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格蘭威士忌幾次蒸餾
蘇格蘭威士忌要三次蒸餾。
柔順的入喉感常常出現在輕口味威士忌中,但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從根本上來說,決定威士忌口感柔順與否的關鍵在於原酒中【同源物】和雜質的數量。」
同源物作為一種風味化合物,是酒類發酵過程中的副產品,一般來說發酵程度越高的酒類,同源物所佔的比例越高。在威士忌的釀造過程中,上百種同源物都在微妙地改變最終成品的口味。除了對口感的影響,同源物還有一大惡名:它是宿醉的一大幫凶。下面這張圖反映了不同酒類中的同源物比例。
伏特加喝到吐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至於葡萄酒喝多了,那感覺經歷過的人都懂
在蒸餾過程中,蒸餾器的作用之一就是剔除同源物,因為大都數同源物帶來的口感算不上美好,至於剔除的范圍則取決於威士忌的品種。
在上方圖表中我們也看到,同為威士忌,波本就比蘇格蘭威士忌的同源物含量高。剔除的方法則酒蒸汽是經過銅制的冷凝器來進行迴流過濾。
在傳統的雙重蒸餾過程中,初次蒸餾後的酒體包括水,8度的酒精和大量同源物。酒體在蒸餾器中沸騰,使得酒精和同源物從水中蒸發出來,順著銅壁到達冷凝器,在那裡它們被收集起來。
此時的酒精度數已經有25°左右,同源物也被過濾了一部分,之後進行第二次蒸餾,最終就獲得了70度左右的威士忌原酒,同源物也已被大量剔除。
二次蒸餾中,同源物中最不穩定的物質集中在酒頭,而最穩定不容易蒸發的物質則集中在酒尾,因此在第二次蒸餾中只取中間部分。以上過程便稱為迴流。
「因此想要提高過濾程度以獲得更加柔順的口感,就有兩大方案:一是提高冷凝器的體積,使得酒體更多地與冷凝器接觸,第二個方法更加直接——增加一個蒸餾器。」
「三次蒸餾大幅增加了過濾時間,且使得酒體更多解除銅壁,大量過濾了口感粗糙的硫化物。因此多使用三次蒸餾的愛爾蘭威士忌便給人更加柔順的印象啦。另一方面,三次蒸餾也使得原酒的酒精度數高達80°以上,相比之下大多蘇格蘭釀酒廠的原酒只有70°。」
「當然,雖然蘇格蘭地區酒廠的傳統是兩次蒸餾,但也有位於低地的Auchentoshan這樣使用三次蒸餾的另類。原酒度數更高,口感卻更柔和,可謂內柔外剛了,這也是提到柔順感不等於輕口味的原因。」
Ⅱ 威士忌為什麼是三次蒸餾的好
SYMBOL品牌故事SYMBOL先生出生在蘇格蘭一個威士忌釀酒世家,在當地頗有名氣。到了SYMBOL已經是第四代傳人,版由於政府對權威士忌苛以重稅,釀酒廠不堪重負破產倒閉,SYMBOL對威士忌的祖傳技藝情有獨鍾,不忍舍棄,夢想SYMBOL品牌重顯光輝卻無計可施。把精釀啤酒做得風生水起的吉斯波爾釀酒公司,利用煙台地處北緯37°的半島產區優勢,釀造出中國首款三次蒸餾的"吉斯聖堡」壺式蒸餾威士忌。董事長去蘇格蘭考察威士忌釀造工藝期間,了解到SYMBOL的故事,總覺得這么好的傳統技藝失傳甚是惋惜,經過一番波折,最終找到了SYMBOL先生,雙方一見如故,很快達成了攜手合作的意願,SYMBOL欣然將品牌授權,雙方在倫敦成立了UK SYMBOL酒公司,成功注冊了SYMBOL商標,董事長聘請SYMBOL擔任公司技術顧問,公司致力於釀造高端的威士忌產品,花落半島產區的SYMBOL單一麥芽威士忌由此而生。
Ⅲ 威士忌分類
不少人對威士忌敬而遠之,覺得喝威士忌的都是開名車戴名表的社會精英,要不然就是特立獨行的文藝青年,總之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遠似的;要不然就是覺得,喝威士忌都是男人的事,但實際上全世界的威士忌消費者有 30% 都是喜愛雞尾酒的女性,她們偏好淡雅、柔醇、帶有花香的威士忌。
可能大多數人第一次喝威士忌的經歷都不怎麼愉悅,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適合你的威士忌。就好比葡萄酒,有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產地、不同的釀造工藝,從白到紅、從干到甜、從清淡到濃郁、從簡單到復雜,各式各樣,威士忌也是如此,所以你很大概率不會在第一次喝時就碰到你的「真命威士忌」。但是不要放棄!
