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十五噸鍋爐酸洗方案
鍋爐酸洗的目的主要是除去鍋爐蒸發受熱面內氧化鐵、銅垢、鐵垢等雜質,也有消內除二氧化硅、水垢等容作用。鍋爐酸洗過程實質上是一個腐蝕內表面層的過程,分為循環酸洗和靜置酸洗兩種。
七十五噸鍋爐是一個一般性的工業鍋爐,工程量也不算太小。如果需要鍋爐酸洗建議你找一下專業的單位,同時要認清相關資質,例如
Ⅱ 涼水塔酸洗方案
冷卻塔如何清洗
因冷卻水大多數含有鈣、鎂離子和酸式碳酸鹽。當冷卻水內流經金屬表面時,有碳酸鹽的生容成。另外,溶解在冷卻水中的氧還會造成金屬腐蝕,形成鐵銹。由於銹垢的產生,冷卻塔換熱效果下降。嚴重時不得不在殼體外噴淋冷卻水,結垢嚴重時會堵塞管子,使換熱效果失去作用。研究的數據顯示水垢沉積物對熱傳輸的損失影響巨大,隨著沉積物的增加會造成能源費用的加大。即使很薄的一層水垢就要增加設備中結垢部分40%以上的運行費用。保持冷卻通道中不含礦物沉積物可以很好的提高功效、節約能源、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節約生產時間和費用。
長期以來傳統的清洗方式如機械方法(刮、刷)、高壓水、化學清洗(酸洗)等在對設備清洗時出現很多問題:不能徹底清除水垢等沉積物,酸液對設備造成腐蝕形成漏洞,殘留的酸對材質產生二次腐蝕或垢下腐蝕,最終導致更換設備,此外,清洗廢液有毒,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廢水處理。針對上述情況,國內外努力研製對金屬腐蝕性小的清洗劑,而研發成功的有福世泰克清洗劑。其具有高效、環保、安全、無腐蝕的特點,不但清洗效果良好而且對設備沒有腐蝕,能夠保證冷卻塔的長期使用。
人
Ⅲ 冷凝器清洗與除垢的方法
一、機械除垢法:機械除垢是用軟軸洗管器對鋼製冷卻管的冷凝器進行除垢的方法,特別適用立式殼管式冷凝器。
操作方法是:
1、將冷凝器中的製冷劑抽出。
2、關閉冷凝器與製冷系統連接的所有閥門。
3、冷凝器的冷卻水正常供給。
4、用軟軸洗管器聯接的傘型齒輪狀刮刀在冷凝器的立管內由上而下地進行旋轉滾刮除垢,並藉助循環冷卻水來冷卻刮刀與管壁磨擦產生的熱量,同時將清除下來的水垢、鐵銹等污物沖洗入水池。
2
在除垢過程中根據冷凝器的結垢厚度和管壁的銹蝕程度及已使用的年限長短來確定所選用適當直徑的滾刀,但在第一遍除垢所選用的滾刀直徑比冷卻管內徑要適當小一些,以防損傷管壁,再選用與冷卻管內徑接近的滾刀進行第二遍除垢,這兩遍除垢就能清除冷凝器95%以上的水垢和污銹。
這種機械除垢的方法是利用傘型齒輪狀滾刀在冷卻管內旋轉進刀過程中的滾刀轉動和震動,將冷凝器冷卻管中的水垢和污銹等清除掉,待除垢結束後將冷凝水池中的水全部抽掉,從池底把清除下來的垢、銹等污物清理干凈,並重新注水。
二、化學酸洗除垢法:用配製好的弱酸性除垢劑對冷凝器進行清洗,使水垢脫落,提高冷凝器的傳熱效率。
3
操作方法是:
1、在酸洗槽內配製好除垢溶液,開動酸洗泵,使除垢劑溶液在冷凝器的冷凝管中循環流動24小時後,一般情況下24小時後水垢基本清除干凈。
2、停止酸洗泵工作後,用圓形鋼刷在冷凝管器的管壁內來回拉刷,並用清水將垢、銹沖洗干凈。
3、再用清水反復清洗殘留在管內的除垢劑溶液,直至徹底干凈。化學酸洗除垢方法適用於立式和卧式殼管式冷凝器。
