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纯水知识 > 中风化岩石遇水软化

中风化岩石遇水软化

发布时间:2020-12-22 15:10:39

⑴ 工程中岩石风化对工程的影响

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导致上述现象的作用称风化作用。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温度变化引起的岩石胀缩、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和盐类结晶引起的撑胀、岩石因荷载解除引起的膨胀等。②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③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人为破坏也是岩石风化的重要原因。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4个级别。 大约在200年前,人们可能认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恒不变的特征。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高山最终将被风化和剥蚀为平地,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满,沙漠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行踪不定。地球上的物质永无止境地运动着。暴露在地壳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处在与其形成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而且地表富含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岩石极易发生变化和破坏。表现为整块的岩石变为碎块,或其成分发生变化,最终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和土壤。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的机械碎裂和化学分解过程称为风化。由于风、水流及冰川等动力将风化作用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过程叫做剥蚀 地表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新矿物的作用称物理风化作用。如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和盐分结晶等作用均可使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以至完全碎裂。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主要通过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进行。 虽然所有的岩石都会风化,但并不是都按同一条路径或同一个速率发生变化。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条件下风化岩石的观察,我们知道岩石特征、气候和地形条件是控制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节理、层理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又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风化速率的差异,可以从不同岩石类型的石碑上表现出来。如花岗岩石碑,其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矿物。这种石碑就能很好地抵御化学风化。而大理岩石碑则明显地容易遭受风化。 气候因素主要是通过气温、降雨量以及生物的繁殖状况而表现的。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气温高,降雨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跃,化学风化作用速度快而充分,岩石的分解向纵深发展可形成巨厚的风化层。在极地和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干冷,化学风化的作用不大,岩石易破碎为棱角状的碎屑。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矗立于干燥的埃及已35个世纪并保存完好的克列奥帕特拉花岗岩尖柱塔,搬移到空气污染严重的纽约城中心公园之后,仅过了75年就已面目全非。 地势的高度影响到气候: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山麓与山顶的温度、气候差别很大,其生物界面貌显著不同。因而风化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地势的起伏程度对于风化作用也具普遍意义:地势起伏大的山区,风化产物易被外力剥蚀而使基岩裸露,加速风化。山坡的方向涉及到气候和日照强度,如山体的向阳坡日照强,雨水多,而山体的背阳坡可能常年冰雪不化,显然岩石的风化特点差别较大。 剥蚀与风化作用在大自然中相辅相成,只有当岩石被风化后,才易被剥蚀。而当岩石被剥蚀后,才能露出新鲜的岩石,使之继续风化。风化产物的搬运是剥蚀作用的主要体现。当岩屑随着搬运介质,如风或水等流动时,会对地表、河床及湖岸带产生侵蚀。这样也就产生更多的碎屑,为沉积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 岩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气的作用下,逐渐被破坏和分解为沙和泥土,称为风化作用。沙和泥土就是岩石风化后的产物。 一、岩石的风化现象。 岩石的疏松、剥落、裂缝这些都是岩石的风化现象。 二、岩石的产生风化的原因

⑵ 如何判断中风化岩石

中风化岩石的特点: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石被切割成岩块。用镐挖掘比较困难。有试验资料的话波速比在0.6-0.8之间。

⑶ 中风化泥岩到底是土还是岩石

你是不是应该去工程版问下...
我是地质的 我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只知道泥岩硬度差 但是即便是中等风化的泥岩硬度也比普通的土壤硬

⑷ 怎样使岩石快速软化、风化、强度降低,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其加热至很高温度之后迅速冷却,这样可以使得岩石破裂,但是我并不建议使用在比较大型的工程上(开山,挖隧道),实验室里做做还是可以的

