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自製蒸餾酒
材料:蒸熟的米飯、酒麴、礦泉水。
工具:微波爐、盤子、瓦罐、微型蒸餾器、玻璃瓶。
1、製作「酒飯」。用糧食做蒸飯。由於普通電飯鍋受熱不均,可改用微波爐蒸飯。
(1)蒸餾器釀酒步驟擴展閱讀:
1、蒸餾酒酒度
蒸餾酒的酒度都在40°以上,最高可達68°。國外許多國家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中的法律及稅收規定,凡酒精含量超過43%的酒將加倍收稅。所以,許多世界名酒的酒精度數只在40°左右。而中國名酒的酒度過去一直則多在55°~65°之間。
蒸餾酒因其酒精含量高、雜質含量少,所以可以在常溫下長期保存。一般情況下,可以存放5~10年。即使在開瓶使用後,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時間而不變質。所以,在酒吧中蒸餾酒可以散賣、調酒甚至經常開蓋而不必考慮其是否很快變質
2、釀造原理及過程
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
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蒸餾酒是一種含酒精的飲料,是由含酒精的液體里蒸餾出來的,與原來的液體中酒精含量多少無關,由蒸餾可得到酒精,其原理很簡單。因為酒精變成氣體比水變成氣體所需的溫度要低
㈡ 蒸餾酒的釀造原理及過程
釀造原理: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
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釀造過程:
一、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大米、小麥、玉米、大麥、豌豆等糧食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乾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水也是釀酒的重要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㈢ 新工藝釀酒的步驟
中國生產白酒按發酵方法分有:固態法、半固態法和液態法。
固態法是指固態醅發酵、固態蒸餾;
半固態法是指固態醅發酵、液態蒸餾;
液態法是指液態發酵、液態蒸餾。
一般情況下用傳統釀酒工藝則要把糧食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加曲裝箱培菌→配糟→裝桶發酵→蒸餾→成品酒。
新工藝釀酒直接用生糧食+水+酒麴發酵→蒸餾→成品酒。
新工藝釀酒第一步:糧食、曲、水配比
嚴格按比例准備:糧食+酒麴+水
生料比例:100:0.7:250左右;
熟料配比:100:0.6:150左右;
甜酒配比:100:0.6
新工藝釀酒第二步:發酵期的管理
發酵時間10-15天,期間必須進行攪拌。前五天每天攪1次,且保持半密封狀態。第七天加膠袋密封,隔一天攪1次。發酵時室溫應保持在21-28度之間,溫度太底發酵慢不完全,溫度太高容易酸敗。
新工藝釀酒第三步:檢驗發酵是否徹底
發酵好的標准為:無氣泡產生,無爆裂聲;物料分層,酒液呈啤酒色或茶色且透明;手捏物料無米芯硬度,測物料的品溫基本與室溫相同。用低度酒度計測量大米酒度達到8-12度,雜糧2-5度)
新工藝釀酒第四步:蒸餾
初次蒸餾前,請將雅大釀酒設備加水燒開,清洗1-3遍。
蒸餾時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先大火,再中火,後大火。
㈣ 求釀酒簡易蒸餾器的製作方法
將一枚酒麴研成粉末待用。
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版快冷卻。在冷卻好的糯權米上灑少 許涼水,用手將糯米弄散。用水要盡量少。將酒麴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拌,盡量混均勻。不要性 急,撒一層,混勻後再撒。留下一點點酒麴。
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大一點的電飯鍋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 實。放完後將最後一點酒麴撒在上面。用少許涼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 一壓,抹一抹,使表面光滑。
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里。
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里。老式烤箱裡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 子。最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麼的保溫,冬天室內溫度不穩定。
