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國人喝中國白酒是什麼樣的體驗 知乎
舍棄陳舊的觀念
在過去嗜酒期間我們從生活當中累積下來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使在我們停止喝酒之後,卻無法像變魔術一般,轉瞬間就消失無蹤。
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但是酒癮疾病依舊徘徊不去。所以我們已經發覺到,如果能夠設法去除許多開始又再度萌芽發根的舊觀念,將有助於我們康復的療程。
而這些老舊的思想,也確實一再地重復發生。我們所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從過去陳舊觀念的束縛中,重新獲得一種放鬆而自由的感覺。很多我們過去思考方式的習慣及
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們的自主權。
當我們以全新眼光仔細檢視時,原來它們只會壓垮我們而一無是處。我們沒必要再繼續緊抓著不放,除非經過確實的檢驗證明有用,而且真正仍然可以發揮效果。
我們現在可以使用非常具體的標准用來衡量一個想法目前的實用和真實性。我們能夠對自己說「那正是我在喝酒時經常有的想法,這種思考模式現在是否有助於我保持清醒?今天這種思想對我而言是否有益?」我們過去很多陳舊的觀念——特別是那些關於酒精、喝酒、醉酒、以及酒依賴方面的想法(或是嗜酒的問題,如果你比較認同此一措辭)——對我們而言不是毫無價值,就是實際上在自我毀滅,去除掉那些想法將會是極大的解脫。
也許舉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我們拋棄這些陳舊而無用的觀念之益處。當我們在十幾歲的青少年時期,對很多人而言,喝酒是一種宣誓證明,用來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或者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而且聰明老練、見過世面或者足夠強大可以違抗父母和其它權威。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喝酒總是與浪漫、性、音樂、功成名就及優越感、奢華享受密不可分。如果學校有傳授任何關於喝酒的事情,通常只是對於健康的危害和可能被吊銷駕照等——其餘的事並不多。
同時有許多人仍然相當確信任何喝酒行為完全都是不道德,直接導致犯罪、痛苦、恥辱和死亡。無論我們對喝酒的感覺曾經是什麼,正面或負面,通常是強烈而又情緒化遠多於理性。或許我們對於喝酒的態度僅僅只是無意識的,不假思索的全盤接收他人的意見。
對於許多人而言,喝酒是社交場合中,必要而無傷大雅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朋友之間在特定時間內所進行的令人愉快的休閑活動。
其他人也許視喝酒為佐餐必備物品。但現在我們問自己: 如果不喝酒,是不是就實際上無法盡情享受友情或美食?我們喝酒的方式是否
有助於改善自己的社交關系? 這樣是否能提高我們對食物美味的享受能力?對於想喝醉酒的想法,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其所衍生的反應甚至更加極端。不勝酒力可能被視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丟臉。
基於各種理由,想喝醉酒的想法常令許多人都覺得反感。可是對我們有些人而言,這是一種渴望的狀態,喝醉酒不僅僅只是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同時我們自己也喜歡這一感覺。但是同時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由於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公然輕忽。
有些人完全無法容忍從未喝醉的人,其他人則是鄙視喝得太醉的人。就現今醫療保健所發現的結論,目前對改變這些態度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仍然相當有限。當我們第一次聽到「嗜酒者」這個名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是專門指那些年邁、衣衫襤褸、渾身顫抖或是在行乞令人討厭的人,或是在貧民窟里喝醉酒的人。
