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關於精餾塔,原來使用塔底再沸器,後採用直接蒸汽加熱,這種工藝可行嗎
可以的,稱之為內置式再沸器,不過傳熱效果不是很好。
⑵ 簡述三個精餾塔主要溫度,壓力控制點和控制指標
要對精餾塔實施有效的自動控制,必須首先了解精餾塔的控制目標。精餾塔的控制目標一般從質量指標、產品產量和能量消耗三方面考慮。任何精餾塔的操作情況同時受約束條件的制約,因此,在考慮精餾塔控制方案時一定要把這些因 素考慮進去。 1.質量指標 質量指標(即產品純度)必須符合規定的要求。一般應使塔頂或塔底產品之一達到規定的純度,要求另一個產品也應該維持在規定的范圍之內,或者塔項和塔底的產品均保證一定的純度要求。如果產品質量不合格,它的價值就將遠遠低於合格產品。但決不是說質量越高越好。由於質量超過規定,產品的價值並不因此而增加;而產品產量卻可能下降,同時操作成本主要是能量消耗會增加很多。因此,總的價值反倒下降了。由此可見,除了要考慮使產品符合規格外,還應同 時考慮產品的產量和能量消耗。 2.產品產量指標 在達到一定質量指標要求的前提下,應得到盡可能高的產量,從而使產品的 回收率提高。這對於提高經濟效益顯然是有利的。 產品的回收率定義為產品量與進料中該產品組分的量之比。即: Ri=P/Fzi (8) 生產效益除了產品純度與產品回收率之間的關系,還必須考慮能量消耗因素。由精餾原理可知,用精餾搭進行混合物的分離是要消耗一定能量的;要使分 離的產品質量越高,產品產量越多,所需的能量也就越大。 3.能耗要求和經濟性指標 精餾過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再沸器的加熱量和冷凝器的冷卻量消耗;此 外,塔和附屬設備及管線也要散失部分能量。
在一定的純度要求下,增加塔內的上升蒸汽是有利於提高產品回收率的;同時也意味著再沸器的能量消耗要增大。且任何事物總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單位進料量的能耗增加到一定數值後,再繼續增加塔內的上升蒸汽,則產品回收率就增長不多了。應當指出精餾塔的操作情況,必須從整個經濟效益來衡量。在精餾操作中,質量指標、產品回收率和能量消耗均是要控制的目標。其中質量是必要條件,在質量指標一定的條件下應在控制過程中使產品的產量盡可能提高一些,同 時能量消耗盡可能低一些。 4.約束條件 為保證正常操作,需規定某些參數的極限值,並作為約束條件。塔內氣體的流速過低時,對於某些篩板精餾塔會產生漏液現象,從而影響操作降低塔板效率;而流速過高易產生液泛,將完全破壞塔的操作。由於塔板上液層增高,氣相通過液層的阻力增大,因而可用測量差壓的方法檢測塔的液泛現象。當壓差過高時,則通過差壓控制系統減小氣體流速。每個精餾塔都存在著一個最大操作壓力限制,超過這個壓力,塔的安全就沒有保障。為精餾過程提供能量的再沸器和冷凝器,也都存在一定限制。再沸器的加熱,受塔壓和再沸器中液相介質最大汽化率的影響;同時再沸器兩側間的溫差不能超過其臨界溫差,否則會導致給熱系數下降,傳熱量降低。對冷凝器冷卻能力影響最大的是冷卻介質的溫度。而在介質條件不變時,又與塔的操作壓力有關;同時餾出產品組份的變化也將影響到冷凝器的冷卻能力限制。在確定精餾塔的控制方案時,必須考慮到上述的約束條件,以 使精餾塔工作於正常操作區內。
⑶ 弱問:PROII中的精餾塔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熱負荷在哪查
在你的算好的塔上右鍵 第一個Data review window 有了。不用到報告裡面看
⑷ 精餾模擬塔底再沸器的加熱量如何調節
在手動調節的時候,要控制
迴流比
,不然一不小心液泛,迴流罐里就滿罐或者就沒液位了。
⑸ 精餾結束之後,精餾塔再沸器中的物料的名稱是釜底液精餾殘液
精餾殘液更術語些。
⑹ 什麼叫精餾溫差控制
溫差控制:以靈敏板附近溫度和塔頂或者塔底溫度差作為被控變數進行控制,以抵消壓力波動造成的影響。
雙溫差控制:以同時參考精餾段溫差和提留正 提起精餾塔的控制,人們就會想起提餾段和精餾段溫控.簡而言之,提餾段溫控就是恆定塔頂迴流量,通過調節再沸器的進熱量來控制塔底產品的質量;精餾段溫控則是恆定再沸器的進熱量,通過調節塔頂迴流的方法來控制塔頂產品的質量。在此基礎段溫差,可以克服進料量波動的影響來進行的精餾控.經過理論計算與分析,論述了苯精餾塔不同產品純度下溫度剖面的特徵及提供了確定「靈敏」塔盤位置的方法,進而比較分析了兩種溫差控制方案的優缺點。制1前言芳烴抽提及分離裝置中的苯塔一般是一個有40~60層塔盤的常壓精餾塔,用於從混合芳烴中分離出高純度的苯產品。一般苯從苯塔頂第4塊塔盤上作為側線抽出,塔頂的4層塔盤用於乾燥脫水和提純。苯塔塔底為甲苯以上的混合芳烴。苯產品要求質量高,優級苯的冰點大於5
