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zeta电位测量过程中,如果用去离子水当电解质,那f应该选多少
zeta电位测量过程抄中,如果用去离子水当电解质,那f应该选多少
目前测量Zeta 电位的方法主要有电泳法、电渗法、流动电位法以及超声波法,其中以电泳法应用最广。
Zeta电位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数值与胶态分散的稳定性相关。Zeta电位是对颗粒之间相互排斥或吸引力的强度的度量。分子或分散粒子越小,Zeta电位(正或负)越高,体系越稳定,即溶解或分散可以抵抗聚集。反之,Zeta电位(正或负)越低,越倾向于凝结或凝聚,即吸引力超过了排斥力,分散被破坏而发生凝结或凝聚。Zeta电位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大致关系如下表所示。
B.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仪器与试剂
离子计或ph计;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100
ml容量瓶7只;100
ml烧杯2个;10
ml移液管。
0.1000
mol
l-1
f-标准溶液
称取分析纯naf
(120℃烘干1h)
4.199g溶于适量去离子水中,转入1
l容量瓶中,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称取nacl
158
g,柠檬酸钠10
g,溶于800
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冰乙酸57
ml,用40%
naoh调节至ph
=
5.2,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
l。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应在含10-4
mol
l-1
f-或更低浓度的f-溶液中浸泡(活化)约30
min。使用时,先用去离子水吹洗电极,再在去离子水中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空白电位)。其方法是将电极浸入去离子水中,在离子计上测量其电位,然后,更换去离子水,观察其电位变化,如此反复进行处理,直至其电位稳定并达到它的纯水电位为止。
实验步骤
1、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应在含10-4
mol
l-1
f-或更低浓度的f-溶液中浸泡(活化)约30
min。使用时,先用去离子水吹洗电极,再在去离子水中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空白电位)。其方法是将电极浸入去离子水中,在离子计上测量其电位,然后,更换去离子水,观察其电位变化,如此反复进行处理,直至其电位稳定并达到它的纯水电位为止。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纯水电位与电极组成(laf3单晶的质量,内参比溶液的组成)有关,也与所用纯水的质量有关,一般为300
mv左右。氟离子选择电极若暂不使用,宜于干放。
2、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在5只100
ml容量瓶中,用10
ml移液管移取0.100
mol
l-1
f-标准溶液于第一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2
mol
l-1
f-溶液;在第二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0×10-2
mol
l-1
f-溶液10.00
ml和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3
mol
l-1
f-溶液。按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6~1.00×10-4
mol.l-1
f-标准溶液。
将适量f-标准溶液(浸没电极即可)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放入磁性搅拌子,插入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连接好离子计或酸度计,开启电磁搅拌器,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在仪器指针不再移动或数字显示在±1
mv内,读取电位值。再分别测定其他f-浓度溶液的电位值。
C. 去离子水电位值是多少
是电导率吧!电导率是月底越好,国家实验室标准一级水电导率是1一下。
D. 纯水的电位值(mV)一般是多少
纯水不是用电位值来标定的,纯水的出水的衡量单位是电导率。
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S/cm
若是超纯水的话,则是以电阻率来计算了,它和电导率是倒数关系!