現在對此問題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全都是廢話。然而盡管如此,我們過去所殘留的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在我們剛開始試著保持清醒之際,依舊縈繞在我們心中。
蒙弊了我們的視線,使我們難以察覺到事情的真相。但直到最後,我們總算變得有意願去接受,轉變過去的那些觀念——只是可能——部分也許有點錯誤,或至少不完全能夠再准確的反映我們個人的親身經驗。當我們能夠說服自己,以誠實的態度看待過去的經驗、並仔細聆聽其它不同於我們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就可以用開放的胸懷來面對一長串過去我們所未曾詳細檢視過的信息。
例如,我們可以察看科學專業的敘述:酒精不僅是美味解渴的飲料,而且也是一種能夠改變意識形態的葯劑。我們學習到不但可以在飲料中發現到葯劑,同時也存在於食物和各種葯品之中。而且現在幾乎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讀到或聽到一些特定的葯劑對於人體所造成多重的危
害(包括對於心臟、血管、胃、肺部、口腔、腦部等等)這是我們從前所未曾懷疑過的狀況。葯理學家以及其他的成癮治療專家,現在都已經認為酒精無論是使用作為飲料、興奮劑、鎮靜葯、補葯或是安定劑,不能完全視之為安全無虞。但就每個單一個案而言,其本身並未必會直接導致身體傷害或精神惡耗。
顯然大部分人都能夠優雅的使用,而不致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們發現,可將喝酒視為醫學上的服用葯物,酒醉就像是服葯過量。濫用葯物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各種身體健康、精神、家庭、社會、財務、工作上的問題。
我們能夠開始看到酒精對有些人所造成的後果,而不是大部分只想到喝酒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也已經發覺到,任何人,只要是有發生過關於喝酒方面任何型態的麻煩,也許就是處於我們稱之為「嗜酒」的狀況。
此一疾病侵襲的對象不分其年齡、信仰、種族、性別、智力、背景、情緒、健康、職業、家庭狀況、體質好壞、飲食習慣、社會或經濟地位或其它一般的個性。問題不在於你喝多少或怎麼喝、何時喝、為什麼喝,而是喝酒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活——當你喝酒時發生過什麼事。
在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疾病之前,我們必須先走出一個老舊而又令人厭倦的誤區:承認我們自己已經無法控制酒量是一可恥、懦弱的表現(如果我們曾經如此)。
軟弱?事實上我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才能正視這一殘酷的現實、毫無保留、沒有掩飾、無需借口,同時我們不用再自欺欺人。(雖然似乎不是在自吹自擂,但坦白說我們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軍)在我們從酒癮疾病康復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因為一些錯誤的想法而蒙上陰影。就好像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親眼見到一個人因為喝酒而導致死亡,對於這個嗜酒者為何無法以自己的意志力停止喝酒會非常的驚訝。
這是另一個過時的觀念,我們之所以會將這種想法一直銘記在心,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在早年時期接觸到一些典型、超強意志力的案例,或許是有過家族或鄰里中的傳奇人物。經過多年放盪不羈的生活後聲名狼藉,但突然間改弦易轍放棄酒精、女人,到了50歲的時候,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從此滴酒不沾,成為舉止得體、誠實正直的模範。
這種當我們准備好時也能夠依樣劃葫蘆的幼稚想法,是一項危險的錯覺。我們不是其他任何人。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我們也不是每天喝一大瓶,一直活到90歲的老祖父。)現在我們非常確定的結論是,僅憑個人本身意志力來克服酒癮問題,其效果就像是治療癌症一般。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中已經一再重復的證實此事。
