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0ml生命之水 加多少水 75°
500么?生命只屬於加多少水十5百%分之七十五十可以的
2. 葡萄酒的製作比例
給你個家庭製作葡萄汁的方,最好選山葡萄,不過不太容易找得到,實在找不到就用家葡萄代替吧,不用白糖,太沒意思了,用蜂蜜.比例:葡萄:蜂蜜:水=3:2:1,操作方法和樓上的類似,你試試吧,口感絕對比他們的好.蜂蜜最好用椴樹蜜,味兒好.
3. 九十六度的伏特加生命之水如何飲用和最刺激的喝法,求解答
可以兌果汁啊 酒冷藏 准備冰塊 橙汁備下
杯中依次加入橙汁冰塊伏特加 按2:1的比例 然後攪拌
最刺激就純干唄
4. 生命之水用中國酒精度演算法是多少度
個人好奇你說的是生命之水是什麼?請指教國內白酒上標記的度數是酒精度。你看到的150度應該是proof計算單位。通常標記為GL。proof是歐洲一些國家和美洲很流行的酒精單位。在正常儲存溫度里 每100ml酒中有的純酒精的容量。美國的酒是150gl等於中國的75度。我見過歐洲的酒好像計算稍微有差異。同樣的100gl英國酒更烈。
5. 干邑和「生命之水」是什麼關系
確切地說,「生命之水」是指葡萄酒在銅制壺式蒸餾器中進行兩次蒸餾後,萃取出的70%酒精濃度的原液。數種「生命之水」才能調配出一瓶口感與眾不同的干邑。
歷史悠久的干邑品牌往往都會悉心存儲幾百種生命之水,伴隨著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產地、不同的天氣,有著自己獨特的靈魂,再經釀酒師們巧奪天工的調配藝術後,誕生為「眾神靈葯」,層次豐富香氣和口感,讓無數干邑愛好者為之傾倒,像馬爹利名士配有150種「生命之水」,而經典的馬爹利XO可多達250種「生命之水」,而傳說中頂級的干邑要用到700多種「生命之水」調配,可以說「生命之水」是干邑不可或缺的靈魂。
6. 買了一瓶九十六度的伏特加生命之水,怎麼正確飲用和最刺激的喝法,求解
第一步:選擇3種或4種高品質的伏特加酒。把他們放進冰箱里進行冷藏,使他們更有粘性,以獲得更加純凈的口感。
第二步:把伏特加冰過後,倒入一個酒杯中,每個杯子里倒大約1-2盎司。
第三步:舉起第一杯放在鼻子下一英寸的地方,輕輕的聞聞他的芳香。這叫做「嗅」香味,裡面有很多中伏特加的特色,例如水果的,穀物的或香料的。高品質的伏特加的芳香是很柔和的而且口感微妙。
第四步:淺抿一口,感受他的質感。有品質的伏特加將是平滑而不灼口的感覺。
第五步:然後把酒全部都咽下去來體會他特有的感覺。高品質的伏特加會有一定的品質特色,這種品質與他蒸餾和過濾過程中所用的原料與口感不一樣。慢慢的享用,在這個過程中體會每款伏特加的不同。每份酒大約需要5到10分鍾才能完全品嘗到他的芳香,質感和口味。
(6)生命之水與葡萄酒的蒸餾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還可以把伏特加置入冰箱中冰凍,由於酒精濃度高,所以不會結冰,喝起來著實過癮。喜歡喝口感較淡一點,可以用其它的軟飲或是酒類混合搭配,最經典的莫過於在柳橙汁中添加少量的伏特加調成「Screwdriver」(螺絲起子)。如果想偷懶點,那就添加點雪碧在伏特加里,讓氣泡成為第二種口感,二氧化碳加速酒精被吸收的程度,可以很愜意地達到微醺的狀態。
參考資料
網路 伏特加
7. 自釀葡萄酒的比例是多少
家庭自釀葡萄酒工藝
新年前後,我從網上獲取了一些家庭自製葡萄酒的方法,便照葫蘆畫瓢在家裡開了一間小規模葡萄酒廠,連續釀造了五批,味道及色澤均可與市場上銷售的高級葡萄酒媲美。現將我的具體方法介紹給喜歡葡萄酒的朋友:
