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材幹餾的方法以及產物
木材幹餾可以分為幾種情況:
1、常壓熱裂解:可能你在實驗室最有可能做的就版是這個了;權
2、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熱裂解:通惰性氣體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氧化,使產率和品質提高;
3、真空熱裂解:這是現在研究比較熱的一個方面,具有前兩者不具有的一些有點。
不論那種情況,最後得到的都是三種物質,木炭、木焦油、木煤氣;不過三種的方法的到各種物質的多少不同,而且要看你要的是什麼物質,不過總體三種情況,要數最後一種最好,得到的產物無論那種都比較好,首先得到的活性炭,比較面積較大,活性更大,而且碳裡面所含的揮發份比較少,因而總體品質較高;得到的木焦油,由於真空條件下,氣壓較低,因此大部分有機物揮發出來,得到木焦油的混合物,包括酸類、醇類、酯類、酮類、醛類等碳水化合物,這些物質的沸點相對比較高,因此以液態的新式冷凝下來,因而得到的木焦油產率較高;得到的木煤氣含量也要相應增加,因為氣壓降低,有利於有機物熱裂解生成小分子,如一氧化碳和甲烷等,這些有機物都是易燃的,因此,干餾產生氣體時能在罐口點燃。
2. 木材如何保管
木材在貯存過程中為保持其原有質量採取的防護措施。是木材采運和加工利用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木材變質因素
在林區、貯木場或加工廠貯存的原木和鋸材,凡是經過溫暖潮濕或烈日曝曬的季節,如無妥善的保護措施,就很容易發生菌腐、蟲蛀或開裂,而喪失其原有質量,輕則降低等級,重則成為廢材。
菌害
菌害種類繁多,有真菌和細菌。危害最大的是真菌中的木材腐朽菌,此菌多數屬擔子菌綱,少量屬子囊菌綱和半知菌綱。所引起的菌腐常見的有白腐、褐腐和軟腐,以及由各種變色菌所形成的木材不正常的變色,如藍變、褐變等。在貯存中的木材,變色和腐朽主要發生在邊材部分。而心材含有較多的化學成分,抗菌害能力比邊材強。菌類的活動,多在氣溫5~35℃之間進行,最適溫度是25~30℃。被侵害的木材經過60℃以上溫度的人工乾燥後,通常就能殺滅或阻止菌絲的生長。導致菌類活動的必要條件除溫度、食物(木材)外,還需要一定量的空氣和水分。特乾的木材,細胞腔中缺乏菌類所必需的水分;特濕的木材,細胞腔中缺乏足夠的空氣,這些都不利於菌類的生長、繁殖。不幹不濕或時干時濕的木材,最容易遭受腐朽菌的侵蝕和破壞。木材腐朽菌類對木材含水量的要求一般在25~150%之間。凡含水量小於25%或大於150%的,木腐菌都不易生長。因此,迅速使木材含水量降低至25~20%以下或保持其採伐時邊材所具有的高含水量是合理保管木材的重要原則。
蟲害
木材在貯存過程中常遭受昆蟲危害,鑽蛀成孔道和蟲眼,不但影響木材的強度,降低使用價值,且為變色菌和腐朽菌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破壞木材的昆蟲常首先侵害未剝皮的原木。按侵害的深度可分為兩類:一類只限於損害樹皮或破壞木材的表層如小蠹蟲等;另一類能鑽入木材內部,如天牛、象鼻蟲、樹蜂等。白蟻在中國南方主要危害林木和使用中的木材。其中家白蟻和散白蟻偶而也危害伐倒木和貯木場木材。
開裂
木材在貯存過程中,由於水分蒸發不一致,干縮不勻常產生開裂。帶皮原木僅在端頭橫截面開裂,剝皮原木除橫截面外,材身也發生開裂,而鋸材的橫截面和側面都容易發生開裂。開裂與乾燥的速度有密切關系。貯存楞垛如無遮蔭措施而在烈日曝曬下,則木材表面將急劇蒸發水分而發生開裂。裂紋嚴重時,能破壞木材的完整性,降低木材的強度,尤其是順紋抗剪強度,影響木材的利用和裝飾價值,而且還導致木腐菌沿裂隙侵入而引起木材的變色和腐朽。鋸材原木和膠合板原木有裂紋後,就會大量產生低劣產品。
