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伯氨
反應主要分析氨基、羥基的集合與分解,反應中如果不平橫,應考慮水參加反應
2. 在做聚合實驗時,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做交聯劑怎麼精製啊
減壓蒸餾
3. 三羥甲基丙烷的生產廠家有哪些
--------------------------------------------------------------------------------
青島市富源工貿有限公司
主營:間苯二酚;二甲苯;聚氨酯催化劑A-33;聚醯胺PA66;丁苯橡膠;丙烯酸樹脂;線性聚乙烯;異戊烯;消泡劑;對溴苯甲醚;異丙醇;三異辛胺;醋酸乙酯;三羥甲基丙烷;苯酐;仲烷基磺酸鈉;+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廣州翰凱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環己烷;DMF;甲基環己烷;DMAC;三乙醇胺;三異丙醇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醋酸乙酯;環氧氯丙烷;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乙二醇;丙二醇;正己烷;正庚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無錫多利佳貿易有限公司化工部
主營: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己二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己二酸;雙氰胺;硬脂酸1801;月桂酸椰樹牌;聚乙二醇400;間苯二甲酸;三羥甲基丙烷;十四酸;十六酸;油酸;丙二醇;+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無錫多利佳貿易有限公司銷售部
主營:聚乙二醇;AEO;MPEG;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丙二醇;間苯二甲酸;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濟南恆發宏業科貿有限公司
主營:TDI;MDI;三羥甲基丙烷;二氯甲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吉林市隆瑞工貿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正丁醇;乙二醇;甲甲脂;丙酮;+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尿素;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PVC;磷酸一銨;+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山東神州冠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西部辦事處
主營:各種進口化學品;主要產品有鈦白粉;乙二胺;二乙烯三胺;1;2-丙二胺;乙醇胺;三羥甲基丙烷;丙酸等歡迎訪問我公司網站;+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淄博齊魯恆鼎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甲酸鈉;雙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張家港保稅區世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
主營:TDI;純MDIMDI;固化劑;聚謎;甲烷;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甲苯;二甘醇;乙二醇;14丁二醇;苯乙烯;二辛脂;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甲醇;+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台州市英塔奇進出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氫溴酸;甲苯;磷酸;+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菱陽商事株式會社上海代表處
主營: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乙醇胺;甲基丙烯酸系列產品;AR瀝青;純MDI;過氧化氫分解酶;多聚甲醛;進口間苯二甲胺;鄰甲基苯甲酸;二甲苯甲醛樹脂;對甲基苯甲醛;2;4-DBAL;均苯四甲酸二酐;三菱瓦斯雙氧水;異氰酸尿三縮水甘油酯;+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南京商洲貿易有限公司化工二部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PTA;AA;NPG;新戊二醇;己二酸;精對苯二甲酸;TMP;+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常州正亞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間對甲酚;二甲酚;三羥甲基丙烷;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二甲脂;氯磺化聚乙烯;純MDI;多聚甲醛;季戊四醇;四氫苯酐;四溴苯酐;新戊二醇;己二酸;+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汕頭市龍瑞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苯酐;順酐;硬脂酸;己二酸;季戊四醇;微晶蠟;聚乙烯蠟;石油樹脂;酚醛樹脂;萜烯樹脂;間苯二甲酸;精對苯二甲酸;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淄博同盛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甲醇;甲酸鈉;+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廣州市志為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PVC;PP;PE;ABS;雙酚A;苯酐;順酐等;三羥甲基丙烷;SBS橡膠;丁基橡膠;+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南通市豐田助劑廠
