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滤波电路里并联一个电解电容 ,和一个小的瓷片电容 滤波电路里有一定的交流成分 大电容是电解电容,有
电容量越小,对高频率的阻抗越小,同理,电容量越大,对低频率的阻抗越小。为此,滤波电路里并联的电解电容(大容量),对交流脉冲(低频)滤除掉,使之趋于平滑;并联小电容量滤除交流高频杂波,减小干扰杂波。
2. 12v直流电机电路中为什么要加一个大一个小的电容
主要是消除电机电刷电火花产生电磁辐射干扰其他电器设备。接个电容可以过滤内杂波,大电容滤波容性能更好,但是由于大电容因为自身自感效应较大,不能过滤高频率的杂波,所以再接个小电容,用来过滤高频率的杂波,因为它的自感效应较小,对过滤高频波的阻碍较小。
3. 电容值的大小与滤波频率有什么关系,例如一个4..7Nf的电容能够滤除多少频率的杂波信号啊,求详细解释
电容滤波是与具体的电路有关的。单独一个电容是无法计算的。
4. 什么是过滤电容
那不来叫过滤电容,而是叫做源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的作用,一般是用于滤除高频信号而保留低频信号,或者滤除交流信号而保留直流型号。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滤除低频、直流信号,而保留高频、交流信号。
要看电容怎么接。请自行查阅相关专业书籍。
5. 如何区分主板的好坏
“cpu看主频,内存看大小,硬盘看容量”......LZ你说的那是性能高低,“好坏”一般是指质量......影响主板质量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
1.电容
电容在主板中主要用于保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起滤波作用)。现在的个人电脑越来越快,随着CPU主频和系统总线工作频率的提高,对主板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主板稳定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纯净的电流供应。从机箱电源出来的电流如果用示波仪器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的尖峰和杂波,这些尖峰和杂波都是主板稳定工作的大敌,因此主板必须对电源进行过滤和净化才能使用,针对不同的杂波用不同的元件来进行过滤和净化。主要的元件有扼流线圈和电容。原始电流首先流经扼流线圈(俗称线圈),因为线圈有一个蓄能的特性,它可以初步过滤掉一些高频杂波,然后进入电容组进一步过滤、净化、拉平(把峰形波拉成方波)。所以,主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在其电容上。
那么,怎样从外观上来简单判断主板电容的好坏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⑴按照颜色来区分:黑色的电容最差,绿色的电容要好一些,蓝色的电容要比绿色的电容又要强一点。所以我们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围滤波电容都用的是绿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则是黑色的。蓝---->绿---->黄---->黑 (最次)
⑵从指标上区别:电容电压的范围非常重要,可以在电容上看到"+、-"的字样,这是电容电压的承受范围,这个数值越小电容则越好。一般是6.3V 也有用10V 、12V、 16V。
⑶看电容的容量:按照Intel主板技术白皮书的说法,现在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滤波电容单个容量最低为1000μF,一般主板都采用1000μF的电解电容(很会精打细算啊),而在Intel的原装主板上,这样的电容单个容量高达3300μF,这就是大家推崇Intel主板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⑷从数量上看: 目前有些主板喜欢用少量的几个大电容来替代一堆的小电容,这样从用料上看成本是增加了,但从生产成本上看则减小了,因为这些电容都是人工安装的,零件越少人为安装的步骤也越少,人工花费就越低,维修也相对方便,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这就是题外话了,不再多说。总之,一块性能出众的主板必定拥有众多高品质的电容。
2.插件
通过插件识别主板好坏: 一块好的主板,应该采用象AMP、FOXCONN、TEKCON、MOLEX、AMCO等一样的大厂商的插件,这些厂商对接插件的簧片及触点进行过特殊处理,其刚性、抗氧化性和触点导通电阻比普通小厂的产品有很大优势,使用过程中多次插拔也不易变形、接触可靠,而一些采用不知名的小厂的接插件的主板,就会给系统留下隐患,比如时常有莫名其妙的死机、花屏和系统不稳定等。
另外在购买主板时还应注意,在中国大陆销售的稍有名气点的品牌的正品行货主板全部采用中文包装盒、中文说明书、提供中文客户产品保证书;包装盒上贴有易碎激光防伪标签;主板上的条码、产品质保卡上的条码和包装盒上的条码相一致。