⑸ 我这项目是重庆的,基础持力层采用中风化泥岩或砂岩,采用旋挖机施工,但这东西挖到岩层时看不了岩石情况

你这个没有做基础勘测吧,请地质队的人勘测一下就行了。多做几个样孔,就知道整个工地的回填土深度,中风化深度。然后旋挖钻机开挖到中风化深度就是入中风化岩层了。

⑹ 中风化岩石用什么钻头打谢谢

合金钻头即可,或者采用小口径金钢石钻头也可以。

⑺ 岩土工程勘察中岩石风化程度怎么判定

岩石的风化程度本质上是岩石遭受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风化作用的总和。区分版不权复杂,重点是区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程度,一定不要把风化程度和岩石的硬度混淆。比如:微风化的泥岩强度相当于强风化的花岗岩的岩石质量等级。
结构变化:看矿物成分的变化,比如长石变为粘土矿物,大部分转变为全-强分风化,少量为中风化;
构造变化:块状构造转变为碎裂状构造,风化程度高。
另外要知道一点:岩石质量的好坏大概涉及三个因素1、岩石种类,即新鲜岩石强度
2、风化程度
3、岩体的完整性

⑻ 如何区分中风化砂岩和中风化泥岩

  1. 中风化岩-岩石的风化程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附录A(A. O. 3) 划分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中风化岩主要指岩石块体风化(结构变化和矿物成分有微小变化);

  2. 2.中风化砂砾-指岩石或土颗粒,砂粒(0.075-2毫米),砾粒(2-60毫米),土的分类标准(GBJ145-1990);中风化砂砾主要指岩石颗粒风化(矿物成分有微小变化)

    中风化岩是这一类的统称。
    常见的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见中风化砂砾岩、含砾泥质粉砂岩等,多呈紫褐色,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原岩组织结构及矿物成分稍有改变,岩屑颗粒以粉砂为主,砂砾岩类含较多的砾石与卵石,胶结物以泥质为主,常含铁质,局部含硅质,岩石的坚硬程度常与胶结物成分有关,以泥质胶结为主的岩石,胶结力稍差,岩芯较软,锤击声哑,浸水易软化,日晒易碎裂,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R不大于5MPa,属极软岩;胶结物中富含铁质的岩石,岩芯较完整,岩质较坚硬,锤击声较脆,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R多大于5MPa,属软岩;局部地段胶结物中富含铁质与硅质,尤其是部分中风化砂砾岩,其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R大于15MPa,属较软岩。中风化岩常有较大的层面埋深,当强风化岩较薄或缺失时,可做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埋深不大地段可做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根据地区经验,人工挖孔桩桩端阻力特征值的经验值,极软岩类(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R≤5MPa)2000~2500kPa、软岩类(5<R≤15MPa)2500~3000kPa、较软岩类(15<R≤30MPa)取3000kPa。