主營:丙酮;丙烯酸;甲苯;三羥甲基丙烷;乙氧基喹啉;益多喹;防霉劑;uv單體;tmpta;gpgda;tmptm;+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江蘇力強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電玉粉;膠木粉;甲醛;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上海錦臻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顏填料;硬脂酸鈣;硬脂酸鋅;季戊四醇;三羥甲基丙烷;鉻黃;氧化鋅;+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南京金海威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
主營:TDIBASF;一乙醇胺BASF;MDIBASF;二乙醇胺BASF;硬脂酸馬來;三羥甲基丙烷;甘油馬來;四氫呋喃;二氯甲烷;1;4丁二醇;己二酸;+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淄博富豐同盛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廣州市華威化工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三甘醇;環氧樹酯;+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營口天元實業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卡托辛;叔丁基二茂鐵;亞鉻酸銅;正辛基二茂鐵;辛基二茂鐵;氧化膦;二氯磷酸苯酯;麝香105;10-羥基癸酸;10-溴代癸酸;高效除漆劑;香料香料;防老劑H;對苯醌二肟;三羥甲基丙烷;三苯基鉍;聚醯胺鍵合劑;MAPO衍生物;MT-4;癸二酸二辛酯;+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吉化集團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常州吉化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聚異丁烯;EBA;+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重慶潤寶化學品有限公司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山東省青州市化工廠
主營:三羥甲基丙烷;375%;+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山東潤順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二羥甲基丁酸;二羥甲基丙酸;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肌醇飼料級;DL泛醇;尿囊素;對苄氧基苯乙;丙酸;+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江門市恆怡實業有限公司
主營:硫磺;1;2-丙二醇;鹽酸;異佛爾酮;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己二酸;雙氧水275%;35%;50%;間苯二甲酸;新戊二醇;甘油;月桂酸;甲基丙烯酸甲脂;N-甲基二乙醇胺;三羥甲基丙烷;液鹼;AEO2;AEO3表面活性劑;醋酸正丙酯;尿素;膠乳;硬脂酸等等;+ 查看產品信息 + 聯系方式 + 公司介紹
--------------------------------------------------------------------------------
4. 聚氨酯三乙
聚氨酯三乙
巨型水性聚氨酯乳液以水作溶劑或者作分散介質,體系中不含或含很少量的有機溶劑,異氰酸酯和多元醇縮合生成聚氨酯的乳液。 這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縮聚物,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無毒、不污染環境、節能、易操作等優點,在工業上(包括黏合劑和塗料等)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它正逐步成為當今聚氨酯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從20世紀60年代水性聚氨酯被用做塗料開發出來到80年代,美、德、日等國的一些聚氨酯產品已從試制階段發展為實際生產和應用,一些公司如德國的Bayer公司、Hoechst公司、美國Wyandotle化學公司、日本的Dic公司走在前列。國內水性聚氨酯產品品種少、性能不佳,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因此需開發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國內的迫切需要。由於聚氨酯的疏水性很強,必須採用新的合成方法制備PU乳液,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過程主要為:①由低聚物多元醇、擴鏈劑、二異氰酸酯形成中高相對分子質量的PU預聚體;②中和後預聚體在水中乳化,形成分散液。各種方法在於擴鏈過程的不同。聚氨酯乳液的制備方法有兩大類:外乳化法和內乳化法。
1.外乳化法