一、准備工具:家釀葡萄酒的工具很簡單,我使用的工具包括容量10公升的醫用廣口瓶四隻,舊葡萄酒瓶、大可樂瓶十餘個,塑料或者不銹鋼飯勺一個、塑料漏斗一個,塑料虹吸管(1.5米長,可到賣金魚的市場購買)一根,過濾殘渣用尼龍襪一隻。
二、選購原料:我們這里不是葡萄產地,但是批發市場上外地來的葡萄總是供應不斷,其中以「巨豐」品種為多,價錢目前為每公斤2元左右,據說秋後剛上市的時候價格每公斤1元。購買葡萄要選擇那些成熟、飽滿、沒有病害的,葡萄皮的顏色越深越好。
三、清洗葡萄:如果在當地購買葡萄,並且知道葡萄收獲之前沒有噴灑農葯,則此工序可以取消。為了放心起見,我還是對葡萄進行了清洗:現在的葡萄都是用塑料袋包裝後放進塑料包裝箱中,每箱5公斤左右,運輸到家之後,將葡萄從塑料袋倒進塑料箱,取出其中的保鮮劑,然後將裝著葡萄的塑料箱放進水池(我用的是家裡的浴盆)之中浸泡,浸泡時可搖晃幾次塑料箱,兩個小時之後將水放凈,再用清水沖洗。然後將塑料箱放在通風的地方控干水分。
四、破碎裝瓶,首次發酵:破碎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葡萄從梗上摘下,三、五個一起放在手中,然後把手伸進廣口瓶,把葡萄皮攥破即可。注意瓶子不可以裝滿,到三分之二處就要停止。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產生的,如果你喜歡酒精度數高一些,中間可以分幾次撒進白砂糖或者蜂蜜。我是按照10公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來的葡萄酒大約在10度,類似市場出售的干紅。葡萄裝瓶後把瓶子蓋好(不要蓋的很嚴,只要不進灰塵就可以了),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發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們不必考慮發酵菌種問題。
東北的家庭都有暖氣,室溫在18℃左右,這樣的室溫很適宜做葡萄酒。一般說來,裝瓶後24小時即可觀察到瓶內有氣泡出現,以後便發現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漸增多。這時每天用勺子攪動兩次,把露出來的葡萄皮壓進,讓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
五、渣、液分離,二次發酵:經過5~7天,發酵逐漸轉為平緩,葡萄皮浮在上面,顏色由深變淺,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殘渣沉在瓶底,此時就應該把殘渣和酒液分離。具體辦法是先用虹吸管將中間的酒液吸出,然後把殘渣裝進尼龍襪,用手由輕到重的擠壓,再像擰衣服一樣擰,使殘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凈。最後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裝進廣口瓶繼續發酵。此時酒液很混濁,你大可不必介意。
六、過濾澄清:第二次發酵時間大約為一個星期,此時酒液已經澄清,也不再升起氣泡。這時可對瓶內酒液進行一次過濾:用虹吸管先把上面的酒液吸出,然後對含有殘渣和酒泥的部分過濾,裝進瓶中靜置。如果你想讓葡萄酒有晶瑩剔透的感覺,則可以用雞蛋請對其進一步澄清。具體操作辦法是:將雞蛋(10公升酒一個雞蛋)磕一個小孔,把蛋清倒進大碗(不必要倒得很凈,剩餘部分你可以煎一個雞蛋作為下酒菜),用筷子將蛋清打散,不要怕費力氣,最少打它十幾分鍾,讓滿碗全是蛋清泡沫。之後用酒液將蛋清泡沫沖進廣口瓶,用勺子將廣口瓶中的酒液充分攪拌,接著靜置二個星期。