⑼ 中风化砂岩属于几类土,岩石文物是怎样防止风化的

三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石质文物的保护主要包括:清洗、加固、防护三个环节。
1.清洗
石质文物的清洗对象是石质表面的一切有害物质,包括微生物、杂草、可溶盐、难溶性硬壳、灰尘烟垢等。
清洗方法按清洗剂和处理技术的特点可分为两类:水清洗法;化学清洗法;
1.1 水清洗法
这种清洗方法对清除石质文物中的可溶盐很有效。其处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操作方法。
(1) 水浸泡法 适用于小型石质文物,其方法是把石质文物浸泡在去离子水中,但如石质品的状况不是很好,完全浸泡出言除盐就比较危险,因为快速的水合作用可快速溶盐会导致石质品出现块状脱落。
(2) 水蒸气清洗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已损坏的多孔石质品表面、文物雕刻品、古建筑表面。工业上实现压力是(5—10)×10 5 Pa,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3) 雾化水淋洗法 水通过很窄的喷嘴喷出,形成雾化的水。雾化水在空中慢慢地落在石质文物的表面。这种淋洗作用很轻柔,不会产生任何冲击作用。而且清洗也比较块,因为雾化水覆盖地面积大。
(4) 吸附脱盐法 方法能延长水与石质表面接触的时间,同时降低水的渗透深度。其方法是用一些纤维材料作吸附剂,如纸浆、纸巾、脱脂棉、木浆、海泡石和活性白土等粘土矿物。先用去离子水润湿吸附材料,将纸浆等敷于要清洗部位,为了防止水的快速蒸发可用塑料薄膜将吸附材料覆盖起来。经过一定的时间揭开薄膜,随着吸附材料内水分的蒸发,所吸附的结晶盐析出。多次重复操作,通过测吸附材料的电导率恒定时,就说明清洗到位了。用其他化学溶剂湿润吸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掉石质文物表面地非水溶性物质。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吸附脱盐法很实用,效果也很好。
1.2 化学 清洗法
( 1 ) 强酸强碱清洗法 此法在工业上常用,但在石质文物上不宜用。
( 2 ) 离子交换树脂清洗法 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得到去离子水外,用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糊状可以用于清除石质文物表面的污染物。根据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的化学性质,他们可呈现酸性或碱性。可溶解碳酸盐,硅酸盐、硅石等。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其溶解作用相当缓慢,并且只在湿润的离子交换树脂与石质表面接触的部分才发生溶解,而只要刮掉糊状物,溶解反应马上停止,没有任何渗透的危险。所以比较好控制。
在文物保护中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必须纯(分析纯),而且颗粒要细(100—200目),这种方法的费用很高,适宜清洗价值比较高的石质文物。
( 3 ) 胶粘性糊状物清洗法 这种糊状物可在弱减溶液中加胶粘性处变剂配制而成。可以在垂直面上和天花板上使用而不会掉下来。另外这种糊状物处理的时间也较长,可抑制其溶液向石质内的渗透。在贴敷期间也可以用塑料薄膜保湿。
罗马修复中心Mora夫妇研制一种常用的糊状物“AB57”,其配方如下:
水 1000ml ,碳酸氢氨 30 g ,碳酸氢钠 50g ,乙二氨四乙酸钠 25g ,Desogen(季铵碱)10 ml ,羟甲基纤维素 50 g。
其溶液的 PH值约为7.5。两种碳酸氢盐起清除作用,能溶解象石膏这样的盐类。Desogen是一种表面活化剂和清毒剂。 EDTA能溶解含钙污物,象石膏、方解石、白云石等。羟甲基纤维素是一种触变剂,也起胶粘作用。
AB57的胶粘性糊状物的清洗作用比较缓慢,但清除含石膏较多的黑色硬壳非常有效。
( 4 ) 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化学清洗剂 可用于清除铜污染物的水溶液有10%氨基磺酸溶液,2% —10%的碳酸铵溶液,这种溶液也可制成糊状物使用。
用下列溶液制成糊状物可清除铁质污物:用水调制草酸钾成糊状;饱和磷酸氢二铵。10% 的EDTA钠盐水溶液。
清除石质文物表面的植物生物可以用机械方法和防酶剂杀菌剂相结合的方法。
2 . 加固
加固保护的目的 是提高风化文物强度。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加固剂渗透到石质文物中替代由于风化引起损失的天然胶结物。加固主要针对的是已经风化的、有解体危险、砂化的多孔文物。
对加固材料的要求:(1)能形成一种新的、抗风化的矿物质岩石胶结物;(2)不形成任何破坏岩石的含盐副产物;(3)对岩石的一些主要特性,如水蒸气透气性等不良影响。(4)在岩石中有良好的渗透力,至少应能渗透到未风化部位,而且加固后的力学剖面应应平稳,在表面附近产生力学强度过大现象。(5)不会引起岩石表面颜色的变化。
加固方法:实际操作中,常采用:熔化—凝固;传递的溶剂挥发;加固剂间的化学反应—加固剂与矿物的化学反应。
加固材料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它们的区别是:无机材料的加固是通过石质中某些成分与CO 2 的反应或水合作用形成新物质而实现的。形成的新物质与矿物的连接比较脆弱,其粘接的裂缝宽度不可能大于10—50UM。用无机加固剂不能实现裂开两部分的粘接。无淆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相比较,耐老化,但比较脆,弹性差。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加固,很难获得好的渗透效果,这是因为一旦化学反应开始,反应物会阻塞岩石表面的空隙,从而抑制了加固剂的进步渗透。