三、電子磁水除垢法:電子磁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將流經冷凝器的冷卻水中的鈣、鎂和其它鹽類在常溫下以正負離子狀態溶解於水中。
當冷卻水以一定的的速度流經磁水器的橫向磁場時,溶解的鈣、鎂等離子獲得感應電能,使其電荷狀態發生變化,離子間的靜電引力受到干擾和破壞,這樣就改變了其結晶條件,使晶體的結構疏鬆,抗拉、抗壓能力降低,不能形成粘結力強的堅硬水垢,成為鬆散的泥渣隨冷卻水的流動而排出。
4
這種除垢方法既能有效地防止新水垢的產生,而且還能清除原有的水垢,因為使用電子磁水器後,離子失去了結垢能力,這就對原有水垢失去了保護作用。另外經過磁化了的冷卻水具有了一定的感應電能,同時由於冷凝器中的鋼管與水垢的膨脹系數不同,使原有水垢逐漸發生龜裂,磁化水又不間斷地侵入其裂縫中,破壞了原有水垢的粘著力,使之逐漸疏鬆而自行脫落並不斷地被循環冷卻水帶走。
5
電子磁水器的除垢方法簡便易行、勞動強度低,而且在不影響製冷系統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進行除垢和預防結垢。
Ⅳ 請問鍋爐用除垢鹽酸兌水的比例是多少
鹽酸除垢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建議鹽酸濃度不高於10%,不然會腐蝕金屬;也可以用檸檬酸除垢,10g+水200ml即可(最好是熱水)。
鹽酸是強酸,腐蝕性較高,若用它除垢,一定要稀釋後再除垢,濃度不可超過10%,稀釋時,要把鹽酸慢慢倒入水中,不可以反過來。
(4)酸洗除垢方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要確認水垢的性質,厚度及覆蓋范圍。
2、酸洗除垢必須在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領導下進行,並對酸洗的方案經小組反復評審,制定切實可行的酸洗方案。
3、無論採用何種緩蝕劑都不可避免對鍋爐有輕微腐蝕作用。(20號鋼的腐蝕速度為0.85g/m2.h)故酸洗除垢不宜多次採用。(不超過10次)。
4、對鉚縫,脹口等部位有裂縫或滲漏缺陷的鍋爐,必須清除這些缺陷,否則不允許酸洗除垢。
5、酸洗時,操作人員應配戴好防護用品,(防酸手套.塑料圍裙.口罩.眼鏡),打開門窗,以防傷害身體:嚴禁在工作場所進行焊接,吸煙或取用明火,以防氫氣爆炸造成人身傷亡和其它損失。
6、酸洗前應將鍋爐的供水年,蒸汽出口及排污管道用盲板可靠隔絕,打開排空閥,使酸洗時產生的氣體順利排出。
7、酸洗溫度應控制在5為宜。
8、酸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化驗數據一定要認真記錄。對無酸洗技術經驗的單位應委託酸洗專業隊伍承擔酸洗工作。
Ⅳ 商用電開水器除垢(抑垢)水處理行業實用方法集錦
1 、水垢的種類
(一)鹼土金屬垢:包括以鈣為主要成分的垢,如硫酸鈣垢、硅酸鈣垢、碳酸鈣垢等,以鎂為主要成分的,如氫氧化鎂垢、磷酸鎂垢等。
(二)鐵垢:包括以鐵為主要成分的垢,有氧化鐵垢、磷酸鹽鐵垢和硅酸鹽鐵垢。
(三)鋁垢:是以鋁為主要成分的垢,如硅酸鋁垢。
(四)銅垢:是以金屬銅為主要成分的垢。
硫酸鈣垢堅硬而緻密,在低壓鍋爐裝置上 ,主要以半水合物或石膏的形式沉澱附著;在鍋爐本體中,以無水化合物的形式沉澱附著。