該方法是使用最早的制備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外乳化法就是在乳化劑、高剪切力存在下強制乳化的方法,最早為Pschlack發明,1953年杜邦公司的W.yandott採用此法合成了PU乳液。其合成工藝是先將聚醚二醇和有機異氰酸酯合成PU預聚體,再以小分子二元醇或二胺擴鏈,得到PU的有機溶液,然後於強烈攪拌下,逐漸加入適當的乳化劑的水溶液,形成一種粗粒乳液,最後送入均化器,形成粒徑適當的乳液。但因該方法存在反應時間長,乳化劑用量大以及乳液顆粒粗而導致儲存性差,膠層物理機械性能不佳等缺點,目前生產基本不用該方法。後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叫做低溫封蔽法制備PU乳液的方法,可減少乳化劑的用量且製得穩定性好的乳液。該方法是將端-NCO預聚體用肟、內醯胺、NaHSO3、乙醯乙酸酯等封端劑封端後,與多元胺一起分散於含乳化劑的水溶液中,形成一種穩定的PU乳液。
2.自乳化法
制備穩定的PU乳液主要是通過自乳化法,其關鍵是在聚氨酯的分子骨架中引入親水基團。親水基團是通過親水單體擴鏈而進入PU分子骨架的,它由成鹽基團和成鹽試劑組成。根據親水基團的類型用該法製得的水性PU乳液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兩性型和非離子型4種,其中以陰離子型佔主導地位。自乳化型PU乳液的制備工藝有很多種,制備方法主要分為丙酮法、預聚物分散法、熱熔法、酮亞胺/酮連氮法,其共同特點是首先制備相對分子質量適中、端基為NCO或封閉NCO的PU預聚體,區別主要在擴鏈過程中。目前工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方法為丙酮法和預聚體分散法(或稱預聚體混合法)。其合成工藝如下。
2.1丙酮法
丙酮法是由德國Bayer公司Ddieterich研究成功的。Ddieterich首先將聚醚或聚酯二元醇與異氰酸酯製成預聚體,加入適量的丙酮降低粘度後,用N-甲基二乙醇胺擴鏈,再加入丙酮降低粘度,然後加入離子化試劑,攪拌離子化。將離子化的PU分散到含80%丙酮、20%水的介質中,最後蒸除丙酮,即可製得粒徑為0.03~100μm的水乳型聚氨酯。丙酮法先製得含NCO端基的高粘度預聚體,再加入丙酮以降低粘度,然後用親水單體擴鏈,在高速攪拌下加入水中,通過強力剪切作用使之分散在水中,乳化後減壓蒸餾回收溶劑即可製得PU水分散體系。
安徽大學齊正旺[2]以丙酮法制備了WSPU。WSPU是一種形狀聚氨酯,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具有形變數大、容易加工、轉變度可調控、可降解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優點。制備工藝如下:在四口瓶中依次加入聚已內酯二醇(PCL)和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攪拌通氮下於80℃下反應3h,加入少量丙酮溶劑,攪拌10min後,再加入催化劑、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交聯劑三羥甲基丙烷(TMP)反應4h,即製得PU預聚體。將聚氨酯預聚體在快速攪拌下加入三乙胺5min,隨後加入計算量水乳化,10min後減壓抽去丙酮,製得固含量為30%WSPU乳液。對WSPU處理加工進行樣品測試。最後得出合成PCL分子量在5000時,乳液性能穩定,它的形狀記憶恢復率達到95%。
四川理工學院張發興,衛曉利[3]先合成親水擴鏈劑DHPA,然後制備磺酸型WPU微乳液。其合成工藝為:將一定量的Ng210和IPDI加入裝有冷凝迴流管、電動攪拌和溫度計的四口燒瓶中,加適量催化劑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升至所需溫度反應一定時間,用二正丁胺(已標定)滴定法測定預聚體中NCO-的含量是否達到理論值(若達到理論值則停止預聚反應,未達到理論值則繼續反應直到達到理論值為止),降至合適的溫度,加入一定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解的DHPA反應一定時間,加入少量丙酮稀釋,經三乙胺中和,在快速攪拌條件下加去離子水進行分散,最後減壓蒸餾除去丙酮,得到穩定的磺酸型WPU微乳液。相對於常規的羧酸型WPU微乳液,磺酸型WPU微乳淮具有更高的固含量和更低的表面張力,且具有較好的低溫、高溫及室溫穩定性。
山東大學王翠,吳佑實,吳莉莉[4]採用丙酮法制備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合成工藝如下:在裝有電動攪拌器、迴流冷凝管、溫度計、氮氣進出口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10℃真空脫水的聚酯二元醇,在60℃是加入計量的MDI丙酮溶液反應10~20min,然後加入DMPA的DMF溶液,攪拌5~10min後向其中加入剩餘MDI,滴加催化劑,繼續保溫反應50~90min,待反應至—NCO含量達理論值時(正丁胺滴定法測定),加入TEA成鹽。待體系中異氰酸酯含量少於0.2%時反應結束,取出降溫至30℃以下,然後將一事實上量的水快速加入體系中並高速攪拌1h。若要再度進行擴鏈,則在加水前加入乙二胺。最後,減壓蒸餾脫去低沸點溶劑(丙酮)即得水性聚氨酯成品。
丙酮法制備水性PU的優點是反應易於控制,重復性好,乳液粒徑易控制,乳液質量高,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尤其是PU分子量大時耗費大量的有機溶劑且難以回收,工藝復雜、成本高。危險性大。
.2預聚體分散法
該方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它是先將親水單體引入到聚合物中,離子化,製得含離子鍵的PU預聚物,然後將其分散到水中,形成預聚物乳液,最後用二胺在水相中進行擴鏈而製得PU乳液。該方法工藝簡單,無需大量的有機溶劑,可製得有支化度的PU乳液,但僅限於特殊的端-NCO預聚物,此預聚物主要由低活性的脂肪族異氰酸酯製得的預聚體。
德國Bayer公司的一項專利里報道,將丙氧基化2-烯-1,4-丁二醇與亞硫酸氫鈉的加成物(Mw301)15.2g於80℃加入到聚乙二醇酯二醇(Mw2143)429g中,混合物均勻加入87.5gMDI,80℃反應至NCO含量為1.6%得到含磺酸鈉基團的聚氨酯預聚體,將該預聚體在濃度為2.3%的乙二胺基異磺酸鈉水溶液842g乳化得到固含量為38%粘度為8pa·s的聚氨酯乳液。
