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年級科學,你用什麼方法能除掉水壺內的水垢寫出2種
加醋,適當稀釋後浸泡。定時搖晃觀察,水垢會自動脫落。脫落後,倒去酸液,清水洗滌幾次即可。切不可長時間浸泡,否則會腐蝕水壺。塑料製品則可長時間浸泡。
在水壺中倒些醋,用軟毛刷子輕輕刷洗,要用醋充分接觸水銹,如果還有頑固的,可以稍倒些熱水繼續刷洗,水銹完全消失後,用清水沖洗就可以了。
水銹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因為是不溶於水的,所以就會結在瓶壁上,醋里有醋酸,它可以和碳酸鈣反應生成可容於水的鹽,因此就可以洗掉了。
可是由於醋酸是弱酸,所以,不會立桿見影,就要藉助工具,毛刷什麼的都可以,或者加熱水促進反應。
洗潔精洗衣粉都是鹼性的,不能和碳酸鈣反映,所以無效,還會傷害皮膚。
醋是很弱的酸,又被稀釋了很多,所以,不會傷害手的,放心用就行,希望早日祛除。
其他方法:
1.磁鐵除垢法:在積水垢的水壺中放入一塊磁鐵,燒水時會使壺內厚厚的水垢自行裂開。
2.土豆除垢法:在結滿水垢的壺中放幾個土豆,煮上幾小時,厚厚的水垢就會自行脫落,而壺體不會損壞。
3.蘋果除垢法:大水壺中放滿蘋果,蓋嚴壺蓋。一周後取出蘋果,壺內壁的水垢會變軟,用水沖洗即可除掉內壁上的水垢,蘋果也會變得更甜,可謂一舉兩得。
4.米(面)湯除垢法:將剩米湯或面湯裝入結滿水垢的壺中,越稠越好,為使其盡快發酵,冬天時要將水壺放到溫度較高的地方,經幾天放置,待其自然發酵變酸後,壺中水垢就會慢慢脫落。放置時間越長,去垢效果會越好。這種辦法的好處安全、省力、不損壞水壺。
② 科學小論文怎麼寫啊
魚會說話嗎?
您相信魚會說話嗎?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我想知道魚是否會說話?
我家買了兩條小金魚,一條是全黑的,黑的叫樂樂,因為它很快樂。一條紅白相間的名字叫欣欣,因為它懂得欣賞,很好玩吧!他倆生活在魚缸里,這個魚缸可「非比尋常」。裡面有山、花、樹、貝殼、彩色石頭……。很美吧!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點左右,我正要去餵食,我看見這么一個現象,我把魚食撒到魚缸里,樂樂吃了一點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點15分,我看見魚缸里的貝殼反過來了,小欣欣看見了,好像以為它——這個小貝殼要死了,連忙游過去,用它的頭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鍾,它就不抵了,它游到樂樂旁邊,用自己的尾巴掃了掃樂樂,然後互相碰了一下頭,樂樂和欣欣一起游過去,把那塊貝殼一起弄回原樣了,這一點證明了「團結力量大」。
通過兩次的觀察,讓我知道了人類有人類的表達方式和交流語言,動物也有自己王國的表達方式和交流,這也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不團結,那麼你將一無所有,朋友之間的友誼真偉大。同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發現,但是不能因為你在動物身上作試驗,就傷害小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③ 水垢哪來的 論文
水垢形成的原因是由於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離子,鎂離子,碳酸氫根離子,以及氫氧根離子等,在受熱的條件下生成了難溶性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的緣故。
④ 科學小論文
很簡單的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
具有科學性(廢話嘿嘿)創造性(也就是最好不要去抄)實踐性(自己去做做)
分為
科學觀察小論文(比如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科學考察小論文(考察你附近的空氣污染情況如何,污染源在哪)
科學實驗小論文(描述用醋去除水壺的水垢、用醋溶去雞蛋外殼等)
科學說明小論文(從書刊資料等獲取材料,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的話說明某一觀點,比如為什麼會有閃電)
現在可以決定要寫哪種了嘛?如果時間緊急的話,可以寫下說明小論文
所以你可以給自己一個課題,然後去研究下,就能寫出論文了
至於文體,可以採用語文作文里的說明文,或者記敘文。
⑤ 化學小論文(高一的) 題目任選下列其一:1、出去水垢的研究報道2、飲用水的研究調查3、化學史調查研究
化學史小論文。好寫一點哦。
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我們的祖先鑽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充分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現象。當時這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化學知識的形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歷史的前進。化學的發展,主要經歷以下幾個時期: (一)化學的萌芽時期: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類學會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製出陶器、由礦石燒出金屬,學會從穀物釀造出酒、給絲麻等織物染上顏色,這些都是在實踐經驗的直接啟發下經過長期摸索而來的最早的化學工藝,但還沒有形成化學知識,只是化學的萌芽時期。 (二)煉丹和醫葯化學時期:約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學被煉丹術、煉金術所控制。為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徵富貴的黃金,煉丹家和煉金術士們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驗,而後記載、總結煉丹術的書籍也相繼出現。雖然煉丹家、煉金術士們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們在煉制長生不老葯的過程中,在探索「點石成金」的方法中實現了物質間用人工方法進行的相互轉變,積累了許多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條件和現象,為化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當時出現的「化學」一詞,其含義便是「煉金術」。