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在減壓蒸餾前需要檢查系統的氣密性
如不檢查氣密性,則在減壓後會漏氣,無法達到所需真空度
㈡ 怎樣檢查蒸餾裝置的氣密性
將最後的導管放入水中
然後用酒精燈微微加熱燒瓶,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氣密性良好
㈢ 在蒸餾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升高溫度法;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回的一端浸在水裡,答兩手緊貼容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
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3)減壓蒸餾裝置氣密性擴展閱讀:
在升高溫度法中,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就應該採用微熱法。
微熱法具體操作為: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㈣ 蒸餾前為何要檢查裝置氣密性
減壓蒸餾在蒸餾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防止漏氣。
㈤ 水蒸氣蒸餾時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對水蒸氣發生器進行加熱,稍後發現三口燒瓶中的水蒸氣導入管口冒出氣泡則證明密封良回好,反之漏氣。答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Absorption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㈥ 常見幾種裝置檢查氣密性方法
那麼一般情況下的話,常規的檢測方式的話,大約有3~5種,這種情況都是比較正常的,合理范圍區間之內。
㈦ 減壓蒸餾中如何檢查系統的氣密性
如果在玻璃儀器完好的情況下
在連接處塗好真空酯
氣密性較好時
裡面一旦為負壓
後面的餾分收集裝置比如小圓底燒瓶懸空放置不會松開落下
說明密閉性較好
滿意請採納
謝謝
㈧ 蒸餾裝置的氣密性怎麼檢驗
將燒瓶用導氣塞塞號將導管塗抹凡士林後插入塞孔,將導管放入水槽中,加熱燒瓶,若有氣體冒出則良好
㈨ 進行蒸餾裝置時,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回一會兒,導管口答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