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完 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這時就可以 揭去保鮮膜,米酒就成了。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塊。
㈤ 民間土法釀酒步驟
1、浸泡
將高粱送進泡水池,加水浸泡24小時。
2、蒸煮
浸泡後之高粱,用鍋爐蒸煮,俗稱蒸高粱飯,簡稱蒸飯。
3、冷卻
高粱飯蒸煮完畢,用輸送帶送入冷飯機,輸送途中加進谷殼,使高粱飯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卻。
4、拌曲
將冷卻後之攙有谷殼的高梁飯,送進拌曲機,加入顆粒狀曲粉,用拌曲機使高粱飯與曲粉均勻混合後,倒入發酵池。
5、發酵
發酵10天後,蒸餾得酒。
6、蒸餾(第一道酒)
將發酵完成之高粱飯,用人工倒入蒸餾鍋,蒸餾所得謂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較具高粱味,必須調兌以改善口感風味。
7、再拌曲、再發酵
第一道酒蒸餾後之高粱渣滓,出鍋再加谷殼冷卻,再加入曲粉均勻拌和,送進發酵池,進行再發酵12天。
8、再蒸餾(第二道酒)
第二道酒,較無高粱雜味。較香、較醇、較順口。
蒸餾過程中,酒液流出,最先餾出之酒精濃度在80%以上,謂之酒頭,慢慢下降,酒精濃度在20%~40%為酒尾。酒液以酒精濃度高低分開收集、儲存,濃度60~70%作為大麴酒,50~60%間為高粱酒。
9、調兌與灌裝
為使酒質均勻一致,迎合消費者口味,必須進行調兌,又稱勾兌,將不同酒精濃度,分次蒸餾,以及年份,作不同比例之勾兌,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然後進行灌裝於玻璃瓶或磁瓶,灌裝前需於地窖存放若干時日(通常6個月以上),使新酒辛辣味經過老熟(熟成),去除糟味,改善口感。
(5)蒸餾器釀酒步驟擴展閱讀
從造酒工藝上看,自秦、漢以後,制曲、釀酒的技術工藝在我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曲是以穀物、豆類為原料,作為培養微生物的載體,在上面培養大量的黴菌、酵母菌用曲釀酒同時起到酒化和糖化作用,酵母菌是重要的發酵微生物,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曲的種類很多,釀酒採用不同的曲種,可以實現不同的產酒率,並使成品酒各具風味。「曲為酒骨」,制曲和選擇用曲是釀酒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酒品都習慣用曲名來命名,如大麴酒、小曲酒等。
大麴因它的成品形狀像大磚而得名,大麴以小麥、大麥、豌豆等為主要原料,含有豐富的微生物群和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分泌出來的各種酶類,以及微生物分解曲原料而形成的代謝產物,如氨基酸等。小曲的曲坯很小,形狀大小不一,主要是以大米、小麥、稻糠等為原料,以中葯材為副料製成。
小曲製作時的菌種是自然選育培養的,在原料處理和配用葯材上,都為有效菌種的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經過曲種接種後,有效菌種大量繁殖。大麴和小曲在釀酒時,都有糖化和發酵的雙重作用。
㈥ 求釀酒過程,要詳細一點的
一﹑浸泡
將高粱送進泡水池, 加水浸泡24小時
二﹑蒸煮
浸泡後之高粱, 用鍋爐蒸煮, 俗稱「蒸高粱飯」, 簡稱「蒸飯」
三﹑冷卻
高粱飯蒸煮完畢, 用輸送帶送入冷飯機, 輸送途中加進谷殼,使高粱飯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卻
四﹑拌曲
將冷卻後之攙有谷殼的高梁飯, 送進拌曲機, 加入顆粒狀曲粉,用拌曲機使高粱飯與曲粉均勻混合後, 倒入發酵池
五﹑發酵
發酵10天後, 蒸餾得酒
六﹑蒸餾(第一道酒)
將發酵完成之高粱飯, 用人工倒入蒸餾鍋, 蒸餾所得謂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較具高粱味, 必須調兌以改善口感風味
七﹑再拌曲﹑再發酵
第一道酒蒸餾後之高粱渣滓, 出鍋再加谷殼冷卻,再加入曲粉均勻拌和, 送進發酵池, 進行再發酵12天
八﹑再蒸餾(第二道酒)
「第二道酒」, 較無高粱雜味, 較香﹑較醇﹑較順口
蒸餾過程中, 酒液流出, 最先餾出之酒精濃度在80%以上, 謂之「酒頭」, 慢慢下降, 酒精濃度在20%~40%為「酒尾」. 酒液以酒精濃度高低分開收集﹑儲存,濃度60~70% 作為大麴酒, 50~60%間為高粱酒
調兌與灌裝
為使酒質均勻一致, 迎合消費者口味, 必須進行調兌, 又稱勾兌,將不同酒精濃度, 分次蒸餾, 以及年份, 作不同比例之「勾兌」,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 然後進行灌裝於玻璃瓶或磁瓶.灌裝前需於地窖存放若干時日(通常6個月以上),使新酒辛辣味經過老熟(熟成),去除糟味,改善口感.