今天這篇就來扒一扒,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威士忌呢?以後按圖索驥也方便了!
到底應該是「Whisky」還是「Whiskey」?
這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可不是拼寫錯誤!
我們見到的蘇格蘭、日本、法國、加拿大或其他地方都是使用「Whisky」,而愛爾蘭和美國的威士忌一定是用「Whiskey」。這是因為 19 世紀時蘇格蘭威士忌的品質參差不齊,甚至可以用可怕來形容,愛爾蘭威士忌為了與其劃清界限,就想出了在出口到美國的威士忌名稱里加一個「e」的辦法。從此「Whiskey」就成了專指愛爾蘭和美國威士忌的詞。
按原料分類
威士忌是由發麥或未發麥的穀物蒸餾出來的烈酒,不光包括大麥,還有玉米、燕麥、小麥、蕎麥、黑麥(裸麥)等。
(1)麥芽威士忌(Malt whisky)
麥芽威士忌的原料只有經過發麥工序的大麥,通過傳統的壺型蒸餾器進行蒸餾。
如果出自單一蒸餾廠,則可以稱作「單一麥芽威士忌」,一般簡稱「單麥」(我們之前寫過單麥是怎麼釀造的);如果是混合了多家蒸餾廠的單麥,則稱為「調和麥芽威士忌」。
麥芽威士忌主要在蘇格蘭成產,是公認的最好的威士忌之一。
(2)穀物威士忌(Grain Whisky)
穀物威士忌的原料包括玉米、小麥、蕎麥、黑麥、燕麥等等,以及未經過發麥工序變成麥芽的大麥等。市面上單獨裝瓶出售的單一穀物威士忌不太常見,因為這類主要都是為了做成調和威士忌。
與「調和麥芽威士忌」類似,如果是混合了多家蒸餾廠的穀物威士忌,則稱為「調和穀物威士忌」。
(3)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
調和威士忌是最常見的一類,全世界 90% 的威士忌都屬於此類。調和威士忌可以混合麥芽和穀物威士忌,不同產地和蒸餾廠採用的調和比例也不同,所以每個酒廠所產的風味都不同。
也有那種專門為了生產調和威士忌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自己本身不生產單麥威士忌。
近年來不知為何掀起了一股「鄙視鏈」之風,好像單一的就一定更高級,所以單麥就一定比調和好,漸漸地越來越多人宣稱「調和的都是垃圾,只有單麥才值得一喝」。別忘了調和威士忌可以制霸全球 90% 的威士忌啊!抑或,正是物以稀為貴?
