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水器切忌

蒸餾水器切忌

發布時間:2022-01-22 21:08:18

Ⅰ 實驗室蒸餾水器使用中切忌的是

A 得不到蒸餾水 可能燒壞儀器

B 無影響

C 可能倒吸(不過出水口一般是懸空的)

D 無影響

Ⅱ 電瓶電量不足加蒸餾水管用嗎

保養方法
1、切忌虧電存放。虧電狀態是指電瓶使用後沒及時充電,電瓶虧電時容易出現硫酸鹽化,硫酸鉛結晶物附在極板上,堵塞電離子通道,造成充電不足,電瓶容量下降。虧電狀態閑置時間越長,電瓶損壞越嚴重。電瓶閑置不用時,應每月充電一次,以延長電瓶使用壽命。
2.要定期檢驗。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電動自行車的續行里程在短時間內突然下降十幾公里,則很有可能是電瓶組中至少有一塊電池出現斷格、極板軟化、極板活性物質脫落等短路現象。此時,應及時到專業電瓶修復機構進行檢查、修復或配組。
3.勿大電流放電。電動自行車在起步、載人、上坡時,最好用腳蹬助力,盡量避免瞬間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瓶極板的物理性能。
4.掌握充電時間。一般情況下蓄電池都在夜間進行充電,平均充電時間在8小時左右。若是淺放電(充電後行駛里程很短),電瓶很快就會充滿,繼續充電就會出現過充現象,導致電瓶失水、發熱,降低電瓶壽命。所以,蓄電池以放電深度為60%-70%時充一次電最佳,實際使用時可折算成騎行里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充電,避免傷害性充電。
5.防止高溫曝曬。電動車嚴禁在陽光下曝曬。溫度過高的環境會使蓄電池內部壓力增加而使電瓶限壓閥被迫自動開啟,直接後果就是增加電瓶的失水量,而電瓶過度失水必然引發電瓶活性下降,加速極板軟化,充電時殼體發熱、殼體起鼓、變形等致命損傷。

