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纯水知识 > 纯水的星球

纯水的星球

发布时间:2022-07-03 08:16:21

❶ 太空中有纯水的星球吗

可能性不大。
虽然水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星球都是从星际气体尘埃云中引力凝专聚形成的。而星际气体属尘埃云中,可能局部水含量较高,但也都有固体颗粒和尘埃。在引力收缩时,水会与其他固体颗粒和尘埃同时收缩集中,并在引力作用下凝聚为星球。所以,引力收缩形成的星球一定是水与其他固体物质共同形成的,完全由水形成星球的可能性极小。
在温度适当的星球上,如果水能保持液态,则组成物质重力梯度会使固态物质沉降到星球内部,液态的水会覆盖在星球表面,形成一个“水球”。但仍有岩石核心。
在温度较低的星球上,水不能保持液态,则固态的水与其他固态物质会冻结在一起,形成类似于彗星核的巨大球形“巨彗星”,表观上并不表现出水球。

❷ 关于水的资料

水(简称:一氧化二氢,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可分为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理论上的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2)纯水的星球扩展阅读:

日常生活中的水可分为软水和硬水,溶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和铁盐的水叫做硬水。水中含有的Ca2+,Mg2+等离子的总浓度称为硬度。水的硬度的单位为mol·m-3或mmol·dm-3。

工业上也有其他定义:以1dm3水中含有的MgO与CaO总量相当于10mg的CaO定义为硬度1°,硬度在8°以上的为硬水。

含有HCO3-的水称为暂时硬水,加热时碳酸氢根离子分解使得钙镁离子沉淀而软化。

含有Cl-,SO42-的水不能通过加热软化,称为永久硬水。

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软硬度,煮沸可以使硬水变软。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水

❸ 世界上不含杂质的纯净水,都隐藏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从海洋到高山湖泊,从丛林瀑布再到奔腾河流,我们的星球71%都被水覆盖,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正是仲夏,喝一杯清澈的水可以更好地消暑,在清澈的水里嬉闹,也能使我们的身心感觉到平静和舒适。

《小石潭记》里就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在探寻世界上最清的水。

其实国内外天然且清澈的水非常的多,例如国内的九寨沟、恩施鹤峰县屏山峡谷,国外的贝加尔湖、马尔代夫等等。


最后

可见,并不是什么东西越纯就越好,起码水不是。

市面上的水,同样的容量,有的2块钱一瓶,而有的几百块一瓶,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除了商品品牌本身的溢价外,最重要的是水的区别,高端水往往含有更多的矿物质,水也属于低硬度,口感更佳,才如此受欢迎。

但也无需为自己喝平价水而担忧,因为我们喝水只是为了补充水分,只要水质安全,水量够就好了,其他方面都不是考虑重点了。

❹ 如果宇宙人和地球人生存条件不一样是否

这种存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如果

宇宙人也是有机质的生命现象


那么

宇宙中的某些天体

就必须拥有建立有机质的先天自然条件

... ...


1

从地球形成的起源上来看

是太阳光辐射的作用

依次形成了金木水火土的天体


在太阳天体中

仅有处于第三阳光热辐射带的水星

才具备了水物质形态和球体形态上的独特.性


这并不是所有的发光热天体都能具有的现象

初始的宇宙物质微粒

并不是拥有很多机会形成水流体的物质结构形态


迄今为止

包括被西方兽人称作水星的金星

也不具备地球水星的形体


也许金星上曾经有过水物质的形成

但仍不具备纯水星球的形体特征


这充分说明

金星的原始星体不是纯粹的水流体


以此类推

地球人至今也没有发现能够生成有机质条件的星球


所谓宇宙人

也只是无喱头的脑洞大开的假设而已

... ...


