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制作虹吸底滤系统
自己动手制作鱼缸底滤系统,原理很简单,将pvc管铺设在鱼缸底部,管口末端封死,之后在连接好的管子上打眼。利用虹吸原理,将沉淀在鱼缸底部小石子缝隙中的鱼粪抽到鱼缸下部的过滤池内,之后再利用鱼缸本身的水泵将过滤后的清水抽回鱼缸。如图:
B. 如何排除自动虹吸底滤管道中的空气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是利用能够隔绝空气的虹吸式雨水斗和精密的管道水力平衡计算版,依靠建筑物的势能权,雨水通过密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满管流,在立管处跌落产生虹吸作用,将屋面的雨水迅速排放的新型雨水排放系统。
举一个生活例子:就是给鱼缸换水一样,用一根密闭的软管抽水,只要给一个高度差就能排水了,倘若把软管从中间剪一个小口,让空气进入管子,水自然会排不出了!~
C. 懂虹吸的来,求高手!!我做的虹吸过滤器,来电不自动虹吸。高手看图!
你这个做的不对啊!右管上头是什么?左边最上面的朝下的管子能在水里吗?
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三重虹吸!
D. 虹吸过滤器的原理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虹吸过滤器是我们生活之中所常见的一种过滤器,它是我们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所改造设计出来的机器。虹吸过滤器以虹吸现象为技术依托,增加了许多复杂便捷的部件,使过滤器可以更高效地工作,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了解虹吸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与解决措施将使我们的更加便捷,因此,本文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虹吸过滤器的原理及故障排查。
1·虹吸过滤器工作原理
来水从进水管进入配水箱,经配水管流入滤前水(原水)区,原水通过石英砂滤料时水中的悬浮物被滤料截留,过滤后出水通过连通管流入出水区,再经出水管进入冷水池;随着滤料截留的悬浮物不断增多,滤料阻力不断增大,滤前水需克服过滤阻力,滤前水水位不断上升(排水管(1)中水位相应不断上升),水位上升至辅助虹吸管时,水从辅助虹吸管流至排水区,水流的抽吸作用将反洗排水管(1)上端的空气抽走形成真空,真空达到一定值后虹吸形成,滤前水经排水管(1)、排水管(2)被大量抽走流至排水区排走,滤前水水位下降,当出水区水位高于滤前水位时,反洗形成,石英砂截留的悬浮物被洗出由反洗排水带走排出;出水区水位下降破坏斗露出水面时,破坏管将破坏斗内水抽走,空气通过破坏管进入排水管,破坏真空,虹吸停止,反洗结束。
2·虹吸过滤过滤器故障现象及解决措施
2.1故障现象
虹吸过滤过滤器运行多年,约5年前更换过石英砂滤料,2011年过滤器运行不正常,存在如下故障:
1)虹吸过滤器反洗不停止或反洗时间太长;
2)配水箱内水位溢出,直接流至出水区;
2)过滤器不反洗;
4)过滤器出水水质与原水水质无明显改善。
上述故障造成虹吸过滤循环水池冷水池水位下降影响生产供水,过滤器被迫停运,循环水水质逐渐恶化。2011年,因虹吸过滤汽机循环水质差,虹吸过滤汽机运行数月就出现真空值下降,被迫加开锅炉倒机,申请外部专业单位进行高压冲洗,影响机组经济运行,也增加了检修成本支出,2011年,虹吸过滤共申请高压冲洗8台次,外委检修费用约16万元。
2.2解决措施
1)破坏管本身管径小,过滤器运行一定年限后部分管道结垢导致进入空气量不足无法破坏反洗虹吸。解决措施:更换过滤器破坏管,将原DN15破坏管更换为DN25管道,加大空气进入破坏真空效果,降低结垢对破坏管的影响。
2)前水水位不断上升,当进水量较大时排水管(1)顶端空气不能及时排出,水位上升使空气压缩,空气压缩形成一定压力导致滤前水水位无法到达辅助虹吸管,不能形成虹吸抽气。解决措施:自行设计制作了了排气阀,在排水管(1)顶端加装了自制排气阀,该阀能自动将排水管内受压缩空气排出,消除空气压力对滤前水的阻力使滤前水水位到达辅助虹吸管形成反洗,滤池反洗虹吸时该阀严密关闭不破坏真空。(参考www.rfilter.com)
3)一站有2台过滤器出水管,管长约60m,出水管阻力大,滤池出水水位过高,导致滤前水水位相应抬升,滤前水位很快到达辅助虹吸管形成反洗,造成反洗频繁,耗水量大;滤前水水位高,造成反洗时间长,甚至破坏斗无法露出水面反洗不能停止。解决措施:对出水管较长的2台过滤器出水管进行改道,减小出水阻力,降低出水水位。
4)过滤器已运行近5年,石英砂滤料板结严重,进水无法穿过滤料直接从配水箱流至出水层或进水直接穿透石英砂形成短流起不到过滤效果;石英砂滤料板结,滤池反洗时出水通过量较小,位于出水区的破坏斗不能露出水面,虹吸无法停止。解决措施:更换石英砂滤料,消除石英砂板结。
