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纯水知识 >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规程视频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规程视频

发布时间:2022-08-21 19:21:21

『壹』 求助纯化水及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规程。谢谢好心人

我们公司的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规程是这么写的:
2.3.10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10ml,加内入pH7.0的无菌氯化容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薄膜过滤,依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检测(《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Ⅺ J),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为符合规定。

你可以参照10版的药店改一下。
希望能帮到你

『贰』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3

制订部门
实施日期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本规程旨在为微生物限度检查提供一个标准化方法。
2.
适用范围
微生物限度实验室
3.
责任者
QC
主管生测员
4.
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
规程
5.1
取样
a
.在车间、实验室所有用水点按序取样,标明日期和取样点位置,一个监测
点取水
3
次,一次
250mL
,送检验室按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标准进行全检。
b

取样前将直接接触样品的容器用
75%
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采用灭菌后瓶收
集样品。
c
.取样时,取样人洗手并消毒,取样前用纯化水淋洗检验用取样瓶和瓶塞
3
次。灭菌瓶至少取
200mL
用于微生物检验用水,微生物检验应在取样后的
1

时内进行,或将样品冷藏并在
4
小时内进行检验。
5.2
微生物限度检查
纯化水检验标准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
5.3
微生物培养

1

除另有规定,
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
30-35
℃,霉菌、酵母菌培养温
度为

『叁』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和控制菌检查,需要修改哪些

我们公司的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规程是这么写的:2.3.10微生物限度取本品版10ml,加入pH7.0的无菌氯化权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薄膜过滤,依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检测(《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ⅪJ),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为符合规定。你可以参照10版的药店改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肆』 纯化水中的微生物检测怎么做 要详细

采用滤膜法进来行微生物检测源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其得到AOAC、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药典、FDA和EPA等组织的承认,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及饮料工业、化妆品、制药工业品质控制和电子工业等领域。赛多利斯公司的滤膜法微生物检测产品成功地应用于滤膜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实用而且方便实用,它简化了微生物检测程序。
滤膜法微生物检测:
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样品中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滤膜法的优点:
- 与直接法比较,可以检测大量的样品
- 浓缩效应使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 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作为检测的永久记录存档
- 可见的菌落和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

操作具体一点就是: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灭菌好的l生理盐水中,再接种到平皿中,制成10级、100级、1000级稀释倍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稀释培养皿,即可

『伍』 制药用水(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如何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做阴性希望能够有详细的操作过程,谢谢大家

如果你检查的时候有用缓冲液的话,直接过滤等量的缓冲液不加供试品,就可作为阴性对照!如果你不用缓冲液的那么就直接用空白的滤膜贴在培养基上就可以了。具体情况得知道你制药用水的检验过程。

『陆』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4.10微生物限度(薄膜过滤法)
4.10.1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加至适量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每1g或1ml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量稀释剂的供试液1ml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他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方法和冲洗量同“计数方法的验证”。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
4.10.2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4.10.3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48小时,逐日点计菌落数,一般以48小时的菌落数报告;霉菌、酵母菌培养72小时,逐日点计菌落数,一般以72小时的菌落数报告;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5~7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不少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4.10.4菌数报告原则 以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1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1g或1ml供试品),或<1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
这是我们公司的纯化水微生物检测部分内容,请参考。

『柒』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薄膜过滤法怎么做

准备工作:

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回量筒、培养基、平皿、答取膜器、三角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

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7)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规程视频扩展阅读:

薄膜过滤系统主要用于去除小颗粒及溶解盐,一般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薄膜过滤反渗透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薄膜过滤

『捌』 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答

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答

你知道什么是微生物检验吗?你对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答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方法验证

1.做过验证的样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否都需要按照新的方法进行重新验证?

答: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产品而言,由于培养时间调整,应重新进行验证。对于无菌检查的产品而言,如果方法未作实质性调整,可以不必重新验证。个别产品在各论中收载了新的无菌检查方法,对这些品种,应对收载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2. 以前做过无菌验证的品种是否需要重新按照新的标准再验证?

答:参见问题1。

3. “新增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附的滤器及滤膜” 比如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属于抗生素,是否需要重新选取滤膜再验证?

答:目前采用的方法如果经验证表明可行,则可以继续使用该方法。

4. 微生物方法学验证时,培养时间是否跟样品日常检验所培养时间一致?

答:应该一致。

5. 微生物限度验证时,如果一个方法只有金葡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该方法时是否可以用来做细菌霉菌的检测方法?

答:按药典的规定,一个计数方法通过验证,是指所有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要求。如果采用各种方法以及方法的组合仍无法使金葡回收率达标,则可以采用使金葡回收率最高的方法作为计数方法。

6. 薄膜过滤的冲洗量不能超过1000ml,我公司的喹诺酮类产品原来的方法是每张膜冲洗量为1500和2000ml,请问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将冲洗量降至1000,各菌的回收率仍能符合规定?