㈦ 何為蒸餾取酒有什麼步驟
蒸餾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轉化為糖的澱粉等物質。如蜂蜜、甘蔗、甜菜、水專果和玉屬米、高粱、稻米、麥類馬鈴薯等。糖和澱粉經酵母發酵後產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酵液加熱至兩者沸點之間,就可從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質。
蒸餾酒
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熱,由於它們所含的各種物質的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得到的酒液雖然無色,氣味卻辛辣濃烈。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釀造酒,酒度低於20%。蒸餾酒則可高達
60%以上。我國的蒸餾酒主要是用穀物原料釀造後經蒸餾得到的。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酒、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㈧ 自己釀酒的方法步驟
這里推薦給大家的是小曲米酒,小曲米酒做法簡單,成本低廉,發酵期短,大約在7天左右,出酒率高,一斤米差不多可以釀出一斤酒,釀制需要的設備簡單,操作也很簡便。而且它酒體柔和,純凈、爽口,酒質清香純正,極其適合想嘗試下釀酒工藝的動手達人。
釀酒首先需要有酒麴。酒麴也叫酒葯,在釀造過程中同時起糖化作用和發酵作用,是釀酒必備的材料。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麴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便會茂盛地生長出菌絲,就是酒麴。麴黴產生的澱粉酶會糖化米裡面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有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原料糖,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製成的酒麴叫做麥曲。
酒麴磨成粉末狀
小曲是酒麴的一種。小曲中的微生物是經過自然選育培養的,並經過曲母接種,使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不僅含有糖化菌類,同時含有酵酵菌類。酒麴一般可以在食品超市調味品櫃台、個體調味品店或者網店等地方買到。
好了,下面正式開始我們的小曲米酒釀造課。
一、准備材料:
大米若干(10斤以內為宜),曲葯若干(500克左右),甑子(蒸屜)一個,家用攪拌機一個(不嫌麻煩可以手動攪拌),家用抖料機一個(也可以手動抖料),家用發酵罐三到五個(可以用有蓋子的塑料桶代替),家用蒸餾器一個。
西南地區傳統炊具——甄子
蒸屜
二、製作步驟:
1、清洗原料,即大米,用水澆洗就可以了;(類比淘米)
2、把洗清後的大米裝到甑子里蒸煮, 圓氣後15~20分鍾,上蓋再蒸20分鍾,潑第一次水,蒸熟後再潑第二次水,保證飯粒熟透,一般蒸熟後飯粒的水量的為62~63%;(類比煮飯)
3、蒸熟後的飯粒在抖料機中攪散,鼓風揚涼,使飯溫降至36~37度,加入原料量0.8~1.0%小曲粉(或葯小曲粉)拌勻。(加曲葯)
未磨碎的酒麴
4、拌勻後的飯倒入罐(缸)中,飯層厚度為10~13厘米,中央挖一空洞,下缸時品溫控制在32~34度,加上蓋子,進行培菌糖化,經20~22小時,品溫升到 37~39度為最好,根據氣溫做好調溫工作,糖化總時間為20~24小時。(糖化)