Ⅲ 蒸餾水喝多了會不會水中毒啊如題 謝謝了

正常是不會的,但要根據個人進行飲水,正常人體需要每日補充2000ml-3500ml,但也有少部分人出現水中毒 水中毒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位肥胖專科醫生說:「攝入適量的水是減輕體重的關鍵。如果想減輕體重,但又不想喝足夠的水,這樣身體的脂肪不能進行代謝,其結果是體重反而增加。」 減少水分的瀦留和減體重一樣,是多喝水的另一好處。有許多人眼圈下面浮腫、身體虛胖,要減少瀦留水分的方法不是控制飲水,而是要多喝水。你越是少喝水,儲存的水就越多。身體有個非常靈巧的機制,當發現缺少什麼時,它就會儲存什麼。當你攝入的水量入不敷出時,代償機制就會起作用,於是就會瀦留水。此外,水占身體總是的70%左右,體內的所有化學反應都是在水這個介質中進行的,身體的消化功能、內分泌功能都需要水。水還是調節體溫的重要介質。代謝產物中的毒性物質要依靠水來消除,正像人們要經常洗澡以洗刷體外的污垢那樣,也要用水把毒性物質沖刷出來。而適當的飲水可避免腸胃功能的紊亂。飲水不足會引起便秘;飲水充分可使身體各關節潤滑,避免損傷。 研究人員說,如果你以為每天喝大量的水對身體很有好處的話,那 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喝水太多除了會使你多去幾次廁所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好處。 報章上、健康和美容雜志上都建議人們為了健康,每天至少要喝八杯,也就是兩公升的水。 但新罕布希爾州達特茅斯醫學院的瓦爾坦醫生說,這個建議沒有科學證據。他說:「經過10個月的仔細觀察,我發現沒有科學證據可以支持這項建議。」 瓦爾坦是腎臟學家,他在《美國生理學雜志》發表文章說,人們常忘記,他們吃的食物里也含有水。他說:「我對人體的調解滲透系統研究了43年,發現這個系統的運作非常准確和迅速。」 他說,當人缺水的時候,身體就會開始把腎臟里的液體調回來,並且減少通過皮膚流失的水分作為補償。「調節系統可以非常快和准確的做這些,只要幾分鍾就行了」,瓦爾坦說。 瓦爾坦在發現報章雜志要人整天多喝水後,才跟同事一起關注這件事。他說:「我問同事『你知道這建議的科學根據嗎?』他們總說,『不,我想這是虛構的。』」 瓦爾坦的結論是,要人喝大量水的信息是錯誤的,因為很多人並不需要這么多:「我指那些生活在溫帶地區而且基本不做運動的健康成年人。」他建議患有某種疾病,比如腎結石的人應多喝水。其他人只要喝到解渴程度就夠了,這也包括茶、咖啡以及啤酒。 飲水過多的後果是導致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使身體機能紊亂甚至死亡。例如對服食愛它死的人來說,水中毒就是致命的,因為它會使人口渴而不停喝水,結果遠遠超過身體的需要。 ========================================== 正確飲水的原則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時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喝水太快太急會無形中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因此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 喝水切忌渴了再喝,應在兩頓飯期間適量飲水,最好隔一個小時喝一杯。人們還可以根據自己尿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一般來說,人的尿液為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淺,則可能是水喝得過多,如果顏色偏深,則表示需要多補充一些水了。 睡前少喝、睡後多喝也是正確飲水的原則,因為睡前喝太多的水,會造成眼皮浮腫,半夜也會老跑廁所,使睡眠質量不高。而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人體流失的水分約有450毫升,早上起來需要及時補充,因此早上起床後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環,也能促進大腦清醒,使這一天的思維清晰敏捷。 要多喝開水,不要喝生水。煮開並沸騰3分鍾的開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被蒸發掉,同時又能保持水中對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喝生水的害處很多,因為自來水中的氯可以和沒燒開水中的殘留的有機物質相互作用,導致膀胱癌、直腸癌的機會增加。 要喝新鮮開水,不要喝放置時間過長的水。新鮮開水,不但無菌,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幾種礦物質。但如果時間過長或者飲用自動熱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僅沒有了各種礦物質,而且還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質,如亞硝酸鹽等。由此引起的亞硝酸鹽中毒並不鮮見。 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白開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議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最好,這樣不會過於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不易造成血管收縮。 喝水不當會「中毒」 「水中毒」是指長期喝水過量或短時間內體必須借著尿液和汗液將多餘的水分排出,但隨著水分的排出,人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會受到稀釋,血液中的鹽分會越來越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超大量喝水來減肥的方法是很危險的。 補充水分因人而異 除了口渴,健康的人以尿液顏色來注意何時應該多補充水分:尿液顏色正常應該是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深就必須多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多喝水可以刺激腸的蠕動並軟化大便,因此,便秘的人應特別注意汲取足夠水分。 感冒發燒時多喝水,能促使身體散熱,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運動量大的人也需要增加水量。 有膀胱炎病人常常會因排尿不暢控制飲水,其實這是不明智的做法。此類病人要比平常喝更多水,使尿量增多,增加沖洗流通的作用。 水有利尿功能,可以使輸尿管、膀胱流暢,防止結石發生和細菌感染。 水喝太多會增加心臟及腎臟的負擔,患有心臟病、腎臟及肝臟有問題的人都不適合多喝水,應根據醫生建議控制飲水量。 燒水應燒開3分鍾 科學家研究證實,自來水含有13種對人具有潛在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氯化物(為鹵代烴和氯仿等)。水中這類有毒物質的含量同水溫密切相關:90℃時,鹵代烴含量由原來常溫下每升53微克上升到191微克,氯仿則由43.8微克升到177微克;到100℃時,兩者含量分別下降到110微克和99微克;繼續沸騰3分鍾,則降為9.2微克和8.3微克,這時的開水才稱得上是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科學實驗還證明,煮沸1~3分鍾,水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十分緩慢;煮沸超過5分鍾,其含量才會急劇增加;如果繼續煮沸至10分鍾,這種有害物質就成倍增加。 所以,把自來水燒開3~5分鍾,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最適合人們飲用。 飲水的4個最佳時間 第一次:早晨剛起床,此時正是血液缺水狀態。 第二次:上午8時至10時左右,可補充工作時間流汗失去的水分。 第三次:下午3時左右,正是喝茶的時刻。 第四次:睡前,睡覺時血液的濃度會增高,如睡前適量飲水會沖淡積壓液,擴張血管,對身體有好處

Ⅳ 蓄電池加蒸餾水後充不進電是怎麼回事

原因可能是:沒加過水了,活性物質本已脫落,電池內部嚴重短路。

長期沒加過水了,電池裡的電解液已經很少了,但是電解液濃度還夠。加完水後,把電解液的濃度稀釋了,電瓶缺少可產生化學反應的酸液,自然就沒有電了。而酸液因為長期缺水,已導致露出的極板產生硫化,失去了作用,電瓶就快廢了。

建議拆開電池進行檢查,清理干凈之後再配濃度,然後慢慢充電,等到酸液基本溶解到水中後,測試一下電解液濃度,在適當添加一些電瓶原液,把電解液濃度調整合適,然後再充電試試看行不行。