陝西科技大學吳雄虎,楊承傑,丁紹蘭[5]採用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聚環氧丙烷二醇(PPG)、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PTAd)、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PTMG)和二羥甲基丙酸(DMPA)等為原料,採用預聚體分散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皮革光亮劑。合成工藝如下:在裝有電動攪拌器、迴流冷凝器、溫度計、氮氣裝置的四口燒瓶中,加入低聚物多元醇、IPDI和少量的催化劑,在氮氣的保護下於一定溫度下反應2h左右,至NCO含量接近理論值時,加入DMPA、TMP繼續反應2h左右,至NCO含理達理論值,得到預聚體,降溫至50℃,加入計量的TEA和適量的丙酮,充分攪拌後,倒出預聚體,在高速剪切下,加水乳化後,加入乙二胺擴鏈,得到陰離子水性聚氨酯分散液。最後減壓蒸出丙酮。
中國科學院杜輝,趙雨花,王軍威[6]等採用預聚體分散法制備了一系列聚碳酸酯二醇(PCDL)型水性聚氨酯(WPU)膠粘劑。其合成方法如下:將PCDL和含磺酸基的聚酯二醇加入到裝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和迴流冷凝管的四口燒瓶中,於100~120℃真空脫水至含水量低於0.5%;然後在50~60℃條件下加入計量的異氰酸酯和溶劑丙酮,並維持此溫度反應一段時間後,加入1,2-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1,4-丁二醇(BDO)繼續反應;待反應液中-NCO含量與設計值基本相符時,加入TEA中和羧基,之後加入蒸餾水強烈攪拌進行乳化分散,並加入乙二胺進一步擴鏈;最後,減壓脫除丙酮,即製得PCDL型WPU乳液膠粘劑。
四川大學成豐,向玲,於劍昆[7]等預聚體分散法,以二羥甲基丙酸(DMPA)、蔗糖為親水鏈劑和交聯劑制備了一種種鞋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WBPU)。WBPU合成工藝如下:將已脫水的聚乙二醇(PEG-1000)、二羥甲基丙酸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DMPA/NMP,1/1W/W),加入到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管、水銀溫度計、氮氣進出口的四口燒瓶中,溫度調至60℃後,再加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及不得催化劑-M,在氮氣保護下,待體系混勻反應0.5h後,加熱升溫至80℃均勻攪拌反應2h,然後,溫度降低至60℃,再逐步加入1,4丁二醇以及蔗糖,反應1h後,加入計量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反應過程中視體系粘度大小加入適量乙酸乙酯,當NCO值達到理論值終止反應(二正丁胺滴定法判斷反應終點),得到聚氨酯預聚體。將降溫至(255℃)的聚氨酯預聚體加入到三乙醇胺(TELA)的水溶液剪切乳化,整個乳化過程在冰水浴進行,待攪拌均勻後,另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成鹽,剪切乳化反應40min,最後減壓蒸餾脫除溶劑,得到固含理為50%左右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綜上所述採用預聚物混合法制備的水性聚氨酯其工藝相比丙酮法簡單,是無須使用有機溶劑。使成本降低,但產品質量不如丙酮法,且只適用於脂肪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2.3熔融分散法
這是無溶劑制備水性聚氨酯的方法。熔融分散法[8]是指把異酸酯的加聚反應和氨基的縮聚反應緊密地結合起來,先合成含親水基團的端異氰酸酯的預體,然後在高溫下(130℃)和過量的脲反應生成縮二脲,再在甲醛水溶液中反應進行羥甲基化,得到高分子量的聚氨酯。該法能耗較高。
2.4酮亞胺和酮連氮法
酮亞胺和酮連氮法是指預聚體與被酮保護了的二元胺(酮亞胺體系)或肼(酮連氮體系)混合後,再用水分散,分散過程中酮亞胺、酮連氮以一事實上速率水解,釋放出遊離二元胺或肼與分散的聚合物微粒反應,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脲具有良好的性能。該法制備的塗膜較好。
5. 聚氨酯合成方法
巨型水性聚氨酯乳液[1]以水作溶劑或者作分散介質,體系中不含或含很少量的有機溶劑,異氰酸酯和多元醇縮合生成聚氨酯的乳液。 這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縮聚物,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無毒、不污染環境、節能、易操作等優點,在工業上(包括黏合劑和塗料等)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它正逐步成為當今聚氨酯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從20世紀60年代水性聚氨酯被用做塗料開發出來到80年代,美、德、日等國的一些聚氨酯產品已從試制階段發展為實際生產和應用,一些公司如德國的Bayer公司、Hoechst公司、美國Wyandotle化學公司、日本的Dic公司走在前列。國內水性聚氨酯產品品種少、性能不佳,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因此需開發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國內的迫切需要。由於聚氨酯的疏水性很強,必須採用新的合成方法制備PU乳液,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過程主要為:①由低聚物多元醇、擴鏈劑、二異氰酸酯形成中高相對分子質量的PU預聚體;②中和後預聚體在水中乳化,形成分散液。各種方法在於擴鏈過程的不同。聚氨酯乳液的制備方法有兩大類:外乳化法和內乳化法。