⑺ 再沸器加熱器的波動對精餾操作有什麽影響
精餾操作穩定的因素主要有迴流比;塔頂溫度、壓力;進料溫度,組分組成;塔底再沸器迴流溫度,組分組成;整體塔的塔板數;中間循環迴流及抽出物料等等,但最主要因素有下面幾點:
1.物料平衡的影響和制約
根據精餾塔的總物料衡算可知,對於一定的原料液流量F和組成xF,只要確定了分離程度xD和xW,餾出液流量D和釜殘液流量W也就被確定了。
采出率D/F:
D/F=(xF-xW)/(xD-xW)
不能任意增減,否則進、出塔的兩個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導致塔內組成變化,操作波動,使操作不能達到預期的分離要求。
在精餾塔的操作中,需維持塔頂和塔底產品的穩定,保持精餾裝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餾塔穩態操作的必要條件。通常由塔底液位來控制精餾塔的物料平衡。
2、塔頂迴流的影響
迴流比是影響精餾塔分離效果的主要因素,生產中經常用迴流比來調節、控制產品的質量。
當迴流比增大時,精餾產品質量提高;
當迴流比減小時,xD減小而xW增大,使分離效果變差。
迴流比增加,使塔內上升蒸汽量及下降液體量均增加,若塔內汽液負荷超過允許值,則可能引起塔板效率下降,此時應減小原料液流量。
調節迴流比的方法可有如下幾種。
(1)減少塔頂采出量以增大迴流比。
(2)塔頂冷凝器為分凝器時,可增加塔頂冷劑的用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迴流比。
(3)有迴流液中間貯槽的強制迴流,可暫時加大迴流量,以提高迴流比,但不得將迴流貯槽抽空。
必須注意,在餾出液采出率D/F規定的條件下,籍增加迴流比R以提高xD的的方法並非總是有效。
加大操作迴流比意味著加大蒸發量與冷凝量,這些數值還將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傳熱面的限制。
3.進料熱狀況的影響
當進料狀況(xF和q)發生變化時,應適當改變進料位置,並及時調節迴流比R。一般精餾塔常設幾個進料位置,以適應生產中進料狀況,保證在精餾塔的適宜位置進料。如進料狀況改變而進料位置不變,必然引起餾出液和釜殘液組成的變化。
進料情況對精餾操作有著重要意義。常見的進料狀況有五種,不同的進料狀況,都顯著地直接影響提餾段的迴流量和塔內的汽液平衡。
精餾塔較為理想的進料狀況是泡點進料,它較為經濟和最為常用。
對特定的精餾塔,若xF減小,則將使xD和xW均減小,欲保持xD不變,則應增大迴流比。
4.塔釜溫度的影響
釜溫是由釜壓和物料組成決定的。精餾過程中,只有保持規定的釜溫,才能確保產品質量
⑻ 精餾設備的再沸器
用以將塔底液體部分汽化後送回精餾塔,使塔內汽液兩相間的接觸傳質得內以進行。小型精餾塔的容再沸器,傳熱面積較小,可直接設在塔的底部,通稱蒸餾釜。大型精餾塔的再沸器,傳熱面積很大,與塔體分開安裝,以熱虹吸式和釜式再沸器最為常用。熱虹吸式再沸器是一垂直放置的管殼式換熱器。液體在自下而上通過換熱器管程時部分汽化,由在殼程內的載熱體供熱。它的優點是液體循環速度快,傳熱效果好,液體在加熱器中的停留時間短;但是,為產生液體循環所需的壓頭,這種精餾塔的底座較高。釜式再沸器通常水平放置在釜內進行汽液分離,可降低塔座高度;但加熱管外的液體是自然對流的,傳熱效果較差,液體在釜內停留時間也長,因而不適於粘度較大或穩定性較差的物料。
⑼ 精餾塔再沸器的加熱介質蒸汽一般多少千帕
再沸器的加熱蒸汽壓力根據再沸器的料液溫度和工程設計有的熱源蒸汽壓力選取,工程上壓力單位一般用Bar或者MPa表示,可以自己換算,有3Bar的,6Bar的,8Bar的,10Bar以此類推到更高壓力的。
⑽ 精餾塔塔底再沸器的問題 求高手指教
這個分再沸器兩程所走的介質,大多數再沸器並無備用,有的即使有兩台再沸器也是並聯操作。但如果再沸器的加熱介質或塔釜被再沸介質是易凝固的重質油品或者含有雜質的熱水,這時就有可能造成再沸器的堵塞,為了不影響正常生產再沸器就要設備用。再沸器無需用泵打入塔,因為再沸器是給精餾塔提供精餾所必需的氣相介質,塔釜物料經過再沸變成氣相和塔頂下來的液相在塔盤進行傳質傳熱。而泵是液體輸送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