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餾實驗加熱到什麼時候停止加熱為什麼
就蒸餾過程的一般情況而言: 蒸餾剛開始時的初餾分(頭幾滴或頭幾毫升專)往往是成分不純 或被屬管道雜質污染的,因此應該棄去不要。 蒸餾過程的中段餾分是主要的餾分,應該作為產品接收起來。 蒸餾到最後的殘留液中可能含有多種雜質或人為添加物,這 種液體不能再蒸餾了,否則既可能影響以前蒸出液的質量,又 可能造成蒸餾瓶底部乾枯焦化產生氣體雜質影響產品質量,而 瓶底部過熱可能使蒸餾瓶炸裂。
❷ 蒸餾中途停止時繼續蒸餾為何應加新的助沸物
zhxd483說的是對的,我說一下原理
蒸餾加入助沸物主要是防止暴沸,暴沸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汽化中心。就好比過飽和溶液沒有結晶中心,放入一顆小小的晶體就可以使得晶體大量析出,給出一點小小的氣泡,提供汽化中心就可以讓沸騰持續而穩定。
因此加入的助沸物,不論是自己用玻璃棒拉的沸石,還是碎瓷片(不是一般的瓷片,而是專門做沸石用的過燒瓷片),還是用毛細管,原理都是一樣的:他們是多孔型的物質,孔道裡面存在有空氣。放入蒸餾體系後,由於表面張力的緣故,液體不能進入細小的孔道。而在加熱之後,孔道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逐漸溢出,就提供了汽化中心,起到了防止暴沸的作用。一旦剛開始的時候能夠有汽化中心,沸騰就可以穩定進行,之後都是在前面的那個點上汽化,沸石已經不再提供作用了。
蒸餾中途停止了,事實上放入的沸石孔道中的空氣已經跑掉了,再次加熱蒸餾並不能提供汽化中心,因此喪失了其作用。所以需要添加新的。
❸ 蒸餾實驗中,停止加熱後,是否立即停止通入冷凝水
當然不是,小心試管破裂,因為溫度不會馬上就降下來的。
❹ 蒸餾時,老師說先停止加熱,然後再停止通冷水,是為了防止液體的倒流。
熱漲冷縮啊~ 如果後停止加熱的話,在那個蒸餾瓶冷卻下來的過程中,瓶中氣體冷縮,使瓶中壓強減小,那麼導管另一端的一液體會因為外面的壓強大而被壓入導管,而且會壓會蒸餾瓶中,而這時蒸餾瓶還是熱的,遇到冷的液體還會發生爆裂~~
❺ 蒸餾操作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❻ 蒸餾完畢,為什麼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
蒸餾完畢,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餾管有一定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蒸餾管爆炸,不安全。
蒸餾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1、控制好加熱溫度。如果採用加熱浴,加熱浴的溫度應當比蒸餾液體的沸點高出若干度,否則難以將被蒸餾物蒸餾出來。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
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氣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餾物質的沸點高出30℃。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蒸餾高沸點物質時,由於易被冷凝,往往蒸氣未到達蒸餾燒瓶的側管處即已經被冷凝而滴回蒸餾瓶中。因此,應選用短頸蒸餾瓶或者採取其它保溫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
3、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即在什麼溫度時)收集餾分。
4、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沸點在40~150℃的液體可採用150℃以上的液體,或沸點雖在150℃以下,對熱不穩常壓的簡單蒸餾。對於沸點在定、易熱分解的液體,可以採用減壓蒸餾和水蒸汽蒸餾。
(6)蒸餾過程中可以停止嗎擴展閱讀:
蒸餾操作的相關要求:
1、隔網加熱冷管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說加熱蒸餾燒瓶時要隔石棉網(防止蒸餾燒瓶因受熱不均勻而破裂),在安裝冷凝管時要向下傾斜。
2、上緣下緣兩相平:意思是說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上緣要恰好與蒸餾瓶支管介面的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
3、熱氣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說冷卻水要由下向上不斷流動,與熱的蒸氣的流動的方向相反。
4、瓶中液限掌握好:意思是說一定要掌握好蒸餾燒瓶中液體的限量,最多不超過蒸餾燒瓶球體容積的2/3,最低不能少於1/3。
5、先撤酒燈水再停:意思是說蒸餾結束時,應先停火再停冷卻水。
❼ 蒸餾時中途停止加熱,在重新開始蒸餾時,是否需要再加沸石
需要重新加入沸石。
❽ 水蒸氣蒸餾中需停止蒸餾或蒸餾完後的操作步驟是什麼
蒸餾結束,打開T形夾,關閉熱源,關閉冷凝水水源
❾ 當減壓蒸餾操作結束後,應如何停止減壓蒸餾為什麼
蒸餾完畢移去熱源,慢慢旋開螺旋夾,並慢慢打開二通活塞,(這樣可以防止倒吸),平衡內外壓力,使測壓計的水銀柱慢慢地回復原狀(若放開得太快,水銀柱很快上升,有沖破壓力計的可能)然後關閉油泵和冷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