1.外乳化法
該方法是使用最早的制備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外乳化法就是在乳化劑、高剪切力存在下強制乳化的方法,最早為Pschlack發明,1953年杜邦公司的W.yandott採用此法合成了PU乳液。其合成工藝是先將聚醚二醇和有機異氰酸酯合成PU預聚體,再以小分子二元醇或二胺擴鏈,得到PU的有機溶液,然後於強烈攪拌下,逐漸加入適當的乳化劑的水溶液,形成一種粗粒乳液,最後送入均化器,形成粒徑適當的乳液。但因該方法存在反應時間長,乳化劑用量大以及乳液顆粒粗而導致儲存性差,膠層物理機械性能不佳等缺點,目前生產基本不用該方法。後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叫做低溫封蔽法制備PU乳液的方法,可減少乳化劑的用量且製得穩定性好的乳液。該方法是將端-NCO預聚體用肟、內醯胺、NaHSO3、乙醯乙酸酯等封端劑封端後,與多元胺一起分散於含乳化劑的水溶液中,形成一種穩定的PU乳液。
2.自乳化法
制備穩定的PU乳液主要是通過自乳化法,其關鍵是在聚氨酯的分子骨架中引入親水基團。親水基團是通過親水單體擴鏈而進入PU分子骨架的,它由成鹽基團和成鹽試劑組成。根據親水基團的類型用該法製得的水性PU乳液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兩性型和非離子型4種,其中以陰離子型佔主導地位。自乳化型PU乳液的制備工藝有很多種,制備方法主要分為丙酮法、預聚物分散法、熱熔法、酮亞胺/酮連氮法,其共同特點是首先制備相對分子質量適中、端基為NCO或封閉NCO的PU預聚體,區別主要在擴鏈過程中。目前工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方法為丙酮法和預聚體分散法(或稱預聚體混合法)。其合成工藝如下。
2.1丙酮法
丙酮法是由德國Bayer公司Ddieterich研究成功的。Ddieterich首先將聚醚或聚酯二元醇與異氰酸酯製成預聚體,加入適量的丙酮降低粘度後,用N-甲基二乙醇胺擴鏈,再加入丙酮降低粘度,然後加入離子化試劑,攪拌離子化。將離子化的PU分散到含80%丙酮、20%水的介質中,最後蒸除丙酮,即可製得粒徑為0.03~100μm的水乳型聚氨酯。丙酮法先製得含NCO端基的高粘度預聚體,再加入丙酮以降低粘度,然後用親水單體擴鏈,在高速攪拌下加入水中,通過強力剪切作用使之分散在水中,乳化後減壓蒸餾回收溶劑即可製得PU水分散體系。
安徽大學齊正旺[2]以丙酮法制備了WSPU。WSPU是一種形狀聚氨酯,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具有形變數大、容易加工、轉變度可調控、可降解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優點。制備工藝如下:在四口瓶中依次加入聚已內酯二醇(PCL)和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攪拌通氮下於80℃下反應3h,加入少量丙酮溶劑,攪拌10min後,再加入催化劑、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交聯劑三羥甲基丙烷(TMP)反應4h,即製得PU預聚體。將聚氨酯預聚體在快速攪拌下加入三乙胺5min,隨後加入計算量水乳化,10min後減壓抽去丙酮,製得固含量為30%WSPU乳液。對WSPU處理加工進行樣品測試。最後得出合成PCL分子量在5000時,乳液性能穩定,它的形狀記憶恢復率達到95%。
四川理工學院張發興,衛曉利[3]先合成親水擴鏈劑DHPA,然後制備磺酸型WPU微乳液。其合成工藝為:將一定量的Ng210和IPDI加入裝有冷凝迴流管、電動攪拌和溫度計的四口燒瓶中,加適量催化劑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升至所需溫度反應一定時間,用二正丁胺(已標定)滴定法測定預聚體中NCO-的含量是否達到理論值(若達到理論值則停止預聚反應,未達到理論值則繼續反應直到達到理論值為止),降至合適的溫度,加入一定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解的DHPA反應一定時間,加入少量丙酮稀釋,經三乙胺中和,在快速攪拌條件下加去離子水進行分散,最後減壓蒸餾除去丙酮,得到穩定的磺酸型WPU微乳液。相對於常規的羧酸型WPU微乳液,磺酸型WPU微乳淮具有更高的固含量和更低的表面張力,且具有較好的低溫、高溫及室溫穩定性。
山東大學王翠,吳佑實,吳莉莉[4]採用丙酮法制備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合成工藝如下:在裝有電動攪拌器、迴流冷凝管、溫度計、氮氣進出口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10℃真空脫水的聚酯二元醇,在60℃是加入計量的MDI丙酮溶液反應10~20min,然後加入DMPA的DMF溶液,攪拌5~10min後向其中加入剩餘MDI,滴加催化劑,繼續保溫反應50~90min,待反應至—NCO含量達理論值時(正丁胺滴定法測定),加入TEA成鹽。待體系中異氰酸酯含量少於0.2%時反應結束,取出降溫至30℃以下,然後將一事實上量的水快速加入體系中並高速攪拌1h。若要再度進行擴鏈,則在加水前加入乙二胺。最後,減壓蒸餾脫去低沸點溶劑(丙酮)即得水性聚氨酯成品。
丙酮法制備水性PU的優點是反應易於控制,重復性好,乳液粒徑易控制,乳液質量高,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尤其是PU分子量大時耗費大量的有機溶劑且難以回收,工藝復雜、成本高。危險性大。
.2預聚體分散法
該方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它是先將親水單體引入到聚合物中,離子化,製得含離子鍵的PU預聚物,然後將其分散到水中,形成預聚物乳液,最後用二胺在水相中進行擴鏈而製得PU乳液。該方法工藝簡單,無需大量的有機溶劑,可製得有支化度的PU乳液,但僅限於特殊的端-NCO預聚物,此預聚物主要由低活性的脂肪族異氰酸酯製得的預聚體。
德國Bayer公司的一項專利里報道,將丙氧基化2-烯-1,4-丁二醇與亞硫酸氫鈉的加成物(Mw301)15.2g於80℃加入到聚乙二醇酯二醇(Mw2143)429g中,混合物均勻加入87.5gMDI,80℃反應至NCO含量為1.6%得到含磺酸鈉基團的聚氨酯預聚體,將該預聚體在濃度為2.3%的乙二胺基異磺酸鈉水溶液842g乳化得到固含量為38%粘度為8pa·s的聚氨酯乳液。
