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中氧的饱和浓度是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常温下,纯水中溶解氧的饱和浓度是多少,如何计算
一个标准大气压,常温下,纯水中溶解氧的数值在9mg/l左右。这是根据氧的溶解度和氧的分压来回的,我们生活中答水因为有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般为8mg/l左右,如果水质不好可能达不到这个数值。 想要具体计算可以找工程手册去查。
② 氧在水中的饱和浓度是多少
氧在水中的饱和浓度随水温T而变化。
一般的溶解氧(DO)计算公式:
考虑到纯水用于溶解氧气,其溶解量DO(单位:mg/L)计算经验公式如下。
(2)纯水121中氧的饱和溶解度扩展阅读
普利斯特里从布莱克煅烧石灰石对CO2的发现受到启发,利用凸透镜聚集太阳光使一些物质燃烧或分解放出气体并进行研究。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终于成功地制得了氧气,成为化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名称由来
氧气(Oxygen)希腊文的意思是“酸素”,该名称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起,原因是拉瓦锡错误地认为,所有的酸都含有这种新气体。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仍然是“酸素”。
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这“氧气”。
③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中氧的饱和浓度是多少
一个标准大气压,常温下,纯水中溶解氧的数值在9mg/l左右。这是根据版氧的溶解度和氧的分压来的,权我们生活中水因为有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般为8mg/l左右,如果水质不好可能达不到这个数值。
想要具体计算可以找工程手册去查。
④ 清水饱和溶解氧值怎么查
你需要的这个数据的关键词应该是:氧的溶解度曲线。
给你几个数参考:
在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氧气0.049体积,20℃1标准大气压时,氧气的溶解度是0.031。所以在0℃和20℃时,氧气的溶解度分别0.049和0.031。
⑤ 溶解氧的温度对照表
溶解在水中的来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源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
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⑥ 水的饱和溶解氧是多少
水的饱和溶解氧不是一个固定值。
在标准大气压下,它只随水温T而变化。
一般的溶解氧(DO)计算公式:
考虑到纯水用于溶解氧气,其溶解量DO(单位:mg/L)计算经验公式如下。
(6)纯水121中氧的饱和溶解度扩展阅读:
应用
溶解性
①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
③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固体)
难溶(不溶):溶解度<0.01g;微溶:溶解度0.01~1g ;易溶溶解度>10g。
④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应用:
a、判断气体收集方法:可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取气法。
如:CO2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气法。
b、判断混合物分离方法: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不同时,可用过滤法分离。
如:KNO3(易溶)与CaCO3(难溶)可用过滤法分离。
而C与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溶解度算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通常为水),单位:g/100g水。
⑦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为多少毫克每升
氧气密度为1.429g/L
它也不易溶于水,标准情况下,1L水中可以溶解约30mL的氧气
所以可以计算得出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为42.87mg
⑧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著温度升高而降低.O2也不例外.
⑨ 纯水中CO2和O2的溶解度是多少
在0℃,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体积比)1:1.713
在20℃,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体积比)1:0.878
在25℃,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体积比)1:0.759
在0℃,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溶解度为1:0.049
在20℃,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溶解度是1:0.031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里的体积数。
(9)纯水121中氧的饱和溶解度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首先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同时也随着气体的压强和溶剂的温度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3×10^5Pa,一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L,氢气为0.01819L,氧气为0.03102L。
氨气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而且氨气分子跟水分子还能形成氢键,发生显著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氢气、氮气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一点对气体来说没有例外,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容易自水面逸出。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
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3×10^5Pa时,溶解于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的气体的体积(并需换算成在0℃时的体积数),即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一种气体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3×10^5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克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气体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