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消防排烟风口风速为什么不能大于10m/s,超过了会有什么后果
该规定出自原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
排烟口风速不宜大于1Om/s,过大会过多地吸入周围空气,使排出的烟气中空气所占的比例增大,影响实际排烟效果。
B. 高效过滤器风速如何测定
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和测定支架
一 测试方法:按《HVAC系统风速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风量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其中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距地面0.8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取距送风面0.5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m,测点数应不少于10个,均匀布置。检测仪器可选用热球风速仪。
对于乱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
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式可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
可接受标准: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的100%~120%之间 。
出口处的面风速应≥0.35m/s。
风速不均匀度应≤0.25
风速测定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12。
二 气流流型测试
进行气流流型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在控制区层流洁净空气系统保护下,气流与机械设备的相互作用,选择和改善气流流型,使之产生最小的湍流和最大的清除能力。
测试仪器:发烟器,风速仪,35mm照相机或摄像机
检测仪器:发烟器,风速仪,35mm照相机或摄像机。
检测方法:按《HVAC系统气流流型测试程序》进行测试。
用发烟器或悬挂单丝线的方法逐点观察、记录(有条件的话可以拍摄)气流流型,并在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
测点布置: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选择纵、横剖面各一个,以及距地面高度0.8m、1.5m的水平面各1个。
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选择选择纵剖面和工作区高度水平面各1个,以及距送回风墙面0.5m和房间中心处等3个横剖面,所有面上的测点间距均为0.2~1m。
乱流洁净室选择通过代表性送风口中心的纵、横剖面和工作区高度的水平面各1个,剖面上测点间距为0.2~0.5m,水平面上的测点间距为0.5~1m,两个风口之间的中线上应有测点。
检测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或层流净化装置正常运行并使气流稳定后进行。按《风速检测规程》检测送风口或层流净化装置的风速符合规定要求。检查压差表读数,确认洁净室压差符合规定要求。
用发烟器在规定的测点以及“典型位置”(产品或原料在工作环境中暴露的上方及四周等)释放可见的烟雾,并随气流形成可见的流线。用发烟器或悬挂单丝线的方法逐点观察、记录(有条件的话可以拍摄)气流流型,并在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
当烟雾流过“典型位置”时拍摄下流线。烟雾应能够流经这些“典型位置”,而不因空气的湍流造成回流。否则应对空气净化调节系统、风淋室设备位置或物料摆放位置进行调整。
在操作人员进入层流保护区内进行操作时摄下流线。操作时烟雾应不会回流到“典型位置”的任何一点,否则必须建立防止污染的规程或措施。
确认所产生的湍流是否会将污染物从其它地方携带到流水线的关键操作点。如果能,调整气流以得到最小的湍流并迅速清洁。如果不能防止湍流,则必须建立不同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如在灌装设备上使用散流器)。
可接受标准:应绘出气流流型图,并对流型图进行分析解释。
C. 高效过滤器风口通风面积是多少
一、高效快速纤维球过滤器概述
高效快速纤维球过滤器系为钢制圆形罐体,采用纤维球过滤介质、按反冲洗方式不同分气反冲及机械反冲洗型两种形式,具有结构紧凑一体化,易于安装和操作维护。滤料耐磨耐蚀、空隙率高、截污容量大、比重适中,易反冲洗等特点。
二、高效快速纤维球过滤器特点说明
1、改性纤维球丝径细,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高达2000㎡/g。由于纤维丝径细的特点,它叠加后滤层孔隙小,而叠加后滤层孔隙度在80%以上,对悬浮物的拦截作用比其他滤料都优良。因此对低渗透油藏的注入水处理尤为理想。对高悬浮物水的排放和回用有要求的过滤更加适用。
2、对纤维丝进行了改性处理,使它具有了亲水疏油的特性。不管改性纤维丝粘上纯油还是含油污水,遇水时水分子都能渗透到改性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将纤维丝和油隔开。反洗时能将粘附在其表面的原油清洗干净,反洗再生性能特别好。
