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的电导率-温度曲线在哪里可以找到
这个吧,可惜看不了PDF版了,但仍可参考一下的:
http://cache..com/c?word=%CB%AE%CE%C2%2C%B5%E7%B5%BC%3B%C2%CA&url=http%3A//202%2E96%2E31%2E71%3A85/%7Ekjqk/dzxk/dzxk2002/0204pdf/020406%2Epdf&b=0&a=9&user=
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60523/434169/
还找了一些资料,不知道有没用,要的话你发信息给我吧,
② 纯化水电导率标准是多少
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药厂的纯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间,温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数据,温度高的时候一般都会是1.2左右。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Q=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
(2)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扩展阅读: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现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颁布。标准名称、编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③ 天然水的温度变化如何影响水的电导率
温度越高,水的电离度越大,水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④ 纯净水高温下放久了电导率会高吗
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必须设版定一个权共同的参考温度、含离子成分。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2)掺杂程度,第二阶张量.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3)各向异性。水越纯净。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高电导率、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在一段温度值域内。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高,时常可以表达为,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通常是对称的)。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1)温度,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有些物质会有异向性 (anisotropic) 的电导率纯净水的电导率与存放时间有一定的关系。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
⑤ RO水 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电导率 电阻率的倒数即称之为电导率L。在液体中常以电阻的倒数——电导来衡量其导电能力的大小。电导L的计算式如下式所示: L=l/R=S/l 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常采用毫西门子,微西门子单位1S=103mS=106μS。 温度对电导的影响 溶液的电阻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溶液的浓度一定时,它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约为2%℃-1。另外同一类的电解质,当浓度不同时,它的温度系数也不一样。在低浓度时,电导率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 L1=L0[1+α(t-t0)+β(t-t0)2]由于第二项β(t-t0)2之值较小,可忽略不计。在低温时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1+α(t-t0)]表示,因此实际测量时必须加入温度补偿。 电导的温度系数 对于大多数离子,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大约为+1.4%℃-1~3%℃-1对于H+和OH-离子,电导率温度系数分别为1.5%℃-1和 1.8%℃-1,这个数值相对于电导率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一般为1%或优于1%,是不容忽视的。 纯水的电导率 即使在纯水中也存在着H+和OH-两种离子,经常说,纯水是电的不良导体,但是严格地说水仍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它存在如下的电离平衡: H2O←→H++OH或2H2O←→H3+O+OH- 其平衡常数: KW=[H+].[OH-]/H2O=10-14 式中KW称为水的离子积 [H+]2=[OH-]2=10-14 ∴[H+]2=[OH-]2=10-7 lH2O,0=λOH-,0=349.82+198.6 =548.42S/cm.mol2 已知水的密度d25℃/H2O=0.9970781cm3 故原有假设为1的水分离子浓度只能达到0.99707。实际上是仅0.99707份额的水离解成0.99707.10-7的[H+]和[OH-],那么离解后的[H+]和[OH-]电导率的总和KH2O用下式求出: KH2O=CM/1000λH2O =(0.99707.10-7/1000).548.42 =0.05468μS.cm-1≈0.054μS.cm-1 ∴ρH2O=1/KH2O=1/0.05468×10-9 =18.29(MΩ.cm)≈18.3(MΩ.cm) 由水的离子积为10-14可推算出理论上的高纯水的极限电导为0.0547μS.cm-1,电阻为18.3MΩ.cm(25℃)。 水的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在不同电导率范围有不同的温度系数。对于常用的1μS.cm-1的蒸馏水而言大约为+2.5%-1。
⑥ 水的电导率一般为多少
自来水电导率= 0.5~5.0x10-2 S/m。制工业废水电导率= 1 S/m。一般自来水的电导率介于125~1250 μs/cm之间。
电导率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电导和电阻也有关系,如果R是一个组件和设备的电阻(单位欧姆Ω),电导为G(单位西门子S),则:G = 1/R。
(6)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扩展阅读:
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电导率的测量通常是溶液的电导率测量。固体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量一般采用交流信号作用于电导池的两电极板,由测量到的电导池常数K和两电极板之间的电导G而求得电导率σ。
电导率测量中最早采用的是交流电桥法,它直接测量到的是电导值。最常用的仪器设置有常数调节器、温度系数调节器和自动温度补偿器,在一次仪表部分由电导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可以直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⑦ 不同温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
天然水的电导率与水中离子总量,离子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与压力有关,但压力的影响比较小,只要不在深水中做现场测量,压力的影响可以不考虑。
(1)与水的温度变化有关。因为水温升高,水的黏度降低,离子的迁移速度加快,因此测得电导率偏高,反之就偏低,因而要进行校正,以水温20℃时为参比。
(2)与离子种类有关。同样浓度电解质,它们的电导率也不一样。通常是强酸的电导率最大,强碱和它与强酸生成的盐类次之,而弱酸和弱碱的电导率最小。因此,通过对水的电导的测定,对水质的概况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3)与离子总量有关。除非特殊情况,电导率的值就是直接反应了水中八大离子的浓度,四种阳离子,四种阴离子,它们也就是水中离子总量。
(7)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扩展阅读
测定电导率的意义:纯净的水是不能导电的,也基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纯净的水,水之所以可以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某些盐等电解质,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与平衡常数、浓度、电离度均有关系。
同样的,对于强电解质,根据科尔劳施总结的经验式可看出溶液电导率也与浓度相关。所以,通过测量电导率的大小,可以间接计算出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的浓度,了解水中电解质的含量。通过电导率的大小能够初步确定水质状况,进而对采取不同的水处理方案。
⑧ 水的电导率与温度是否有关系,有的话区别在哪
有啊,温度越高离子活性越高,导电性能也就越好,导电率就会变高。
⑨ 纯化水的电导率标准是多少
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药厂的纯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间,温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数据,温度高的时候一般都会是1.2左右。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9)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扩展阅读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水质标准
⑩ 水的电导率与温度是否有关系,有的话区别在哪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温度和PH值有关。 2. 注射用水 表2 温度和电导率限度表中, (1)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完成。在找到不大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值,表中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如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表中对应的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表中对应的限度值,则继续按(2)进行下一步测定。 表 2 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表 温度(℃) 电导率(µS/cm) 0 0.6 5 0.8 10 0.9 15 1.0 20 1.1 25 1.3 30 1.4 35 1.5 40 1.7 45 1.8 50 1.9 55 2.1 60 2.2 65 2.4 70 2.5 75 2.7 80 2.7 85 2.7 90 2.7 95 2.9 100 3.1 (2)取足够量的水样(不少于100ml)至适当容器中,搅拌,调节温度至 25℃,剧烈搅拌,每隔 5 分钟测定电导率,当电导率值的变化小于 0.1 S/cm 时,记录电导率值。如测定的电导率不大于2.1 S/cm,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 定的电导率大于2.1 S/cm,继续按(3)进行下一步测定。 (3)应在上一步测定后 5 分钟内进行,调节温度至 25℃,在同一水样中 加入饱和氯化钾溶液(每100ml 水样中加入0.3ml),测定pH值,精确至0.1pH 单位(附录Ⅵ H),在表3 pH和电导率限度表中找到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并与 (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比较。如(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不大于该限度值,则 判为符合规定;如(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超出该限度值或 pH 值不在 5.0~7.0 范围内,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表 3 pH 和电导率的限度表 pH 电导率(µS/cm) 5.0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