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原油中能提取哪些材料
汽油
機油
煤油
柴油
B. 什麼是渣油
一般指原油經減壓蒸餾(見原油蒸餾)所得的殘余油,也稱減壓渣油。有時將從常壓蒸餾塔底所得的重油稱為常壓渣油。
兩者工藝不同
C. 如何查到渣油,瀝青在工作狀態下的粘度,密度
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它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表面呈黑色,可溶於二硫化碳。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後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瀝青主要用於塗料、塑料、橡膠等工業以及鋪築路面等。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
1、煤焦瀝青
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即焦油蒸餾後殘留在蒸餾釜內的黑色物質。它與精製焦油只是物理性質有分別,沒有明顯的界限,一般的劃分方法是規定軟化點在26.7℃(立方塊法)以下的為焦油,26.7℃以上的為瀝青。煤焦瀝青中主要含有難揮發的蒽、菲、芘等。這些物質具有毒性,由於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瀝青的性質也因而不同。溫度的變化對煤焦瀝青的影響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軟化。加熱時有特殊氣味;加熱到260℃在5小時以後,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會揮發出來。
2、石油瀝青
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後的殘渣。根據提煉程度的不同,在常溫下成液體、半固體或固體。石油瀝青色黑而有光澤,具有較高的感溫性。由於它在生產過程中曾經蒸餾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揮發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氫化合物未經揮發出來,這些物質或多或少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
3、天然瀝青
天然瀝青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這種瀝青大都經過天然蒸發、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瀝青材料分為地瀝青和焦油瀝青兩大類。地瀝青又分為天然瀝青和石油瀝青,天然瀝青是石油滲出地表經長期暴露和蒸發後的殘留物;石油瀝青是將精製加工石油所殘余的渣油,經適當的工藝處理後得到的產品。焦油瀝青是煤、木材等有機物干餾加工所得的焦油經再加工後的產品。工程中採用的瀝青絕大多數是石油瀝青,石油瀝青是復雜的碳氫化合物與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混合物。通常瀝青閃點在240℃~330℃之間,燃點比閃點約高3℃~6℃,因此施工溫度應控制在閃點以下。
D. 原油蒸餾的簡介
原油是一種多種烴的來混合物源,是粘稠的、深褐色的液體。直接使用原油非常浪費,所以就需要把原油中各組分分離出來,通常是使用精餾的方法,即精確控制溫度,使特定沸點的組分揮發出來。
減壓蒸餾:使常壓渣油在8kPa左右的絕對壓力下蒸餾出重質餾分油作為潤滑油料、裂化原料或裂解原料,塔底殘余為減壓渣油。如果原油輕質油含量較多或市場需求燃料油多,原油蒸餾也可以只包括原油預處理和常壓蒸餾兩個工序,俗稱原油拔頭。原油蒸餾所得各餾分有的是一些石油產品的原料;有的是二次加工(見石油煉制過程)的原料(見表)。(見彩圖)
E. 石油化工中SDA啥意思
SDA = solvent deasphalter
(溶劑脫瀝青)
溶劑脫瀝青是指用萃取的方法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減壓渣油(或常壓渣油)中除去膠質和瀝青,在製取脫瀝青油的同時生產石油瀝青的一種石油產品精製過程。在減壓蒸餾的條件下,石蠟基或中間基原油中一些高粘度潤滑油組分,由於沸點很高不能氣化而殘留在減渣油中,利用它們與膠質和瀝青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差別而進行分離。常用的溶劑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或丙烷與丁烷的混合物。
F. 石油的渣油可是做什麼
渣油是石油經蒸餾加工後剩餘的殘渣,其比率約占石油加工前的50%,由於渣油質量差,雜質和非理想組份含量高,加工難度大,致使渣油曾作為禍爐燃料被燒掉,不僅浪費有限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渣油加工處理簡單地說,就是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使渣油和氫氣發生化學反應,突出渣油中的硫、氮、重金屬等有害雜質,將渣油部分轉化為氣油和柴油,剩餘的部分可以通過催化、液化進行加工處理,全部轉化為氣油和柴油。