殊不知其實 19 到 20 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單麥和調和的社會地位完全跟現在是相反的,那時喝調和才顯得像「貴族」。真是風水輪流轉啊……但是無論如何,希望我們認清,調和與單麥並沒有什麼可比性,品質取決於原料質量、工藝、橡木桶等等,而不是原料的種類。
按產地分類
(1)蘇格蘭
不誇張地說,在整個威士忌世界,蘇格蘭威士忌絕對是占據著統治地位的,就聽聽人們如何稱呼蘇格蘭威士忌——「Scotch」。平時大家耳熟能詳的麥卡倫(Macallan)、格蘭菲迪(Glenfiddich)、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百齡壇(Ballantine』s)等大名鼎鼎的品牌都是蘇格蘭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有著嚴格的規定:必須在蘇格蘭境內酒廠進行糖化、發酵、蒸餾和熟化;蒸餾後所得原酒酒精度數需在 94.8 度以下;需在保稅倉內,或「某一許可地點」橡木桶中熟化至少 3 年;不允許使用水和酒用焦糖之外的添加物;裝瓶的威士忌酒精度數應在 40 度以上等等。
蘇格蘭威士忌地圖
蘇格蘭威士忌共有 6 大子產區,分別是:低地(Lowlands)、高地(Highland)、斯佩塞(Speyside)、艾雷島(Islay)、島嶼區(Islands)和坎貝爾鎮(Cambeltown)。
子產區風格
低地威士忌比較柔和,香氣以花香、果香、麥香為主。
高地面積最大,產自西北部的有辛辣、煙熏風味,其餘地區相對柔和,富有果味。
斯佩塞更偏向果香、花香、麥芽和煙熏風味。
艾雷島盛產泥煤,所以這里的威士忌普遍散發著濃郁的泥煤風味。
坎貝爾鎮則是有一絲海水的鹹味。
島嶼區風格比較多變,有的酒廠盛產泥煤風味的威士忌,但也有很多酒廠是花果香、麥香、煙熏風格。
釀造工藝
根據原材料的選用,蘇格蘭威士忌又可以分為 5 類:單一麥芽、單一穀物、調和麥芽、調和穀物和調和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蒸餾之後,就會在橡木桶中熟化至少 3 年,當然,這個「3 年」是法律規定,實際上很多酒廠的熟化時間遠遠不止於此,各大知名品牌的「入門款」威士忌一般都是 10 年起步。
蘇格蘭威士忌一般會在雪莉桶、波本桶、波特桶等桶中熟化。和美國波本威士忌不同,蘇格蘭威士忌從來不用新的橡木桶進行熟化。
(2)愛爾蘭
說起威士忌,大家經常聽到的肯定是蘇格蘭、美國、日本這些國家,比較少有人關注愛爾蘭威士忌,但其實愛爾蘭威士忌的品質並不輸給上述國家。
用一個詞來概括愛爾蘭威士忌——
神秘的歷史、捉摸不透的起源、與蘇格蘭爭奪數個世紀的威士忌「發明權」……傳說當年蘇格蘭艾雷島的島主——麥克唐納家族(MacDonald)的一位男士與愛爾蘭的奧卡珊家族(O』Cathain)的愛恩(Aine)女士聯姻,愛恩的醫師麥克貝薩也隨之一同前往艾雷島,後來又把蒸餾技術從艾雷島帶回了愛爾蘭……
不過如此神秘的一個「威士忌古國」,如今卻只剩下寥寥幾家酒廠了,比如布希米爾(Bushmills)、米德爾頓(Midleton)等等。並且沒有哪家酒廠能被定義成「愛爾蘭威士忌」,因為不同的酒廠採用的釀造方法截然不同,所以風格迥異。
愛爾蘭與蘇格蘭威士忌有什麼不同?