3、改性纤维球比普通纤维球比重大且不粘油,在过滤时在水力作用下能下沉到罐底,上松下紧滤层孔隙结构好。改性纤维球滤料运行时滤层孔隙率沿水流的方向逐渐变小。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滤料上大下小的孔隙分布状态,拦截作用增强,过滤效果好。
当清洗时,由于没有入口水压的作用,浮动孔板恢复原位,使纤维处于松散状态,再通入水和压缩空气合洗,清洗出所拦截吸附的杂质,清洗彻底。
三、高效快速纤维球过滤器适用范围
高效快速纤维球过滤器对原本水质中悬浮物的去除。广泛用于生活及各类工业高标准水质要求的给水处理,也可作为各种污水回用深度处理。
1、广泛应用于循环水旁流过滤、生活水深度处理、锅炉给水处理、反渗透前置过滤,污水回用过滤。
2、纤维球过滤器适用于油田含油污水回注的粗、中、精细过滤及油田、炼油厂污水的外排处理。
3、适用于钢铁、热电、造船、造纸、医药、化工、纺织、食品、饮料、自来水、游泳池等各种工业用循环水和生活用水及其废水的回收利用过滤处理。
4、纤维球过滤器适用于纯净水、海水、苦咸水淡化及集中供水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等水处理。
D. 排烟口/送风口最小风速如何计算
规范规定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风速=排烟口回风量/排烟口面积
建议:答金属风道 15-20 排烟口6-8
知道了风量、风速、和静压、截面面积,算风管的长和高。如果所说的截面积是管道的截面积的话,那么只要计算出管道每米的摩擦阻力就可以了。当风机压力大于管道总长度累计摩擦阻力的10%时,也就是管道的最长值。
(4)高效过滤器排风口排风速度不宜大于多少扩展阅读: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E. 高效过滤送风口的风速一般为多少
高效过抄滤送风口内部配套的一般为H13或者H14高效过滤器,像Rfilter给广药集团配套的高效过滤送风口就是配的H14高效过滤器;
这种高效过滤送风口的风速一般在0.3-0.6左右;
为了保证其均匀性,一般需要在出风口加装散流板;
另外:高效过滤器的面速和滤速可以反映高效过滤器的通过风量的能力。面速指高效过滤器断面上的通过气流速度,一般以m/s 表示,V=Q/F*3600,面风速是反映高效过滤器结构特性的重要参数。滤速是指滤料面积上的通过气流的速度,一般以L/cm2.min 或cm/s 表示.滤速反映滤料的通过能力,反映滤料的过滤性能。滤速低,一般来说可以获得较高得效率。允许通过的滤速低,滤料的阻力较大。
F. GMP要求100000级高效过滤器风速是多少
现在GMP已经没有10万级的标准了,对应的应为D级,设计规范要求,换气次数内大于15次每小时容,你可以根据你房间的高效过滤器的数量与大小,对比房间体积,计算出风速,
现在一般不会测D级的高效过滤器的风速,都是用分量罩直接测出风量了
G. 高效过滤送风口的风速一般是多少
高效过滤抄送风口内部配套的一般为H13或者H14高效过滤器,像Rfilter给广药集团配套的高效过滤送风口就是配的H14高效过滤器;
这种高效过滤送风口的风速一般在0.3-0.6左右;
为了保证其均匀性,一般需要在出风口加装散流板;
另外:高效过滤器的面速和滤速可以反映高效过滤器的通过风量的能力。面速指高效过滤器断面上的通过气流速度,一般以m/s 表示,V=Q/F*3600,面风速是反映高效过滤器结构特性的重要参数。滤速是指滤料面积上的通过气流的速度,一般以L/cm2.min 或cm/s 表示.滤速反映滤料的通过能力,反映滤料的过滤性能。滤速低,一般来说可以获得较高得效率。允许通过的滤速低,滤料的阻力较大。
H. 我是做通风工程的,排烟风口的最低风速要求是多少,我的系统末端风口没风,中间也没有调节阀,请问有没有
通常排烟口风速不宜大于10m/s,对最低风速并没有明确。但可以这样考虑:如果风速太低,就无法排出烟气中的颗粒性烟尘,其结果只相当于排风。也就是说,当排烟口风速接近于排风效果(速度)时,就几乎起不到排烟作用。那么,从通常排风速度为4-6m/s考虑,是不是可以估算一下这个最低排烟速度呢?
如你所述不够详细,造成这个结果有多种可能,解决的可能渠道也就很多,在不增加调节阀等情况下,比如风管系统打胶密封、风机风量复核、调整其他风口百叶(或阀)开度等。
I. 排烟风口的出口风速一般为多少
《高层民用建筑复设计防火规范》制
8.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8.1.5.1 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8.1.5.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
8.1.5.3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J. 机械排风,风口风速和风管风速规范范围在多少
不同类型来建筑机械通自风各类风口的推荐风速如下(基于噪声控制):
图书馆、播音录音室、手术室电视录像室等:≤2.5m/s
居住区、公寓寝室、医院病房、私人办公室等:≤3.0m/s
银行、剧场、教室、饭店、商店、一般办公室等:≤5.0m/s
舞台、厨房、工厂、体育馆、仓库、百货公司等:≤7.5m/s
不同建筑风管的推荐风速如下(噪声要求低或人员不经常经过和停留时可适当增大):
住宅建筑:风管干管:3.5~4.5m/s;风管支管:3.0m/s
公共建筑:风管干管:5.0~6.5m/s;风管支管:3.0~4.5m/s
工厂类: 风管干管:6.0~9.0m/s;风管支管:4.0~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