与无机加固剂相比,有机加固剂更易于受环境而老化,主要是氧、臭氧、水、紫外及红外辐射使有机材料产生或物理变化。但是如果加固材料在石质品内的空隙中,以上因素的影响就会受到限制。有机材料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热膨胀系数高于岩石,但其具有比较好的粘接性,柔韧性,所以就具有良好的抗应力的特性,另一方面,有机加固剂很难象无机加固剂易于渗透,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加固剂的分子长链和极好的粘性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在使用或实验用预聚合物和单体可,特别是使用硅氧烷类材料和丙烯酸单体。
常用加固剂的主要类型
无机类:
(1)石灰水 其加固作用是通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来实现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碳酸钙留在岩石的空隙中。反应: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 2) 氢氧化钡 其原理与石灰水相似 反应:Ba(OH) 2 +CO 2 =BaCO 3 +H 2 O
有机类:
(1)环氧树脂类 由于环氧树脂在固化是无副产品、不产生气泡、体积收缩小不变形、而且能渗入多孔材料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且有良好的耐久性,粘性及机械性能,倍受人们青睐,尤其是一些新型的改性环氧树脂材料。
环氧树脂是典型的体内聚合的方式。环氧树脂分子末端含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团,加入固化剂,依靠环氧开环聚合或加成聚合,达到高分子量化后形成具有一定揉性、粘性及抗化学腐蚀的长链网状结构。用于文物保护上的环氧是分子末端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双酚A组分(双酚A二甘油醚),常用的固化剂是胺类,胺的特性决定了固化速度,而固化时间又影响渗透深度,为了增强效果也常常加入活性稀释剂和增韧剂等。
环氧树脂加固的成功与否与树脂的合理选择和渗透方式、岩石的空隙度有关,真空低压渗透可获得较好的渗透深度,本身多空的岩石风化后使环氧树脂加固的最佳对象,成功的处理要求岩石的空隙度为砂岩14%,灰岩28%。
尽管环氧树脂加固作用明显,但也有缺点,如渗透性稍差,不透气。受UV光照射颜色变黄等。
(2)丙烯酸树脂类
丙烯酸也是广泛应用于多孔文物加固保护的树脂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称为有机玻璃,能防止文物的风化及户外紫外光照射,但是用有机玻璃处理过的岩石阻止了湿气的活动。Paraloid B72是人们研究最多的一种丙烯酸树脂,它是一种白色玻璃状结构,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是溶剂挥发后成膜而起到加固作用的典型代表,通常以丙酮或二甲苯是2%—10%的浓度使用。B72最大的缺点是形成的膜非常脆,既不抵抗碱性的侵蚀,又不抵抗UV光的照射,又的颜色也会变深。现在正在对丙烯酸进行改性,如环氧丙烯酸、含硅丙烯酸等。
(3)有机硅类
有机硅类加固剂主要有硅酸乙酯、烷基硅酸盐、硅烷、硅氧烷、硅酸盐等。如德国的Remmers 系列产品,美国的三甲基四乙氧基硅烷。在中国比较常用的 Remmers 300(硅酸乙酯) ,武汉大学生产的有机硅系列产品 如WD—10 表面封护剂。
有机硅类材料的特点:有机硅材料作为硅酸盐化学于有机化学的纽带,有机聚合物的结构特性使其兼备有机材料与有机聚合物功能与一身。它不仅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性能、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老化功能。在文物保护上应用的有机硅材料具有粘度小、渗透性好,固化后石质不变色、不反光、无油污感,并赋予风化石质一定的强度,憎水性优良,透气性好等特点。
3石窟摩崖的保护(保护工程)
(1)岩体稳定性的评估 石窟摩崖类文物的保护往往涉及到保护工程的问题。首先要对石窟摩崖所依附的岩体进行岩体的稳定性评估。这包近景摄影测量、水文地质工程测绘、地球物理勘探、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材质结构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环境检测等。
(2)加固处理
加固方法:
1)用护壁、挡墙、大型砌体阻止岩体裂隙的发展,抵御岩体开裂,防止悬岩坍塌。
2)喷锚加固
3)裂隙灌浆、锚固与化学试剂表面渗透加固、封护综合法。
(3)防水
除了地震、火山还有人为的毁灭性破坏之外,水是对石质文物最普遍最严重的破坏因素。因此对石质文物的防水处理非常重要。
1)对小件石质文物和大型石质文物(石窟寺、摩崖、大型石刻等)的局部采用表面涂刷封护剂形成保护膜来阻止水的入侵。现在常用的是长链有机硅类封护剂。如武汉大学生产的WD—10(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就是很好的很常用的封护剂。它的一端是烷氧基作偶连基团与石体和邻近的烷氧基团紧紧粘结,另一端长链烷基则成膜起憎水作用。WD—10所成的膜致密,厚实,但是透气,耐腐蚀,封护效果很好。