木材保管方法
主要任務是使木材不發生菌害、蟲害和開裂,保持原有的等級和質量。保管方法有物理的和化學的兩種方法。物理方法又可分為干存、濕存(包括簡易濕存和人工降雨)和水存3種。原木根據樹種、材種、質量、用途、採伐時間、運輸方式、保管期限和地方氣候特點等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分別採用干存、濕存、人工降雨和水存等方法。鋸材則主要採用干存方法。原木或鋸材採用干存法時,對易腐、易發生蟲害的樹種必須輔以化學方法進行防腐、防蟲處理,方能阻止材質遭受損害。濕存和水存法是防止原木遭受損害的綜合保護法。
物理方法
主要是控制邊材水分的含量,消除菌、蟲的繁殖條件。
干存
在較短期限內通過剝皮和堆成通風楞,使原木邊材含水量迅速降低到25~20%以下。原木剝皮時,兩端應留10~15厘米寬剝去粗皮的樹皮圈以抑制端頭開裂。材身剝凈外皮,盡量保留內皮,以防止青斑和減輕開裂。干存楞垛均需設置高30~50厘米的楞基或楞腳,以利於楞垛內的空氣流通。楞中每層原木之間用徑級較小的健全原木作墊木。底層原木(楞腳上第一層原木)彼此相距10~30厘米,底層以上每層中的原木緊密相接或疏鬆保持3~5厘米的空隙(圖1)。短原木亦可堆成方格楞(圖2)保存。在多雨和炎熱地區,對容易腐朽和開裂的原木楞垛必須加設防雨、遮蔭篷蓋,以防止雨水落入裂隙,助長真菌危害和陽光直接照射加劇原木開裂。
圖4化學方法
是干存法的重要輔助措施,對原木、鋸材都適用。對容易腐朽、蟲蛀的木材採用防腐、殺蟲葯劑進行噴塗或浸漬處理,以防止或消滅菌、蟲的危害。常用葯劑以水溶性混合劑型為主。對已深入木材內部的害蟲,亦可採用葯物熏蒸的方法加以殺滅。
鋸材保管
鋸材在貯存期間多用干存法堆成通風垛,將含水率迅速降低至20%以下,防止木材霉、腐、蟲蛀、開裂和變形,能長期保持其原有質量。通風垛可分以下3部分:
垛基
由水泥基墩或防腐木塊、木段等組成。高度取決於當地的氣候和場地排水條件,以能保證垛內、外氣流循環有足夠的空間為准,一般高40~60厘米左右。
垛層結構
因樹種、尺寸、等級、含水量和氣候條件等而異。基本要求是:鋸材的表面應有最大部分的暴露,使之能與空氣相接觸。層與層之間的水平通風道必須用襯條或墊木隔開。襯條的厚度要適當,過厚則乾燥加快,會出現大量開裂,過薄則通風不足,會發生變色和腐朽。各層的墊條木必須保持在同一垂直線上,垛兩端的墊條應與所堆放的鋸材端部平齊,以防止或減少鋸材端部開裂或扭曲。同一垛所保管的鋸材,材長、樹種和墊條木厚度,必須嚴格一致。不同等級的鋸材必須分級歸垛。垛層中鋸材和鋸材之間的距離一般為鋸材寬度的20~50%或100%。春、夏季比秋、冬季寬,含水量高的鋸材要寬,針葉樹材比闊葉樹材要寬,需要快速乾燥的薄板材,亦可增加其寬度。在垛層中間最好留有1~3個較寬的間距,構成較大的垂直通風道,以使垛層各部分的乾燥均勻度較為一致。堆垛時應使每層板邊或中心線在同一垂直線上,否則,垂直通風狀況不好,影響乾燥質量,尤其對垛層下部的鋸材影響更大。每層鋸材的鋸頭堆放形式有齊頭、突出或隱頭3種形式。隱頭可有效地減輕或防止端頭開裂。高等級鋸材和容易開裂的闊葉樹材,宜採用隱頭的堆放方法。毛邊板的堆垛,每層板上下在垂直方向按毛邊板中心軸線排列或一邊對齊排列。
頂蓋
主要用於保護鋸材垛堆避免雨雪浸淋和陽光直接照射。頂蓋的設置要有利於空氣在垛內流通。蓋檐向前伸出約0.75米,後面和兩側伸出約0.5米。頂蓋通常取單坡式,坡度約12%。蓋面可用單塊木板拼成,第一層緊密鋪放,第二層蓋住第一層的縫隙鋪放。頂蓋應放在枕墊上,枕墊用木板積疊構成。蓋面上再加壓橫梁,用鐵絲固定。
3. 語文——《木材的蒸餾》
修改:(序號) ① 改為 木屑 (序號) ② 改為 加微熱 (序號) ③ 改為 加強熱內 (序號) ④ 改為 逸出容
4. 冷庫常用防潮隔氣材料有哪些
