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餾和蒸發在應用上有什麼區別
加熱液體使變成蒸氣,再使蒸氣冷卻凝成液體。 蒸發液體蒸騰揮發為水汽的現象。 蒸發只是一種物理現象,而蒸餾是一種提純物質的方法。 在蒸餾的過程中一定有蒸發現象存在,但蒸發的過程不一定是蒸餾。 補充: 蒸餾操作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技術,一般應用於下列幾方面: (1)分離液體混合物,僅對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有較大的差別時才能達到較有效的分離; (2)測定純化合物的沸點; (3)提純,通過蒸餾含有少量雜質的物質,提高其純度; (4)回收溶劑,或蒸出部分溶劑以濃縮溶液。
2. 「蒸餾」是什麼意思
一種分離液體混合物的方法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使液體混合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輕工等領域。
其原理以分離雙組分混合液為例。將料液加熱使它部分汽化,易揮發組分在蒸氣中得到增濃,難揮發組分在剩餘液中也得到增濃,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兩組分的分離。兩組分的揮發能力相差越大,則上述的增濃程度也越大。在工業精餾設備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與部分冷凝的氣相直接接觸,以進行汽液相際傳質,結果是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氣相,也即同時實現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液體的分子由於分子運動有從表面溢出的傾向。這種傾向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體置於密閉的真空體系中,液體分子繼續不斷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氣,最後使得分子由液體逸出的速度與分子由蒸氣中回到液體的速度相等,蒸氣保持一定的壓力。此時液面上的蒸氣達到飽和,稱為飽和蒸氣,它對液面所施的壓力稱為飽和蒸氣壓。實驗證明,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只與溫度有關,即液體在一定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氣壓。這是指液體與它的蒸氣平衡時的壓力,與體系中液體和蒸氣的絕對量無關。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很明顯,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時,由於大氣壓往往不是恰好為0.1MPa,因而嚴格說來,應對觀察到的沸點加上校正值,但由於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氣壓相差2.7KPa,這項校正值也不過±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將盛有液體的燒瓶放在石棉網上,下面用煤氣燈加熱,在液體底部和玻璃受熱的接觸面上就有蒸氣的氣泡形成。溶解在液體內的空氣或以薄膜形式吸附在瓶壁上的空氣有助於這種氣泡的形成,玻璃的粗糙面也起促進作用。這樣的小氣泡(稱為氣化中心)即可作為大的蒸氣氣泡的核心。在沸點時,液體釋放大量蒸氣至小氣泡中,待氣泡的總壓力增加到超過大氣壓,並足夠克服由於液柱所產生的壓力時,蒸氣的氣泡就上升逸出液面。因此,假如在液體中有許多小空氣或其它的氣化中心時,液體就可平穩地沸騰,如果液體中幾乎不存在空氣,瓶壁又非常潔凈光滑,形成氣泡就非常困難。這樣加熱時,液體的溫度可能上升到超過沸點很多而不沸騰,這種現象稱為「過熱」。一旦有一個氣泡形成,由於液體在此溫度時的蒸氣壓遠遠超過大氣壓和液柱壓力之和,因此上升的氣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將液體沖溢出瓶外,這種不正常沸騰的現象稱為「暴沸」。