2

从物质的.性.能上来看

宇宙的本源物质都是无机物

有机质不存在先天因素的理由


有机质的产生

需要一定的特殊条件和过程


首先

是在热辐射下形成纯水流体

并不是有了水就能产生有机质


原始的水流体也是无机物的本质

需要形成水流体的过程


其次

再从流体物质形体的偏转中

获得一个较稳定的环境温度气象条件

才能产生有机质


而非原始纯水流体的星球

几乎没有机会成为偏转的形体条件

也就无法保证一个较恒定的气象条件生成


这样的仅有产生水的星球

是无法完成有机质的产生

生命体的形成也是无法实现的

... ...


3

太阳的球体

是以燃烧的形式存在的


并非是核聚变的可能

否则它将无法提供连续的可持续.性.的热辐射


这样

就会给予了太阳连续不断地提供更多热能和多粒子辐射的机会

这是一次.性.热核辐射不能做到的


一次.性.的热核辐射过后

在一定时期内

会留下一个较大的真空区域

无法提供后继的热能与粒子辐射


那么

纯粹水物质的星球也无法存在

它们都需要时间来巩固成果


因而

宇宙中不会存在无缘故的热核辐射星体

发光星体也并非是都能提供热光辐射的星球


那么

在广袤的宇宙中存在有机质的机会寥寥无几

他们之间也保持着永不见面的宇宙距离

... ...

所以

那些所谓的宇宙人

也只是穿梭于宇宙空间的流星陨石而已


❺ 星球存在液态水与质量和体积有关吗

摘要 液态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不是很大,在不是很精确的应用下可以认为水的密度约为1g/ml。也就是说,1ml水可等同于1g水。这个在质量体积转换的时候很方便。

❻ 了解水的资料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水的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和氧水。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在-213.16℃,水分子会表现出现厌水性。

水的来源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观点认为,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映、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对气候的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气,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对地理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饮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当中
海洋占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对生命的影响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❼ 会不会有完全由液态水构成的星球

存在几乎完全由水构成的星球,但完全由液态水构成则不可能。

因为星球内部必然存在明显的温度和压力梯度,从而导致一个星球上存在多种形态的水。

比如在高温高压的星球内核中可能存在固态的水,在表面可能有一层由水蒸气构成的大气层。

水的三相图

❽ 世界上如果没有水会怎么

世界上如果没有水会有下列的情况出现:

1、一棵棵树会枯萎,一片片绿草会焦黄,一朵朵鲜花会凋谢。

2、植物会枯死,田里的高粱小麦也不会青翠欲滴,地里的瓜果蔬菜不再肥嫩油绿,

3、树上的果实也不再高挂枝头,鱼儿也不会存在了。

4、人饿了,没有水用来煮饭,累了,也没有水可以去冲澡,渴了,也没有水可用来润喉咙

5、没有水的时候,所有需要水存活的生物不复存在

二、水来源

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2、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界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

3、另外的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应、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4、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时,当我们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部分面积都是鲜艳的蓝色。从太空中看地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极为秀丽的蔚蓝色球体。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71%以上的表面。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❾ NASA称火星地壳下可能含有大量水,这些水可能是纯净水吗

我觉得不太符合纯净水的要求,因为火星中也会有细菌,杂质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杂质,所以火星上的水应该不是纯净水,我们可以称之为地下水。至于这些水到底可不可以喝,目前还没有结果,所以并不能称之为这些水为纯净水。

并且要非常注意加工后水的密封状况,必须要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无色透明直接可以饮用的,我们才称之为纯净水。

但是火星上并不一定具备以上这些加工条件,我们只可以称之为地下水。但是只要有水的星球上就一定会有适应的生存条件,所以说如果将这些地下水加工提炼后。

也是可以制作成饮用的纯净水。当然前提是火星上的环境并没有给这些水造成一定的有毒或者是有害物质以及放射性物质,如果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这些水中那么也是不符合人类饮用的标准。

长时间饮用纯净水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人的体内有很多的矿物质,在随着人的活动中需要流失和补充,而纯净水中并没有这些矿物质。

纯净水的长期饮用可以帮助人体排泄体内的有毒毒素,但是如果长期的饮用会导致人体内的铅的含量超标,因为钙和铅在人体中的是竞争的关系,一方增多另一方嗯就会减少,所以说我们要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才会使。

也是因为纯净水中没有钙,所以人体就会吸收大量的铅,从而导致人体的铅含量超标。所以我们应该正常的饮用水,而不是每天喝纯净水才不至于,纯净水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纯净水为什么不适合长期饮用?

