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溶液来中的阳离子进行交自换,称为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影响因素有——(1)阳离子的代换能力随离子价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高价阳离子的电荷量大、电性强所以代换能力也大,各种阳离子代换力的大小顺序:Na+<K+<NH4+<Mg2+<Ca2+<H+<Al3+<Fe3+(2)等价离子代换能力的大小,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3)离子运动速度愈大,交换力愈强(4)阳离子的相对浓度及交换生成物的性质。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阳离子交换量:每千克干土中所含的全部阳离子总量,以厘摩尔(+)每千克土或 c mol(+)kg的-1次幂表示。影响因素——(1)胶体的种类,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质高的>有机质低的,次生铝硅酸盐(2:1>1:1)>次生氧化物(2)溶液的pH值(3)土壤质地,质地愈细交换量愈高。
② 阳离子交换作用特点
阳离子交换作用特点
土壤阳离子交换是一个可逆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而且是等价离子交换,也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土壤阳离子交换是一个可逆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而且是等价离子交换,也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③ 2. 阳离子交换的原则是什么
离子交换原理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处理时,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其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离子和水中同符号电荷的离子相互交换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如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遇到含有Ca2+、Na+的水时,发生如下反应:
2RH + Ca2+ → R2Ca + 2H+
RH + Na+ → RNa + H+
当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遇到含有Cl-、SO42-的水时,其反应为:
ROH + Cl- → RCl + OH-
2ROH + SO42- → R2SO4 +2OH-
反应的结果是水中的杂质离子(Ca2+、Na+、Cl-、SO42-等)分别被吸着在树脂上,树脂由H型和OH型变为Ca型、Na型和Cl型SO4型,而树脂上的H+、OH-则进入水中,相互结合成为水,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离子,制得纯水.
H+ + OH- → H2O
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与水中的离子之间所以能进行交换,是在于离子交换树脂有可交换的活动离子.而且因为离子交换树脂是多孔的,即在树脂颗粒中存在着许多水能渗入其内的微小网孔,这样使树脂和水有很大的接触面,不仅能在树脂颗粒的外表面进行交换,而且在与水接触的网孔内也可以进行这一交换.
④ 材料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怎么解释
土壤溶液阳离进行交换称阳离交换作用影响素——(1)阳离代换能力随离价数增加增高价阳离电荷量、电性强所代换能力各种阳离代换力顺序:Na+
⑤ 阳离子交换量定义
阳离子交换量来 土壤阳离子自交换量(CEC)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在一定pH值(=7)时,每千克土壤中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NH4+、H+、Al3+等)的厘摩尔数(potential CEC).
常用单位:cmol(+)/kg土
国际单位:mmol/kg土
CEC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
⑥ 阳离子交换作用
岩石颗粒的表面往往带负电荷,因此能吸附某些阳离子。当某种成分的地下水与岩石颗粒接触时,水中某些阳离子被岩石颗粒表面吸附,以代替原来被吸附的阳离子,而原来被吸附的阳离子则进入水中,改变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这种作用称为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阳离子交换的强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主要的是岩石的粒度、交换阳离子的性质、介质的pH值和水中电解质的浓度。
1.粒度
一般岩石的粒度越细,它的交换性能越强。因此,在黏土和黏土岩中,阳离子交换对水化学成分的影响明显。
2.离子性质
不同阳离子的吸附能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吸附能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的离子价,离子价越高吸附能越强,并易留在岩石上。如果阳离子的电价相同,吸附能随原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部分离子吸附能强弱的顺序如下:
H+>Fe3+>Al3+>Ba2+>Ca2+>Mg2+>K+>Na+
由上可见,Ca2+的吸附能大于Na+,因此在自然界中常可见到地下水中的Ca2+交换吸附岩石颗粒表面的Na+。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在含水层中广泛地进行,并且对改变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地下水的性质有重大意义。这种作用使硬度大的地下水变为硬度小的软水,形成低矿化度的钠水,如SO4—Na型、HCO3—Na型以及一些其他过渡型水。
3.pH值
在阳离子交换反应中,氢离子有着特殊的作用。它的交换能量不仅高于一价的阳离子,还高于二价和三价的阳离子。介质的pH值影响阳离子的吸附数量,水中的氢离子越多,对其他阳离子进入胶状综合体的阻力越强。增加与土壤处于平衡状态的溶液pH值,土壤的交换性能增强。当介质的pH值由6增加到11时,交换容量增加1~2倍。
4.电解质浓度
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并不仅决定于离子的性质,在吸附交换过程中,水中电解质浓度也起着重要作用,浓度大的离子比浓度小的离子易被吸附。因此,如果钠的浓度相当大时,吸附综合体中的部分钙离子将被钠离子排挤出去,水中的Na+与岩石颗粒表面的Ca2+就发生交换吸附的现象,例如海水入侵过程中的Na+与Ca2+的交换吸附。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天然水中的交换主要是阳离子交换,而不是阴离子交换。这是由于岩石和土壤的胶体成分主要是由SiO2、Al2O3和其他带负电的胶粒所组成,它们吸附带正电的阳离子。除阳离子吸附外,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发生阴离子吸附作用(例如砖红壤),但是对这种过程研究很少。
⑦ 阳离子交换量的概念介绍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源(CEC)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在一定pH值(=7)时,每千克土壤中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NH4+、H+、Al3+等)的厘摩尔数(potential CEC)。
常用单位:cmol(+)/kg土
国际单位:mmol/kg土
CEC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可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来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⑧ 如何测定阳离子交换能力
你这是咋问的问题,阳离子交换能力应叫阳离子交换容量或周期制取量,是进入物体回(流体)某一指标含答量与阳离子交换载体(容积)通过计算得出阳离子工作交换容量。测定是阳离子交换出口某一指标含量(化验手段),能否达到相关GB标准…。一杰华粼
⑨ 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的离子是
CEC与离子价态有关,价态越高,能力越强,Fe3+大于Al3+,且大于其他离子
⑩ 什么是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名词解释定义
阳离子交换其实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
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
基本条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1、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可发生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任何酸和任何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3、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子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弱酸一般不和强酸盐反应,但氢硫酸可以和硝酸铜或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的沉淀,这是弱酸制强酸的特例。
4、碱+盐:强碱能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能产生气体的只有强碱与铵盐反应这一种,因为氢氧化铵受热时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5、盐+盐: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