答:有几种办法可以降低冲洗剂的用量:1)降低接触滤膜的供试品的浓度;2)改进冲洗的方式,如少量多次地冲洗、降低蠕动泵的转速等;3)添加中和剂,如高价金属离子。

7.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技术方法验证时,采用上述方法若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率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率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检验。请问,上述方法是指仅通过一种方法还是一定要通过几种方法联用的?

答:应该要把可能采用的所有方法包括方法联用都进行验证。

8. 供试品不溶于稀释剂,同时又有抑菌性,限度检查时应如何消除抑菌性?

答:采用低速离心的方式,尽可能把供试品去除干净,取离心后的上层液,进行薄膜过滤。

9. 不溶于水的固体产品,加表面活性剂后,如何操作才能在方法验证中得到较好的回收率?

答:同问题8。

10. 有些品种2010年药典与2005年比较检验方法变了,是否需要验证或确认?

答:同问题1。

二、菌种管理

1. 浓菌液的有效期该如何确定?

答:药典没有规定。可以通过实验确定有效期。例如,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浓菌液的浓度,从而判断其有效期。

2. 药典要求菌液在制备后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的菌悬液可在在24小时内使用,那我们在做验证或阳性对照是要加一定量的菌就没有时间进行平板计数了,该如何确保所加菌量准确?

答:药典对稀释菌液的使用期限作出规定,并不会影响操作过程中稀释菌液的加入。即便不规定,也无法在准确知道菌液浓度的情况下加入试验菌。菌液稀释的实验操作和加入菌液的实验操作应该是在同一次实验中完成的,要使加入的菌量符合药典的规定,可以从浓菌液的制备方法、菌液稀释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也可以引入浊度比较的方法。

3. 菌悬液能否在倒平板之前确定菌含量?

答:活菌含量是无法确定的。总菌量可以通过比浊的方式确定。

4. 具体从哪些方面进行菌种菌株的特性和纯度确认?如何操作?

答:基层的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菌种纯度确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面:1)形态学鉴定,包括菌落形态和染色形态;2)生化鉴定,可以考虑使用API鉴定系统。

5. 黑曲霉冻干菌种如何转种,传代?

答:与其他菌种一样,所不同的是使用的培养基应改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6. 干粉状的是否可做第0代使用?

答:只要是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冻干保藏的菌种,可以确定为第0代。

7. 菌种每次传代都要做纯度、特性等的确认吗?

答:从外部购入的菌种,在进入本实验室的菌种保藏体系时,需要进行纯度和特性的确认。以后的每次传代,可以通过显色培养基做简单的确认即可。

8. 如采用低温保存菌种,需购买哪些设备?能够到省所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答:低温冰箱,应能够提供-70℃的低温。可以到省所来培训。

9. 做方法验证时,工作用菌种能否同时操作,如何防止交叉污染?

答:可以同时操作。避免交叉污染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技术。

10. 是否等菌悬液的含菌数出结果后再做适用性等检查?

答:没有必要。可参见问题2。

11. 菌液制备中菌液是否都要验证储存期?

答:稀释菌液可参考药典规定。如要保存浓菌液,则需要验证有效期。

12. 菌种CMCC是否可以用ATCC替代,从省所或中检所购买的菌种是否每次都可以出具规范的COA?

答:中国药典使用CMCC的菌种,并没有规定可以使用其他等效的菌种。省所提供的菌种严格讲属于标准贮备菌种,无法提供ATCC这样的COA。CMCC至今也无法提供这类证明。

13. 铜绿假单胞如何保藏?答:可以使用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14. 工作用菌液是否属于亚培养或传代一次?

答:工作用菌液应属于一次传代。

三、微生物限度

1. 包装材料的大肠埃希菌检查?

答:根据包装材料的不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取一部分,接种胆盐乳糖培养基进行检查;另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薄膜过滤,然后按规定的方法检验。

2. 抗真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答:这类产品的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需要进行调整,可以根据产品剂型的不同,选择薄膜过滤法或培养基稀释法等方法。

3. 为什么在日常样品检测中还需要做阳性对照(国外不需要)?

答:为了确保每一次检测对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都是有效的`。

4. 对于同一个品种,药典为什么不规定统一的检测方法?

答:本版药典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也有某些品种已经收载了统一的检测方法,如注射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无菌检查。之所以没有大量收载,主要是由于检测方法还没有经过必要的复核。将微生物检验的统一方法收载在品种的各论项下,始终是努力的方向。

5. 梭菌检查中需置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是否指在厌氧培养箱中?

答:需要在厌氧培养装置中进行培养,未必一定是厌氧培养箱。

6.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时,采用多种方法均未检出控制菌,如何处理?