(4)蒸餾水器切忌擴展閱讀

蓄電池保養

1、電解液的密度應按照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按照標准進行相應的調整。

2、在虧電解液時應補充蒸餾水或專用補液。切忌用飲用純凈水代替。因為純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蓄電池會造成不良影響。

3、日常行車時應經常檢查蓄電池蓋上的小孔是否通氣。倘若蓄電池蓋小孔被堵,產生的氫氣和氧氣排不出去,電解液膨脹時,會把蓄電池外殼撐破,影響蓄電池壽命。

4、檢查電池的正、負級有無被氧化的跡象。可以用熱水時常澆電瓶的電線連接處,並用銅絲刷清理干凈,並塗上黃油。

5、蓄電池禁止虧電存放,若用完了閑置幾天再充電,極板易出現硫酸鹽化,容量下降。

Ⅳ 電瓶補充液是蒸餾水嗎

如果大家的電瓶不是免維護電瓶,需要做一些加蒸餾水的保養,打開電瓶加水蓋,看看水專位是否在正常的屬位置。

如發現水位低於下標線(一般在電瓶側邊會有上、下限的標線來供你參考),就可以添加蒸餾水,如果找不到蒸餾水,可以用過濾後的自來水,但是不要經常加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的雜質很多,會影響電瓶的使用壽命。另外,加水不要加太多,標準是加到上下標線中間。

Ⅵ 蒸餾水的裝置

http://www.hxok.net/flash/UploadFile/2007-10/pic_221667.jpg

蒸餾

distillation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使液體混合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輕工等領域。

其原理以分離雙組分混合液為例。將料液加熱使它部分汽化,易揮發組分在蒸氣中得到增濃,難揮發組分在剩餘液中也得到增濃,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兩組分的分離。兩組分的揮發能力相差越大,則上述的增濃程度也越大。在工業精餾設備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與部分冷凝的汽相直接接觸,以進行汽液相際傳質,結果是汽相中的難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汽相,也即同時實現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工業蒸餾的方法有:①閃急蒸餾。將液體混合物加熱後經受一次部分汽化的分離操作。②簡單蒸餾。使混合液逐漸汽化並使蒸氣及時冷凝以分段收集的分離操作。③精餾。藉助迴流來實現高純度和高回收率的分離操作 ,應用最廣泛。對於各組分揮發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液,為了增加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可以在精餾分離時添加溶劑或鹽類,這類分離操作稱為特殊蒸餾,其中包括恆沸精餾、萃取精餾和加鹽精餾;還有在精餾時混合液各組分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稱為反應精餾。
2.3.1 基本原理

液體的分子由於分子運動有從表面溢出的傾向。這種傾向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體置於密閉的真空體系中,液體分子繼續不斷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氣,最後使得分子由液體逸出的速度與分子由蒸氣中回到液體的速度相等,蒸氣保持一定的壓力。此時液面上的蒸氣達到飽和,稱為飽和蒸氣,它對液面所施的壓力稱為飽和蒸氣壓。實驗證明,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只與溫度有關,即液體在一定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氣壓。這是指液體與它的蒸氣平衡時的壓力,與體系中液體和蒸氣的絕對量無關。

