燃燒慾望、爆發力、相融機質結合具震撼力物質 礦物油主要含碳原數比較少烴類物質幾十碳原數飽烴即含碳碳雙鍵或叄鍵
B. 煉油企業操作技能作用和技巧
汽油和柴油的調和
一、什麼是調合技術
調合技術就是用煉廠生產的一些國標或非標油品,油田生產中產生的輕烴(凝析油)及化工產品經過精製裝置精製處理後,輔以一些添加劑,調合成符合客戶要求的國標汽、柴油,以達到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節約石油資源的一門應用技術。
汽柴油的調合技術在國外油品的貿易領域已十分成熟,如可利用抗爆劑,將90#汽油調成93#、97#油,將-5#、0#柴油調合成-10#油出售。
在我國,每年都有生產幾百噸石腦油產品,由於石腦油辛烷值低,RON只有40—60左右,除小部分進入重整裝置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組份外,大部分石腦油只能以乙烯裂解原料出售,價格低且不穩定,如果我們採取調合技術,將石腦油通過精製脫去硫,並與高辛烷值組份混合,再加入抗爆劑,就可調合出90#和93#汽油,這就可以為國家節約數量可觀的石油資源。
由此可看出,汽柴油調合技術是有效節約成本,有效利用現有石油資源的有效途徑的一門應用技術,應在國內大力推廣 說到這里,可能就有人問,調合油能用嗎?質量可靠嗎,要回答這問題,就要從煉廠生產的工藝談起。
二、煉油廠汽柴油的生產方法
我國現在使用的汽、柴油,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未經煉制的石油,通常稱為原油,用原油煉制汽柴油要經過以下基本過程:
1、先將原油脫鹽脫水,然後進行常壓蒸餾,分割出適宜作為汽、柴油的餾分,這種餾叫做直餾餾分,如石腦油、常一、常二線柴油等。
2、再以煉制過程中產生的常、減壓重油等為原料,用熱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和延遲焦化等二次加工方法,將高沸點餾份裂解為適宜作燃料的低分子烴,經過分餾得到汽、柴油的熱裂化,催化裂化和焦化組份。如果生產高辛烷值汽油,還需要採用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等方法,製得重整汽油組份和輕烷基化油。
3、將直餾餾份油和二次加工方法得到的餾分油分別進行電化學精製、加氫精製、脫硫醇和脫蠟,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質,提高油品質量。
4、最後根據不同牌號汽、柴油的質量要求,以上述各種餾份油為組份,按所需的比例並加入適量的各種添加劑進行調和,即得到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汽、柴油。
三、用於調制汽柴油的原料
可用於調制汽油的原料
直餾汽油(石腦油、石油醚),輕質石腦油,凝析油(輕烴),精製C5、C9、C10化工油,芳烴150#、200#,混合芳烴,甲醛脂,MTBE, DMC,高碳醇等。
可用於調制柴油的原料
重柴油,蠟油,焦化蠟油,200#以上的溶劑油,重芳烴,C8、C9、C10、C11、C12、C13、C14、C15,航空煉油。燈用煤油,常線油,減一線油,200#、230#、270#芳烴溶劑油,3#礦物油,地煉柴油,裂解柴油,焦化柴油等。
以上原料,經過前期脫色、除臭、精製穩定處理後,再加入改質添加劑復合,最後經過質量檢測,達到或接近國家標准後,即可出售。
四、用於汽、柴油調制的添加劑
(一)汽油抗爆性
1、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在燃燒室中的正常燃燒一般是可燃混合氣被電火花點燃後。火焰以20~50m/s的傳播速度,逐漸向前傳遞,氣缸內的溫度和壓力都均勻上升,直至燃燒結束,它不僅使發動機的動力性得到充分發揮,而且運轉也平穩柔和,車輛行駛正常。
但有時也會出現不正常的燃燒,其過程是當可燃混合氣在發動機氣缸內被點後,一部分未燃混合氣因受正常火焰的壓縮和熱輻射作用,使溫度壓力急劇升高,化學反應加劇生成許多不穩定的過氧化物,在正常火焰未傳到之前,這些過氧化物會發生劇烈分解而自燃,發生爆炸性的燃燒,從而產生強大沖擊波,使發動機產生振動和發出金屬沖擊聲,使發動機動率下降。排氣冒黑煙,油耗上升。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爆震。