但隨著煉丹術、煉金術的衰落,人們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學方法轉而在醫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當發揮,中、外葯物學和冶金學的發展為化學成為一門科學准備了豐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學時期:這個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隨著冶金工業和實驗室經驗的積累,人們總結感性知識,進行化學變化的理論研究,使化學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這一階段開始的標志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為化學元素指明科學的概念。繼之,化學又借燃素說從煉金術中解放出來。燃素說認為可燃物能夠燃燒是因為它含有燃素,燃燒過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過程,盡管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學事實統一在一個概念之下,解釋了許多化學現象。在燃素說流行的一百多年間,化學家為解釋各種現象,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多種氣體的存在,積累了更多關於物質轉化的新知識。特別是燃素說,認為化學反應是一種物質轉移到另一種物質的過程,化學反應中物質守恆,這些觀點奠定了近代化學思維的基礎。這一時期,不僅從科學實踐上,還從思想上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做了准備,這一時期成為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 (四)定量化學時期:這個時期從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學發展的時期。1775年前後,拉瓦錫用定量化學實驗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開創了定量化學時期,使化學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接著義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化學,化學才真正被確立為一門科學。這一時期,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發展了有機結構理論,這些都使化學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也為現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科學相互滲透時期:這個時期基本上從20世紀初開始,是現代化學時期。20世紀初,物理學的長足發展,各種物理測試手段的涌現,促進了溶液理論、物質結構、催化劑等領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論的發展,使化學和物理學有了更多共同的語言,解決了化學上許多未決的問題,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等理論逐步完善。同時,化學又向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滲透,使過去很難解決的蛋白質、酶等結構問題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學等得到快速的發展。 自從化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後,化學家們已創造出許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到了21世紀初,人類發現和合成的物質已超過3000萬種,使人類得以享用更先進的科學成果,極大的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生活. 近年來,綠色化學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學生產工藝和產品向著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化學必將使世界變的更加絢麗多彩.
誠然,科學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因而化學的發展也決不會停滯不前。
⑥ 科技小論文(400字以上)
———之節能減排創造篇 隨著能源的減少,人們逐漸變得重視節能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仍不清楚怎樣節能,讓節能只是一個說的到,卻不能全做的到的事情,往往還因缺乏科學的節約常識和「小竅門」,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現象。現在我來就介紹家庭的節電。 有一次教訓讓我刻骨難忘 。一天,我家用電飯煲蒸飯,用完後,老媽忘了拔插頭就糊里糊塗的讓我們吃飯……吃完飯後,我來到廚房喝水,喝完水,我剛轉過頭,突然發現電飯煲,還沒有拔插頭,我嚇得趕緊跑過去,把插頭拔了。這時,我心想:好險,幸虧我拔了電源,要不得多費電那!嚇死了…… 現在我來就介紹家庭的節電: 電飯煲節電小竅門
現在市面上的電飯煲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電飯煲,另外一種是電腦電飯煲。使用機械電飯煲時,電飯煲上蓋一條毛巾,注意不要遮住出氣孔,這樣可以減少熱量損失。當米湯沸騰後,將按鍵抬起利用電熱盤的余熱將米湯蒸干,再摁下按鍵,燜15分鍾即可食用。電飯煲用完後,一定要拔下電源插頭,不然電飯煲內溫度下降到 70度以下時,會自動通電,這樣既費電又會縮短使用壽命。盡量選擇功率大的電飯煲,因為煮同量的米飯,700瓦的電飯煲比500瓦的電飯煲要省時間。電腦電飯煲一般功率較大,在800瓦左右,從而節能,但價格稍貴,一般都在500元至800元之間。 空調節電小竅門
1.空調使用過程中溫度不能調得過低。因為空調所控制的溫度調得越低,所耗的電量就越多,故一般把室內溫度降低6至7度就行了。
2.製冷時室溫定高1度,制熱時室溫定低2度,均可省電10%以上,而人體幾乎覺察不到這微小的差別。
3.設定開機時,設置高冷/高熱,以最快達到控制目的;當溫度適宜時,改中、低風、減少能耗,降低噪音。
4.「通風」開關不能處於常開狀態,否則將增加耗電量。
5.少開門窗可以減少房外熱量進入,利於省電。
6.使用空調器的房間,最好使用厚質地的窗簾,以減少涼空氣散失。 …… 看了這么多小竅門自己也手癢了,拍拍腦瓜子,想出個節約水的好辦法:找出海綿、圖釘、拖鞋。先將海綿均勻的分布在拖鞋底,再用大頭釘固定。這樣節水的鞋拖做好了,跟那得用水清洗好幾次的拖把節水多了。只不過一個鞋拖不管用,得多幾個! 節能是很重要的,人都應該用這些小竅門,不應該因嫌麻煩就不去做這些事。這些事對誰都有極大的好處的,僅僅需要舉手之勞而已。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大節能力度,多多宣傳。讓人類都節約這並不是永遠都有的能源!為造福我們的後代而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