發酵所用的穀物略有不同
幾乎所有的愛爾蘭威士忌都是調和的,常用未發芽大麥、小麥、黑麥和蕎麥。相對於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口味一般比較柔和,圓潤,不那麼刺激,帶有輕微的香草芬芳,還有焦糖、乾果、杏仁、蘋果及香草等風味,最易被人接受。偏好清淡口味的消費者想入門威士忌,可以考慮從愛爾蘭威士忌開始。
大多數愛爾蘭威士忌沒有泥煤味
愛爾蘭和蘇格蘭都產泥煤,但是蘇格蘭人用泥煤當作烘烤麥芽的燃料,這過程中泥煤所含的一些酚類物質附著在麥芽上,就會產生泥煤味。而愛爾蘭使用煤炭而不是泥煤作為燃料,因此不會產生泥煤味,口感比蘇格蘭威士忌更加順滑。
愛爾蘭威士忌進行三重蒸餾
蘇格蘭威士忌主要採用 2 次蒸餾,而愛爾蘭威士忌是 3 次蒸餾,讓酒質更純凈並且所使用的壺式蒸餾器容積是蘇格蘭威士忌普通銅制壺式蒸餾器的3倍大,這帶來了獨特的風味。
(3)美國
終於寫到美國了,我感到了一絲絲頭大……美國威士忌,真是太太太復雜了!按照原材料、產地、釀造工藝的不同,美國威士忌可以分出十來種。篇幅所限,我們這里只介紹幾種市面上最常見的。
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
先從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波本威士忌說起吧。
波本威士忌是以美國肯塔基州(Kentucky)的波本郡(Bourbon County)命名,不過美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生產波本威士忌。波本威士忌也不等於美國威士忌,只是名氣太大,所以人們提到美國威士忌時想到的往往就是波本。
波本威士忌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其比例至少為 51%,最多是 80%。如果超過 80%的話,就要被分類為「玉米威士忌」了。除玉米之外的一般是大麥、小麥或黑麥。通常玉米含量更高的波本威士忌口感會更甜,添加了黑麥的威士忌會更具香料味。
波本威士忌的法規其實挺松的,蒸餾後的原酒酒精度不高於 80%,裝瓶時的酒精度不低於 40%。對桶中的陳釀時間沒有限制,只是規定必須使用烘烤過的全新橡木桶,也不是一定要用美國桶。
用過一次的桶怎麼辦呢?漂洋過海去到必須用舊桶的蘇格蘭,發揮余熱。
雖然法規對陳釀時間沒有要求,但如果波本威士忌在橡木桶中熟化 2 年以上,並且不通過添加物來改變酒液的顏色、香氣和風味,就可以被稱為「純波本威士忌」(Straight Bourbon Whiskey)。
總體風格來說,波本威士忌比蘇格蘭的口感更甜,沒那麼重的煙熏和泥煤味。
以各種穀物名字命名的威士忌
這類包括了小麥、大麥芽、黑麥、黑麥芽、玉米威士忌。
其中除了玉米威士忌以外,其他幾種主原材料的比例要超過 51%,同樣需要在全新的橡木桶中陳釀。
至於玉米威士忌,原材料則必須含有最少 80% 的玉米。玉米威士忌比較特殊,法規沒有規定必須用全新的橡木桶熟成。
田納西威士忌(Tennessee Whiskey)
田納西威士忌與波本威士忌的法規幾乎一樣,不同之處在於,波本威士忌是不限產地的,但是田納西威士忌只能在田納西州生產。
另外,田納西威士忌在裝入橡木桶前,還要經過木炭過濾,這樣生產出來的威士忌風味會更加柔和,帶有淡淡的煙熏風味。
(4)日本
日本威士忌真是體現出了日本人的種種優點:虛心學習又不墨守成規,往往能夠精益求精。日威雖然是從蘇格蘭威士忌習得的,但是如今在市場上的表現可以說毫不遜色,青出於藍。
日本威士忌源於蘇格蘭威士忌,不僅其生產釀造工藝和設備脫胎於此,且釀造所用的麥子和用來熏烤麥子的泥煤也是從蘇格蘭和英國進口的,因此在日本威士忌身上常常可以找到蘇格蘭威士忌的身影。但是日本人在釀造中加入了本土特色,在強勁復雜之餘更強調和諧與平衡。
有人對日本與蘇格蘭的威士忌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前者像是細致的日本懷石料理,精緻細膩,可細細品味其口感、味道與層次;而後者是有點粗枝大葉的德國菜,但勝在夠強烈,個性鮮明,受到歐美人的歡迎。
著名的日本威士忌酒廠有:三得利、山崎、白州、余市等等。我們之前也細扒過有哪些日威名牌,點擊鏈接查看完整版的日本威士忌酒廠名冊。
(5)加拿大
一說起「世界 5 大威士忌產酒國」,除了上述 4 個國家以外,加拿大肯定是擁有姓名的,然而,加拿大卻經常被忽略掉。
