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检验时,当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时,需先证明水的存在.为什么
是的,如果先经验二氧化碳时,要通过澄清石灰水,那么就会带入水汽,所以需要先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就说明有水
不懂问
2.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为什么需要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腐生性细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化能合成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吗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分两个阶段
1)NH3+ O2 →HNO3 或HNO2 + ( 化学能)
2)6CO2+12H2O*───→C6H12O6+6O2*+6H2O
与光合作用不同;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化学能.
因此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4. 二氧化碳和水具体怎样生成
答案有两种:
1、水和二氧化碳都是固体受热分解的。比如说碳酸氢钠受热就会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是固体受热分解的,而水是固体中残存的
5.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是可逆的么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中,可以生成碳酸,同一条件下碳酸又可以分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这个反应是可逆反应
2、二氧化碳在叶绿素作用下,可以合成糖类,同时放出氧气
3、糖类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上面的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
6. Ⅰ.从海水得到的粗食盐水中常含Ca2+、Mg2+、SO42-,需要分离提纯.现有含少量CaCl2、MgSO4的粗食盐水,
Ⅰ、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1)4种试剂①盐酸;②Na2CO3;③NaOH;④BaCl2来除去食盐水中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顺序是④③②①,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BaCl2═BaSO4↓+MgCl2,故答案为:MgSO4+BaCl2═BaSO4↓+MgCl2;
(2)试剂d是盐酸,盐酸可以和碳酸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水以及二氧化碳,当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时,证明盐酸已经过量,故答案为:盐酸;溶液中不会再产生气体;
(3)滤液中加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把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稍过量碳酸钠,钙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故沉淀B、C、D分别为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沉淀;
故答案为:CaCO3、BaCO3、Mg(OH)2;
(4)过滤实验用到的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等,根据实验装置,过滤出沉淀A、B、C、D时必须用到漏斗,故答案为:④;
Ⅱ、蒸馏装置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单孔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故答案为:②③⑤⑥;
Ⅲ、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以采取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萃取剂是四氯化碳,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①;分液漏斗;萃取.
7. 科学实验中要研究纯净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常需要把混合物进行除杂、分离和提纯等.(1)除去二氧化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可选用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
(2)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