那麼汽油在發動機中燃燒時抵抗爆震產生的性質稱為汽油的抗爆性。汽油中所含有的各種烴類抗爆性的好壞直接決定汽油的抗爆性好壞。從大量的實驗數據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條規律:
烴類抗爆性好壞大致可排成如下順序。
芳烴>異構烷烴>環烷烴>烷烴>正構烷烴
從油品來看:烴類抗爆性有隨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的趨勢。所以同一種原油所制的油品,餾份較輕的比餾份較重的抗爆性好。從加工上來看,催化裂化,重整的比熱裂化或焦化的方法好,而熱裂化焦化又比直餾的產品好。
2、汽油抗爆性的評價指標
汽油的抗爆性是用辛烷值來表示。所謂辛烷值是指它在數值上等於和它抗爆性相當的標准燃料中所含異辛烷的體積百分數。標准燃料是用抗爆性極高的異辛烷(2.2.4-三甲基戊烷,規定它的辛烷值為100)和抗爆性較差的正庚烷(GH16,規定它的辛烷值為0)。兩種物質按不同體積比混合合成。其中,異辛烷在標准燃料中的體積百分數它為該標准燃料的辛烷值。如標准燃料由90%的異辛烷和10%的正庚烷(體積比)組成,那麼標准燃料的辛烷值為90。
測定汽油的辛烷值時,將所測試油與選取的標准燃料在嚴格規定的條件下置於辛烷值測定機中進行測定,如果它們的抗爆性恰好相等,則說明所測油品的辛烷值與標准燃料的辛烷值相等。
目前世界各國測定汽油的辛烷值主要有研究法(RON)、馬達法(MON)、抗爆指數三種。
研究法辛烷值
研究法辛烷值(RON),是在較低的混合氣溫度(一般不加熱)和較低的發動機轉速(一般在800轉/分)的中等苛刻條件下,用實驗室標准發動機測得的辛烷值。
馬達法辛烷值
馬達法辛烷值(MON),是在以較高混合氣溫度下(一般加熱至149℃)和較高發動機轉速(一般達900轉/分)的苛刻條件下測得的辛烷值。
MON所用的設備與RON基本相同。但它們的測試條件不同。MON表示汽油在發動機重負荷條件下高速運轉的抗爆能力,研究法辛烷值表示汽油在發動機常有加速條件下低速運轉的抗爆能力。同一燃料氣RON比MON高5~10單位。
由於RON與MON都不能全面反映車輛運行中燃料的抗爆性能。因此又提出了抗爆指數這一指標。
抗爆指數
抗爆指數=(RON+MON)/2
由於國標規定的辛烷值機為美國進口的ASTM機,價格很高所以可用一些簡易的儀器測試。
上海產單缸機
電介常數測定儀
遠紅外混定儀
汽油抗爆劑
汽油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的燃料之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油燃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辛烷值又是車用汽油的最重要的質量指標,它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煉油工業水平和車輛設計水平,所以從二十世紀初,人們就一直開始尋找提高辛烷值的有效途徑,經近一個世紀的努力,技術日趨成熟。
目前,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途徑有二種:一是通過設備工藝加工達到提高辛烷值的目的,如催化裂化重整、烷基化、異構化等;二是通過添加汽油抗爆劑(如現已禁用的四乙基鉛)或添加高辛烷值組份(如MTBE增加芳烴量等)。
工藝法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主要手段,但存在著投資大,改變汽油餾程等問題,往往不易實現最佳生產組合和缺乏適度的靈活性。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採用抗爆劑是提高車用汽油辛烷值最有效的手段。
汽油抗爆劑根據其組成的不同可分為有灰類(如含有金屬的甲基環戊二烯三湠基錳、四乙基鉛等)和無灰類(如甲基叔丁基醚等純有機化合物)。
有灰汽油抗爆劑
常用的有灰添加劑有:四乙基鉛、二茂鐵和MMT(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由於四乙基鉛有毒,二茂鐵存在導致火花塞點火故障。我國已禁止使用四乙基鉛和二茂鐵。
MMT是1959年由乙基公司推出,抗爆性能和汽油感應性能良好,按Mn的質量濃度為9~18mg/L,可使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提高1.7~3個單位.