硅酸鈣垢主要在鍋爐熱負荷較大的受熱面上形成,它沉澱為硅灰石,垢的硬度較大, 導熱性很差,能牢固地粘附在受熱面上。
碳酸鹽垢有著不同的特性,它既可以是堅硬的水垢,又可以是松軟的水渣。
當爐水進行微弱蒸發時,碳酸鹽常沉澱成堅硬的結晶狀水垢。
當爐水進行劇烈沸騰時,碳酸鹽又常常沉澱為水渣。
氫氧化鎂和磷酸鎂易粘附在鍋爐壁上,形成二次水垢。
水垢成分中大部分是鹼土金屬垢(達90%),還有鐵垢、鋁垢、銅垢等和金屬腐蝕產物及有機物等。
按水垢的形成程序可分為兩種:
一是鹽類雜質在受熱面上直接結晶而形成的一次水垢;
一是易粘附在受熱面上的水渣,再次產生二次水垢。
水渣分為兩種:
除一種水渣易粘附在受熱面上,形成難以用機械方式除去的二次水垢外,
還有一種水渣呈流動狀態不易粘附在受熱面上,執行中可按照排污方法將其排出。
由此看來,不論是一次水垢,還是二次水垢或水渣的形成程序,都是在一定環境和一定條件下形成的,互相牽連,互相制約,所以不可忽視。
2 、水垢的形成
水垢和水渣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程序, 這個程序分為兩步:
第一步為鹽類雜質由過飽和溶液中析出;
第二步為結晶出來的鹽類雜質附著在金屬受熱面上,形成水垢或懸浮在溶液中成為水渣。這個程序的第一步容易理解,因為鍋爐在執行程序中, 爐水由於受熱而蒸發濃縮,致使鹽類雜質達到溶解極限,即溶度積。如果鹽類陰、陽離子的濃度乘積超過其溶度積,此鹽類雜質便會從過飽和溶液中析出。反之,鹽類將繼續溶解。
在鍋爐執行程序中,水中鹽類超過溶度積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鍋爐裝置中水的蒸發濃縮,致使爐水中鹽類雜質濃度升高,組建達到過飽和狀態。
(二)熱力裝置在加熱程序中,某些離子發生化學變化而形成一種難溶的化合物, 如水加熱到60~70攝氏度以上時,重碳酸根轉變成碳酸根。水的溫度越高,重碳酸根轉變成碳酸根越多,這樣使易溶的重碳酸鹽產生了難溶的碳酸鹽。
(三)某種鹽類(如鈣、鎂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接近受熱面的水中, 此種鹽類首先應超過溶度積而析出。
第一步所形成的過飽和狀態溶液很不穩定,開始時是治安過飽和溶液中發生鹽類結晶核心上, 極小的微粒逐漸長大成顆粒,最後形成粗結晶體或絮狀的水垢或水渣。形成水垢或水渣,不僅與鹽類物質的化學成分有關,而且還取決於鹽類雜質和受熱面之間物理化學因素。如果金屬受熱面粗糙並伴有凸瘤包時,便會成為過飽和溶液產生固態的結晶核。金屬受熱面氧化層有相當大的附著力,它可成為金屬壁與析出結晶沉澱物的粘結中間層。因此,金屬表面粗糙或覆寫一層氧化物時,鹽類雜質沉澱出來將主要成為水垢。 反之,在光潔的受熱金屬面上,則多呈水渣。
水垢的去除方案
(一) 機械除垢法:當爐內有水垢或水渣時,停爐後放掉爐石,使鍋爐冷卻,用水沖洗或用螺旋鋼絲刷清除。如果水垢很堅硬,可用電力或水力帶動的洗管器來清洗。此法只適用於清洗鋼管,不適用於清洗銅管,因為洗管器容易將銅管損傷。
(二) 酸洗除垢法:用酸清洗水垢可用鹽酸、磷酸、鉻酸及氫氟酸,但不能用硫酸。因為硫酸與水接觸時,在水垢表面產生硫酸鈣硬膜,使膜下的水垢不易接觸到酸液。磷酸和鉻酸雖然比鹽酸有效,但由於價格太貴,所以一般都用鹽酸。鹽酸只能清洗碳酸鹽水垢,酸洗時產生的氯化鎂和氯化鈣溶解度很大,容易除去,並伴有二氧化碳產生,有攪拌鹽酸液的作用。對於純硅酸鹽水垢,可使用氫氟酸清洗。