陝西科技大學吳雄虎,楊承傑,丁紹蘭[5]採用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聚環氧丙烷二醇(PPG)、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PTAd)、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PTMG)和二羥甲基丙酸(DMPA)等為原料,採用預聚體分散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皮革光亮劑。合成工藝如下:在裝有電動攪拌器、迴流冷凝器、溫度計、氮氣裝置的四口燒瓶中,加入低聚物多元醇、IPDI和少量的催化劑,在氮氣的保護下於一定溫度下反應2h左右,至NCO含量接近理論值時,加入DMPA、TMP繼續反應2h左右,至NCO含理達理論值,得到預聚體,降溫至50℃,加入計量的TEA和適量的丙酮,充分攪拌後,倒出預聚體,在高速剪切下,加水乳化後,加入乙二胺擴鏈,得到陰離子水性聚氨酯分散液。最後減壓蒸出丙酮。
中國科學院杜輝,趙雨花,王軍威[6]等採用預聚體分散法制備了一系列聚碳酸酯二醇(PCDL)型水性聚氨酯(WPU)膠粘劑。其合成方法如下:將PCDL和含磺酸基的聚酯二醇加入到裝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和迴流冷凝管的四口燒瓶中,於100~120℃真空脫水至含水量低於0.5%;然後在50~60℃條件下加入計量的異氰酸酯和溶劑丙酮,並維持此溫度反應一段時間後,加入1,2-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1,4-丁二醇(BDO)繼續反應;待反應液中-NCO含量與設計值基本相符時,加入TEA中和羧基,之後加入蒸餾水強烈攪拌進行乳化分散,並加入乙二胺進一步擴鏈;最後,減壓脫除丙酮,即製得PCDL型WPU乳液膠粘劑。
四川大學成豐,向玲,於劍昆[7]等預聚體分散法,以二羥甲基丙酸(DMPA)、蔗糖為親水鏈劑和交聯劑制備了一種種鞋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WBPU)。WBPU合成工藝如下:將已脫水的聚乙二醇(PEG-1000)、二羥甲基丙酸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DMPA/NMP,1/1W/W),加入到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管、水銀溫度計、氮氣進出口的四口燒瓶中,溫度調至60℃後,再加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及不得催化劑-M,在氮氣保護下,待體系混勻反應0.5h後,加熱升溫至80℃均勻攪拌反應2h,然後,溫度降低至60℃,再逐步加入1,4丁二醇以及蔗糖,反應1h後,加入計量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反應過程中視體系粘度大小加入適量乙酸乙酯,當NCO值達到理論值終止反應(二正丁胺滴定法判斷反應終點),得到聚氨酯預聚體。將降溫至(255℃)的聚氨酯預聚體加入到三乙醇胺(TELA)的水溶液剪切乳化,整個乳化過程在冰水浴進行,待攪拌均勻後,另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成鹽,剪切乳化反應40min,最後減壓蒸餾脫除溶劑,得到固含理為50%左右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綜上所述採用預聚物混合法制備的水性聚氨酯其工藝相比丙酮法簡單,是無須使用有機溶劑。使成本降低,但產品質量不如丙酮法,且只適用於脂肪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2.3熔融分散法
這是無溶劑制備水性聚氨酯的方法。熔融分散法[8]是指把異酸酯的加聚反應和氨基的縮聚反應緊密地結合起來,先合成含親水基團的端異氰酸酯的預體,然後在高溫下(130℃)和過量的脲反應生成縮二脲,再在甲醛水溶液中反應進行羥甲基化,得到高分子量的聚氨酯。該法能耗較高。
2.4酮亞胺和酮連氮法
酮亞胺和酮連氮法[9]是指預聚體與被酮保護了的二元胺(酮亞胺體系)或肼(酮連氮體系)混合後,再用水分散,分散過程中酮亞胺、酮連氮以一事實上速率水解,釋放出遊離二元胺或肼與分散的聚合物微粒反應,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脲具有良好的性能。該法制備的塗膜較好。
3.結語
此外,PU乳液的合成方法還有與水直接混合法、固體自發分散法等。以上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相比較而言,丙酮法成熟一些,由於預聚體分散法合成工藝簡單,所以預聚體分散法的前景更好。水性PU的發展日新月異,總的發展趨勢是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發展。國外各大公司對PU乳液產品的品種、數量、性能等都作了大力地開發。國內PU乳液的研製開發水平相對較低,主要是受到國內化工基礎薄弱的限制。我們應該在基礎原料生產和產品研製開發上向國外靠攏,大力研製開發新品種,提高國內PU乳液生產的能力和合成工藝水平。
6. 求助,請問大家合成聚氨酯時用的醇類小分子怎麼脫水