具體地說,渣油加氫處理技術是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使渣油和氫氣進行催化反應,渣油分子中硫、氮和金屬等有害雜質,分別與氫和硫化氫發生反應,生成硫化氫、氨和金屬硫化物,同時,渣油中部分較大的分子裂解並加氫,變成分子較小的理想組份,反應生成金屬的硫化物沉積在催化劑上,硫化氫和氨可回收利用,而不排放到大氣中,故對環境不造成污染。
加氫處理後的渣油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可直接用催化、裂化工藝,將其全部轉化成市場急需的氣油和柴油,從而做到了吃干炸盡,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渣油加氫處理技術,最早於70年代,由國外幾家大石油公司研究開發,並成為極少數石油公司的壟斷技術,為解決我國渣油加氫處理技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此項技術的探索,經過十幾年努力,終於開發出我國自己的新型渣油加氫處理技術。
經過渣油加氫處理技術裝置處理的渣油,所含的硫、氮、金屬及殘氮等重要指標,均大幅度降低,可全部做為催化、裂化等下游工藝的過程的合格進料,可把利用價值較低,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渣油,全部轉化為附加值高、質量上乘的氫質油品,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氫質油轉化率,從某種意義上說,該技術使原油得到了解100%的轉化,實現了石油煉制過程中將原油吃光炸盡的願望。
現出該技術包括四大類,11個牌號的催化劑產品及其製造技術和相應工藝,利用這項技術,在茂林建造了我國第一套,年處理能力2百萬噸的工業裝置,這是我國本世紀末投資最大、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煉油生產裝置,也是我國第一套自主開發、自主設計,設備國產化率最高的現代化煉油裝備。1999年12月底,這套裝置一次開車成功,不僅生產出合格產品,而且工藝指標明顯高於設計水平。
渣油加氫處理技術,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95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它的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千萬噸級的,含硫原油加工基地的形成,渣油加氫處理技術,催化劑及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一套年處理能力2百萬噸的此類裝置,不僅可創造3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
G. 石油蒸餾出的東西
石油(原油)煉制開始是用常減壓蒸餾分離不同溫度的組分。
一般情況下,180℃以下內為汽油餾分(石腦油),180℃-360℃為容柴油餾分,360℃到500℃(或480℃)為蠟油,500℃(480℃)以上為減壓渣油。
汽油餾分和柴油餾分經過脫硫、精製、調和以及添加各種助劑才能成為我們的車用汽柴油。蠟油和渣油再經過進一步的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等加工為汽油和柴油餾分。
你說的怎麼區分開,是混合之後分離還是各自不同鑒別?
如果是鑒別的話很容易的,不同溫度餾分的閃點、密度、粘度包括氣味和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汽油顏色最淺,密度最小,粘度最小,閃點最低;柴油、蠟油、渣油依次變深變大。
要是分離的話,可以用色譜分離。有石油組分分離的專用色譜柱。
希望對你有幫助!
H. 原油蒸餾的歷史發展
19世紀20年代主要石油產品為燈用煤油,原油加工量較少,原油蒸餾用釜式蒸餾法(原油間歇送入蒸餾釜,在釜下加熱)進行。19世紀80年代,隨著原油加工量逐漸增加,將4~10個蒸餾釜串聯起來,原油連續送入,稱為連續釜式蒸餾。1912年,美國M.T.特朗布爾應用管式加熱爐與蒸餾塔等加工原油,形成了現代化原油連續蒸餾裝置的雛形,原油加工量越來越大。近30年來,原油蒸餾沿著擴大處理能力和提高設備效率的方向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代化大型裝置(見彩圖)。中國現有40餘套原油蒸餾裝置,年總加工能力超過100Mt。
原油蒸餾產率主要取決於原油的性質。中國大慶原油的汽油餾分(130℃前)產率約為4.2%,噴氣燃料餾分(130~240℃)約為9.9%,輕柴油餾分(240~350℃)約為14.5%,重質餾分油(350~500℃)約為29.7%,其餘為減壓渣油(約為41.7%)。勝利原油的汽油餾分(200℃前)約為7%,輕柴油餾分(200~350℃)約為18%,重質油餾分(350~525℃)約30%,減壓渣油約為45%。