如果鍋爐中以硫酸鹽和硅酸鹽為主的混合水垢,也可使用鹽酸清洗。酸洗的作用在於用酸溶液溶解水垢與金屬壁間的氧化鐵層,使酸接觸到金屬,從而產生氫氣泡使水垢脫落。它與鹽酸鹽垢的鹽酸清洗道理不同。酸洗時,一般控制鹽酸溶液濃度為 3 ~ 5 %,也可根據水垢的厚度來確定。組態鹽酸液時,應注意市售鹽酸濃度不同,要經過換算後再配製。
用酸洗的缺點是,鹽酸對金屬有腐蝕作用。酸液的濃度越大,溫度越高,對金屬的腐蝕性就越大。因此,為了保護金屬在酸洗時不受腐蝕,必須在酸液中加入抑制劑。抑制劑的種類很多,每種抑制劑都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效。用鹽酸酸洗時,國內普通使用 02 -抑制劑。
鍋爐進行酸洗時 , 應注意一下幾點 :
1. 為保證酸洗效果,酸洗中 , 應不斷攪動酸液。可採用耐酸泵進行灌注式酸洗,強迫酸液在鍋爐中迴圈。如果採用靜置浸泡式酸洗,應將酸液加溫到 50 ~ 700C, 利用酸和水垢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氣泡進行攪動,以充分發揮酸液的作用。
2. 在酸洗程序中,應對進出鍋爐的酸液進行化驗,以便正確判斷酸洗結束時間。如果排出的酸液濃度大幅降低,需要補充新酸液;如果酸液濃度下降漸緩,而且逐漸穩定,表明酸洗完畢。
3. 酸洗完畢,先放出酸液,再用清水沖洗,然後將水加滿,並加入水容量 0.3 %左右的氫氧化鈉(先將氫氧化鈉溶於水再注入),煮沸 0.5 ~ 1 小時,以中和余酸。放出鹼液後,再用清水沖洗一兩次即可。
(三) 鹼洗除垢法:用鹼洗不能清除碳酸鹽水垢,因為鹼對碳酸鹽水垢不起作用。用鹼主要是清除硫酸鹽和硅酸鹽水垢,還可以清除硫酸鹽和硅酸鹽的混合水垢。此法不是使水垢溶解除去,而是使水垢軟化,再用機械的方法清除。鹼洗除垢法所用的葯劑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兩種。如果使用磷酸三鈉,不但能清除硫酸鹽和氫氧化鈉沒噸水 2 ~ 4 公斤,濃度 0.2 ~ 0.4 %; 磷酸三鈉每噸水 3 ~ 5 公斤,濃度 0.3 ~ 0.5 %。鹼 洗時用葯量為:碳酸鈉每噸水 10 ~ 20 公斤,濃度 1 ~ 2 %,氫氧化鈉每噸水 2 ~ 4 公斤, 濃度 0.2 ~ 0.4 %;磷酸三鈉每噸水 3 ~ 5 公斤,濃度 0.3 ~ 0.5 %。鹼 洗也是不升壓的長時間煮爐,一般不少於 24 小時,最多可以達 40 小時。鹼 煮後要立即沖掉泥渣,並開啟鍋爐進行機械除垢,否則泥渣重新硬化,難以清除。 此發作業簡單,但比酸洗效果差,而且煮爐時間長,葯劑耗量大。
Ⅵ 鍋爐除垢鹽酸配比是多少
百分之五的鹽酸稀釋液,其他葯劑見例子。舉例如下
一.酸洗鍋爐應具備的條件:1. 做模擬實驗,確保鹽酸對該爐的水垢能有效的清除。
2. 鍋爐結生水垢的平均厚度在0.5㎜以上,且水垢對受熱面的覆蓋率在80%以上。
3. 鍋爐的鉚接,脹接,焊接等部位經檢查無泄露,切受壓元件無嚴重腐蝕。
二.酸洗的前期工作:1. 根據檢查的情況,確定酸洗范圍:上下鍋筒,各集箱,水冷壁管,和對流管束。
2. 清洗的材質:上下鍋筒為20g,對流管束,各集箱和水冷壁管為20(GB3087-86)。
