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酒中氫化物必檢嗎
不是氫化物是氰化物,是帶星號檢測項目,看你檢測報告拿來做什麼,如果是生產許可證換證的話肯定是必檢項目(要求一年不低於兩個的檢測)。
② 請問氰化物的化學檢測方法
在食品行業檢測氰化物的方法是:
氰化物遇酸產生氫氰酸,氫氰酸與苦味酸作用生成玫瑰紅色異氰紫酸鈉。
這種方法是痕量檢測的,所以特變靈敏。
③ 蒸餾酒的主要衛生問題是
蒸餾酒衛生標准規定:感官指標應是澄清透明,無沉澱雜質,無異臭異味。理化指標:甲醇≤0.04,雜醇油≤0.2,氰化物、鉛、錳、食品添加劑都有相應的規定。
④ 白酒添加香料氰化物會超標嗎
白酒添加香料氧化物按比例去調制不會超標,白酒是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會超標。
⑤ 蒸餾酒中的氰化物是從哪兒來的
不是蒸餾產生的,糧食發酵化學反應產生。如果是糧食發酵的氰化物含量非常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是木薯,或者其他原料發酵,氰化物就偏高。
⑥ 美酒變"毒酒",知名白酒頻繁被檢出氰化物超標,我們真的還能放心喝嗎
關於白酒,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買到假酒、劣酒!特別是某些食品安全不達標的酒,對人的身體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危害。近年來,國家食品監管局及地方部門就曝光了一大批問題白酒,其中最嚴重者莫過於——氰化物超標。柯南常客,「入口即死」氰化物
"純糧食做的蒸餾酒,一般不會有氰化物殘留。"但是用木薯或者用其他紅薯作原料生產的酒中,一般都有會有一點氰化物,但國家標準是底線,如果超標就是不合格產品。
過去(上世紀50~60年代)以木薯為原料釀造蒸餾酒檢出氰化物的含量普遍較高,原因就是因為木薯中的氰苷含量很高。現在釀酒原料雖然多為原糧(如:高粱、小麥、大麥、豆類、玉米等)釀造,但這些原糧中多多少少還是含有一些植物氰甙,釀造過程中氰甙經過水解可產生微量氰化物進入酒體中,通常是以氫氰酸(HCN)形式存在。。
⑦ 氰化鉀怎麼檢測出來
11.1 范圍
本法最低檢測質量為0.1µg氰化物。若取250mL水樣蒸餾測定,則最低檢測質量濃度為0.002 mg/L。
11.2 試劑:
11.2.1 酒石酸(C4H6O6):固體;
11.2.2 乙酸鋅溶液(100g/L):稱取50g乙酸鋅[Zn(CH3COO)2·2H2O],溶於純水中,並稀釋至500mL;
11.2.3 氫氧化鈉溶液(20 g/L):稱取2.0g氫氧化鈉(NaOH),溶於純水中,並稀釋至100mL;
11.2.4 氫氧化鈉溶液(1 g/L):將氫氧化鈉溶液(11.2.3)用純水稀釋20倍;
11.2.5 磷酸鹽緩沖溶液(pH=7.0);稱取34.0 g磷酸二氫鉀(KH2PO4)和35.5 g磷酸氫二鈉 (Na2 HPO4)溶於純水中,並稀釋至1000mL;
11.2.6 異煙酸—吡唑酮溶液:稱取1.5g異煙酸(C6H5O2N),溶於24mL氫氧化鈉溶液(11.2.3)中,用純水稀釋至100mL;另取0.25g吡唑酮(C10H10NO2),溶於20mL N-二甲基甲醯胺([HCON(CH3)2])中。合並兩種溶液,混勻。
11.2.7 氯胺T溶液(10g/L):稱取1g氯胺T(C7H7SO2NCINa·3H20),溶於純水中,並稀釋至100mL,臨用時配製。
註:氯胺T的有效氯含量對本標准影響很大。氧胺T有效氯含量為22%以上,必要時需用碘量法測定有效氯含量後再用
11.2.8 氰化物標准溶液[ρ(CN-)=100µg/mL]:取5.000ml氰化物標准液(2mg/mL),於100mL容量瓶,定容。此溶液1mL含0.1mg(CN-)。
11.2.9 甲基橙指示劑(0.5g/L):稱取50mg甲基橙,溶於純水中,並稀釋至100mL。
11.2 儀器:
全玻璃蒸餾器:500mL;具塞比色管:25mL和50mL;恆溫水浴鍋;分光光度計。
11.4 分析步驟
11.4.1 量取250mL水樣(氰化物含量超過20μg時,可取適量水樣,加純水稀釋至250mL),置於500mL全玻璃蒸餾器內,加入數滴甲基橙指示劑(11.2.9),再加5mL乙酸鋅溶液(11.2.2),加入1g~2g固體酒石酸(11.2.1),此時溶液顏色由橙黃變成橙紅,迅速進行蒸餾。蒸餾速度控制在每分鍾2mL~3mL。收集餾出液於50mL具塞比色管中[管內預先放置5mL氫氧化鈉溶液(11.2.3)為吸收液],冷凝管下端應插入吸收液中。收集餾出液至50mL,混合均勻。取10.0mL餾出液,置25mL具塞比色管中。