6. 主板电容起什么作用
电容的重要性
电容在主板中主要用于保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起滤波作用)。现在的个人电脑越来越快,随着CPU主频和系统总线工作频率的提高,对主板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主板稳定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纯净的电流供应。从机箱电源出来的电流如果用示波仪器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的尖峰和杂波,这些尖峰和杂波都是主板稳定工作的大敌,因此主板必须对电源进行过滤和净化才能使用,针对不同的杂波用不同的元件来进行过滤和净化。主要的元件有扼流线圈和电容。原始电流首先流经扼流线圈(俗称线圈),因为线圈有一个蓄能的特性,它可以初步过滤掉一些高频杂波,然后进入电容组进一步过滤、净化、拉平(把峰形波拉成方波)。
钽电容和铝电容的外观
主板上常见的电容有钽电容和铝电容(电解电容)。铝电容容量较大、价格较低,但易受温度影响、准确度不高;而且随着使用时间会逐渐失效。钽电容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不过容量较小、价格高。除非是需要大容量滤波的地方(如CPU插槽附近),原则上最好都使用钽电容,因为它不易引起波形失真。
电容的鉴别
那么,怎样从外观上来简单判断主板电容的好坏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按照颜色来区分:黑色的电容最差,绿色的电容要好一些,蓝色的电容要比绿色的电容又要强一点。所以我们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围滤波电容都用的是绿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则是黑色的。
从指标上区别:电容电压的范围非常重要,可以在电容上看到“+、-”的字样,这是电容电压的承受范围,这个数值越小电容则越好。
看电容的容量:按照Intel主板技术白皮书的说法,现在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滤波电容单个容量最低为1000μF,一般主板都采用1000μF的电解电容(很会精打细算啊),而在Intel的原装主板上,这样的电容单个容量高达3300μF,这就是大家推崇Intel主板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目前有些主板喜欢用少量的几个大电容来替代一堆的小电容,这样从用料上看成本是增加了,但从生产成本上看则减小了,因为这些电容都是人工安装的,零件越少人为安装的步骤也越少,人工花费就越低,维修也相对方便,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这就是题外话了,不再多说。总之,一块性能出众的主板必定拥有高品质的电容。
7. 要将音频信号中的2MHZ的杂波滤掉,加多大的电容
电容线性范围是频率越高,阻抗越小,但电容都有一个谐振频率,在这个频率点上,它的阻回抗是最小答的,超过这个频率之后,会呈现电感特性,也就是阻抗会变大。所以如果频率在几百兆Hz以上的话,是不能随便选择滤波电容的。
但要滤掉多少dB?负载阻抗?要经过计算和试验修正,比如
XC = 1/2πfC可以用105电容,100000皮法XC=8欧
8. 谁能帮我分析下这个电路啊!是基于AD9850的DDS信号发生器!尤其是滤波部分为什么这么接,
原理就是电容通高抄频阻低频,电感通低袭频阻高频,不同容值不同感值滤除的杂波的频率不一样,最终把其他的滤除剩下1-20MH的有用波,容抗应尽量小(一般来说,小于5欧姆即可),要看你信号都有哪些杂波,根据杂波的频率计算电容大小, 容抗Xc=1/(2πfC) ,电感的作用就是阻高频,让直流信号通过,让高频信号走电容,大小的话理论上感抗大于容抗就行,实际会大一点,感抗XL= 2πfL。你这个电路1-20M信号走C2C4C6,不同频率杂波被C1C3C5C7滤除。直流走L1L2L3
9. 电源虑波电路中怎么会有低高频虑波电容
这是电容器的容抗所致!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通过是其充放电特性所致,
而其充放电的速版度由电容的容量大小所决权定!也就是说,电容器对交流电的容抗是由交流电的频率高低和电容器的容量大小所决定的!
回到正题!交流电经整流后其成份不但是脉动直流,还包含有残余50赫交流,100赫单向脉冲,线路杂波,整流管的自激谐波及这些杂波的高次谐波!其频率从几十赫到几千赫,这些杂波如窜入后电路将是无益的!滤波电容就是要将其回路入地!
为了使跳跃的单向脉动电流变成平滑的直流电流,我们希望滤波电容越大越好!
但大容量电容对高频杂波的容抗很大!使其无法通过!因此只有并联小容量电容做高通滤波用!不知你是否明白!
10. 滤波电容并联个小电容是什么作用
电介电容容量虽然大,但其是有感性的,为了旁路高频,就并联一个非电介的小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