因此在加熱前應加入助沸物以期引入氣化中心,保證沸騰平穩。助沸物一般是表面疏鬆多孔、吸附有空氣的物體,如碎瓷片、沸石等。另外也可用幾根一端封閉的毛細管以引入氣化中心(注意毛細管有足夠的長度,使其上端可擱在蒸餾瓶的頸部,開口的一端朝下)。在任何情況下,切忌將助沸物加至已受熱接近沸騰的液體中,否則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氣而將大量液體從蒸餾瓶口噴出造成危險。如果加熱前忘了加入助沸物,補加時必須先移去熱源,待加熱液體冷至沸點以下後方可加入。如果沸騰中途停止過,則在重新加熱前應加入新的助沸物。因為起初加入的助沸物在加熱時逐出了部分空氣,再冷卻時吸附了液體,因而可能已經失效。另外,如果採用浴液間接加熱,保持浴溫不要超過蒸餾液沸點20ºC,這種加熱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減少瓶內蒸餾液中各部分之間的溫差,而且可使蒸氣的氣泡不單從燒瓶的底部上升,也可沿著液體的邊沿上升,因而可大大減少過熱的可能。
純粹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一定的沸點,但是具有固定沸點的液體不一定都是純粹的化合物,因為某些有機化合物常和其它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和物,它們也有一定的沸點。不純物質的沸點則要取決於雜質的物理性質以及它和純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假如雜質是不揮發的,則溶液的沸點比純物質的沸點略有提高(但在蒸餾時,實際上測量的並不是不純溶液的沸點,而是逸出蒸氣與其冷凝平衡時的溫度,即是餾出液的沸點而不是瓶中蒸餾液的沸點)。若雜質是揮發性的,則蒸餾時液體的沸點會逐漸升高或者由於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了共沸點混合物,在蒸餾過程中溫度可保持不變,停留在某一范圍內。因此,沸點的恆定,並不意味著它是純粹的化合物。
蒸餾沸點差別較大的混合液體時,沸點較低者先蒸出,沸點較高的隨後蒸出,不揮發的留在蒸餾器內,這樣,可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故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液態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須熟練掌握。但在蒸餾沸點比較接近的混合物時,各種物質的蒸氣將同時蒸出,只不過低沸點的多一些,故難於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只好藉助於分餾。純液態化合物在蒸餾過程中沸程范圍很小(0.5~1℃)。所以,蒸餾可以利用來測定沸點。用蒸餾法測定沸點的方法為常量法,此法樣品用量較大,要10 mL以上,若樣品不多時,應採用微量法。
3. 蒸餾是什麼意思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專不同,使低沸點組屬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4. 蒸餾和蒸發有什麼區別
一、蒸餾原理
液體的分子由於分子運動有從表面逸出的傾向,這種傾向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液體在一定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氣壓,當其溫度達到沸點時,也即液體的蒸氣壓等於外壓時(達到飽和蒸氣壓),就有大量氣泡從液體內部逸出,即液體沸騰。一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變化是蒸餾分離的基礎。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
很明顯,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
o很大,至少30C以上才能達到較好的分離效果)。