答:在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方法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如果仍无法使试验菌生长,则应该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理由是该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去除产品的抑菌作用。

7.常规的监督抽样检品(包括原料)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是否一定要进行活螨检查并在原始记录与报告书中体现?

答:需要进行检查。可以在原始记录中体现,报告书上可以不出现,除非当发现有活螨检出。

8. 药包材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了合格质量水平,通常产量下取样8个,要求8个瓶子均符合规定,如何进行?

答:每个瓶子分别进行实验。

9. 大肠埃希菌具体操作规程?

答:参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0. 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的提取物入药,是否需要检沙门菌?

答: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

11. 关于中国药典菌落计数结果的判断还存在疑义,望能举例说明。

答:不清楚所指的存在疑义是指哪方面。2010年版对结果报告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订,目前的规定应该比05版更为清晰、明确。

12. 需做沙门菌检验样品量的确定?

答:10g(ml)用于样品计数检验和其他控制菌检查,10g(ml)用于沙门菌检查,10g(ml)用于沙门菌检查的阳性对照。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的样品,检验用量应为30g(ml)。

13. 日常的实验室装备能否达到梭菌无氧的培养要求?

答:完全可以。可以采用厌氧培养盒(罐)。

14. 如果一个产品有两个规格,是否可以取其中之一做阳性对照?

答:每个规格均需进行阳性对照。

15. 细菌数为100g/g的,样品稀释级只做1:10,1:100的倍数就可以了吗?

答:可以。

16. 培养时间3天,5天,可理解为72小时,120小时吗?

答:可以。这样更为严谨。

17.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已做验证试验的供试品,在检查时刻不必再做阳性对照”如何理解?

答:该标准操作规范中在无菌检查法中规定“供试品无菌检查应进行阳性对照试验”,表明不论是否进行了方法验证,在产品的每一次检验过程中,还必须进行阳性对照。在控制菌检查的大肠埃希菌项下,指出“已做验证试验的供试品,在该供试品检查时不必再作阳性对照”。该规定仅适用方法验证与供试品检查同时开展的情况。2005年版药典和2010年版药典在控制菌检查中均对阳性对照试验有明确规定,“进行供试品控制菌检查时,应做阳性对照试验。”产品检验中应以药典规定为准。

18. 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中,产品中规定的溶解液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溶液?

答:可以。

19. 制剂通则中,没有微生物检查项目的,是否可不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

答:可以。主要是二部制剂通则中口服片剂、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

20. 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适用性检查细菌是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72小时,供试品检查中细菌是培养3天,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5天,那方法验证中应参照哪个时间进行培养。

答:应按照供试品检验时的条件,即细菌3天,霉菌和酵母菌5天。

21. 测定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时,每张滤膜过滤量是多少合适?需要先稀释吗?过滤完后需不需要冲洗?假如我取10ml纯化水通过双杯体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过滤,每张滤膜上的计数是以5ml为单位还是10ml为单位?

答:过滤量应以培养后出现的微生物数不超过100cfu/膜为标准。一般可不稀释。不需要冲洗。每张滤膜的过滤量为5ml。

22. 2010药典中关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是: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这句话的意思是细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霉菌及酵母菌总数不得过100个,还是细菌+霉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如果是三者总数的话,那细菌总数限度是多少?霉菌及酵母菌总数限度又是多少?

答:是总数不得过100个。没有必要考虑各自的限度值。

;

『玖』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用平皿法的具体步骤谁能说下

一般都用薄膜抽虑法来做,你看看药典附录,上面很详细的、、、、、、很简单

『拾』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怎么检

我说下我在实验室用过的方法:我们测的是大肠菌群数量,需要用伊红-美蓝培养基,细菌回滤器(灭菌处理),无菌注答射器等器具。
用注射器取20ml待测水经细菌滤器过滤,将滤膜带菌面朝上至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数滤膜上颜色浅的斑数,即菌落数,再换算成每升水的菌落数。

阅读全文

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规程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处理氧化池中的填充料有哪些 浏览:251
树脂使过用的有用吗 浏览:262
废水除油 浏览:792
美的超滤膜滤芯作用 浏览:103
清净超滤化学清洗装置 浏览:26
纯水净水怎么用 浏览:116
3m树脂高清图片 浏览:344
污水公司停车位多少钱 浏览:228
水里很多水垢需要多煮一会么 浏览:981
船用锅炉回燃室后端板 浏览:70
汉斯顿超滤净水器作用 浏览:267
怡口全屋净水饮水机怎么样 浏览:762
风冷柴油抽水机油箱滤芯怎么换 浏览:51
mysqlsign函数过滤1 浏览:600
离子交换反应时间 浏览:340
飞利浦挂烫机除垢功能怎么用 浏览:208
为什么新飞空气净化器灯全是绿色 浏览:690
途乐40用什么机油滤芯 浏览:464
在污水处理站实践心得 浏览:120
生活废水越来越多如何改善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