冷庫工程的防潮非常重要。為了防止由於蒸汽滲透引起受潮,通常的做法是在冷庫的地坪雙面做防潮層,建設冷庫比較常用的防潮材料有以下幾種:
一、油氈:瀝青油氈是用低軟化點石油瀝青浸漬原紙,再用高軟化點石油瀝青塗蓋油紙的兩面,撒以滑石粉或雲母片而成。油氈越重,其不透水性越強,抗拉強度也較大。粘貼油氈要用石油瀝青,不能用瀝青瑪碲脂,瑪碲脂易老化,蒸汽滲透性亦比石油瀝青大。
二、瀝青塑料防水材料:它是用焦油瀝青、聚氯乙烯、滑石粉、苯二甲酸二丁酯原料混合壓制而成。這種卷材具有高度的不透水性,有足夠的強度,延展性強,耐熱性達150℃,在-15℃~-20℃的溫度下不脆不裂,具有較高的耐蝕性,是新型防水防潮材料之一。
三、塑料薄膜:以聚乙烯薄膜較好,比重小,無毒性,透氣性及吸水性低;機械性能、柔軟性、耐沖擊性和耐寒性都良好,適宜作防潮隔汽層的材料。
四、瀝青: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和粘結力,是冷庫工程中的主要防水材料之一,常用的有石油瀝青和焦油瀝青兩種。
1.石油瀝青:石油蒸餾出輕油、重油,剩下的膠狀物質就是軟瀝青,用吹入空氣的辦法使軟瀝青氧化變硬就得到石油瀝青。瀝青遇熱變軟發粘,遇冷就會變硬變脆。
2.焦油瀝青:是由煤、木材等分解蒸餾而得的產物,又稱柏油,在常溫下一般為黑色固體,冬季易脆,夏季易軟化,具有高度抗水性和抗微生物性,經常用於地下工程中。肯德製冷有豐富的冷庫安裝經驗,可以去看看。
5. 木材在真空下 加熱。 能逼出碳氣嗎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將一塊木材放入真空環境,利用激光燈對它進行加熱內,這只木容塊慢慢開始受熱分解,釋放出濃重白煙,接下來隨著加熱的繼續慢慢出現了一些被燒焦的黑點,但最終整體也沒有被熔解。接下來通過對木材蒸餾試驗,被加熱的木材釋放出高熱的蒸汽氣體,這些氣體被分離出來後冷凝形成了木焦油和木醋液,而被分享的木材此時最終只剩下木炭的成分了。
6. 木材加熱分解出什麼
木材隔絕空氣加熱干餾後,干餾時的餾出物經冷凝後,可得到粗木醋液內和不凝性的氣體產物容(木煤氣),殘留釜中的是木炭。粗木醋液澄清時,上層為澄清木醋液,下層為沉澱木焦油。澄清木醋液中含酸類(主要是醋酸)、醇類(主要是甲醇)、酯類、酮類、醛類、呋喃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等,蒸餾時得到的釜殘液即為溶解木焦油。
7. 在蒸餾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升高溫度法;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回的一端浸在水裡,答兩手緊貼容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
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7)木材蒸餾氣儲存擴展閱讀:
在升高溫度法中,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就應該採用微熱法。
微熱法具體操作為: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8. 蒸餾是液體變氣體
蒸餾是利用物質間--沸點--不同,加熱使液體混合物中沸點較低的液體變為氣體揮發出來,再--降溫使氣體冷凝--,以除去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的方法.蒸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蒸餾燒瓶--.