幾乎所有的加拿大威士忌都是「調和威士忌」,可以採用多種原料,大部分都是各自發酵、蒸餾、熟化之後,裝瓶前才混合的。總體來說,加拿大威士忌確實酒體較輕,是最適合用來調酒的威士忌。
不得不說,人們對加拿大威士忌確實有很大的偏見,比如以為加拿大產的全都是「黑麥威士忌」,比如以為都是品質一般的、口味清淡的威士忌。其實也不能怪消費者心存偏見,其實是因為加拿大那些真正高品質的威士忌幾乎從來不出口!2016 年加拿大皇冠威士忌(Crown Royal)還被選為《威士忌聖經》的年度最佳威士忌。
按生產工藝分類
(1)單桶、雙桶、三桶威士忌
如果威士忌的熟化過程只用了單一的橡木桶,那麼則稱其為「單桶威士忌」,這種做法是為了強調鮮明的個性。
「雙桶威士忌」是指用了 2 種不同的橡木桶陳釀的酒液調和在一起,或者先在一種桶陳釀之後再放到另一種桶里陳釀。這樣的威士忌往往更更加有復雜度。
「三桶威士忌」,顧名思義,與雙桶類似,是用 3 種桶陳釀的威士忌調和在一起,或者前後經歷過 3 種不同的桶來熟化。
一般的威士忌都是單桶或雙桶,三桶已經比較少見了,但我剛才好奇心起,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居然還有人做過「四桶威士忌」!用到了全新橡木桶、波本桶、雪利桶和葡萄酒桶,是為了達到一種多元而平衡的風格,雖然看起來是一種獵奇的玩法,但是說不準之後會不會成為威士忌新潮流呢?
(2)雪利桶、波本桶威士忌
我們之前寫過橡木桶對威士忌究竟有多重要,以及不同的橡木桶對威士忌會有哪些影響。
最右是標准波本桶,容量 200-220 升,最左是標准雪利桶,容量 500 升
簡單來說,威士忌的絕大部分風味都是橡木桶賦予的,所以橡木桶的選擇可謂是重中之重,目前比較常見的有波本桶、雪利桶、朗姆桶等等,不同的桶能夠賦予威士忌不同
Ⅳ 威士忌是幾次蒸餾
一般是兩次蒸餾
一般而言蒸餾具有濃縮的作用,因此當麥類或谷類經發酵後所形成的低酒精版度的權"Beer"後, 還需要經過蒸餾的步驟才能形成威士忌酒,這時的威士忌酒精濃度約在60﹪~70﹪間被稱之為"新酒",麥類與谷類原料所使用的蒸餾方式有所不同,由麥類製成的麥芽威士忌是採取單一蒸餾法,即以單一蒸餾容器進行二次的蒸餾過程,並在第二次蒸餾後,將冷凝流出的酒去頭掐尾,只取中間的"酒心"(Heart) 部分成為威士忌新酒。
另外,由谷類製成的威士忌酒則是採取連續式的蒸餾方法,使用二個蒸餾容器以串聯方式一次連續進行二個階段的蒸餾過程,基本上各個酒廠在篩選"酒心"的量上,並無一固定統一的比例標准,完全是依各酒廠的酒品要求自行決定,一般各個酒廠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間,也有的酒廠為製造高品質的威士忌酒,取其純度最高的部分來使用。如享譽全球的麥卡倫(Macallan) 單一麥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來作為釀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Ⅳ 威士忌是幾次蒸餾的
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威士忌(酒的類別)一般指威士忌酒
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英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 [1] 按照產地可以分為: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
威士忌大事件
432年 傳教士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來到愛爾蘭,開始勸說英格蘭人信奉基督教。愛爾蘭人確信,是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把中東蒸餾技術帶到了愛爾蘭。這種技術在中東國家是用來生產香水的。蘇格蘭人認為其缺乏書面依據,反駁了這一說法。
1405年 在威爾士語中出現了uisci beatha這個詞,它是由拉丁語aqua vitae(生命之水),這個詞音譯過來的。這一片語後來變化為蘇格蘭和愛爾蘭語中的uisge beatha和英語中的usquebaugh。但不確定這種酒是否由穀物釀造。