七、儲藏和飲用:經過靜置澄清後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裝進小瓶儲藏。用1.5升的舊葡萄酒瓶最為理想,裝「可樂」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錯,裝瓶要裝的滿一些,瓶蓋也要蓋緊,然而放到家中溫度比較低的地方(據說儲存溫度最理想的是13℃)。什麼時候想喝,就拿出一瓶,建議你每天晚上都喝上半斤。按照這一方法所釀造的葡萄酒,味道和市場上的干紅差不多,如果你招待女客人,可以在裡面加一些白砂糖或者蜂蜜,足可以讓女士在甜美中陶醉。
8. 自釀白蘭地蒸餾葡萄渣時怎樣蒸餾
一、關於白蘭地 1、定義:白蘭地是以水果(通常用葡萄)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儲藏、陳釀生產的蒸餾酒。葡萄白蘭地酒精含量為40%左右,有葡萄果香和陳釀橡木香。 2、分類:按生產方法分三類:葡萄原汁白蘭地,葡萄皮渣白蘭地,葡萄酒泥白蘭地。 請注意:葡萄皮渣白蘭地甲醇含量較高,不能直接飲用,可少量加入到無甲醇酒精中,用於配置白蘭地。 葡萄酒泥白蘭地中含有大量科涅克油(白蘭地油),香味太重也無法直接飲用,只能用於生產配置白蘭地。 (白蘭地油主要成份是釀制葡萄酒的酵母屍體提取的發酵產物,是用於配置白蘭地的香料) 3、商品白蘭地:市售的大量商品白蘭地是用生產蔗糖的副產品糖蜜酒精(食用酒精),與葡萄酒原汁白蘭地、皮渣白蘭地、酒泥白蘭地按一定比例混合,再調香儲存生產的。在包括法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這都是合法的白蘭地,當然法國人很少飲用。奧地利規定白蘭地中「葡萄酒生命之水」不得低於15%;日本規定「特級白蘭地」中「葡萄酒生命之水」不得低於27%,「一級白蘭地」中,不得低於17% 二、技術要求 1、葡萄品種:適合生產白蘭地的葡萄一般要求: 糖度較低---釀出的酒酒度低,蒸餾出的白蘭地濃縮度高,能集中更多的芳香物質。 酸度較高---滴定酸含量和蒸餾時酯的形成有關,這種酯是白蘭地重要的芳香物質。 弱香或中性香-如果品種香太濃,會影響白蘭地的特色,如玫瑰香蒸餾出來象「花露水」一樣 白色或薔薇色 2、技術標准:1989年我國公布了一個白蘭地標准,1997年做了一次修訂,主要參照了法國科涅克標准,並盡量與之接軌。主要改動有: 增加了特級(XO)白蘭地標准 增加了「非酒精揮發物總量」的最低量,取消了揮發酸、總酯、醛類、糠醛、高級醇的具體指標,這是白蘭地風味的重要成份。 銅含量從不大於0.5mg/L放寬到6mg/L。法國對銅無要求,實測科涅克白蘭地378個樣本,銅含量平均值2.2mg/L 甲醇不大於2g/L純酒精(458個科涅克酒樣平均值是0.48g/L純酒精) 3、生產白蘭地的葡萄酒釀造全程不能加硫!用高酸葡萄的一個目的就是替代硫的作用。 三、生產 1、用於蒸餾白蘭地的葡萄酒最好是壓榨過濾沉澱後的清汁發酵。通常酒精發酵時也會產生雜醇油(約為乙醇總量1%),是由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生成的。氨基酸上的氨基是酵母必須的氮源,當氨基被利用後,剩下的碳骨架就轉化為高級醇。如果添加適當的無機氮,酵母迅速吸收無機氮,不使氨基酸發生去氮作用,能大大降低高級醇的產生(老趙的減少雜醇7項措施之一)。 