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斐林試劑用蒸餾水稀釋5倍

斐林試劑用蒸餾水稀釋5倍

發布時間:2021-03-30 17:35:28

1. 澱粉液加上蒸餾水會變成什麼啊,。和斐林試劑有什麼關系

澱粉會溶在蒸餾水裡
不會反應
要檢驗澱粉要用碘水
斐林試劑檢驗可溶性還原糖
比如葡萄糖
水浴後會出現磚紅色沉澱

2. 菲林試劑法測總糖與測還原糖的區別

  1. 菲林試劑只能用來檢測還原糖。

  2. 直接滴定法即斐林試劑熱滴定法。斐林試劑由甲溶液和乙溶液組成。甲溶液含硫酸銅和亞甲基藍(氧化還原指示劑);乙溶液含氫氧化鈉、酒石酸鉀鈉和亞鐵氰化鉀。將一定量的甲溶液和乙溶液等體積混合時,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2NaOH+CuSO4=Cu(OH)2+NaSO4。在鹼性溶液中,所生成的氫氧化銅沉澱於酒石酸鈉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酒石酸鉀鈉銅絡合物。

  3. 在加熱條件下,用樣液滴定,樣液中的還原糖與酒石酸鉀鈉銅反應,酒石酸鉀鈉銅被還原糖還原,產生紅色氧化亞銅沉澱。

  4. 反應生成的氧化亞銅沉澱於斐林試劑中的亞鐵氰化鉀(黃血鹽)反應生成可溶性復鹽,便於觀察滴定終點。

  5. 滴定時以亞甲基藍為氧化還原指示劑。因為亞甲基藍氧化能力比二價銅弱,待二價銅離子全部被還原後,稍過量的還原糖可使藍色的氧化亞甲基藍還原為無色的還原型的亞甲基藍,即達滴定終點。根據樣液量可計算出還原糖含量。

3. 斐林試劑稀釋後能得到雙縮脲試劑嗎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點不同:
(1)溶液濃度不同
斐林試劑中naoh溶液稱為斐林試劑甲,其濃度為0.1g/ml,cuso4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0.05g/ml;雙縮脲試劑中naoh溶液(雙縮脲試劑a)的濃度為0.1g/ml,cuso4溶液(雙縮脲試劑b)的濃度為0.01g/ml。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試劑是新配製的cu(oh)2溶液,它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可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發生的是雙縮脲反應。雙縮脲反應實質是在鹼性環境下的cu2+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的紫色反應。而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h2noc-nh-conh2)結構相似的肽鍵,所以蛋白質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的存在。
(3)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試劑使用時,先將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將4~5滴cuso4溶液滴入2mlnaoh溶液中),而後立即使用:雙縮脲試劑使用時,先加入naoh溶液(2ml),振盪搖勻,造成鹼性的反應環境,然後再加入3~4滴cuso4溶液,振盪搖勻後觀察現象。

4. 澱粉液加入蒸餾水後再加斐林試劑並加熱50度左右 會產生什麼現象

溶液顏色不變(還是呈淺藍色-------菲林試劑的顏色)。因為澱粉沒有還原性,不能還原菲林試劑使之產生磚紅色沉澱

5. 提供新配製的斐林試劑甲液、乙液、蒸餾水、充分利用上述試...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斐林試劑用於檢測還原糖,即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①正確;蔗糖不屬於還原糖,②錯誤;胰蛋白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理應用雙縮脲試劑鑒定,但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物質組成都相同,且斐林試劑甲液和雙縮脲試劑A液相同,只是乙液和B液濃度不同,因此可以將斐林試劑乙液稀釋,配置出雙縮脲試劑B液,從而值得雙縮脲試劑,故③正確;DNA的鑒定用甲基綠吡咯紅試劑鑒定,故C正確。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實驗的方法與過程,意在考查考生對生物實驗的掌握的能力。

6. 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

一、使用方法:

1、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組織樣液。

2、向試管內注入1ml斐林試劑。

3、將試管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

4、觀察試管中出現的顏色變化。

二、配製:斐林試劑配製時,將4~5滴CuSO4溶液滴入2mlNaOH溶液中)。注意要現配現用!

7. 鑒定蛋白質 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與乙液,可直接用於蛋白質的鑒定嗎

將斐林試劑的乙液稀釋5倍就是雙縮脲試劑的B液.
在實驗中不能直接使用.

8. 斐林試劑使用後洗試管的時候為什麼會放熱啊

斐林試劑加非還原性糖我們洗試管的時候居然感到了強烈的放熱。

眾所周知 Fehling B有120g氫氧化鈉(大概3mol)溶於1L蒸餾水,稀釋不超過20ml這種濃度的溶液不應該存在明顯的放熱現象。

所以比較靠譜的解釋是水浴加熱後試管已經冷卻但溫度高於人體溫度,手同時接觸到涼水和較熱的試管就會產生放熱的錯覺。

或者氫氧化鈉搞你手上了吧。用俗話說,叫「燒手」。

清洗試管是一個稀釋過程,氫氧化鈉稀釋,放熱,自然覺得發燙。

9. 下列是關於生物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或實驗現象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A.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

A、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混合後可鑒定葡萄糖,用蒸餾水稀釋斐林試劑乙液,並不與甲液混合,在加入斐林試劑甲液並振盪後再加入稀釋後的乙液,可鑒定尿液中的蛋白質,A正確;
B、韭菜葉含豐富的色素,不可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B錯誤;
C、由於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產生CO2,所以不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酵母菌是否進行了無氧呼吸,C錯誤;
D、用蘇丹Ⅲ染液處理花生子葉,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滴,D錯誤.
故選:A.

閱讀全文

與斐林試劑用蒸餾水稀釋5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氣凈化器定時鍵跳動是什麼情況 瀏覽:440
人體血液凈化器是什麼 瀏覽:498
用什麼工廠的廢水提煉甲醇 瀏覽:461
焦化廠的生化廢水是怎麼來的 瀏覽:683
如何讓客戶換機油濾芯 瀏覽:571
伊蘭特換空調濾芯怎麼拆 瀏覽:828
玻璃纖維耐高溫過濾器 瀏覽:884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原始記錄台賬 瀏覽:36
環氧樹脂的廢物處置 瀏覽:793
uf超濾膜濾芯哪個口是進水口 瀏覽:601
過濾棉都是水泡 瀏覽:548
化驗室污水有沒有什麼補貼 瀏覽:284
城市天際線為什麼出現污水倒灌 瀏覽:960
飲水機為什麼貴 瀏覽:556
聚乙二醇改性丙烯酸樹脂 瀏覽:228
污水處理廠的施工內容 瀏覽:718
反滲透分離的是什麼 瀏覽:417
超濾膜通過的分子量 瀏覽:969
話筒增提升處理器 瀏覽:870
雨污水管道監理如何驗收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