1494年 在蘇格蘭的書面歷史文獻中第一次提到了由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aqua vitae),這個「生命之水」被認為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始祖。
1556年 在愛爾蘭議會的記錄中首次提及用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
1608年 最古老的釀酒廠布希米爾(Bushmills<愛爾蘭>)注冊成立。
1618年 單詞uisge具有了獨立的含義。同年,在蘇格蘭高地一位官員的葬禮的賬單上提到了這個詞,並且標明了是由大麥生產的烈酒。
1640年 在新大陸進行了首次蒸餾試驗。
1644年 蘇格蘭開始徵收威士忌酒稅。採取各種方式滿足與英格蘭人戰爭的需要。
1661年 英格蘭開始在愛爾蘭徵收威士忌酒稅,隨後出現了許多私自釀造威士忌的地下酒廠,以大麥和馬鈴薯為原料。
1707年 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並以後,英格蘭制定了蘇格蘭威士忌酒稅。新規定的荒謬導致釀酒業的混亂,很多釀酒商把釀酒作坊搬到了山區,轉入地下。
1789年 美國肯塔基州的牧師克萊格(Craig),(大概)是第一個利用印第安人食用的玉米粥,經過發酵,生產出「波本」威士忌的人。
1791年 徵收「波本」酒稅,這項稅收一直存在到1920年頒布《禁酒令》。
1823年 英格蘭頒布了合理的消費稅令法(Excise Act),地下的釀酒商重新出現。
1831年 愛爾蘭人伊尼亞·柯菲發明了獲得蒸餾器的專利的連續式蒸餾器——柯菲蒸餾器。這種蒸餾器的出現,使以價格低廉大批量生產威士忌變得有可能。
1853年 在蘇格蘭德魯·阿賽爾第一個發明了調和型威士忌(blend)。麥芽威士忌與穀物威士忌調和以後,添加了後者的味道,也降低了釀酒的成本。
1858年 哈伊拉姆·沃克(Hiram Walker)首先將蒸餾技術引進了加拿大。
1909年 在大不列顛通過了一項法規,規定了蘇格蘭和愛爾蘭威士忌的生產標准,其中之一是威士忌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3年。
1920年
在禁酒協會的努力下,美國通過了《禁酒令》,禁止銷售、購買、生產各種酒類飲品。
Ⅵ 世界八大蒸餾酒分別是
世界八大蒸餾酒分別是:白蘭地(Brandy) 威士忌(Whisky or Whiskey) 伏特加(Vodka) 金酒,杜松子酒(Gin) 朗姆酒 (Rum) 龍舌蘭酒(Tequila) 日本清酒(Sake) 中國白酒(Spirits)
1、白蘭地(Brandy):它是以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製成。
2、威士忌(Whisky or Whiskey) :是一種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屬於蒸餾酒類。
3、伏特加(Vodka) :由水和經蒸餾凈化的乙醇所合成的透明液體,一般更會經多重蒸餾從而達到更純更美味的效果,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伏特加一般是經過三重蒸餾的。伏特加酒的酒精含量通常由35%到50%不等,傳統由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所出產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是以40%為標准。
4、金酒,杜松子酒(Gin):用糧食例如大麥、玉米和黑麥等釀制後蒸餾出的高度酒。其中加有松子、當歸、甘草、菖蒲根和橙皮等多種葯草成分。
5、朗姆酒 (Rum):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蘭姆酒、藍姆酒或朗姆酒。原產地在古巴,口感甜潤、芬芳馥郁。
6、龍舌蘭酒(Tequila):龍舌蘭酒又稱「特基拉酒」,是墨西哥的特產,被稱為墨西哥的靈魂。特基拉是墨西哥的一個小鎮,此酒以產地得名。特基拉酒有時也被稱為「龍舌蘭」烈酒,是因為此酒的原料很特別,以龍舌蘭(agave)為原料。
7、日本清酒(Sake) :