2、蒸餾:蒸餾就是為了濃縮酒精和芳香物質,和生產純酒精不同,蒸餾白蘭地不需要精確剔除所有「雜物」,傳統的二次壺式蒸餾法生產的白蘭地還是公認質量最好的,精密分餾的白蘭地口味中性,沒了風格。 第一次是大火粗餾,得到20~30%的粗餾原白蘭地; 第二次是文火精餾,得到最終60~70%的原白蘭地。 蒸餾是把幾種不同液體混合物加熱揮發,這時蒸汽組分和液體組分的比例是不同的,蒸汽中含有更多易揮發物質,但絕不是簡單的「沸點低的先餾出」這么簡單。比如甲醇的沸點比乙醇和水都低,但是在低濃度酒精溶液中,它和水分子作用力較強,比乙醇更難揮發,留在酒尾中的較多;在高濃度酒精溶液中,它分子量小,先揮發出來,在酒頭中比較多。而二氧化硫總是在酒頭中比較多。 3、蒸餾設備:最基本的就是蒸餾鍋和冷凝器了,傳統用純銅(紫銅)做蒸餾器,因為銅做為催化劑能去除一些不良物質,用不銹鋼鍋的也可以在鍋內放一小塊銅板(管),起到這個作用。 經典的夏朗德蒸餾鍋上的洋蔥頭能冷凝高沸點液體並迴流到蒸餾鍋內,提高蒸餾效率。 (根據老曹的經驗)業余條件下在蒸餾鍋和冷凝器之間加個緩沖瓶有一定的分餾作用,效果是凝結的酒液清澈度明顯提高。根據原理,緩沖瓶最好要高一些(讓蒸汽有一定上升路程適當降溫),底部大一些(避免積液升高),加雙孔塞(低進高出),必要時加風冷(或水冷)並檢測(控制)緩沖瓶溫度效果可能更好。使用時注意安全,防止暴瓶。 (網友經驗)冷凝器用銅管或不銹鋼管盤起來丟在水桶(槽)就可以了。一般用2~3米長就夠了。 4、蒸餾時的「掐頭去尾」 粗餾:從7~12%的葡萄酒蒸餾得到22~35%的粗餾原白蘭地,粗餾通常不用掐頭去尾。 取後面0~20%的餾份稱為「芳香水」,經過橡木桶儲存後可以用來勾兌芳香型白蘭地。剩下的酒糟水可提取酒石酸鉀鈉,業余加工的直接倒掉好了。 二次蒸餾:要分成頭餾分(酒頭),中餾分(酒心,一級原白蘭地),尾餾分(酒尾和芳香水) 酒頭:截取的酒精含量占蒸餾原酒的總酒精含量的1~2%。比如要蒸餾40L/ 25%(v/v)的粗餾酒,其中酒精含量是40L*25%=10L,按1%截取的酒頭中酒精量是100mL;假如酒頭是75%(v/v),截取的酒頭量=10mL/75%=133mL。 如果按照2%截取酒頭,就是267mL。 如果原酒濃度更高(例如30%),截取的酒頭還要增加(按2%截取320mL) 如果截取的酒頭濃度更高(如80%),截取的酒頭可以少一點(按2%截取250mL) 這是酒廠的原則,有經驗的還要結合口嘗鼻聞。 根據釀友經驗,自釀酒太少時要適當加大比例,比如蒸餾4L粗酒,也還是要截取1兩(約60ml)酒頭比較保險。 中餾分:截取酒頭後一直到酒精含量降到55%時為止,得到的是質量最優的中餾分,濃度為65~70%,數量約占粗酒的30% 尾餾分:酒精含量55~0%的部分,約佔20%,其中酒精含量20%以下的芳香水可單獨存放利用。 5、酒頭酒尾的利用 酒頭和酒尾可以混合後(或混入葡萄酒中)再次蒸餾,但酒頭中含有尖銳氣味和口味的醛類物質較多,建議不要混入;酒尾中的酯類和高級醇較多,經過儲存能發生很好的變化,可以混入下批酒中一起蒸餾。 四、陳釀 蒸餾得到的原白蘭地需要用橡木桶經過幾年的陳釀後,再經勾兌稀釋成42%左右的成品白蘭地才能飲用。 根據國標規定:特級(XO)白蘭地需要6年以上的酒齡。優級(VSOP)是4年,一級(VO)是3年,二級(三星,VS)是2年。 業余釀造只好泡橡木片了,根據網友經驗一般1g/L就可以了,放一段時間(1~2個月)要撈出來,不然會沉底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