巨型水性聚氨酯乳液[1]以水作溶劑或者作分散介質,體系中不含或含很少量的有機溶劑,異氰酸酯和多元醇縮合生成聚氨酯的乳液。 這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縮聚物,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無毒、不污染環境、節能、易操作等優點,在工業上(包括黏合劑和塗料等)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它正逐步成為當今聚氨酯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從20世紀60年代水性聚氨酯被用做塗料開發出來到80年代,美、德、日等國的一些聚氨酯產品已從試制階段發展為實際生產和應用,一些公司如德國的Bayer公司、Hoechst公司、美國Wyandotle化學公司、日本的Dic公司走在前列。國內水性聚氨酯產品品種少、性能不佳,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因此需開發高質量的產品以滿足國內的迫切需要。由於聚氨酯的疏水性很強,必須採用新的合成方法制備PU乳液,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過程主要為:①由低聚物多元醇、擴鏈劑、二異氰酸酯形成中高相對分子質量的PU預聚體;②中和後預聚體在水中乳化,形成分散液。各種方法在於擴鏈過程的不同。聚氨酯乳液的制備方法有兩大類:外乳化法和內乳化法。 1.外乳化法 該方法是使用最早的制備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外乳化法就是在乳化劑、高剪切力存在下強制乳化的方法,最早為Pschlack發明,1953年杜邦公司的W.yandott採用此法合成了PU乳液。其合成工藝是先將聚醚二醇和有機異氰酸酯合成PU預聚體,再以小分子二元醇或二胺擴鏈,得到PU的有機溶液,然後於強烈攪拌下,逐漸加入適當的乳化劑的水溶液,形成一種粗粒乳液,最後送入均化器,形成粒徑適當的乳液。但因該方法存在反應時間長,乳化劑用量大以及乳液顆粒粗而導致儲存性差,膠層物理機械性能不佳等缺點,目前生產基本不用該方法。後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叫做低溫封蔽法制備PU乳液的方法,可減少乳化劑的用量且製得穩定性好的乳液。該方法是將端-NCO預聚體用肟、內醯胺、NaHSO3、乙醯乙酸酯等封端劑封端後,與多元胺一起分散於含乳化劑的水溶液中,形成一種穩定的PU乳液。 2.自乳化法 制備穩定的PU乳液主要是通過自乳化法,其關鍵是在聚氨酯的分子骨架中引入親水基團。親水基團是通過親水單體擴鏈而進入PU分子骨架的,它由成鹽基團和成鹽試劑組成。根據親水基團的類型用該法製得的水性PU乳液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兩性型和非離子型4種,其中以陰離子型佔主導地位。自乳化型PU乳液的制備工藝有很多種,制備方法主要分為丙酮法、預聚物分散法、熱熔法、酮亞胺/酮連氮法,其共同特點是首先制備相對分子質量適中、端基為NCO或封閉NCO的PU預聚體,區別主要在擴鏈過程中。目前工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方法為丙酮法和預聚體分散法(或稱預聚體混合法)。其合成工藝如下。 2.1丙酮法 丙酮法是由德國Bayer公司Ddieterich研究成功的。Ddieterich首先將聚醚或聚酯二元醇與異氰酸酯製成預聚體,加入適量的丙酮降低粘度後,用N-甲基二乙醇胺擴鏈,再加入丙酮降低粘度,然後加入離子化試劑,攪拌離子化。將離子化的PU分散到含80%丙酮、20%水的介質中,最後蒸除丙酮,即可製得粒徑為0.03~100μm的水乳型聚氨酯。丙酮法先製得含NCO端基的高粘度預聚體,再加入丙酮以降低粘度,然後用親水單體擴鏈,在高速攪拌下加入水中,通過強力剪切作用使之分散在水中,乳化後減壓蒸餾回收溶劑即可製得PU水分散體系。 安徽大學齊正旺[2]以丙酮法制備了WSPU。WSPU是一種形狀聚氨酯,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具有形變數大、容易加工、轉變度可調控、可降解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優點。制備工藝如下:在四口瓶中依次加入聚已內酯二醇(PCL)和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攪拌通氮下於80℃下反應3h,加入少量丙酮溶劑,攪拌10min後,再加入催化劑、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交聯劑三羥甲基丙烷(TMP)反應4h,即製得PU預聚體。將聚氨酯預聚體在快速攪拌下加入三乙胺5min,隨後加入計算量水乳化,10min後減壓抽去丙酮,製得固含量為30%WSPU乳液。對WSPU處理加工進行樣品測試。最後得出合成PCL分子量在5000時,乳液性能穩定,它的形狀記憶恢復率達到95%。 四川理工學院張發興,衛曉利[3]先合成親水擴鏈劑DHPA,然後制備磺酸型WPU微乳液。其合成工藝為:將一定量的Ng210和IPDI加入裝有冷凝迴流管、電動攪拌和溫度計的四口燒瓶中,加適量催化劑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升至所需溫度反應一定時間,用二正丁胺(已標定)滴定法測定預聚體中NCO-的含量是否達到理論值(若達到理論值則停止預聚反應,未達到理論值則繼續反應直到達到理論值為止),降至合適的溫度,加入一定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解的DHPA反應一定時間,加入少量丙酮稀釋,經三乙胺中和,在快速攪拌條件下加去離子水進行分散,最後減壓蒸餾除去丙酮,得到穩定的磺酸型WPU微乳液。相對於常規的羧酸型WPU微乳液,磺酸型WPU微乳淮具有更高的固含量和更低的表面張力,且具有較好的低溫、高溫及室溫穩定性。 山東大學王翠,吳佑實,吳莉莉[4]採用丙酮法制備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合成工藝如下:在裝有電動攪拌器、迴流冷凝管、溫度計、氮氣進出口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10℃真空脫水的聚酯二元醇,在60℃是加入計量的MDI丙酮溶液反應10~20min,然後加入DMPA的DMF溶液,攪拌5~10min後向其中加入剩餘MDI,滴加催化劑,繼續保溫反應50~90min,待反應至—NCO含量達理論值時(正丁胺滴定法測定),加入TEA成鹽。待體系中異氰酸酯含量少於0.2%時反應結束,取出降溫至30℃以下,然後將一事實上量的水快速加入體系中並高速攪拌1h。若要再度進行擴鏈,則在加水前加入乙二胺。最後,減壓蒸餾脫去低沸點溶劑(丙酮)即得水性聚氨酯成品。 丙酮法制備水性PU的優點是反應易於控制,重復性好,乳液粒徑易控制,乳液質量高,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尤其是PU分子量大時耗費大量的有機溶劑且難以回收,工藝復雜、成本高。