日本清酒是借鑒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 日本人常說,清酒是上帝的恩賜。1000多年來,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飲料。在大型的宴會上,結婚典禮中,在酒吧間或尋常百姓的餐桌上,人們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成為日本的國粹。
8、中國白酒(Spirits):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凈、溢香好,余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凈、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6)三重蒸餾威士忌擴展閱讀:
中國的蒸餾酒主要是白酒。中國白酒因其原料和生產工藝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主要有以下五種:
1、清香型。清香型白酒的特點是清香純正,醇甘柔和,諸味協調,餘味凈爽,如山西汾酒。
2、濃香型。濃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芳香濃郁,甘綿適口,香味協調,回味悠長,如四川瀘州老窖特曲。
3、醬香型。醬香型白酒的特點是香氣幽雅,酒味醇厚,柔和綿長,杯空留香,如貴州茅台酒。
4、米香型。米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蜜香清柔,幽雅純凈,入口綿甜,回味怡暢,如廣西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園大米原漿酒。
5、兼香型。兼香型白酒的特點是一酒多香,即兼有兩種以上主體香型,故又被為混香型或復香型,如貴州董酒。
6、芝麻香型。從濃香型,醬香型等分離出一種菌種,經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蒸餾加工而成,且還在百年酒壇中長期儲藏。具有酒體醇厚豐滿,色澤微黃,清澈透明,幽雅細膩,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之獨特風格。如:江蘇泰州的「梅蘭春酒」。
Ⅶ 用啤酒精餾能做出威士忌嗎
威士忌就是麥芽發酵然後蒸餾再過木桶的酒
啤酒是麥芽發酵的酒,拿這個液體蒸餾出來再內過桶你說是叫啤酒還是容叫威士忌?
因為這啤酒和威士忌的定義是從工藝上來的,而不是口感,你用威士忌的工藝做出的酒叫威士忌,而啤酒是拿去蒸餾變成烈性酒,能被叫做啤酒嗎?
英國島酒以泥煤味著稱,有一個紐西蘭酒廠叫酵母男孩,使用了100%的泥煤烘烤麥芽釀造了一款10多度的雙頭龍啤酒,喝起來比泥煤威士忌還要沖,就像喝消毒水一樣。然而他用的是啤酒工藝,材料用的威士忌原料,還是被定義為啤酒。
所以啤酒是拿去蒸餾或者是冰萃而提高酒精度變成烈酒的話,就還是啤酒?
然而這是歷史上沒有的特例,這是一個跨界的新品種,說他是啤酒,以後幾乎沒有了啤酒的特性。
精釀啤酒屆里還有一個蘇格蘭酒廠產的的蛇毒,酒精度高達67,就是啤酒為基液再用烈酒工藝強行提高酒精度的,說他是啤酒,然而喝起來完全不是啤酒的味道了。
再者,丹麥的美奇樂酒廠把自己的帝國世濤黑啤酒經過蒸餾以後再投入大量酒花,喝起來像白蘭地確帶著酒花型艾爾啤酒的香味。
這還是啤酒?還是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朗姆?特奇拉?雪莉?還是其他?
看你自己怎麼去定義了。
Ⅷ 威士忌蒸餾方式有幾種
①連續蒸餾也稱塔式蒸餾,生產效率高,成本低,但酒體顯粗糙,雜醇油含量較高。
②壺式蒸餾分兩次、三次蒸餾,效率低,成本高,但酒體細膩干凈,雜醇油含量可忽略不計。
Ⅸ 啤酒可以蒸餾威士忌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蒸餾只是利用酒和水的沸點不同來提取酒精!
威士忌用的原料有:大回麥、答小麥、黑麥、玉米等,它是釀造後通過蒸餾方法製成的。威士忌酒主要產自英語國家。目前,世界威士忌可以分為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由於蒸餾方法、技術、穀物和水質不同,每種威士忌酒都有其特別的味道和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