E. 为什么要清洗氟电极,使其响应电位值负于-370mv
因为氟电极属于晶体膜电极,其出厂电位一般在320毫伏以上,所以为了更好的测量低浓度样品,清洗电位值越高越好,这样一方面电极可以对样品响应的更好;另一方面如果电位没洗上去,会存在交叉污染现象,导致结果偏高。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纯水电位与电极组成 (LaF3 单晶的质量,内参比溶液的组成)有关,也与所用纯水的质量有关,一 般为-300 mV 左右。氟离子选择电极若暂不使用,宜于干放。
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把溶液的 pH 控制在 5~6 之间,因为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有较好的选择性,主要干扰离子是 OH-,在碱性溶液中,电极表面会发生反应:LaF3-+3OH-→La(OH) 3+3F-,在较高的酸度下,由于 HF 和 HF2-的生成。
难溶盐晶体的金属离子有能斯特响应。晶体膜电极又分为均相膜和非均相膜电极两类。均相膜电极会使 F-活动降低.晶体膜电极的敏感膜,由难溶盐的单晶切片或多晶沉淀压片制成。这类电极对构成和非均相膜电极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电极的检测下限和响应时间等性能上有所差异。
晶体膜电极的内导体系有两种:
1)内导体系由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组成。内参比电极一般用Ag/AgCl电极,内参比溶液则随电极的种类而异;
2)内导体系为固体块
连接。在膜薄片压制前加少量银粉或一小段银丝于沉淀粉末上,一起加压制取,制成膜后焊接一根银丝或铜丝,也可用环氧导电胶将银丝或铜丝与薄膜粘接在一起。
(5)纯水空白电位值扩展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属可逆反应,同其他可逆反应一样,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达到平衡。随着反应不断进行,参与反应的各物质浓度不断改变,其相应的电极电位也在不断变化。电极电位高的电对的电极电位逐渐降低,电极电位低的电对的电极电位逐渐升高。
最后必定达到两电极电位相等,则原电池的电动势为零,此时反应达到了平衡,即达到了反应进行的限度。利用能斯特方程式和标准电极电位表可以算出平衡常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若平衡常数值很小,表示正向反应趋势很小,正向反应进行得不完全;
若平衡常数值很大,表示正向反应可以充分地进行,甚至可以进行到接近完全。因此平衡常数是判断反应进行 程度的标志。
F. 纯水的电极电位
答案为E,不过应该为298K.纯水中[H+]=10'-7,代入能斯特方程有E=E'+0.0592/2*lg([H+]/(pH2/p"))=0+0.0592/2*(-7)=-0.21
G. 超纯水设备常用仪表有哪些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老百姓把精力更多关注于身体健康。随之而来的是大大小小的制药厂,为了使药品效果更纯,许多厂家纷纷使用超纯水设备来去除水中杂质,但非专业人士并不懂在操作超纯水设备都需要观察哪些仪表数据,今天技术人员为您统计了一下。
1、温度表
产水量与温度有关,为了求出"标准化"后的产水量,需对温度进行监测,大型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应进行记录,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温度超过45℃时,膜元件会受损,所以原水加热系统还应设有超限报警、超温水自动排放和停运RO的保护。
2、pH表
给水防止生成CaCO3垢需加酸时,加酸后需装pH表,当使用醋酸纤维素膜时,除了防止CaCO3垢生成,更重要的是维持pH值为5。7。除指示、记录、设超限报警外,还可以自动控制不合格给水排放,并停运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与流量表配合对加酸系统进行比例积分调节。
3、电导率表
给水电导率表可设置报警,从给水电导率和产品水电导率可估计出RO的脱盐率。
4、流量表
流量表用于监测产水量,使RO性能数据标准化,产品水流量应有指示、累计和记录;浓水排水流量表在运行中监测排水量,应有指示、累计和记录。
5、压力表
出水压力表、给水压力表、排水压力表用于计算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每一段压降,对产水量和盐透率维持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6、氧化还原电位表
经加亚硫酸氢钠消除余氯的给水,应装设氧化还原电位表,应有指示、记录、超限报警。
H. 电解氯化铜水溶液,在阳极上析出氯气,而电解纯水,阳极则析出氧气试用电极电势解释
光是查数据你只能得到标态下的数据,也就是溶液离子浓度为1mol/L的数据.此时发现不管专是酸性还是属碱性条件下O2氧化性都比Cl2弱,换句话说应该是O2先出来.但是因为浓度变化之後改变了电极电势,Cl2/Cl-的电极电势会随著Cl-的增大而减小,导致Cl2氧化性弱於O2,Cl2先放出.
I. 纯水中(ORP)氧化还原电位数值上升的原因
氧化性的杀菌剂加多了吧
J. 氟离子选择电极 空白电位
引自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7.5
讲义
对于氟离子选择电极,较佳的试剂酸度条件为ph
5
~内
6。
ph<5时,溶液中会发容生下述弱酸配位反应:2f-+h+=hf+f-=hf2-,使溶液中的f-减少,会影响电极的灵敏度,使分析结果偏低。这是由于氟电极只对f-响应对hf或hf2-无响应,而且氟电极的氟化镧电极膜会增大被溶解,影响测定。
当ph>8
时,oh-对电极的响应,将严重影响测定结果,使分析结果偏高。有研究表明,oh-对氟电极的干扰还由于oh-与膜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引入试液额外的
f-。其反应式为:laf3+3oh-=la(oh)3+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