純粹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在一定壓力下具有一定的沸點。但由於有機化合物常和其它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或恆沸混合物),他們也有一定的沸點(高於或低於其中的每一組分)。因此具有固定沸點的液體不一定都是純粹的化合物。一般不純物質的沸點取決於雜質的物理性質以及它和純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假如雜質是不揮發的,溶液的沸點比純物質的沸點略有提高(但在蒸餾時,實際上測量的並
1/6頁
不是溶液的沸點,而是逸出蒸氣與其冷凝液平衡時的溫度,即是餾出液的沸點而不是瓶中蒸餾液的沸點);若雜質是揮發性的,則蒸餾時液體的沸點會逐漸上升;或者由於組成了共沸混合物,在蒸餾過程中溫度可保持不變,停留在某一范圍內。
二、蒸餾操作
1. 蒸餾裝置及安裝
最簡單的蒸餾裝置,如圖28所示。常壓蒸餾裝置主要由蒸餾燒瓶、蒸餾頭、溫度計套管、溫度計、冷凝管、接液管和接受瓶等組成。蒸
oo餾液體沸點在140C以下時,用直形冷凝管;蒸餾液體沸點在140C以上時,由於用水冷凝管溫差大,冷凝管容易爆裂,故應改用空氣冷凝管——高沸點化合物用空氣冷凝管已可達到冷卻目的。蒸餾易吸潮的液體時,在接液管的支管處應連一乾燥管;蒸餾易燃的液體時,在接液管的支管處接一膠管通入水槽,並將接受瓶在冰水浴中冷卻。
安裝儀器的順序一般是自下而上,從左到右,全套儀器裝置的軸線要在同一平面內,穩妥、端正。
安裝步驟:先從熱源開始,在鐵架台上放好煤氣燈,再根據煤氣燈的高低依次安裝鐵圈、石棉網(或水浴、油浴等),然後安裝蒸餾瓶(即燒瓶)、蒸餾頭、溫度計。注意瓶底應距石棉網1-2mm,不要觸及石棉網;用水浴或油浴時,瓶底應距水浴(或油浴)鍋底1-2cm。蒸餾瓶用鐵夾垂直夾好。安裝冷凝管時,用合適的橡皮管連接冷凝管,調整它的位置使與已裝好的蒸餾瓶高度相適應並與蒸餾頭的側管同
2/6頁
軸,然後松開固定冷凝管的鐵夾,使冷凝管沿此軸移動與蒸餾瓶連接。鐵夾不應夾得太緊或太松,以夾住後稍用力尚能轉動為宜(完好的鐵夾內通常墊以橡皮等軟性物質,以免夾破儀器)。在冷凝管尾部通過接液管連接接受瓶(用錐形瓶或圓底燒瓶)。正式接受餾液的接受瓶應事先稱重並做記錄。(注意:夾鐵夾的十字頭的螺口要向上,夾子上的旋把也要向上,以便於操作)。
安裝時,燒瓶夾與冷凝管夾應分別夾在燒瓶的瓶頸口以及冷凝管的中部。溫度計水銀球的上限應和蒸餾頭的側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線上。蒸餾頭與冷凝管連接成卧式,冷凝管的下口與接液管連接。冷凝水應從冷凝管的
5. 什麼是蒸餾,蒸餾操作有什麼作用
把水煮開收集那些水蒸氣就叫蒸餾可以提純,比如說白酒就是用蒸餾技術提取酒精的。
6. 蒸發的蒸是什麼意思
蒸
zhēng
<名>
(形聲。烝聲。本義:麻稈)
同本義 [hemp stalk]
蒸,析麻中干也。——《說文》。今俗謂之麻骨棓,古燭用之,故凡用麻干葭葦竹木為燭皆曰蒸。
蒸,炬也。——《廣雅》
故雲燭用蒸也。——《儀禮》疏
細小的木柴 [small firewood]
共祭祀之薪蒸材木。——《周禮·委人》。注:「給炊及燎,粗者曰薪,細者曰蒸。」
蒸間容蒸然者處下。——《管子·弟子職》。注:「細薪也。」
以薪以蒸。——《詩·小雅》
又如:蒸薪(木柴)
以麻秸、竹木製成的火炬 [torch]。如:蒸燭(古指以麻稈、竹木等製成的火炬)
中葯炮製法之一 [steaming]。將葯物隔水蒸熟,以便於制劑。如茯苓、厚朴蒸後易於切片。或加酒拌蒸,如大黃、地黃經蒸制後,熟大黃的瀉下減弱,熟地黃便成溫性而滋腎補血
蒸
zhēng
<動>
假借為「烝」。氣體上升 [evaporate]
蒸靈液以播雲。——嵇康《琴賦》。注:「氣上貌。」
陰陽陶蒸。——張華《鷦鷯賦》。注:「氣上山貌。」
日氣蒸雲。——《廣東軍務記》
又如:蒸樊(熱氣鬱勃上升);蒸郁(濕氣旺盛上升)
同「烝」。古代祭祀時以牲之全體置於俎上 [sacrifice]
冬祭曰蒸。——《爾雅》
又如:蒸禋(祭祀)
燒煮 [steam]
素湯米飯蒸卷饅頭。——《西遊記》
又如:蒸粟(蒸熟的粟子是黃色的,因以蒸粟比喻黃色);蒸暑(悶熱,暑熱如蒸);蒸黎(蒸煮野菜)
蒸
zhēng
<形>
同「烝」。眾,多 [many]
天生蒸民。——《孟子·告子上》
立我蒸民。——《列子·仲尼》
莘莘蒸徒。——左思《魏都賦》
又如:蒸天價(滿天地;通天地);蒸人(眾人);蒸民(眾民,人民);蒸庶(百姓,眾民);蒸黎(民眾)