將液體加熱,它的蒸氣壓就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當液體的蒸氣壓增大到與外界施於液面的總壓力(通常是大氣壓力)相等時,就有大量氣泡從液體內部逸出,即液體沸騰,這時的溫度稱為液體的沸點。顯然沸點與所受外界壓力的大小有關。通常所說的沸點是在0.1MPa壓力下液體的沸騰溫度。例如水的沸點為100℃,即是指在0.1MPa壓力下,水在100℃時沸騰。在其它壓力下的沸點應註明壓力。例如在85.3KPa時水在95℃沸騰,這時水的沸點可以表示為95℃/85.3KPa。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很明顯,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時,由於大氣壓往往不是恰好為0.1MPa,因而嚴格說來,應對觀察到的沸點加上校正值,但由於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氣壓相差2.7KPa,這項校正值也不過±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將盛有液體的燒瓶放在石棉網上,下面用煤氣燈加熱,在液體底部和玻璃受熱的接觸面上就有蒸氣的氣泡形成。溶解在液體內的空氣或以薄膜形式吸附在瓶壁上的空氣有助於這種氣泡的形成,玻璃的粗糙面也起促進作用。這樣的小氣泡(稱為氣化中心)即可作為大的蒸氣氣泡的核心。在沸點時,液體釋放大量蒸氣至小氣泡中,待氣泡的總壓力增加到超過大氣壓,並足夠克服由於液柱所產生的壓力時,蒸氣的氣泡就上升逸出液面。因此,假如在液體中有許多小空氣或其它的氣化中心時,液體就可平穩地沸騰,如果液體中幾乎不存在空氣,瓶壁又非常潔凈光滑,形成氣泡就非常困難。這樣加熱時,液體的溫度可能上升到超過沸點很多而不沸騰,這種現象稱為「過熱」。一旦有一個氣泡形成,由於液體在此溫度時的蒸氣壓遠遠超過大氣壓和液柱壓力之和,因此上升的氣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將液體沖溢出瓶外,這種不正常沸騰的現象稱為「暴沸」。因此在加熱前應加入助沸物以期引入氣化中心,保證沸騰平穩。助沸物一般是表面疏鬆多孔、吸附有空氣的物體,如碎瓷片、沸石等。另外也可用幾根一端封閉的毛細管以引入氣化中心(注意毛細管有足夠的長度,使其上端可擱在蒸餾瓶的頸部,開口的一端朝下)。在任何情況下,切忌將助沸物加至已受熱接近沸騰的液體中,否則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氣而將大量液體從蒸餾瓶口噴出造成危險。如果加熱前忘了加入助沸物,補加時必須先移去熱源,待加熱液體冷至沸點以下後方可加入。如果沸騰中途停止過,則在重新加熱前應加入新的助沸物。因為起初加入的助沸物在加熱時逐出了部分空氣,再冷卻時吸附了液體,因而可能已經失效。另外,如果採用浴液間接加熱,保持浴溫不要超過蒸餾液沸點20ºC,這種加熱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減少瓶內蒸餾液中各部分之間的溫差,而且可使蒸氣的氣泡不單從燒瓶的底部上升,也可沿著液體的邊沿上升,因而可大大減少過熱的可能。

純粹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一定的沸點,但是具有固定沸點的液體不一定都是純粹的化合物,因為某些有機化合物常和其它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和物,它們也有一定的沸點。不純物質的沸點則要取決於雜質的物理性質以及它和純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假如雜質是不揮發的,則溶液的沸點比純物質的沸點略有提高(但在蒸餾時,實際上測量的並不是不純溶液的沸點,而是逸出蒸氣與其冷凝平衡時的溫度,即是餾出液的沸點而不是瓶中蒸餾液的沸點)。若雜質是揮發性的,則蒸餾時液體的沸點會逐漸升高或者由於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了共沸點混合物,在蒸餾過程中溫度可保持不變,停留在某一范圍內。因此,沸點的恆定,並不意味著它是純粹的化合物。

蒸餾沸點差別較大的混合液體時,沸點較低者先蒸出,沸點較高的隨後蒸出,不揮發的留在蒸餾器內,這樣,可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故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液態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須熟練掌握。但在蒸餾沸點比較接近的混合物時,各種物質的蒸氣將同時蒸出,只不過低沸點的多一些,故難於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只好藉助於分餾。純液態化合物在蒸餾過程中沸程范圍很小(0.5~1℃)。所以,蒸餾可以利用來測定沸點。用蒸餾法測定沸點的方法為常量法,此法樣品用量較大,要10 mL以上,若樣品不多時,應採用微量法。

蒸餾操作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技術,一般應用於下列幾方面:(1)分離液體混合物,僅對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有較大的差別時才能達到較有效的分離;(2)測定純化合物的沸點;(3)提純,通過蒸餾含有少量雜質的物質,提高其純度;(4)回收溶劑,或蒸出部分溶劑以濃縮溶液。
2.蒸餾操作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Ⅶ 叉車蓄電池為什麼要加水以及為什麼要是蒸餾水

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電解質中的水由於電解和蒸發而逐漸減少,從而降低了電解質的表面。如果沒有及時補充,可能會縮短叉車電池的使用壽命。因此,添加的水應該是蒸餾水,不應該用純凈水代替。由於純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因此會對叉車電池產生不利影響。

補充電池後,應適量補充電池。如果某些電池液位下降得更快且供水頻繁,請檢查汽車上的調壓器限制電壓是否過高。如果太高,它會被過度充電,耗水量會很大,蒸發也會很快。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調節極限電壓來解決。

(7)蒸餾水器切忌擴展閱讀

充電注意事項

1、 加水:按規定的液面添加蒸餾水,不要為了延長加水間隔時間而添加過多的蒸餾水,加水過多電解液會溢出導致漏電。

2、 充電:充電過程中蓄電池會產生氣體,應保持充電場所通風良好,周圍沒有明火,同時充電過程中產生的氧氣、酸性氣體將對周圍產生影響。充電期間拔下充電插頭會產生電弧,將充電機關閉後,方可拔下插頭。充電後在蓄電池周圍滯留許多氫氣,不允許有任何明火,應開啟蓄電池上的蓋板進行充電。

