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D指的是截留分子量
截留分子量(MWCO:molecular weight cutoff)是使用分子量大小表示的超滤膜的截留性能,又内称作容切割分子量。
由于直接测定超滤膜的孔径相当困难,所以使用已知分子量的球状物质进行测定。如膜对被截留物质的截留率大于90%时,就用被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示膜的截留性能,称为膜的截留分子量。实际上,所使用的物质并非绝对的球形,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所测定的截留率也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截留分子量不能绝对表示膜的分离性能。也就是说3KD分子量的产品有可能透过膜也有可能被膜拦截,一般来说希望3KD的产品全部透过,需要选择截留分子量更大的膜,比如5KD
『贰』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制备超滤采用什么技术
用法: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回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答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用量:注射剂量按20IU/kg体重计算(或遵医嘱),一次注射,如所需总剂量大于10ml,可在1~2日内分次注射。TM唾液随后即可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但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
『叁』 纯化的单克隆抗体,超滤浓缩的时候会把磷酸盐离心掉导致抗体的缓冲环境变成水吗
不会的。。。
超滤浓缩对于缓冲液成分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因为PBS中的磷酸根离子回也好答,氯离子也好,钠离子也好都是很小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自由扩散,不会因为超滤离心就被甩到下层滤液中去。
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取一定体积PBS溶液测一下pH值和电导率值,之后用超滤管去离心。取出上层未被滤完的溶液再测一下pH值和电导率值,会发现pH值和电导率值和之前测的是一样的。即可证明未被滤完的溶液还是PBS溶液,而不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