对过滤器进行上述检修后重新投运,过滤器运行正常,滤后出水浊度由进水时的2NTU达到小于1NTU,6个月以来虹吸过滤汽机未发生因水质原因造成汽机真空度下降的停机倒机故障,也未安排对冷却器进行高压冲洗的外委检修,保障了生产运行,降低了运行成本。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虹吸过滤器的原理和特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措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虹吸现象为技术依托的虹吸过滤器原理还是十分简单的,只是部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也是它容易出故障的原因所在,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熟练操作自己的虹吸过滤器,并能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日常维修,使它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E. 自己制作的虹吸底滤 停电能停止 来电可以重启 可小管不吸水是怎么回事
1、建议改复造成溢流式底滤制更安全。
2、担心停电后虹吸把水吸干,可在底缸设置浮球阀,当底缸达到设定水位后下水管被关闭。
3、你还应该担心电源恢复后虹吸是不会自动恢复的,那么底缸会被抽干,水泵空转损坏,
4、当然也可以在底缸再为上水管设置浮球阀,复电后,当底缸下降到设定水位后上水管被关闭,水泵在有水的情况下负载不出水转动,这样就不会损坏水泵。
5、如果上水管串连了紫外线灯、冷水机等设备,上述方法也不能用,因为复电后虽然水泵不空转,但这些设备将在无水水状态下工作,这是有隐患的。
F. 虹吸底滤怎样才能调好出水和进水
虹吸(syphonage)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内将开口高的一端容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
虹吸的实质是因为重力和分子间粘聚力而产生。装置中管内最高点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往低位管口处移动,在U型管内部产生负压,导致高位管口的液体被吸进最高点,从而使液体源源不断地流入低位置容器。
用中学物理知识解释就是重力和连通器原理的特殊应用。两个容器液面高低不同,用管子将两者液体连通,不论管子什么形状,在液体自身重力作用下,总有保持液面相平的运动趋势,即将流动的液体所受的合力指向下方,因此液体从高处流向低处
G. 虹吸鱼缸底部过滤系统的进出水量怎样调节
用阀门控制进出水量,同时以浮球阀平衡。
H. 我做的虹吸溢流无孔底滤这么不下水
楼主的这两个来U型溢流管的结合我觉源得原理还是有问题的,首先三通达到平衡水位时不流水了,那么U2平衡了,U1也是平衡的,内外没有压力差,那么往B侧提高水位,只要不超过U1的顶部,是不会打破U1的平衡的,也就不会出现虹吸现象,所以这个浴缸的虹吸底滤设计是失败的。
I. 懂得虹吸过滤的高手进,为什么我做的虹吸过
虹吸滤池虹吸滤池
siphon
filter
以虹吸管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快滤池形式之一。滤池各格出水互相连通,反冲洗水由其他滤水补给。每个滤格均在等滤速变水位条件下运行。
虹吸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利用虹吸原理进水和排走洗砂水,因此节省了两个闸门。此外,它利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和池子本身的水位来进行反冲洗,不需另设冲洗水箱或水泵,加之较易利用水力,自动控制池子的运行,所以已较多地得到应用。
(1)虹吸滤池是由6~8个单元滤池组成一个整体。滤池的形状主要是矩形,水量少时也可建成圆形。滤池的中心部分相当于普通快滤池的管廊,滤池的进水和冲诜水的排除由虹吸管完成。管廊上部设有真空控制系统14。
经过澄清的水由进水槽1梳入滤池上部的配水槽2。经虹吸管3流入单元滤池的进水槽4,再经过进水堰5(调节单元滤池的进水量)和布水管6流入滤池。水经过滤层7和配水系统8而流入清水槽9,再经出水管10流入出水井11,通过控制堰流出滤池。
滤池在过滤过程中滤层的含污量不断增加,水头损失不断增长,要保持出水堰12上的水位,即维持一定的滤速,则滤池内的水位应该不断地上升,才能克服滤层增长的水头损失。当滤池内水位上升到预定的高度时,水头损失达到了最大允许值,(一般采用1.5~2.0米)滤层就需要进行冲洗。
虹吸滤池在过滤时,由于滤后水位永远高于滤层,保持正水头过滤,所以不会发生负水头现象。每个单元滤池内的水位,由于通过滤层的水头损失不同而不同。
滤池的配水系统必须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因此可以利用滤池本身的滤过水的水位(清水槽内水位)即可冲洗。
滤池冲洗时的情况:首先破坏进水虹吸管3的真空,则配水槽2的水不再进入滤池,滤池继续过滤。起初滤池内水位下降较快,但很快就无显著下降,此时就可以开始冲洗。利用真空系统14抽出冲洗虹吸管15中的空气,使它形成虹吸,并把滤池内的存水通过冲洗虹吸管15抽到池中心的下部,再由冲洗排水管16排走。此时滤池内水位降低,当清水槽的水位与池内水位形成一定的水位差时,冲洗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冲洗水的流程与普通快滤池相似。当滤料冲洗干净后,破坏冲洗虹吸管15的真空,冲洗立即停止,然后,再启动虹吸管3,滤池又可以进行过滤。
冲洗水头一般采用1.1~1.3米。是由清水槽9的水位与冲洗排水槽顶的高差来控制的。滤池平均冲洗强度一般采用10~15升/秒·米2,冲洗历时5~6分钟。一个单元滤池在冲洗时,其他滤池会自动调整增加滤速使总处理水量不变。由于滤池的冲洗水是直接由清水槽9供给,因此一个单元滤池冲洗时,其它单元滤池的总出水量必须满足冲洗水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