對汽車排氣控制系統的影響和對環境污染時MMT產生爭議的重點。研究發現,燃燒後只有少量MMT排出,大部分殘留於尾氣排放系統內部,覆蓋在發動機火花塞、催化器等部件表面,會導致火花塞點火故障。各國對MMT的使用持不同觀點。美國1978年禁止使用MMT,1995年10月重新啟動MMT作為汽油抗爆劑。環保局和汽車製造商系會(AAMA)對此頗有異議,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等制定的《全球燃料規范》規定嚴禁在車用汽油中加入Mn。在中國,沒有明確禁止使用錳類抗爆劑。但允許限量加入。車用汽油(Ⅱ)標准規定不大於18mg Mn/L,車用汽油(Ⅲ)規定不大於16mg Mn/L,京標規定不大於6mg Mn/L,要求越來越嚴,不過隨著成品油市場對外逐步放開,歐洲標准已成為全球汽油的通用標准,國內各煉油廠必須盡快考慮MMT的替代問題。
無灰汽油抗爆劑
有機無灰類抗爆劑能抑制反應的自動加速,把燃料燃燒的速度限制在正常燃燒范圍內確保加入的汽油抗爆劑不引起廢棄催化劑中毒,不增加污染物排放,以及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因為,目前對於此類抗爆劑研究較多。常見的無灰抗爆劑有醚類、酯類和胺類。
醚類:
MTBE作為汽油添加劑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普遍使用,它不僅能有效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當添加劑分數為3%~7%時,可將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提高2~3個單位,而且還能改善汽車燃燒性能,降低排氣中CO含量,同時降低汽油生產成本。MTBE應用至今,需求量一直處於高增長狀態。其生產技術也日趨成熟。但最近美國加州以污染地下水質為由,禁止使用MTBE,美國國家環保部門也有類似動作。這表明,美國已開始限制MTBE生產及應用。現在歐盟和日本更青睞另一種較易降解的抗爆劑乙基叔丁基醚(ETBE)。它的性能是和MTBE一樣優秀。
C. 廢機油還原技術
純屬蒙你的。
先說一下再生潤滑油的思路:說一下基本概念,潤滑油是由基礎油和添加劑組成的。所謂廢機油其實是各類廢機油的混合,而各類機油中的添加劑相差非常大,甚至是需要完全相反的性質。比如車用油中作為抗磨劑的鋅類化合物在透平油和壓縮機油裡面是絕對禁止的,某些油品中的清凈劑對於分水性要求較高的油品會產生致命的影響。所以,廢機油還原,其中的各類添加劑混合後是沒辦法處理的。要還原的是其中的基礎油部分,然後再由再生的基礎油重新加入不同的添加劑來配製各種不同用途的潤滑油。
好了,現在問題簡化了,我們需要將廢機油中的基礎油成分和添加劑成分分開。而問題在於,即便是對於確定品種的潤滑油,其中的添加劑成分在加入基礎油中後也無法在常溫下分開。為啥?您想想那些潤滑油添加劑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就是需要和基礎油能夠融為一體,如果能夠輕易分開那些人就都別幹了。更何況是不同種類的廢機油,使用情況又各不相同,裡面不知道都生成了什麼,混合後又有沒有新的反應,更或者會不會摻入了什麼有害的成分,比如酸啊水啊啥的。水乳交融,形容這情況最合適。
那怎麼辦呢?老辦法,加溫、減壓,把其中沸點相對低的基礎油餾分分離出來。那些添加劑,尤其是含金屬的成分沸點都很高,甚至在到達沸點以前就已經分解了。
到現在我們的工作已經有個眉目了,不過工作還沒做到位。不同餾分的基礎油需要經過配比達到最終油品的黏度要求,然後再加入相應的添加劑就成了。