熱 [hot]。如:蒸炎(形容氣候悶熱);蒸暑(形容盛暑天氣悶熱);蒸悶(悶熱);蒸溽(濕熱)
興盛的樣子 [prosperous;thriving]。如:蒸蒸(興盛的樣子)
蒸餅
zhēngbǐng
[steamed cake] 用發酵的面蒸成的疊層餅,中夾芝麻醬等
蒸發
zhēngfā
[evaporate] 液體蒸騰揮發為水汽的現象
蒸鍋
zhēngguō
[steamer;pot for steaming food] 用於蒸制食品的鍋
蒸餾
zhēngliú
[distill]∶加熱液體使變成蒸氣,再使蒸氣冷卻凝成液體,從而除去其中的雜質
一種很容易蒸餾的酒
[still]∶用蒸餾法製造或提取
用發酵好的葡萄酒蒸餾白蘭地酒
蒸餾水
zhēngliúshuǐ
[distilled water] 用蒸餾的方法取得的水,清潔而不含雜質,多用於醫葯和化學工業
蒸餾柱
zhēngliúzhù
[distillation column] 一種作為分餾用的蒸餾器
蒸籠
zhēnglóng
[food steamer] 蒸食物的籠屜
用蒸籠蒸包子
蒸饃
zhēngmó
[steamed bread][方]∶白饅頭
如今的孩子,蒸饃都不愛吃
蒸氣
zhēngqì
[vapor] 液體或固體因蒸發、沸騰或升華而變成的氣體
苯蒸氣
蒸汽
zhēngqì
[steam] 水加熱到沸點所變成的水汽;氣態的水。亦稱「水蒸氣」
蒸汽錘
zhēngqìchuí
[steam hammer] 靠水蒸汽推動的機器錘,錘頭和汽缸的活塞桿裝置能上下活動,錘制鍛件
蒸汽機
zhēngqìjī
[steam engine] 由蒸汽驅動或工作的發動機
蒸散
zhēngsàn
[evapotranspiration] 包括地面蒸發和植物散發在內的土壤水分損失
蒸食
zhēngshí
[steamed wheaten foods] 蒸熟了吃的麵食的總稱
蒸騰
zhēngténg
[transpire]∶水蒸氣從葉片表面或其他部分發散出來
[vapour]∶熱氣上升
蒸蒸日上
zhēngzhēng-rìshàng
[becoming more prosperous every day] 蒸蒸:上升和興盛的樣子。比喻事情蓬勃發展,日日都有進步
7. 蒸餾和蒸發有什麼區別 不同。
蒸餾 加熱液抄體使變成蒸氣襲,再使蒸氣冷卻凝 成液體。 蒸發 液體蒸騰揮發為水汽的現象。 蒸發只是一種物理現象,而蒸餾是一種 提純物質的方法。 在蒸餾的過程中一定有蒸發現象存在, 但蒸發的過程不一定是蒸餾
8. 什麼是蒸餾
蒸餾是指利用液體混抄合物中各襲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即,蒸餾條件:1.液體是混合物。2.各組分沸點不同。
特點:
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
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
分類:
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特殊精餾;
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9. 釀酒中蒸餾是什麼意思它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蒸餾酒是指把發酵原酒或發酵醪以及酒醅等通過蒸餾而得的高度蒸餾酒液,如酒、曲酒,糟燒,食用酒精等所有的酒都是經過發酵的,而後期工藝分蒸餾或不需蒸餾。只講中國的酒的話,只有白酒、白蘭地是需要蒸餾的,所以白酒、白蘭地的酒精度比較高。啤酒、葡萄酒、黃酒等都不需要蒸餾。發酵過程是微生物生長、代謝的生化過程,所需要的原料和我們人類的需要基本相同,主要是澱粉、糖類。
10. 蒸餾又是什麼意思以詞解詞!還是一頭霧水
蒸餾時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把液體混合物加熱沸騰,使其中沸點較低的組分首先回變成蒸氣,再冷凝成液答體,以與其他組分分離或除去所含雜質。
淺顯的說就是把兩種混在一起的液體加熱,其中一種沸點低的先變成蒸汽,再把蒸汽遇冷變成液體,流到另一處,這兩種物質就分離開了。最簡單的就是蒸餾水,得到不含雜質的純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