2)工程防水
A降水的防治
a 落水洞及大缝隙堵漏。根据山顶落水洞及缝隙特征、岩体的力学性质、材料价格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可采用填塞亚粘土或黄土后,一道压一道地铺设聚乙烯塑料薄膜设置防渗层,考虑到岩体裂隙比较发育,也可采用水泥沙浆进行灌注,这样既可以防止水分渗入,又可加固岩体。例如在对甘肃省榆林窟东崖裂隙进行加固时,首先将裂隙两侧的风化崖面应用PS材料渗透加固;其次用水泥沙浆对裂隙封闭,并插入注浆管。先注入适量的PS浆液,对裂隙两壁进行加固,最后注入改性了的PS-F浆液。一周后观察发现PS浆液在裂隙两壁渗透15cm,PS-F与裂隙两壁粘合紧密。
b开挖深井 为了能使岩体中水分排出,可在山顶距崖面较远处开挖深井,地点选择在各种裂隙交汇处,以使岩体内水分经裂隙排入井内,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向崖面崖面的移动。也可挖一条与崖面立壁走向平行的排水隧洞。例如大足北山石刻北佛湾顶部的凹地内坡积层与崖体风化层形成潜水层,石刻陡壁切割这些含水裂隙,便有水渗损害石刻。为了排水,在距陡壁前缘8m处开挖了一条与陡壁平行的高4m、跨度2m、截面为梯形的隧洞。经观察排水隧洞已将大部分渗水排走。
c开挖导水明渠 在山顶依地势开挖一条纵横交错的导水渠,再在立壁两侧开挖两条主导水渠,并使山顶明渠与这两条主导水渠贯通,这样雨水可迅速从山顶排下,尽量减少雨水在山顶的停滞时间,从而减少了进入岩体的水量。
d 裂隙灌浆 经过上述处理,一些大的裂隙已用粘土或水泥沙浆堵住,但泥浆不能灌入0.25mm以下的裂隙。即便已被水泥灌入的宽度在0.25mm以上的裂隙,由于传剪力很差,仍不能保证岩石岩体形成整体。灌浆可防止这些微裂隙成为水分移动的通道,必须使用适当材料进行灌浆。目前使用的灌浆材料较多,应根据岩体力学特性、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等因素选择决定。例如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砾砂岩石窟,岩体防水加固灌浆材料可使用无机类的PS材料,效果比较理想。对于南方高温潮湿环境的石灰岩石刻、岩画等,可使用有机硅类的呋喃改性环氧树脂为主剂的材料等。
B 地下渗水的防治
地下水主要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上升进入岩体或建筑物墙体内,治水应该采取堵与导结合的综合方案。堵是指切断毛细管的通路,解决的方法是设立在立壁或墙基底部设置隔潮层,或者在其旁边做防潮层以割断与它相接触的其他其墙壁。但要彻底解决毛细渗水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应当设法使岩体底部或建筑物的本身与水分的来源完全割断。导是指埋设暗管、开挖暗沟疏通导流渗水,再与割断渗水的方法结合以达到治水目的。当毛细渗水较普遍,且水量剂较大时,可在下部或后部开凿截水廊道,集中排水,他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切断流向岩体内的地下水源。
做割断层的方法是在立壁或墙体的适当位置上沿水平方向,在一定的间距上钻孔,在每一孔洞底部置入特制铅片,再把各个孔洞连贯起来,即为防潮层,可切断下面由毛细管作用而上升的水的通路。
对于墓室的防水,可设置截水墙,即用钢筋混凝土构筑成的地下墙,主要功能是挡水。例如南越王墓防渗水工程,沿墓室四周修筑一道底宽40cm 、顶宽20cm的钢筋混凝土防水墙,墙底部壁墓室地面低50cm。也可采用钻孔化学注浆法或旋喷注浆法,即在墓室周围打一定密度的钻孔,钻孔内用高压灌注环氧树脂类或丙烯酸类浆液,使它渗入地层内所有的空隙、微裂隙、形成一个封闭隔水区,阻挡水的入渗。
C 地表水的防治
对于地表水为防止水的入浸,应采取主、干、支沟组成的统一排水系统使水能够尽快排掉,并以暗沟为主。
总之,石质文物的防水应采取“涂”、“堵”、“导”、“排”综合的治理方案,因地制宜,做好防水工作。
通过对石质文物保护现状的全面了解,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 在有机文物保护材料中加入二氧化钛钠米材料。有机材料不耐老化,特别是空气中的紫外光,钠米二氧化钛是最优良的紫外光吸收剂,因此加入很有必要。
二 亟待生产一种石灰岩类文物的加固和封护材料。有机硅在硅质胶结的砂岩和泥岩保护中很成功,但是用于石灰岩加固和封护时出现了保护材料与石质本体粘接不牢固的缺点。钠米碳酸钙的复合材料已表现出许多优点,如弹性好,填充性好,经济等,从材质相同的角度来考虑能否生产出钠米碳酸钙的复合材料用于石灰岩的处理,克服有机硅处理石灰岩的不足。
三 充分利用混合材料。单一的复合材料处理文物由于性能单一不能适应环境条件 的改变。现在在选择保护材料时几乎都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来选择某一方面性能突出的保护材料。在当时看来保护效果不错,但是当环境条件一旦改变便马上表现出不适应的缺点,如原来需要强度的现在成了需要韧性,原来在干燥条件下性能很好的,而现在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表现很差等。混合材料集多种材料的优点于一身,不但在当时性能优良,即就是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也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和缓冲能力。
在此,我们对一种新型的文物保护混合材料 ASO-B的加固和憎水性能进行了测试。