原油蒸餾是石油煉廠中能耗最大的裝置,採用化工系統工程規劃方法,使熱量利用更為合理。此外,利用計算機控制加熱爐燃燒時的空氣用量以及回收利用煙氣余熱,可使裝置能耗顯著降低。
I. 什麼是瀝青稠度
石油瀝青來自原油中最重的組分,是高度縮合的多環烴類混合物,常溫下為無定型黑色固體,斷面有亮光。大量用於鋪公路路面、建築材料、木材防腐、絕緣材料等。氧化瀝青的原料是原油蒸餾的減壓渣油和重油溶劑脫瀝青裝置所得的瀝青。瀝青氧化的目的是改變其組成,使軟化點提高,針入度及溫度敏感性減小。可以根據不同要求生產各種牌號的石油瀝青。如果減壓渣油的軟化點高,也可以不經氧化直接作為商品道路瀝青。
早期的氧化設備是單獨釜,現已發展為單塔或多塔串聯的連續氧化瀝青工藝。原料油經加熱爐加熱到260~280℃進入氧化塔,塔內鼓入壓縮空氣進行劇烈攪拌,進行氧化。所生產的氧化瀝青進入成品罐,然後送往成型、包裝,得到的產品主要是建築瀝青。生產道路瀝青一般採用淺度氧化工藝,單塔連續操作,渣油進塔溫度為190~210℃。隨原料不同,生產的瀝青標號不同,操作條件也不盡相同。
石油瀝青的性能指標主要有針入度、軟化點、延度。針入度表示石油瀝青的硬度,針入度越小表明瀝青越稠硬。我國用25℃時的針入度劃分石油瀝青的牌號。延度表示瀝青在應力作用下的稠性和流動性,也表示拉伸到斷裂前的伸展能力。延度大,表明瀝青的塑性變形性能好,不易出現裂紋,即使出現裂紋也容易自愈。軟化點表示瀝青受熱由固態轉變為具有一定流動能力時的溫度。軟化點高,表示瀝青的耐熱性能好,受熱後不致迅速軟化,並在高溫下有較高的粘滯性,所鋪路面不易受熱而變形。軟化點太高,則會因不易熔化而造成鋪澆施工的困難。除此之外,還有抗老化性。石油瀝青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溫度及日光等條件的影響,瀝青會因氧化變硬變脆,即老化,針入度和延度減小,軟化點增高。
提高氧化瀝青的反應溫度,可以相對縮短氧化時間,但氧化溫度過高,會促使大量生成大分子縮合物,如焦炭等,影響產品質量;增加氧化風量,可以提高氧化反應的速度,但達到一定限度後,再增加基本不起作用;氧化時間過短,產品的軟化點低,針入度大,達不到質量標准,但氧化時間過長,瀝青變脆。因此要根據原料油性質嚴格控制好操作條件。建築瀝青均為經過氧化製成,道路瀝青則有的是渣油淺度氧化,有的是經溶劑脫出的瀝青調和製成,而重交瀝青質量要求較高,只能選用某些稠油油田的原油,例如勝利油田的單家寺、遼河油田的歡喜嶺、渤海海上油田的綏中36-l等原油,才能生產出符合標準的重交瀝青
J. 原油蒸餾是什麼
一、原油蒸餾原理
原油煉制的基本途徑是將原油分割為幾個不同沸點范圍的餾分,然後按照石油產品的使用要求,分離除去這些餾分中的有害組分,或是經過化學反應轉化成所需要的組分,從而獲得合格的石油產品。原油的分割和石油餾分在加工過程中的分離常常採用蒸餾的手段。原油常減壓蒸餾是原油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常減壓蒸餾裝置是煉油廠的龍頭裝置。
(一)精餾
蒸餾是按原油中所含組分的沸點(揮發度)不同,加熱原油使其汽化冷凝,將其分割為幾個不同的沸點范圍(即餾分)的方法。由於原油成分十分復雜,沸點相近,採用一次汽化和一次冷凝的蒸餾方法,分離效果差,因此在煉油廠採用多次汽化、多次冷凝的復雜的蒸餾過程,稱為精餾。精餾按操作方式分為連續和間歇式兩種。
圖8-2原油常壓塔
原油減壓塔常採用減壓和塔底通入水蒸氣汽提「雙管齊下」的方法,蒸餾重質油品效果較好。採用塔底水蒸氣汽提可減少塔底排出的減壓渣油中輕餾分的含量。
二、原油蒸餾流程
一個完整的原油蒸餾過程,除了精餾塔外,還配置了加熱爐、換熱器、冷凝器、冷卻器、機泵等設備。這些設備按一定的關系用工藝管線連接起來,同時還配有自動檢測和控制儀表,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就形成了原油蒸餾裝置的工藝流程。
圖8-3是典型的原油常減壓蒸餾原理流程圖,主要由加熱爐(常壓爐、減壓爐)、常壓塔和減壓塔三部分組成。其工藝過程為:
(1)原油換熱。原油經原油泵加壓後,在換熱器內換熱至130℃進入脫鹽罐,在破乳劑、注水、電場的作用下脫去攜帶的水分和部分鹽類;經脫鹽、脫水的原油繼續與各種餾分在換熱器內換熱,原油被加熱到230℃進入初餾塔。在初餾塔塔頂蒸出一部分初頂汽油餾分,初餾塔塔底油經初底泵抽出後繼續換熱至270~300℃進入常壓爐,加熱至約360℃進入常壓塔。
(2)常壓蒸餾。原油經加熱送入常壓塔後,在塔頂分出汽油餾分或重整原料油,經換熱、冷凝,冷卻到30~40℃,一部分作塔頂迴流,一部分作汽油產品流出裝置。常壓塔設有三個側線,分別進入三個汽提段構成一個汽提塔,汽提出煤油、輕柴油和重柴油等餾分。
(3)減壓蒸餾。用常底泵將常壓塔底抽出常壓重油(約358℃)通到減壓加熱爐加熱到約390℃,進入減壓塔,真空泵抽至塔內壓力為3.0kPa左右或更低。減壓塔頂不出產品,塔頂管線是供抽真空設備抽出不凝氣之用。從減壓塔側抽出的幾個側線原料(減壓一線、減壓二線、減壓三線等)和減壓塔底抽出沸點很高(>550℃)的減壓渣油,可進行二次加工。
圖8-3典型的原油常減壓蒸餾原理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