9. 木材怎麼脫脂
參考資料: 一般來看木材的脫脂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5 1鹼液皂化法
鹼液皂化法是根據樹脂與鹼可以皂化成可溶性皂 ,隨著木材中的水分排出的原理而採用的脫脂方法。常用的鹼有碳酸鈉 (Na2 CO3)、碳酸鉀 (K2 CO3·H2 O)、苛性鈉 (NaOH)。一般為了提高鹼液的滲透性 ,採用高溫高壓蒸煮方法 ,在脫脂改性工藝中 ,壓力參數的選擇直接影響鹼液進入板材的速率和深度 ,壓力的大小關繫到脫脂處理的時間和效果 ,一般採用的壓力為 1 47× 1 0 5~ 1 96× 1 0 5Pa。鹼液濃度也影響溶液的擴散速度 ,同時也影響板材的力學強度。濃度太低 ,擴散速度小 ,進入板材的量和深度也小 ,影響脫脂效果和生產率 ;太高的濃度 ,則容易引起木材纖維的破壞 ,降低木材的強度。一般NaOH水溶液的濃度控制在 0 5%~ 1 %。由於松脂的軟化溫度在 70℃左右 ,溫度多控制在 1 0 5~ 1 2 0℃之間。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 ,松節油隨水蒸汽蒸發 ,松香與氫氧化鈉起反應生成水溶性的松酸鈉 ,並隨水排出板材。另一方面 ,在高溫高壓的鹼液浸漬下 ,多糖類被溶解 ,半纖維素得到分解 ,減少了木材內部的羥基 ,木素的比例相應增加 ,木材的變形減少 ,干縮濕脹率也減少。但鹼液皂化法使處理木材的強度有所下降 ,鹼液處理後木材材色有所加深。該法對設備的要求是能耐鹼液腐蝕的、具有密封性能的圓柱形蒸煮罐 ,罐蓋口能自動開啟、關閉 ,蒸煮罐設有蒸汽管、水位計、溫度計、壓力表、安全閥等。
5 2溶劑萃取法
溶劑乾燥 :根據樹脂溶於有機溶劑的原理 ,用能溶於水的有機溶劑如丙酮循環流過木材表面 ,在與木材接觸時將木材中的水分和樹脂等內含物浸提出來 ,從而在乾燥木材的同時除去大部分樹脂。如果將木材的含水率降至 1 0 %~ 1 5%,可能需要1 2h和丙酮的多次循環使用。由於除去了大部分的樹脂 ,溶劑乾燥法可以防止木材中樹脂的滲出。共沸乾燥 :採用不能與水相溶合的溶劑 (如全氯乙烯和三氯乙烯 )作熱交換介質乾燥木材。熱能由液體溶劑傳給木材 ,木材中的水蒸氣壓力升高 ,促使水分向木材表面移動。水分與溶劑相混合 ,以既低於溶劑也低於水的沸點 (共沸點 )同時沸騰。如採用三氯乙烯作為溶劑其松香可平均減少58 2 %,同時松節油則減少 72 8%。上述這兩種溶劑萃取乾燥方法的乾燥過程基本相似 ,板材置於處理罐內 ,熱溶劑通過處理罐循環流動。水和溶劑從罐內排出、冷凝和分離。回收的溶劑再次被加熱 ,並再次循環通過處理罐 ,乾燥終了後 ,對處理罐加熱或抽真空 ,以回收殘留在木材內的溶劑。對溶劑的要求是回收容易 ,能耗低 ,回收率高 ,且能滿足工業溶劑的普遍條件 ,即具有化學穩定性 ,不腐蝕、無毒、不燃、不爆等特點。如苯 -醇是很好的溶劑 ,當它在萃取含水率高的物料時會因與水相混而形成苯 -醇 -水三元物系 ,在其回收時產生了具最低恆沸點的三元組成 ,分離溶劑需採用多塔的恆沸蒸餾 ,設備費用高 ,能耗大 ,不利於工業生產。氯仿脫脂效果好 ,但毒性大 ;石油醚、汽油醚雖來源多 ,價格低 ,卻易燃、易爆。日本學者甲斐勇二[6 ]認為 ,氨基脲不僅對花旗松脫脂效果好而且同時可防止其變色。此外 ,溶劑乾燥投資和回收費用都很高 ,而且操作工必須具備一定的化學知識。因此 ,上述方法在工業上應用較少。
5 3催化聚合法