⑽ 水在岩石风化中起的作用

侵蚀吧,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岩石的风化更多的表现在物理风化,冰回冻风化,生物风化,化答学风化,建筑的风化(PS:建筑物的风化由任何石头、砖块或混凝土制造的建筑物会受到和其它露出表面的岩石相同的风化媒介影响。而雕像、遗迹及装饰的石制品能够因为自然风化而受到严重破坏。以上过程在酸雨影响的地区上会加强。)。另外影响风化的作用因素还表现在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岩石的成分。

阅读全文

与中风化岩石遇水软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净水机用的陶氏ro膜 浏览:569
施尔净水器和史密斯净水器哪个好 浏览:279
惠普康净水机怎么样使用 浏览:989
一汽解放虎vh柴油滤芯怎么排空气 浏览:629
离子交换色谱法等度梯度洗脱 浏览:935
蒸馏水敷面膜怎么用 浏览:55
华为空气净化器怎么拆开 浏览:440
酚酞蒸馏水实验视频 浏览:137
电离子去疤疼吗 浏览:485
无锡污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04
池塘废水特征 浏览:536
焊烟用什么净化器 浏览:773
防城港市港口区污水处理厂 浏览:889
宏伟区污水处理厂工艺 浏览:115
污水管被冻住怎么半 浏览:402
聚氨酯类树脂涂料特点有哪些 浏览:60
过滤器椰壳活性炭标准 浏览:546
醛酮树脂生产过程毒气大吗 浏览:990
科学污水过滤图 浏览:982
洗衣机除垢杀菌剂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