5、糖化24小時後,加入原料量120~125% 的水拌勻,品溫控制在36 °左右,醅料糖分應在9~10%,總酸量不超過0.7%,酒精含量為2~3%(容量),拌勻後每一飯缸分為兩個醅缸進行發酵6~7天,注意溫度調節,發酵結束,酒精含量達到11~12%(容量),總酸量小於1.5%,殘糖接近於零為正常。(發酵)
6、完成以上步驟以後,將酒醅進行蒸餾。蒸餾的時候,火力要勻,接酒溫度控制在30度,並截去酒頭酒尾,以保證初餾酒的醇和。(蒸餾)
蒸餾圖解
7、完成:蒸出的酒盛入容器,待冷卻後酒可以喝啦(不怕燙嘴的話,趁熱也行)。你也可以把釀成的酒當做基酒,和其他的酒勾兌在一起調成各種味道(這個步驟需要天賦,沒天賦的不要模仿)。
三、注意事項
1.拌酒麴一定要在飯涼透以後。否則,熱米會把黴菌殺死。結果要麼是酸的臭的,要麼就沒動靜。
2.糖化和發酵過程中一定要密閉好,保持半密封狀態,也就是保證發酵氣體能排出,外面空氣無法進入。否則釀出的酒會又酸又澀。
3.做酒釀的關鍵是干凈,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手和各種工具都要洗干凈,否則就會發霉長毛
4.如果發酵過度,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如果發酵不足,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5.釀酒要用溫水,生水含有其他微生物和雜質會破壞酒質,熱水會殺死酒麴里的微生物。
如果想得到更強的酒味,可以嘗試:
1.適當延長甜酒發酵時間;
2.在製作過程中加拌甜酒麴時放少許酵母,但量一定要少。
這就是家釀小曲米酒的整個製作流程,高梁、玉米、稻穀、小麥、蕎麥等其他材料的流程也大同小異(不過要小粉碎成顆粒再蒸煮,時間上也要相應延長)。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快去試試吧。
㈨ 怎樣做蒸餾酒
步驟如下:
1.製作「酒飯」。用糧食(個人理解像是糯米大米小麥等都可以)做蒸飯。由於普通電飯鍋受熱不均,可改用微波爐蒸飯(按1:0.5的比例加礦泉水,一般來說超過米1厘米就可以)。
2.拌曲。等飯晾到30度左右時拌入酒麴,放入木盤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紗布蓋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積水)。酒麴主要使用主黃酒麴或本地土製的小曲,或者安琪酒麴也可以。(各自特點見小貼士)
3.發酵。拌曲後一天左右(寒冷天氣要2天),酒飯已進入糖化高峰,將酒飯倒入發酵罐,我用的是本地土製的瓦罐,土得不能再土了,蓋子用的是瓷碗包紗布,但很便宜,幾塊錢一個(7.5升),還有15升和25升的。
4.按1斤米加2斤礦泉水(自來水或白開水也可以,只是質量差點),然後蓋上「碗蓋」,進入主發酵過程。放置約3周左右。可以包上棉被,呵呵。
5.蒸餾。蒸餾採取液態法蒸餾,將發酵料過濾,壓榨。
6.放入專門的微型蒸餾器(它的學名叫微型釀酒器)中,進行蒸餾。加熱設備是電磁爐,蒸餾時先用大火燒開,沸騰後改用中火,很快酒就源源不斷蒸出來了。
7.一次蒸餾結束後,測量酒精度和量,計算擬取酒量和酒度,進行二次蒸餾,掐頭去尾,中段酒即為成品酒,等酒完全自然冷卻後測量酒度,存玻璃瓶或其它容器中,標明原料、生產日期及酒度。我用的是這個(3.5升),雖然土一點,但非常符合本人的古典審美觀,而且酒可以透過瓦罐的微孔與外界進行呼吸,對酒大大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