我們多數人曾經嘗試獨自解決,不論是希望控制酒量或是停止喝酒,但無論如何努力嘗試我們就是無法得到持久的成功。即使如此,要使我們坦白承認需要幫助仍然很不容易。因為此種作法,看來似乎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沒錯,我們正深陷於另一種迷失當中。但是我們最後終於問自己:如果我們能夠獲取並運用更強大的力量,是否比自己徒然無益的孤軍奮戰會更有智慧,尤其是在我們自己經過一段時間反復證實無法奏效之後? 如果按一下開關,就能開啟燈光,我們不認為持續在黑暗中嘗試摸索是明智之舉。我們無法完全靠自己獲得清醒。這並非我們所學習到可以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時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也不是一個人獨自可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們能夠考慮少數幾個有別於我們原本陳舊想法的觀點,即使是暫時性的,我們就已經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邁入快樂、健康的新生活。
原本我們深信絕無可能會發生此事,但這種變化此時此刻正出現於我們成千上萬的會員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② 自己釀酒的危害有哪些
1、甲醇超標
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甲醇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不論是自釀還是工業化生產都會產生。因為甲醇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發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
2、易爆炸
葡萄釀酒發酵過程中,會將糖分等物質轉化為酒精,然後會產生大量氣體,氣體在完全密閉的容器中越來越多,產生出巨大的壓力,一旦超過容器的承受限度,容器就會被炸開。因此,人們在自製葡萄酒時,容器內一般要留1/3的空間以備發酵,蓋子不要蓋得太緊。裝滿自釀葡萄酒的容器就是一枚定時炸彈。
3、雜菌污染
與甲醇超標相比,雜菌污染導致的有毒物質積累是更常出現的問題。我們覺得可口美味的東西,微生物也同樣喜歡。葡萄果實中大量的葡萄糖為酵母提供了適宜的營養來源,同時也為其他雜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2)蒸餾酒知乎擴展閱讀
一、浸泡
將高粱送進泡水池, 加水浸泡24小時
二、蒸煮
浸泡後之高粱, 用鍋爐蒸煮, 俗稱「蒸高粱飯」, 簡稱「蒸飯」
三、冷卻
高粱飯蒸煮完畢, 用輸送帶送入冷飯機, 輸送途中加進谷殼,使高粱飯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卻
四、拌曲
將冷卻後之攙有谷殼的高梁飯, 送進拌曲機, 加入顆粒狀曲粉,用拌曲機使高粱飯與曲粉均勻混合後, 倒入發酵池
五、發酵
發酵10天後, 蒸餾得酒
六、蒸餾(第一道酒)
將發酵完成之高粱飯, 用人工倒入蒸餾鍋, 蒸餾所得謂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較具高粱味, 必須調兌以改善口感風味
七、再拌曲﹑再發酵
第一道酒蒸餾後之高粱渣滓, 出鍋再加谷殼冷卻,再加入曲粉均勻拌和, 送進發酵池, 進行再發酵12天.
③ 喝高度酒好還是低度好
首先從人的心理上來說,對一般人而言,總覺得低度酒味道不嗆人,能多喝。但事實上,喝低度酒要比喝高度酒更容易醉人,在人的潛意識里,因為高度酒味濃,多數人會自覺地少喝了;在這里還要糾正一個平時人們常理上的感覺錯誤,就是總覺得高度酒喝下去就會辣喉,嗆人,傷身。低度酒不辣喉,嗆人,對身體傷害小。其實不然,辣不辣喉與酒的度數並沒有直接的關系,就拿伏特加來說,度數很高,但喝下去並不會有辣喉的感覺,顯得辣喉是因為酒體中含醛類物質多的原因。其次,從酒的成分上來看,低度酒其實也是由高度酒經過降度製成的,降度就不可避免的要兌水,兌過水之後酒味第一感覺就是會變淡,回味基本沒有,或收的飛快。為了不影響其口感,低度酒往往要加入各種香料或添加劑。香料或添加劑都有害的居多,所以大家就都明白了。也就是說同樣飲酒量,如果喝低度的就要比高度的要多喝進去更多水、香料或添加劑。化學物質進入人體也不是一下子就把你放倒,而是個日積月累的慢性中毒過程。對肝傷害最大的也正是這些物質。
最後在結構上:實驗表明,高度酒的酒精可與與水緊緊結合在一起,進入體內可以同時隨汗液揮發和尿液排除。而低度酒則不能與水完全結合,在體內酒精首先揮發滲透,而水隨尿液排除,體內殘留絕大部分的是酒精。