不過上面說的只能是入門級產品,因為你的廢機油每批原料中不同廢機油的狀況都不一樣,導致的生產出的基礎油會有差別。工業化生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原料穩定。比如煉油廠,原油裡面含水,含鹽,含各類金屬,高硫,高蠟,再難處理都無所謂,全有辦法,怕就怕你這批高硫下批高釩,那就沒法幹了,光剩下折騰催化劑了。
放你這道理也一樣。這批粘度高,加溫減壓裂化才能生產有效成分,下批粘度低,溫度沒加到工藝要求反應釜裡面原料都揮發完了,當然是機會更復雜,我只是打個比方。
另一方面,有加溫裂化就肯定會產生不飽和成分。煉廠生產基礎油也會有這工藝,如果要達到二類或是三類基礎油標准,就得加氫重整或是深度加氫重整,如果你的規模達不到,這么做困難是很大的。
再說下去粘度指數,氧彈,都會是問題。那大仙給您介紹那方法顯然是不靠譜。
順便糾正一點,「米黃色高質量機油」這個說法實在是欺負外行,不要說高品質的合成IV類,V類基礎油,哪怕就是常見的II,III類基礎油都是無色透明的,顏色是添加劑的顏色,不同配方的成品潤滑油顏色都不一樣。
D. 機油提煉 廢機油怎麼提煉柴油_
1.除水:將廢機油收集到集油池除水後,置於煉油鍋內,升溫到70~80℃後停止加熱,讓其靜置24小時左右,將表面的明水排盡,然後緩慢升溫到120℃(當油溫接近100℃時,要慢慢加熱,防止油沸騰溢出),使水分蒸發掉,約經兩小時,油不翻動,油麵冒出黑色油氣即可。
2.酸洗:待油冷卻至常溫,在攪拌下緩慢地加入硫酸(濃度為92~98%左右),酸用量一般為油量的5~7%(系根據機油臟污程度而定)。加完酸後,繼續攪拌半小時,然後靜置12小時左右,將酸渣排盡。
3.鹼洗:將經過酸洗的機油重新升溫到80℃,在攪拌下加入純鹼(Na2CO3),充分攪拌均勻後,讓其靜置1小時,然後用試紙檢驗為中性時,再靜置4小時以上,將鹼渣排盡。
4.活性白土吸附:將油升溫到120~140℃,在恆溫和攪拌下加入活性白土(其用量約為油量的3.5%),加完活性白土後,繼續攪拌半小時,在110~120℃下恆溫靜置一夜,第二天趁熱過濾。
5.過濾:可採用濾油機過濾,過濾後即得合格油。如無濾油機,採用布袋吊濾法也可。
以上即為提純機油的一般操作過程,但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含雜質水很少,則第一步可省掉;如經過酸鹼處理後,油的顏色己正常,則就不必用活性白土脫色吸附。
E. 廢礦物油屬於危險化學品嗎
廢礦物油屬於危險化學品,廢礦物油分類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執行,按行業來源分類如下:
原油和天然氣開采;
精煉石油產品製造;
塗料、油墨、顏料及相關產品製造;
專用化學品製造;
F. 廢礦物油再生基礎油有提到不能用分子蒸餾的嗎
根據《通知》要求‚稅收的優惠時間和范圍為:自2013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對以回收版的廢礦物油為權原料生產的潤滑油基礎油、汽油、柴油等工業油料免徵消費稅.企業享受優惠的環保前提條件為:第一‚納稅人必須取得省級以上(含省級)環境保護部門頒發的《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證》‚且該證件上核准生產經營范圍應包括"利用"或"綜合經營"字樣;第二‚納稅人在申請免徵消費稅備案時‚應同時提交污染物排放地環境保護部門確定的該納稅人應予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准‚以及污染物排放地環境保護部門在此前6個月以內出具的該納稅人的污染物排放符合上述標準的證明材料.