在一定條件下 ,α和 β -蒎烯會產生聚合 ,形成黃色的粘性的物質 ,使其固定或締合在木材內。如氯化鋁、氯化血紅素、漂白土 ,經過試驗證明是有效的。但最常用的是三氟化硼 ,將三氟化硼的酒精溶液塗刷到板材的表面 ,便會改變樹脂中萜的組成 ,α和 β -蒎烯可轉變成揮發性少的或不揮發的粘性的不易流動的降合物。在具樹脂的表面塗刷濃度為2 6%的三氟化硼溶液 ,減少樹脂滲出的效果最佳[1 ]。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對木材表面進行處理 ,木材內部的萜烯沒有變化 ,依然會向表層移動而產生樹脂的滲出 ,因此這種方法適合於乾燥後含水率較低的木材 ,在木材的塗飾之前進行。
5 4高溫乾燥法
高溫乾燥被認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脫脂方法 ,Cech[2 ]曾經做過紅松木材的脫脂試驗 ,採用高溫乾燥方法使松香平均減少 2 7 4%,松節油減少40 1 %。如果採用高溫乾燥加蒸汽處理則松香可以減少 3 0 1 %,而松節油可減少 65 0 %。這種方法主要是除去能溶解固體的樹脂酸的松節油 ,因為松節油的沸點大致是 1 50~ 2 3 0℃ ,但是如果與水共存則可降低到 1 0 0℃以下[3]。松節油在高溫下揮發 ,而在高溫汽蒸的條件下使松節油的沸點降低 ,同時高溫氣蒸提高了木材的滲透性 ,能有效地蒸發松節油成分 ,處理後剩下的固體松香便不會向外滲出。高溫加蒸汽的聯合乾燥是最有效的實用方法 ,它不需要增加任何設備只用原有的乾燥窯 ,因此投資少 ,被許多企業所採用。但是有人認為經過高溫高濕的作用 ,乾燥後的馬尾松木材表面深灰、暗淡 ,失去原有的天然的材色 ,加工成製品後呈黃褐色。
5 5真空乾燥法
真空乾燥法是把木材堆放在密閉容器內 ,在低於大氣壓力的條件下 ,進行乾燥同時除去部分樹脂的方法。真空乾燥適合於透氣性好的木材 ,若對滲透性差的落葉松木材單獨採用真空乾燥方法 ,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真空乾燥的特點主要是乾燥速度比其它方法快得多 ,與其它乾燥方法相比 ,乾燥時間大約可縮短 2 5~ 1 2。日本的內藤真理[4]用高頻真空乾燥法乾燥花旗松木材 ,認為對脫脂是有效的 ,並且主要是在乾燥初期。因為木材中的水分排除是在乾燥初期 ,所以其脫脂作用也在乾燥初期。中野隆人[5]等對落葉松木材進行蒸煮、真空和人工乾燥 ,認為蒸煮、真空處理脫脂效果好 ,因為蒸煮增加木材的滲透性。如果在蒸煮、真空處理後進行人工乾燥則脫脂效果更佳 ,因為真空乾燥縮短了乾燥時間。但是真空乾燥設備復雜 ,投資較高 ,已有真空乾燥機的廠家可以採用此種方法。一般為了提高脫脂效果 ,常常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脫脂方法相結合 ,如用葯液浸注加蒸汽乾燥 ,葯劑浸注 蒸煮 真空 ,蒸汽 真空 壓力 真空等方法。各生產廠家可以根據本廠的實際情況 ,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方法。
10. 木材廠存放的木材該如何防霉
防霉處理(除了儲存環境需要相對乾燥,還需進行防霉處理)
方式1:若板材,需要經版過熏蒸權處理,可以在熏蒸用液中加入MEIBOSS竹木防霉粉;
方式2:若有浸泡工藝,可以在浸泡液體中加入竹木防霉粉,木材浸泡後即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方式3:若無其它處理,可對木材表面直接噴灑防霉劑,進行防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