這樣說,大家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主流的醬香酒度數都是53度,而不是43度或者38度了。比如43度的飛天就比53度的便宜很多,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43度低度酒不態受歡迎的原因。
④ 知乎 貴的酒和便宜的酒喝起來什麼差異
櫃或便宜的酒好不好喝是腦子去催化的
如果便宜的酒貼上貴的標簽
你就會說這酒有多香醇,有多麼的好喝
然後說出一堆很專業的評語
⑤ 喝96度的生命之泉是一種什麼體驗
《極限挑戰》,大型勵志體驗真人秀節目。六位固定成員是黃渤、孫紅雷、黃磊、羅志祥、王迅、張藝興。東方衛視播出。目前播出三季。
《歡樂喜劇人》,明星喜劇競賽真人秀節目。先後由吳秀波、郭德綱擔任主持,多組喜劇人參加。東方衛視播出。目前播出三季。
《中國新歌聲》,音樂選秀綜藝節目。固定導師先後有周傑倫、汪峰、那英、庾澄慶、陳奕迅、劉歡等,浙江衛視播出。目前播出兩季。
《王牌對王牌》,大型原創室內競技真人秀節目,固定隊長先後是王祖藍、白百何、王源。主持人是沈濤。浙江衛視播出,目前播出兩季。
《最強大腦》,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多組頭腦達人參加,江蘇衛視播出,目前播出四季。
《爸爸去哪兒》,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由村長李銳擔任主持,多組明星父子參加。湖南衛視播出。湖南衛視播出,目前播出四季。
《我是歌手》,歌唱真人秀節目。多組明星歌手參加。湖南衛視播出,目前播出五季。
《非誠勿擾》,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由孟非擔任主持,江蘇衛視播出,目前已經播出七年。
《天天向上》,大型娛樂脫口秀節目,汪涵、錢楓、大張偉、王一博主持,湖南衛視播出,目前已經播出九年。
《快樂大本營》,嘉賓訪談游戲秀節目,由何炅、謝娜、李維嘉、吳昕、杜海濤五人擔任主持。湖南衛視播出,目前已經播出二十年。
⑥ 古代的大碗喝酒跟現在的酒有什麼不同
古代沒有蒸餾技術,酒的度數很低,可以那樣大口大口的喝。古代的酒叫水酒,酒精含量低,就像現在的散啤,米酒之類,你也能大口大口拿碗喝。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故有"李白斗(十升)酒詩百篇","綠蟻新醅酒"之類的詩句,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
《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櫱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
自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子進駐中國以後,才有蒸餾酒的首創,因為他們世代祖居北國的草原,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必須要喝高濃度的酒才能保暖,而蒸餾酒正是元朝這個徹底統治中原的傑作,通過蒸餾提高酒度。後來滿清入關,因為也是由於東北天氣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餾酒的熱潮,類似燒刀子。而我們現代人忽視了華夏文明的發酵酒,過度重視以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餾酒,所以才導致現代人普遍認為中國酒度數高,難喝,其實這是一種對我們自己國家酒莫大的誤解。
北宋時期遼國、金國、西夏等地的蒸餾酒還沒有完全火起來,或者是說當時由於宋朝的高度文明使得他們覺得發酵酒好喝,沒有高濃度烈酒的辛辣苦澀,所以還是將發酵酒作為高級宴席中的御酒,其蒸餾酒沒有在王公貴族裡流行,只是老百姓因為買不起發酵酒,還是喝以前世代祖輩流傳下的蒸餾酒。
而到了元朝因為建立了莫大的歐亞版圖以及完全統治中土後,將蒸餾酒放在了所有酒類之上,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他們蒙古人自身的文化。雖然明朝時又興起了發酵酒,使得華夏傳統的釀酒工藝得到發揚,但後來滿清入關後,他們生於雪國,所以對高濃度和極度抗寒的蒸餾酒情有獨鍾,因此入口辛辣、渾身發熱的蒸餾酒漸漸替代了香醇濃郁、後勁很足的發酵酒,成為了主流。
綠酒
關於白酒蒸餾技術在中國的應用,一直沒有定論,普遍接受的概念應該是元代,但支持唐代的人也不少,所以說唐代沒有現代意義上蒸餾白酒的說法很難說對與錯。而如果沒有蒸餾酒的技術的話,李白詩中多次出現的「白酒」到底是什麼?
