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是用膜或吸附劑處理的、有的還經過消毒的水;而二次蒸餾水是通過連續兩次加熱、兩次回收冷凝水得到的水。前者更純凈。
② 關於自來水製取蒸餾水的問題!急
沸點
鈣離子,鎂離子
石棉網
2/3
防暴沸
蒸餾燒瓶支管口處
下口
上口
③ 製取蒸餾水的過程
在100mL燒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如圖連接好裝專置,向冷凝管中屬通入冷卻水,加熱燒瓶,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用錐形瓶收集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注意:(1)在蒸餾燒瓶中放入少量碎石片或沸石,防止液體暴沸;
(2)如果有溫度計,溫度計的水銀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緣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或者說溫度計的水銀球應靠近支管口處;
(3)蒸餾燒瓶中所盛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蒸餾燒瓶內液體不可蒸干;
(4)冷凝管中的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即「下進上出」,目的是提高冷凝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④ 自來水製取蒸餾水利用了什麼原理
蒸發原理和冷凝原理。
⑤ 用自來水製取蒸餾水的操作是煮沸還是蒸餾
蒸餾比較好
煮沸不一定能趕走微量的鹽酸 次氯酸==
⑥ 由自來水制備蒸餾水時,可以略去溫度計,為什麼冷凝管中的冷凝水要從下口進上口出,其目的是什麼
溫度計來的問題,我覺得溫度自計一般是在採用蒸餾法分離幾種揮發點有一定差別的有機物混合溶液時用的,通過溫度計控制溶液處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以將不同的物質分離開來;自來水蒸餾過程中會有HCl氣體揮發,所以一開始產生的水蒸氣中混有HCL,但是HCl好像是30多攝氏度的時候就揮發的差不多了,到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中已經沒什麼雜質了,完全可以肉眼觀察,到水沸騰時再開始收集水蒸氣,不需要用到溫度計。
冷凝水從下口進上口出是為了使冷水與熱水蒸氣的接觸面積大,接觸時間長。你想一下就會明白,如果冷凝水是從上口進的話,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順著管壁一下子就流出去了,跟水蒸氣幾乎沒有熱交換;而從下口進的話,冷凝水是慢慢充滿冷凝管的,這樣冷水可以在冷凝管內停留最長的時間,同時冷水和熱氣的熱交換主要是通過冷凝管壁進行,冷凝管中充滿了水,熱交換效率也比較高。
⑦ 用自來水製取蒸餾水溫度是多少
溫度大於水的沸點即100攝氏度即可,此時,水會蒸發,經過冷凝後形成蒸餾水
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
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另附網路詳細方法:http://ke..com/link?url=Kx0EO9vHhwxPNXP_JXPGQk84hLPbu9GkulmqzlNpaPPi__LYK-9JkXIdZ5W7xtlSHeU-XfyOFEi2RNi4L
⑧ 怎樣用自來水製取蒸餾水
買個蒸餾水器,如果得到更純凈的水,可能得需要二次蒸餾。
⑨ 用自來水製取蒸餾水的裝置
(1)溫度計水銀球應處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應從下口內進水,上口出水,以保證容水充滿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故答案為:度計水銀球位置;進出水方向; (2)由儀器的結構可知,A為蒸餾燒瓶,B為冷凝管,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⑩ 如何用自來水製取蒸餾水
用專門的容器
講自來水在鍋里燒沸騰
在上方放一個特殊容器講蒸發的水蒸氣接下來 慢慢凝結成水珠 這個就是蒸餾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