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中國出現蒸餾酒

中國出現蒸餾酒

發布時間:2021-03-12 03:29:56

蒸餾酒是誰發明的中國人嗎

歷代關於蒸餾酒起源的觀點,不盡相同,現將主要的觀點歸納如下: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蒸餾酒元代時外國傳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
3宋代中國已有蒸餾酒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餾器的記載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 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 >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2)考古發現了金代的蒸餾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龍縣發現了被認為是金世宗時期的銅制蒸餾燒鍋(<<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認為很難肯定是金代製品)。
(3)宋代文獻中關於「燒酒」的記載更符合蒸餾酒的特徵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 >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 "。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蒸酒" 一詞,也有人認為是指酒的蒸餾過程。如宋代洪邁的<<夷堅丁志>>卷四的< <鎮江酒庫>>記有"一酒匠因蒸酒墮入火中 "。這里的蒸酒並未註明是蒸煮米飯還是酒的蒸餾。但" 蒸酒" 一詞清代卻是表示蒸餾酒的。<<宋史食貨志>>中關於"蒸酒& quot;的記載較多。採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種"大酒",也有人認為是燒酒。但宋代幾部重要的釀酒專著(朱肱的<<北山酒經>>,或蘇軾的 <<酒經>>等)及酒類網路全書<<酒譜 >>中均未提到蒸餾的燒酒。
4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 >>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
5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 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② 蒸餾酒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有一種復說法,說高度白酒的出制現,是在元代。《中國大網路全書·釀酒科技文化》中就進行過這樣的闡述:「元明清時期,固態蒸餾工藝廣泛應用於釀酒,蒸餾酒生產遍及全國,新工藝不斷被研究和應用。」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元軍在入主中原的時候,從歐亞帶來了蒸餾技術,於是蒸餾酒開始出現。現在中國的幾大名酒,他的歷史都是在明清時期。
又有說法言及高度白酒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了。這種說法把著眼點放在了「燒酒」的「燒」字上面。白居易有「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至今還有實物為證者是上海博物館馬承源先生用漢代蒸餾器蒸酒試驗所得的酒,最高酒度是26.6%vol,最低為14.7%vol,平均在20%vol左右,而且「酒香味道佳」。四川劍南春公司生產的「劍南春」,據說在漢代以前稱為「綿竹大麴」,唐代才稱為「劍南燒春」。在李肇的《唐國史朴》中有記載,《新唐書·德宗本紀》也記載在唐大歷十四年,「劍南燒春」被定為皇室的貢酒。

③ 中國蒸餾酒品牌有哪些

首先中國蒸餾酒分抄為五個香襲型
1 醬香型(名品):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貴州仁懷賴茅酒,湖南常德五陵酒等。
2 濃香型(名品):瀘州老窖大麴,四川宜賓五糧液,江蘇泗陽洋河大麴,安徽古井貢酒,江蘇泗陽雙溝大麴,四川成都全興大麴,安徽口子酒,河南伊川杜康酒,山東曲阜孔府家酒等。
3 清香型(名品):山西汾陽汾酒,山西祁縣六曲香酒,山西汾陽特製北方燒酒,清香大麴,河南寶豐酒等。(「一花,兩曲,兩燒」)
4 米香型(名品):廣西桂林三花酒,廣東五華縣長樂燒,廣東石灣酒廠玉冰燒,吳楠瀏陽河小曲,岳陽小曲等。
5 兼香型(名品):貴州董酒

④ 蒸餾酒的中國

中國的蒸餾酒主要是白酒。中國白酒因其原料和生產工藝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回主要有以下五答種:
①清香型。清香型白酒的特點是清香純正,醇甘柔和,諸味協調,餘味凈爽,如山西汾酒。
②濃香型。濃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芳香濃郁,甘綿適口,香味協調,回味悠長,如四川瀘州老窖特曲。
③醬香型。醬香型白酒的特點是香氣幽雅,酒味醇厚,柔和綿長,杯空留香,如貴州茅台酒。
④米香型。米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蜜香清柔,幽雅純凈,入口綿甜,回味怡暢,如廣西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園大米原漿酒。
⑤兼香型。兼香型白酒的特點是一酒多香,即兼有兩種以上主體香型,故又被為混香型或復香型,如貴州董酒。
⑥芝麻香型。從濃香型,醬香型等分離出一種菌種,經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蒸餾加工而成,且還在百年酒壇中長期儲藏。具有酒體醇厚豐滿,色澤微黃,清澈透明,幽雅細膩,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之獨特風格。如:江蘇泰州的「梅蘭春酒」。
除白酒外,中國還有一些其他蒸餾酒,如山東煙台金獎白蘭地,是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後蒸餾而得。

⑤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釀造蒸餾白酒的

元朝開始有這種技術,明朝才逐漸大規模的。所以水滸里武松的18碗就是米酒低度的。

⑥ 我國哪個歷史時期出現了蒸餾酒

唐朝時期,我國除了自然發酵的葡萄酒,還有葡萄蒸餾酒,也就是白專色白蘭地,即出現了燒酒屬。燒酒利用酒精與水的沸點不同,蒸烤取酒。蒸餾酒的出現,是釀酒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唐太宗在破高昌國時,得到過西域進貢的蒸餾酒,故有「唐破高昌始得其法」「用器承取滴露」的記載,說明唐代已出現了燒酒。

唐朝時期,我國西北和西南兩大地區幾乎同時出現白酒蒸餾技術。因此,在唐代文獻中,出現了燒酒、蒸酒之名。

⑦ 蒸餾酒在中國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普及的

東漢。元代普及。

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

專門研究這一課題的吳德鐸先生和馬承源先生認為我國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紀時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銅蒸餾器了。但他們並未認定此蒸餾器是用來蒸餾酒(吳德鐸:"阿剌吉與蒸餾酒",<<輝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吳德鐸先生在1986 年於澳大利亞召開的第四屆中國科技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這一研究結果後,這一轟動世界科技史學界的論文引起了致力於<<中國科學技術史>>這一巨著編撰者,英國劍橋大學東方科學技術史圖書館館長李約瑟博士的高度重視。