這里就不得不提中國傳統的釀造技術,也就是利用酒麴反復釀造,來提高酒中酒精濃度的方法,通過一遍遍蒸酒、加酒麴的反復操作,以得到清澈醇香的高度數上等美酒。所以,白酒與清酒,實際上是」白醪酒「,是對這種經過反復釀造的高等級美酒的稱呼。「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斗的白酒,可以買到十千的價格,這雖然可能是詩人的浪漫,但是同時也顯示出白酒的珍貴。而斗十千是一個什麼樣的數量級呢,這個可以參照杜甫的一句詩:「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大約三十倍的價格差距,恰可看出白酒相較於一般酒的珍貴。而所謂綠酒,是白酒的一個品種,在反復釀造的過程中,加入數十味草葯,使得成品酒成為自然的通透綠色而得名。
作者:王建雄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976995/answer/167854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⑦ 白酒和啤酒混著喝有什麼後果知乎
更容易醉:主要是因為白酒和啤酒是不同性質的酒。白酒是蒸餾酒,啤酒是版發酵酒,因此兩種權酒的成分不一樣。白酒除少量的雜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中含有很多成分如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抗氧化物質如多酚類物質,有一些物質可以促進乙醇的吸收。所以白酒和啤酒混合飲用,更容易喝醉,而且最後的難受程度明顯大於單喝一種酒的醉感,使醉感提前到來,引起頭昏、惡心、嘔吐等,甚至會引起其他中毒症狀。
更容易吐:喝酒一旦喝到吐,說明胃已經受不了了,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胃炎,而白酒啤酒摻著喝,人更容易吐,試想一下,胃先接受了白酒的浸泡,接著,又來幾瓶啤酒,胃很可能會難以承受。
更容易得肝癌:最後一條,是經過實驗證明出來的,而肝癌的危害,相信不用我多說,目前,可以說難以治癒,因此,喝酒的朋友,要千萬的注意。因為啤酒雖然是低酒精飲料,但是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與白酒混喝,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作用,對肝臟、腸胃和腎臟等器官產生強烈的刺激和危害,影響消化酶的產生,使胃酸分泌減少,可導致胃痙攣、急性腸炎和引起出血、十二指腸炎等症狀,對心血管的危害也相當嚴重。
⑧ 智利紅酒怎麼樣哪個牌子好喝
智利葡萄酒被稱為釀酒師的天堂,特別是佳美娜葡萄品種,果香濃版郁酒體飽滿但不粗獷,我權喝過安第斯山天使干紅,果香口感非常棒,醒酒前跟醒酒後的香氣明顯柔順,一款葡萄酒的美妙個人認為是它能給你帶來多少變化的感覺。
⑨ 中國古代的水酒有多少度
古代的水酒一般都是曲釀發酵酒,也就是醪糟酒,度數比較低,9到18度那樣
後來的蒸餾燒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酒,大概接近50度,在《本草綱目》的記載里燒酒在是元朝時出現的: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但白居易又有句詩寫到: 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可見民間的燒酒早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
再說武松的三碗不過崗。店家說俺家的酒雖然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且飲三碗之後就過不得前面的景陽崗。所以說很有可能是他們用某種方法製作出的燒酒,也許沒有四五十度,但肯定高於一般的水酒。不然那三碗水酒,別說武二,連普通人也醉不了吧。
⑩ 放了七八年的白酒還能喝嗎
白酒放十幾年了還能喝。白酒是沒有保質期的。不過白酒雖然沒有保質期,但在存放過程中會出現揮發情況。
保存喝剩的白酒時,必須把瓶口封嚴,可以用保鮮膜或塑料袋把瓶口纏緊。如果感覺還是不嚴實,可將蠟融化,並滴於瓶口之處。
白酒可保存在乾燥、清潔、通風較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陽光直射。此外,保存剩餘的白酒容器也很重要,應盡量選擇玻璃瓶進行保存。
(10)蒸餾酒知乎擴展閱讀:
相關資料:
據介紹,我國相關規定,酒精度大於或等於10vol%的飲料,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因為微生物即使在10%的酒精溶液里,也不能生長繁殖,不能產生有害物質。
白酒酒精度數相對較高,而在這個酒度以上,菌類基本難以生存,不會出現變質的問題,所以可以不用標示保質期。但是如果酒精度數很低,酒中的微生物容易生長繁殖,使酒變質產生酸味,因此低度酒不宜久存。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除乙醇外,釀造白酒還有人為加入的香料、葯材及蒸餾過程殘留的微生物、甲醇、乙醛等。
白酒中能散發芳香氣味的功臣是乙酸乙酯,新酒里它的含量微乎其微,酒中的醛、酸不僅沒有香味,還會刺激喉嚨。
所以新釀的酒喝起來生、苦、澀,而在自然窖藏陳釀後,酒里的醛不斷的氧化為羧酸,羧酸再和酒精酯化,生成具有芳香氣味的乙酸乙酯,使酒質醇厚,產生酒香。因此就有了「酒是陳的香」的說法,但這還要滿足密封、溫度適宜等比較嚴格的保存條件。
一般來說,相對濕度在70%左右為宜,濕度太高瓶蓋易霉爛;溫度0度至20度之間,嚴禁煙火。容器封口要嚴,防止漏酒和降低酒精度。貯存在避光,濕度、溫度都適宜的環境效果更好,貯存過程中要「多看少動」。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選擇適合長期存放的白酒,比如高度酒、成套或特殊意義的「概念酒」更適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