3. 清洗介質:4—5%的鹽酸溶液和0.3%的「02—緩蝕劑」。
4. 水垢情況:
(1)水垢的性質:碳酸鹽水垢;
(2)水垢的厚度:3㎜。
5.爐水容量:12.5m3
三.SHL20---13/A鍋爐酸洗除垢的有關計算:(1) 鹽酸採用31%的工業鹽酸,欲配置5%的稀鹽酸溶液。
純鹽酸量:12500* 5% = 625㎏
(2)「02——緩蝕劑」需求量:
12500*0.3=37.5㎏
苯胺、甲醛各佔1/2、 苯胺:18.75㎏,甲醛:18.75㎏
依照「02——緩蝕劑」配製的比例
20 : 0.5 : 1 : 1
70100 苯胺甲醛
已知甲醛和苯胺各需18.75㎏則
70熱水用量:18.75*20=375㎏
100的純HEL用量:18.75*0.5=9.375㎏
將此折算為31的工業煙酸9.375/31=30.24㎏
因該鹽酸用量應從總鹽酸用量2016㎏中提取。故該鍋爐酸洗時配製的總酸量需用31的工業鹽酸為2016-30.24=1985.76㎏
「02——緩蝕劑」溶液為:
375+30.24+18.75+18.75=442.74㎏
配製總酸液冷水的用量為:12500-1985.76-442.74=10071.5㎏
酸洗水沖洗結束後需用0.2~0.3的鹼液進行中和殘留的酸液,每噸水加2~3㎏NAOH.ZE則加入NAOH的質量為3*12.5=37.5㎏
二. 工藝過程:
1.配製溶液前.需對購進的工業鹽酸的濃度進行復測,以確定工業煙酸的准確濃度,並與標簽上的濃度進行比較。
2.配製5%的稀鹽酸溶液:
根據耐腐蝕容器容積的大小可分批次製取.所需31%的工業鹽酸1985.76㎏,加入的冷水總量為10071.5㎏,並攪拌均勻。
3.配製「02-緩蝕劑」溶液:
(1)苯胺:18.75㎏,甲醛18.75㎏;31%的工業鹽酸30.24㎏;70熱水375㎏。
(2)配製順序:
熱水----31%的工業鹽酸---苯胺---甲醛。
(3)每一種葯劑傾入熱水中都要用木棍劇烈攪勻
(4)將配好的緩蝕劑按批次倒入配製好的稀鹽酸中,同時用木棍劇烈攪拌均勻。必須保證各批次鹽酸和緩蝕劑的比例關系
(5)將配好的溶液用耐酸泵從排污閥(或安全閥座或排空閥處)注入鍋爐,注滿後,再從低部定期排污閥處迴流到耐腐蝕容器中,進行循環。每隔0.5~1小時循環一次,每次循環1小時。
6.循環酸洗約5~7小時,(一般不超過6小時)在酸洗過程中,每隔15分鍾對酸液濃度進行化驗,以判斷酸洗終了的時間。
(1)酸液濃度不斷降低,表示除垢過程在進行。
(2)若酸洗濃度很快降低到0.5%以下時,應補充酸液,使其濃度保持2~3%。
(3)若酸洗濃度降低的變慢,然後在一段時間內濃度不變表示水垢已基本除凈,即停止酸洗。(當兩次側定酸液濃度差小於0.2%,則表明應基本結束。
7.酸洗結束後,應立即放出鍋內的酸液,通過輸水膠管防入沖渣溝內,以中和沖渣池內的鹼性。
8.用清水沖洗鍋內殘留的酸液,沖洗15~20分鍾。
9.上水至最高水位,加熱至60,再加入0.2~0.3%的鹼液(即每噸水加入2~3㎏NAOH)不加壓進行循環1~2小時。
10.自然冷卻後,將鹼液排至除塵溝內,以中和除塵水中的酸性。用清水沖洗1~2遍。
三. 注意事項:
(1)要確認水垢的性質,厚度及覆蓋范圍。
(2)酸洗除垢必須在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領導下進行,並對酸洗的方案經小組反復評審,制定切實可行的酸洗方案。