11.4.2 另取25mL具塞比色管9支,分別加入氰化物標准使用溶液(11.2.8) 0mL,0.10mL,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和2.00mL,加氫氧化鈉溶液(11.2.4)至10.0mL。
11.4.3 向水樣管和標准管中各加5.0mL磷酸鹽緩沖溶液(11.2.5).置於37℃左右恆溫水浴中,加入0.25mL氯胺T溶液(11.2.7),加塞混合,放置5 min,然後加入5.0mL異煙酸-吡唑酮溶液 (11.2.6),加純水至25mL,混勻.於25℃~40℃放置40min。於638 nm波長,用3cm比色皿,以純水作參比,測量吸光度。
11.4.4 繪制標准曲線,從曲線上查出樣品管中氰化物質量。
11.5 計算
水樣中氰化物(以CN- 計)的質量濃度的計算見下式:
=
式中: ——水樣中氰化物(以CN- 計)的質量濃度,單位為毫克每升(mg/L);
m——從標准曲線上查得樣品管中氰化物(以CN- 計)的質量,單位為微克(µg);
V1——餾出液總體積,單位為毫升(mL);
V2——比色所用餾出液體積,單位為毫升(mL);
V——水樣體積,單位為毫升(mL)。
這個是我國生活飲用水標准檢測方法GB/T 5750-2006里氰化物的一種檢測方法,希望你能用得到,順便問下,小說性質是什麼的?
⑧ 急求:酒精中氰化物檢測最簡單的方法哪位大哥,大姐給小弟指點迷津,時間緊急,謝謝!
本方法采自國家《抄糧食衛生標襲准分析方法》GB/T5009.36中氰化物的定性方法。原理是氰化物遇酸產生氫氰酸,氫氰酸與載入在試紙上的苦味酸鈉作用生成橘紅色異氰紫酸鈉。
1檢測試材:氰化物檢測裝置(反應瓶、檢氰管和硅膠塞);試紙,酒石酸,無水碳酸鈉,小葯勺。
2操作步驟
2.1取無水碳酸鈉少許,用少量水溶解成飽和狀態的溶液)。
2.2 取1支檢氰玻璃管,插入一片苦味酸鈉試紙條,在試紙條上滴加1~2滴碳酸鈉飽和溶液使試紙條完全濕潤,將檢氰玻璃管插入到帶孔膠塞中。
2.3 稱取5 g(mL)樣品於反應瓶中,加入20mL蒸餾水或純凈水,加入約0.5g酒石酸(小葯勺10平勺),立即塞上裝有檢氰管的硅膠塞,將反應瓶放入40℃~50℃水浴中,加熱30min,觀察管內試紙變色情況。試紙不變色,表示氰化物反應為陰性;如試紙尖端變為橘紅色(檢出限0.2ppm),表示氰化物反應為陽性,需要送實驗室做定量試驗。
3 注意事項
3.1加入酒石酸時應一次性加入,迅速蓋上膠塞。
3.2檢出陽性樣品時應重復測定,並在同等條件下做一個水的空白對照實驗。
3.3接觸過陽性樣品的三角瓶和試管,應充分清洗,防止下次使用時產生干
⑨ GB/T5009.36---2003中氰化物測定中的問題
你做沒做空白樣???
你做標准曲線的時候有沒有扣除空白???你的曲線切距貌似有點大??
⑩ 白酒里為什麼會有劇毒物質氰化物
氰化物是什麼東西?
氰化物是指帶有氰基(CN)的化合物,其結構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氮原子通過叄鍵相連接。真正具有強烈毒性的氰化物有三種: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以及氫氰酸(HCN)。而其他一些物質,如鐵氰化鉀等,雖然也含有氰基(CN),但因為很難解離出氰基離子(CN-),所以毒性較小。
白酒中的氰化物就與製作的原料有關。過去(上世紀50~60年代)以木薯為原料釀造蒸餾酒檢出氰化物的含量普遍較高,原因就是因為木薯中的氰苷含量很高。現在釀酒原料雖然多為原糧(如:高粱、小麥、大麥、豆類、玉米等)釀造,但這些原糧中多多少少還是含有一些植物氰甙,釀造過程中氰甙經過水解可產生微量氰化物進入酒體中,通常是以氫氰酸(HCN)形式存在。所以說,用糧食為原料釀造的蒸餾白酒中有氰化物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通常來說氰化物的含量是很微量的,遠遠低於國家標准。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勾兌的低檔白酒,不排除使用氰化物超標的木薯食用酒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