3、 接線柱、導線、蓋子的維修:必須由生產廠家指定的專業技術人員方可進行。

4、 清潔:若不太臟,可以用濕布擦乾凈,若非常臟,就要將蓄電池從車上卸下,用水清洗後使之自然乾燥。

Ⅷ 蓄電池裡面的液是要加蒸餾水還是電解液

加蒸餾水。因為電瓶在工作中,硫酸不消耗,只有水消耗,所以只補償水。所以專放電過程,硫酸變稀,密度變屬小,充電時,硫酸又生成,但在使用中水會蒸發減小。

應補充蒸餾水或專用補液。切忌用飲用純凈水代替。因為純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蓄電池會造成不良影響。

(8)蒸餾水器切忌擴展閱讀

蓄電池的維護和保養:

(1)當儀表盤紅色欠壓顯示燈發光時,表明電量進入飢餓區,應及時充電。及時充電將可極大延長電池壽命。每天對電池進行一次完全充電,每次充電時間應為8-12小時,讓電池隨時保持豐電狀態,對其壽命有極大好處。

如果騎行後不及時充電,將會極大的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嚴重情況會造成電池報廢;

(2)電動自行車啟動時,應緩慢加速;在較大坡度路面上和逆風行駛時,最好能足蹬輔助,避免蓄電池大電流放電,以延長蓄電池和電機的壽命,並可避免燒壞電器元件;

(3)蓄電池長期不用時,應充足電存放,並做到每月對電池進行不少於一次的補充充電;

(4)蓄電池在充電時應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進行。避免近火源,充電時最好將電池組取下,以利散熱;

Ⅸ 超威電池加蒸餾水用不用把電放完

不需要把電放完,把電放完會對電池造成不良影響,直至報廢。只需要在虧電解液時應補充蒸餾水或專用補液。切忌用飲用純凈水代替。因為純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蓄電池會造成不良影響。

超威電池切忌虧電存放。虧電狀態是指電瓶使用後沒及時充電,電瓶虧電時容易出現硫酸鹽化,硫酸鉛結晶物附在極板上,堵塞電離子通道,造成充電不足,電瓶容量下降。

虧電狀態閑置時間越長,電瓶損壞越嚴重。電瓶閑置不用時,應每月充電一次,以延長電瓶使用壽命。

(9)蒸餾水器切忌擴展閱讀

有關蓄電池在使用及保養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當電流表指針顯示蓄電量不足時,要及時充電。蓄電池的蓄電量可以在儀錶板上反映出來。有時在路途中發現電量不夠了,發動機又熄火啟動不了,作為臨時措施,可以向其他的車輛求助,用它們車輛上的蓄電池來發動車輛,將兩個蓄電池的負極和負極相連,正極和正極相連。

2、電解液的密度應按照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按照標准進行相應的調整。

3、要定期檢驗。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電動自行車的續行里程在短時間內突然下降十幾公里,則很有可能是電瓶組中至少有一塊電池出現斷格、極板軟化、極板活性物質脫落等短路現象。此時,應及時到專業電瓶修復機構進行檢查、修復或配組。

4、勿大電流放電。電動自行車在起步、載人、上坡時,最好用腳蹬助力,盡量避免瞬間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瓶極板的物理性能。

閱讀全文

與蒸餾水器切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冷軋廢水處理 瀏覽:352
ro膜產水量計演算法 瀏覽:406
超濾膜與反滲透膜安裝 瀏覽:640
凈水機廢濾芯有什麼用 瀏覽:360
16款吉利博越燃油濾芯什麼型號 瀏覽:454
ro膜壓力桶安裝視頻 瀏覽:562
充電器怎麼加純凈水 瀏覽:763
環氧樹脂地坪的檢驗批 瀏覽:435
混床樹脂離子交換與再生的原理 瀏覽:902
24迴路用單還是雙層 瀏覽:300
燃油濾芯怎麼辨別 瀏覽:941
離子交換膜法制燒鹼的優點不包括 瀏覽:602
怎麼判斷凈水機濾芯該換了 瀏覽:439
室內的生活污水怎麼排 瀏覽:563
ro膜的優點和缺點 瀏覽:819
現在什麼飲水機最好 瀏覽:183
蒸餾水與純凈水哪個好用 瀏覽:326
送純凈水怎麼拿提成 瀏覽:396
反滲透加阻劑應該放在什麼位置 瀏覽:673
aspnet過濾表格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