危險性大。 .2預聚體分散法 該方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它是先將親水單體引入到聚合物中,離子化,製得含離子鍵的PU預聚物,然後將其分散到水中,形成預聚物乳液,最後用二胺在水相中進行擴鏈而製得PU乳液。該方法工藝簡單,無需大量的有機溶劑,可製得有支化度的PU乳液,但僅限於特殊的端-NCO預聚物,此預聚物主要由低活性的脂肪族異氰酸酯製得的預聚體。 德國Bayer公司的一項專利里報道,將丙氧基化2-烯-1,4-丁二醇與亞硫酸氫鈉的加成物(Mw301)15.2g於80℃加入到聚乙二醇酯二醇(Mw2143)429g中,混合物均勻加入87.5gMDI,80℃反應至NCO含量為1.6%得到含磺酸鈉基團的聚氨酯預聚體,將該預聚體在濃度為2.3%的乙二胺基異磺酸鈉水溶液842g乳化得到固含量為38%粘度為8pa·s的聚氨酯乳液。 陝西科技大學吳雄虎,楊承傑,丁紹蘭[5]採用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聚環氧丙烷二醇(PPG)、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PTAd)、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PTMG)和二羥甲基丙酸(DMPA)等為原料,採用預聚體分散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皮革光亮劑。合成工藝如下:在裝有電動攪拌器、迴流冷凝器、溫度計、氮氣裝置的四口燒瓶中,加入低聚物多元醇、IPDI和少量的催化劑,在氮氣的保護下於一定溫度下反應2h左右,至NCO含量接近理論值時,加入DMPA、TMP繼續反應2h左右,至NCO含理達理論值,得到預聚體,降溫至50℃,加入計量的TEA和適量的丙酮,充分攪拌後,倒出預聚體,在高速剪切下,加水乳化後,加入乙二胺擴鏈,得到陰離子水性聚氨酯分散液。最後減壓蒸出丙酮。 中國科學院杜輝,趙雨花,王軍威[6]等採用預聚體分散法制備了一系列聚碳酸酯二醇(PCDL)型水性聚氨酯(WPU)膠粘劑。其合成方法如下:將PCDL和含磺酸基的聚酯二醇加入到裝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和迴流冷凝管的四口燒瓶中,於100~120℃真空脫水至含水量低於0.5%;然後在50~60℃條件下加入計量的異氰酸酯和溶劑丙酮,並維持此溫度反應一段時間後,加入1,2-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1,4-丁二醇(BDO)繼續反應;待反應液中-NCO含量與設計值基本相符時,加入TEA中和羧基,之後加入蒸餾水強烈攪拌進行乳化分散,並加入乙二胺進一步擴鏈;最後,減壓脫除丙酮,即製得PCDL型WPU乳液膠粘劑。 四川大學成豐,向玲,於劍昆[7]等預聚體分散法,以二羥甲基丙酸(DMPA)、蔗糖為親水鏈劑和交聯劑制備了一種種鞋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WBPU)。WBPU合成工藝如下:將已脫水的聚乙二醇(PEG-1000)、二羥甲基丙酸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DMPA/NMP,1/1W/W),加入到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管、水銀溫度計、氮氣進出口的四口燒瓶中,溫度調至60℃後,再加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及不得催化劑-M,在氮氣保護下,待體系混勻反應0.5h後,加熱升溫至80℃均勻攪拌反應2h,然後,溫度降低至60℃,再逐步加入1,4丁二醇以及蔗糖,反應1h後,加入計量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反應過程中視體系粘度大小加入適量乙酸乙酯,當NCO值達到理論值終止反應(二正丁胺滴定法判斷反應終點),得到聚氨酯預聚體。將降溫至(255℃)的聚氨酯預聚體加入到三乙醇胺(TELA)的水溶液剪切乳化,整個乳化過程在冰水浴進行,待攪拌均勻後,另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成鹽,剪切乳化反應40min,最後減壓蒸餾脫除溶劑,得到固含理為50%左右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綜上所述採用預聚物混合法制備的水性聚氨酯其工藝相比丙酮法簡單,是無須使用有機溶劑。使成本降低,但產品質量不如丙酮法,且只適用於脂肪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2.3熔融分散法 這是無溶劑制備水性聚氨酯的方法。熔融分散法[8]是指把異酸酯的加聚反應和氨基的縮聚反應緊密地結合起來,先合成含親水基團的端異氰酸酯的預體,然後在高溫下(130℃)和過量的脲反應生成縮二脲,再在甲醛水溶液中反應進行羥甲基化,得到高分子量的聚氨酯。該法能耗較高。 2.4酮亞胺和酮連氮法 酮亞胺和酮連氮法[9]是指預聚體與被酮保護了的二元胺(酮亞胺體系)或肼(酮連氮體系)混合後,再用水分散,分散過程中酮亞胺、酮連氮以一事實上速率水解,釋放出遊離二元胺或肼與分散的聚合物微粒反應,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脲具有良好的性能。該法制備的塗膜較好。 3.結語 此外,PU乳液的合成方法還有與水直接混合法、固體自發分散法等。以上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相比較而言,丙酮法成熟一些,由於預聚體分散法合成工藝簡單,所以預聚體分散法的前景更好。水性PU的發展日新月異,總的發展趨勢是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發展。國外各大公司對PU乳液產品的品種、數量、性能等都作了大力地開發。國內PU乳液的研製開發水平相對較低,主要是受到國內化工基礎薄弱的限制。我們應該在基礎原料生產和產品研製開發上向國外靠攏,大力研製開發新品種,提高國內PU乳液生產的能力和合成工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