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餾裝置分為哪三個部分需要哪些儀器
1.冷凝器,冷凝器底部接的彎頭,接液燒瓶
2.沸石
3.底端 1/3處
4.低進高出(下進上出)
2. 蒸餾裝置是由哪三大部分組成
一套蒸餾裝置包括:蒸餾燒瓶、蒸餾頭、溫度計及套管、直型冷凝管、接液管和接收瓶。
3. 蒸餾裝置是由什麼組成的
鐵架台+蒸餾燒瓶(若為多種液體混合則需溫度計,水銀球在支管處)+冷凝管+尾接管+錐形瓶(可能有個木塊墊著)
4. 蒸餾裝置是由哪三大部分組成
蒸餾部分,冷凝裝置,接收部分再細一點的舉個例子來說:蒸餾燒瓶、蒸餾頭、溫度計及套管、直型冷凝管、接液管和接收瓶視情況而定冷凝管的類型
5. 蒸餾裝置圖及各部名稱
鐵架台、蒸餾燒瓶、石棉網、溫度計、酒精燈、冷凝管、錐形瓶。
6. 常壓蒸餾裝置由哪幾部分構成
蒸餾塔、冷卻器,鍋爐、預熱器、再沸器、循環泵、收集罐、進料泵,流量計、等。
7. 蒸餾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安裝是注意什麼
加熱氣化部分,冷凝部分,接收部分,為了取得良好的實驗結果溫度計一定要插到蒸餾燒瓶支管口處,燒瓶中一定要加入沸石,防止爆沸
8. 實驗室蒸餾裝置主要包括哪六個部分
從左到右,從下到上,根據酒精燈的高度固定好鐵圈高度,石棉網,蒸餾燒瓶及用鐵夾固定住蒸餾燒瓶,冷凝管,接受器
9. 水蒸氣蒸餾裝置主要由幾大部分組成
水蒸氣蒸餾系指將含有揮發性成分的植物材料與水共蒸餾,使揮發性成分隨水蒸氣一並餾出,經冷凝分取揮發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該法適用於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在水中穩定且難溶或不溶於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當水和有機物一起共熱時,整個體系的蒸氣壓力根據分壓定律,應為各組分蒸氣壓之和。即P=PA+PB,其中P為總的蒸氣壓,PA為水的蒸氣壓,PB為不溶於水的化合物的蒸氣壓。當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蒸氣壓總和等於外界大氣壓時,混合物開始沸騰。而混合物的沸點比其中任何一組分的沸點都要低些。因此,常壓下應用水蒸氣蒸餾,能在低於100℃的情況下將高沸點組分與水一起蒸出來。蒸餾時混合物的沸點保持不變,直到其中一組分幾乎全部蒸出(因為總的蒸氣壓與混合物中二者相對量無關)。
該法適合以下物質: 1.不溶或難溶於水。2.在沸騰下與水長時間共存而不發生化學反應。 3.在100℃左右時必須具有一定的蒸氣壓。
水蒸氣蒸餾裝置通常由水蒸氣發生器、蒸餾部分、接受部分組成。
如圖1-a所示,一般按照水蒸氣發生器、長頸圓底燒瓶、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接受瓶的次序依次安裝。
水蒸氣發生器一般是用金屬製成,通常其盛水量以其容積的3/4為宜,如果太滿,沸騰時水將沖至長頸燒瓶中,太少,則不夠用。也可用三口燒瓶代替,其側口還可安裝滴液漏斗,當三口燒瓶中的水減少後,可以及時添加,如圖1-b所示。
在發生器的上端插入長1 m、內徑約5mm的玻璃管作為安全管。安全管需幾乎插到發生器的底部。當容器內蒸氣壓過大時,水可沿著安全管上升,以調節體系內部壓力。如果系統發生阻塞.水便會從安全玻璃管的上口噴出。
長頸圓底燒瓶的容量通常在500mL以上,燒瓶內的液體不超過其容積的1/3。燒瓶的位置應向發生器的方向傾斜45°,防止瓶中的液體因跳濺而沖入冷凝管內。也可以使用圓底燒瓶加上克氏蒸餾頭來代替長頸燒瓶。如圖1-c所示。
圖1 水蒸氣蒸餾裝置
蒸氣導入管的末端應彎曲,使之垂直地正對瓶底中央並伸到接近瓶底的位置。蒸氣導出管(彎角約30°)的孔徑最好比導入管稍大一些,一端插入雙孔木塞,露出約5mm,另一端插入單孔木塞,和冷凝管連接。餾出液通過接引管進入接受瓶,接受瓶可置於冷水浴中冷卻。
在水蒸氣發生器與蒸氣導入管之間應裝上一個T形管,並在T形管下端連一個彈簧夾,以便及時除去冷凝下來的水滴。要盡量縮短水蒸氣發生器與長頸圓底燒瓶之間的距離,以減少水蒸氣的冷凝。
圖1中所示的前三種水蒸氣蒸餾裝置中的水蒸氣均來自於水蒸氣發生器,屬於間接水蒸氣蒸餾裝置。圖1—d所示的裝置則屬於直接水蒸氣蒸餾裝置,產生水蒸氣的水與被蒸餾物一起放在圓底燒瓶中,加熱至沸騰後.水蒸氣即把蒸餾物夾帶出來。當圓底燒瓶中的水減少後,可通過滴液漏斗及時添加。
10. 實驗室蒸餾裝置由哪五部分組成
溫度計 蒸餾瓶 冷凝管 酒精燈 錐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