G. 廢機油怎麼能夠再利用
我國廢機油回收再生工作,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世界上先進的國家比較還是落後的。 採用廢機油提煉高清汽柴油最新方法及先進的環保設備及裝置,通過下面環節進行 加工,所生產出的產品均能達到國家標准。 包括步驟在廢棄油品原料中加入特製催化劑,在中溫下進行催化裂解,廢棄油品和各種礦物油品均能達到裂解效果:
裂解後得到的氣體組分在固定床中進一步催化裂化,得到油品蒸汽;
油品蒸汽進行分餾,分別收集汽油、柴油餾分;
汽油、柴油餾分分別進行精製。整個工藝通過除掉雜質的裝置,不但保證了產品質量,而且設備投資簡單、體積可以縮小,工藝簡化,縮短了生產周期。得到的油品質量好,透明度高,可以達到礦泉水一樣的效果,含碳量低,屬於無鉛汽油,可以達到國標93#汽油標准。收率高,得到的總油品的量為廢棄機油重量的90%以上。
H. 廢礦物油的利用和處置技術要求
1、 廢潤滑油的再生利用應符合GB 17145 中的有關規定。
2、廢礦物油不應用做建築脫模油。
3、不應使用硫酸/白土法再生廢礦物油。
4、廢礦物油利用和處置的方式主要有再生利用、焚燒處置和填埋處置,應根據含油率、
粘度、傾點(凝點)、閃點、色度等指標合理選擇利用和處置方式。
5、 廢礦物油的再生利用宜採用沉降、過濾、蒸餾、精製和催化裂解工藝,可根據廢礦
物油的污染程度和再生產品質量要求進行工藝選擇。
6、 廢礦物油再生利用產品應進行主要指標的檢測,確保再生產品質量。
7、 廢礦物油進行焚燒處置,鼓勵進行熱能綜合利用。
8、無法再生利用或焚燒處置的廢礦物油及廢礦物油焚燒殘余物應進行安全處置。 1 含油率大於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應進行再生利用。
2 油泥沙經油沙分離後含油率應小於2%。
3 含油岩屑經油屑分離後含油率應小於5%,分離後的岩屑宜採用焚燒處置。 1 精煉石油產品製造產生的含油浮渣、含油污泥、油渣及其他含油沉積物等應進行資源回收利用。
2 精煉石油產品製造、廢礦物油再生利用產生的含油(油脂)白土宜使用蒸汽提取或焙燒分餾處理。經過焙燒分餾處理後,白土及鍋爐灰經鑒別後不再具有危險特性的,可用作建築材料。
3、 機械切削、珩磨、研磨、打磨等過程中產生的含油金屬屑宜進行油屑分離處理,分離後
的廢礦物油宜進行循環使用。
I. 廢機油蒸餾油什麼社會效益嗎
對於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廢礦物油/廢機油,就是很大的效益,每年可處理大量的廢礦物油/廢機油,是處理廢礦物油/廢機油行之有效的方式,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J. 廢機油要怎麼處理才好
現在廢機油已經定位危廢了,如果你自己可以有其他用途就可以,但是一定不能私自排放,要是自己沒有其他用途要處理掉的話,一定要給有資質的單位,不然你就違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