人们过滤加工后的纯净水,虽然去除了水中的细菌杂质以及矿物质,但是也把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过滤掉了,所以长时间饮用会导致人体的微量元素缺失,引起儿童的发育不良,或者老年人的各种微量元素啊钙元素的缺乏症等。

❿ 水是来自哪的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水的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和氧水。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在-213.16℃,水分子会表现出现厌水性。[1]

水的来源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观点认为,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映、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水和水体的作用

对气候的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气,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对地理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饮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当中

海洋占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对生命的影响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种类
不同的学科对水有着一些不同的称呼:

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软水: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
硬水: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饮用水根据氯化钠的含量,可以分为:
淡水。
咸水
此外还有:

生物水:在各种生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贮存于土壤内的水
地下水:贮存于地下的水
超纯水:纯度极高的水,多用于集成电路工业
结晶水:又称水合水。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D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万分之二,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黄金还昂贵。重水可以用来做原子反应堆的减速剂和载热剂。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
氘化水的化学分子式为HDO,每个分子中含一个氢原子、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用途不大。

与水相关的化学反应

水的电离与溶液pH值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 H2O+H2O↔H3O++OH- 通常H3O+简写为H+

水的离子积 Kw=[H+][OH-]
25度时,Kw=110-14
pH=-log10([H+])
pH<7,溶液为酸性,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

能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或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水在电流的作用下能够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碱金属和水接触会发生燃烧。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无机物和有机物能够与水进行水解反应:

有机物的水解:有机物分子中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水分子的氢原子或羟基(-OH)代换,例如乙酸甲酯的水解:

无机物的水解:通常是盐的水解,例如弱酸盐乙酸钠与水中的H+结合成弱酸,使溶液呈碱性:

此外,水本身也可以作为催化剂。

淡水短缺问题与对策
地球上水总储量约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咸水资源外,只有2.5%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势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仅占世界总淡水的0.3%。

世界气象组织于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估计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对于水资源稀少的地区来说,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战略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稀有性,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为让全世界都关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文化
请参看水文化

水滴扬起水在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美术、体育、神话等中都有所体现。

水的利用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水在饮用、清洁、洗涤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兴修水利,与水涝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因此形成了一些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如水力学,水文科学,水处理等,甚而产生了以水为生的产业水产业。

工业生产和化工生产大量使用这种廉价的原料。但未经处理的废水的任意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污水的处理就变得十分必要。 (见水污染和污水处理。)

古代世界观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各种事物的组成或者分类,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说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体,以及具有流动、润湿、阴柔性质的事物。

水崇拜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于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产生了水崇拜。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中国传统上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祭龙王祈雨是中国传统的信仰习俗。

与纯水的星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污水池聚脲多少钱 浏览:476
纯水加什么导电 浏览:174
家用反渗透机不启动怎么办 浏览:778
饮水机有异味用什么了清洗 浏览:529
饮水机接水小怎么办 浏览:867
伟业饮水机怎么样 浏览:179
纯水机怎么清洗最干净 浏览:912
菱帅怎么换空调滤芯 浏览:68
反渗透膜存在问题 浏览:764
道尔顿净水器为什么不用纯水 浏览:281
陶氏反渗透膜壳厂家 浏览:302
安全监理细则污水处理厂 浏览:370
三菱饮水机管线式怎么样 浏览:294
世界净水器什么牌子最好 浏览:644
weka如何过滤数据 浏览:463
铝件抛光废水为什么起泡 浏览:127
医用小型蒸馏水机跳闸 浏览:578
37过滤浑浊的天然水 浏览:607
纱布过滤pm25 浏览:90
大孔吸附树脂用乙酸乙酯洗脱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