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现在的国家执行标准是什么
在公众的认知中,瓶装水应该比自来水更安全。然而,瓶装饮用水的国标中,水质指标仅有20项,相比之下,自来水的标准中水质指标有106项;而一些病菌和微生物指标,也被认为瓶装水的标准宽松于自来水。究其原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切并不是偶然……
5个国标,分类混乱。
目前中国关于饮用水的国标共有5个。除自来水标准外,剩下4个国标均为包装水标准。其中,从产品分类,有“天然矿泉水”国标和“纯净水”国标,剩下所有包装水均被纳入瓶装水国标范围。
缺乏统一的瓶装水国标
饮用水管理上的标准之乱,已引起了一些部门和专家的关注。
据悉,相关主管部门曾希望通过一个国标囊括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类主流水种。早于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征求意见稿已在业内下发,希望替代瓶装水国标,并将山泉水、矿物质水等产品纳入“包装水”的定义中一起进行监管。不过,该国标在征求意见后,目前尚无下文。
重金属等指标半年检测一次
瓶装水出厂前,大多只检测感官、微生物等指标,对于重金属、有机物等更多的指标,往往半年才检测一次。
只检测少数标准
便这些企业标准都符合国家规定,出厂的产品能否真正合格,也存有疑问。在记者获得的多份企标中,关于检测,大多是类似的情况。不少企业在产品出厂前,只需检测感官标准、微生物指标等少数几项。
广东一家饮料生产企业的品控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多数饮料企业的生产都以“不吃坏肚子”为标准;中国地质科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目前市场上诸如矿物质水,天然水都存在一定质量隐忧。他认为,矿物质水是人为添加矿化剂,能不能添加,添多少,缺少研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张书芳,对市场上瓶装饮用水溴酸盐(潜在致癌物)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矿泉水的合格率仅50%,矿物质水合格率为66.7%,山泉水为71.4%。
拿着手中的瓶装水,不得不让人迟疑,自己每天喝的瓶装水,能保证是安全健康的吗?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不用再研究国标、化学元素等专业问题。
如果你想实时了解自己的饮水水质,那就请你登录日日顺净水商城,参与“我家水质我来测“活动,免费申领一只测水笔,饮水健康就有了保证。
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
GB 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替代情况: 替代GB 19298-2003
发布专部门: 中华人属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4-12-24
实施日期: 2015-05-24 即将实施距离实施日期还有137天
出 版 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5-24
你好,文件已上传到回答附件,满意请及时采纳。
如手机上无法看到附件,请留邮箱,发送到你的邮箱。
❸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8050 GB-7718区别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8050 指的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营养标签是向版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权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原卫生部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规定的相应内容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通用性要求,如果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特殊规定的,应同时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通用性要求和特殊规定。
两者的区别是GB7718的规定要高于GB-28050优先执行。GB7718没有规定的按照GB28050执行。
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的关于包装饮用水的名称
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内饮容用水。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包装通则》(GB 7718)的规定,应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
❺ 家用纯净水的标准是多少
水中的 TDS 值代表来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自量, TDS 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饮用纯净水:000——00 1 PPM 优质矿泉水:002——050 PPM 自来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000 PPM。
❻ 国家标准饮用水TDS值是多少
TDS包括溶解抄在水里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是综合性指标。现行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没这个质量指标,无法提供具体的数据。
❼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的关于“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当添加使用硫酸回镁、硫酸锌、答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对仅使用加工助剂(如氮气)的,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可不标示加工助剂,也不需标识“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
❽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有哪些
随着现代食品生产的方法和工艺开始成长,许多食品的保质期也可以被控制,这时候食品安全成为了现代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有以下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GB 19298-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 GB 9678.2-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GB 31621-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GB 19300-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 GB 17401-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 GB 16740-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糖 GB 15203-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GB 13104-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调味品 GB 10133-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 GB 7096-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 GB 2718-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豆制品 GB 2712-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面筋制品 GB 2711-2014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1 2015-05-24 现行有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 2012-04-20 现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