並表示要對其原著作中關於蒸餾器的這部分內容重新修正。這篇論文也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王有鵬:"我國蒸餾酒起源於東漢說"<<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屆中國酒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暫時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7)中國出現蒸餾酒擴展閱讀:

流派:

從文史資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餾酒分為南北兩大類型,如在明代,蒸餾酒就起碼分為二大流派,一類為北方燒酒,一類為南方燒酒。<<金瓶梅詞話>>中的燒酒種類除了有"燒酒"(未註明產地)外,還有"南燒酒"這一名稱。但實際情況是在北方除了糧食原料釀造的蒸餾酒外,還有西北的葡萄燒酒,內蒙的馬乳燒酒;

在南方還可分為西南(以四川,貴州為中心)及中南和東南(包括廣西,廣東)兩種類。這樣的分類僅僅是粗略的,並無統一的劃分標准。

由於燒酒的主要特點是酒精濃度高,許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濃度是隨著酒精度而提高的,酒的香氣成分及其濃淡成了判斷燒酒質量的標准之一。我國風格多樣的燒酒,主要是釀造原料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其次是釀造技術等因素。

⑧ 蒸餾酒是什麼時間出現的

我國在宋代開始製造蒸餾酒。釀造的酒中乙醇的濃度不會太高,因為酒中乙醇的濃度超專過10%時,屬就抑制了酵母菌的活動能力,發酵作用也就停頓下來了。取得烈性的濃酒必得通過蒸餾過程。

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所撰《物類相感志》中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滅」的話,這種可燃燒的酒應是一種蒸餾酒。

1975年在河北省青龍縣發現了一具同一時期的金代銅胎蒸餾鍋,估計可能是用來蒸酒的。盡管宋代可能已經有了蒸餾酒,但肯定還十分罕見。即使至明代晚期,宋應星在撰寫的《天工開物》中,也沒有提及蒸餾酒。

⑨ 我國是什麼時候有蒸餾酒技術的

「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法萊《世界風俗·酒》載:「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竊飲之。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其非蒸餾酒無疑。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二《谷部》雲:「燒(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以「溜酒」起於元代,太遲,亦有問題。「溜酒」之名,早已見於唐詩。《荔枝樓對酒》詩雲:「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可見唐代已有蒸餾酒。(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蒸餾酒元代時外國傳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 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 。章穆的<飲食辨>中說: 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 。
現代吳德鐸先生則認為撰寫<<飲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當時是用蒙文的譯音寫成「阿剌吉」,而並未使用舊有的漢文名(燒酒)。故不應看成是外來語。忽思慧並沒有將「阿刺吉」看作是從外國傳入的。
至於燒酒從元代傳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縱野先生認為: 在元時一度傳入中國可能是事實,從西亞和東南亞傳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為人們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縱野: 我國白酒起源的探討 ,<<黑龍江釀酒>>,1978年)。

⑩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唐朝。

據歷史記載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法國《世界風俗·酒》載:「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竊飲之。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其非蒸餾酒無疑。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

(10)中國出現蒸餾酒擴展閱讀:

由於酵母菌在高濃度酒精下不能繼續發酵,因此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濃度般不會超過20%。採用蒸餾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質揮發性不同的特點,可以將易揮發的酒精(乙醇)蒸餾出來。

蒸餾出來的酒汽往往酒精含量較高,經冷凝、收集就成為濃度約為65% ~70%的蒸餾酒。所以,蒸餾器的採用是釀酒工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而且蒸餾技術還可以用於其他行業,尤其是現代的石油工業廣泛使用蒸餾器,這些都為現代文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在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古時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土忌」、「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土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發酵容器的多樣性也是造成燒酒香型各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傳統的發酵容器分為陶缸和地窖兩大類型。陶缸還有地缸(將缸的大部分埋人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內的缸。自古以來,酒的發酵便離不開容器,黃酒發酵的容器多數為陶質容器,有的燒酒仍繼承陶質容器發酵的傳統。

如南方的燒酒發酵容器幾乎都是採用陶器,即使是糟燒酒,也是如此。但自從出現蒸餾酒後,這一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地窖這一特殊的容器應運而生。所謂地窖發酵就是掘地為窖將原料堆積其中,讓其自然發酵。

閱讀全文

與中國出現蒸餾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流互感器如何提升精度 瀏覽:701
自己清洗ro膜 瀏覽:565
一體式凈水器濾芯有什麼區別 瀏覽:3
大話西遊2男鬼用什麼武器回血最好 瀏覽:312
如何選擇飲水器濾芯的規格 瀏覽:875
水龍頭凈水器出水少怎麼辦 瀏覽:965
義騎v8摩托車機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423
瑞士原廠空氣濾芯多少錢一個 瀏覽:146
進口純凈水機哪個品牌好 瀏覽:100
硫酸亞鐵處理污水方法 瀏覽:716
一套污水排水系統大概多少錢 瀏覽:921
污水處理廠一個月有多少污泥 瀏覽:180
前洲污水處理廠廠長 瀏覽:180
我的世界神秘高效要素蒸餾 瀏覽:553
深圳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615
鈑金清洗為什麼要用純水 瀏覽:837
釜式蒸餾工作原理 瀏覽:760
離子交換亞硝酸根 瀏覽:513
超濾凈凈水器價格 瀏覽:559
倍世凈水怎麼測試水質是153呢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