(3)無論採用何種緩蝕劑都不可避免對鍋爐有輕微腐蝕作用。(20號鋼的腐蝕速度為0.85g/m2.h)故酸洗除垢不宜多次採用。(不超過10次)。
(4)對鉚縫.脹口等部位有裂縫或滲漏缺陷的鍋爐,必須清除這些缺陷,否則不允許酸洗除垢。
(5)酸洗時,操作人員應配戴好防護用品,(防酸手套.塑料圍裙.口罩.眼鏡),打開門窗,以防傷害身體:嚴禁在工作場所進行焊接,吸煙或取用明火,以防氫氣爆炸造成人身傷亡和其它損失。
(6)酸洗前應將鍋爐的供水年,蒸汽出口及排污管道用盲板可靠隔絕,打開排空閥,使酸洗時產生的氣體順利排出。
(7)酸洗溫度應控制在5為宜。
(8)酸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化驗數據一定要認真記錄。對無酸洗技術經驗的單位應委託酸洗專業隊伍承擔酸洗工作。
求採納、求好評。
Ⅶ 酸洗除垢除銹機理是什麼
水垢是一種或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成垢物包括鈣鎂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及鐵的氧化物等。常見的是碳酸鹽,由於鈣鎂的碳酸鹽溶解度很小,水中的鈣鎂大部分以碳酸氫鹽的形式存在,碳酸氫鹽與碳酸鹽、二氧化碳才在如下平衡關系:
Ca(HCO3)
===CaCO3+CO2↑+H2O
Mg(HCO3)
===MgCO3+CO2↑+H2O
由於溫度或者其他因素使方程式向右邊移動,生成碳酸鹽結垢。為了除掉水垢,工業上常用鹽酸、硫酸、磷酸清楚水垢。其反應機理如下(以HCL和HNO3為例):
Ca(HCO3)
+2HCL→CaCO3+CO2↑+H2O
Mg(HCO3)
+2HCL→MgCO3+CO2↑+H2O
Ca(HCO3)
+2HNO3→Ca(NO3)
2+CO2↑+H2O
Mg(HCO3)
++2HNO3→Mg(NO3)
2+CO2↑+H2O
在除垢的同時也除了鐵銹,反應機理如下(以鹽酸為例):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4+8HCL→2FeCL3+FeCL3+4H2O
生成的氯化亞鐵和三氯化亞鐵能溶於溶液中。與此同時,酸溶液還會與鋼鐵基體發生如下反應:
FeO+2HCL→FeCL2+2[H]
2[H]→H2↑
生成的氫氣對難容的水垢及氫化物起機械剝離脫落作用,有利於除垢。但原子氫滲入金屬基體也有腐蝕作用。
在清洗除垢工程中,由於酸與垢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難容的硫酸鹽水垢和硅垢等隨著大量碳酸鹽水垢被溶解後而變成鬆散的殘渣片,自動脫落或由沖刷氣動沖掉,同時把難溶的鈣鎂鹽自動脫落沖掉。
Ⅷ 酸洗除垢除銹機理是什麼
水垢是一種或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成垢物包括鈣鎂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及鐵的氧化物等。常見的是碳酸鹽,由於鈣鎂的碳酸鹽溶解度很小,水中的鈣鎂大部分以碳酸氫鹽的形式存在,碳酸氫鹽與碳酸鹽、二氧化碳才在如下平衡關系:
Ca(HCO3) ===CaCO3+CO2↑+H2O
Mg(HCO3) ===MgCO3+CO2↑+H2O
由於溫度或者其他因素使方程式向右邊移動,生成碳酸鹽結垢。為了除掉水垢,工業上常用鹽酸、硫酸、磷酸清楚水垢。其反應機理如下(以HCL和HNO3為例):
Ca(HCO3) +2HCL→CaCO3+CO2↑+H2O
Mg(HCO3) +2HCL→MgCO3+CO2↑+H2O
Ca(HCO3) +2HNO3→Ca(NO3) 2+CO2↑+H2O
Mg(HCO3) ++2HNO3→Mg(NO3) 2+CO2↑+H2O
在除垢的同時也除了鐵銹,反應機理如下(以鹽酸為例):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4+8HCL→2FeCL3+FeCL3+4H2O
生成的氯化亞鐵和三氯化亞鐵能溶於溶液中。與此同時,酸溶液還會與鋼鐵基體發生如下反應:
FeO+2HCL→FeCL2+2[H]
2[H]→H2↑
生成的氫氣對難容的水垢及氫化物起機械剝離脫落作用,有利於除垢。但原子氫滲入金屬基體也有腐蝕作用。
在清洗除垢工程中,由於酸與垢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難容的硫酸鹽水垢和硅垢等隨著大量碳酸鹽水垢被溶解後而變成鬆散的殘渣片,自動脫落或由沖刷氣動沖掉,同時把難溶的鈣鎂鹽自動脫落沖掉。
Ⅸ 酸洗的清除水垢
水垢是一種或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成垢物包括鈣鎂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及鐵的氧化物等。常見的是碳酸鹽,由於鈣鎂的碳酸鹽溶解度很小,水中的鈣鎂大部分以碳酸氫鹽的形式存在,碳酸氫鹽與碳酸鹽、二氧化碳才在如下平衡關系:
Ca(HCO3)2
===CaCO3+CO2↑+H2O
Mg(HCO3)2
===MgCO3+CO2↑+H2O
由於溫度或者其他因素使方程式向右邊移動,生成碳酸鹽結垢。為了除掉水垢,工業上常用鹽酸、硫酸、磷酸清楚水垢。其反應機理如下(以HCL和HNO3為例):
Ca(HCO3)2
+2HCl→CaCl2+CO2↑+H2O
Mg(HCO3)
2+2HCl→MgCl2+CO2↑+H2O
Ca(HCO3)2
+2HNO3→Ca(NO3)
2+CO2↑+H2O
Mg(HCO3)
2+2HNO3→Mg(NO3)
2+CO2↑+H2O
在除垢的同時也除了鐵銹,反應機理如下(以鹽酸為例):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生成的氯化亞鐵和三氯化鐵能溶於溶液中。與此同時,酸溶液還會與鋼鐵基體發生如下反應:
FeO+2HCl→FeCl2+2[H]
2[H]→H2↑
生成的氫氣對難容的水垢及氫化物起機械剝離脫落作用,有利於除垢。但原子氫滲入金屬基體也有腐蝕作用。
在清洗除垢工程中,由於酸與垢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難容的硫酸鹽水垢和硅垢等隨著大量碳酸鹽水垢被溶解後而變成鬆散的殘渣片,自動脫落或由沖刷氣動沖掉,同時把難溶的鈣鎂鹽自動脫落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