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核污水是什么形成的
核污水是在核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放射性废水。这些活动包括核电站的运行、核燃料的加工以及核武器的试验。在这些过程中,放射性核素和化学物质被释放到废水中,导致了核污水的产生。
在核电站的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如铀、钚、铯、锶、碘、钴等,其中一些元素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例如铀238的半衰期为45亿年,钚239的半衰期为2.4万年。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浓度和比例因不同的来源和情况而异,但通常都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和安全限值。
核污水与核废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不同:核废水是指在使用核能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废水和用于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不同程度放射性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才能安全排放或重复使用。而核污染水是指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环境,如核泄漏、核事故或核爆炸所造成的环境中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的水。
2. 对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如果核废水经过合理的处理后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即使是经过处理后的核废水,如果长期或大量排放,也可能对环境造成累积性的影响。相比之下,未经妥善处理的核污染水排入环境中,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更大的影响。
3. 定义来源不同:核废水通常指的是从核电站排出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水,如用于清洗、除尘、脱盐等目的的低放射性废水,或者经过处理后仍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废水。这些废水主要含有氚这一放射性同位素,具有较低的放射性强度和危险性。而核污染水则指的是被核燃料污染的水,如核泄漏事故中产生的高放射性废水,或者与核燃料直接接触的冷却水等。
以上内容参考了网络关于核污水的解释。
B. 日本核废水怎么产生出来的
日本产生核废水的来源:主要是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冷却堆芯新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
1、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
在核反应堆中,为了持续进行核裂变,需要不断将水作为冷却剂注入核燃料棒中,以带走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然而,这些冷却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含有放射性物质,导致其成为核废水的来源之一。
处理核污水的措施
ALPS是仓促上马的工程,国际上并无运用先例,技术上仍不成熟,安全性存疑。其次,ALPS并不能彻底去除所有放射性物质,只能降低其浓度。按照东电的说法,在133万吨核污染水中,132万吨已经过处理,但东电官网上核污染水处理情况示意图则显示处理完毕的只占其中三成。
ALPS的寿命不详,东电迄今未曾公布过ALPS的设计或使用寿命。根据东电目前的废堆计划,至少要到2041年至2051年才能达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彻底报废目标,意味着其间大量核污染水将源源不断产生。而从ALPS滤网两年损伤近半等情况看,这一系统装置的寿命并不乐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核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