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污水磷超标,怎么办
生活污水磷超标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生化池生化处理法是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特别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COD、总磷和总氮等指标。对于总磷的处理,生化处理会将部分有机磷转化为正磷,在经过生化处理后,还需进行化学处理,向废水中加入铁系除磷剂,进一步去除磷。
钙法除磷也是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有效方法,其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常用的化学沉析剂包括铝盐、铁盐和钙盐,其中羟基磷灰石的平衡常数较大。在碱性条件下,磷酸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羟基磷酸钙,pH值的增加会使反应趋于完全。
炉渣吸附除磷技术利用的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CaO、FeO、MnO、SiO2、Al2O3等氧化物,这些成分均可用于处理磷超标废水。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炉渣,可以吸附和去除水中的磷。
SBR强化生物除磷技术适用于原水量不大但磷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这种方法通过厌氧/好氧交替反应器运行,提高了磷的去除效率。
大孔径离子交换法除磷则是通过使用强碱阴树脂,采用8%食盐溶液进行再生,处理磷超标废水。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处理含有高浓度磷的废水。
含磷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果处理效果不达标,可以考虑投加除磷药剂进行处理。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组合多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生活污水磷超标的问题。
2. 污水总磷高怎么处理
污水总磷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化学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技术等。
首先,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高磷污水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或石灰等,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随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从污水中去除,从而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磷含量。例如,在污水处理厂的初级处理阶段,可以通过投加铁盐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磷酸铁沉淀,进而通过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其次,生物处理法也是一种有效的降磷手段。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对磷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将污水中的磷转化为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磷或聚磷,再通过排放富含磷的污泥来达到除磷的目的。例如,活性污泥法中的聚磷菌能够在好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并将其以聚磷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在厌氧条件下,这些聚磷菌会释放磷,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此外,吸附法也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案。这种方法利用具有吸附性能的固体材料,如活性炭、沸石或特定的金属氧化物等,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磷。这些吸附材料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吸附位点,能够有效地吸附污水中的磷酸盐离子。当吸附材料达到饱和后,可以通过再生或更换的方式恢复其吸附性能。
最后,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除磷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根据膜孔径的大小和选择透过性,将污水中的磷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例如,纳滤和反渗透技术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磷和悬浮性磷,同时保留水分子和其他有益物质。这些技术在处理复杂成分的污水时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实现高效、环保的除磷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污水总磷高的问题,可以采取化学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污水的具体成分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组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除磷效果。
3. 生活废水总磷超标了有什么处理方法
生活废水总磷处理方法:
1、在后端投加除磷剂来解决,生活污水厂经过生化后,磷一般都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铁盐、铝盐等对磷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2、通过调节微生物营养比例、DO值、污泥浓度等一系列因素,调整生化处理效果,提高生化去除率。
3、添加污水处理工艺设备,进一步对总磷进行处理。
希望可以帮到你~
4. 水处理中tn,tp是什么
水处理中的TN和TP分别指总氮和总磷。
以下是对两者的
一、总氮
1. 定义:总氮是水体中所有氮元素形态的总和。
2. 影响:在水处理中,总氮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与水质富营养化问题密切相关。过高的总氮含量可能导致藻类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水质。
3. 去除方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生物脱氮等技术去除水中的氨氮和硝酸盐氮,以降低总氮含量。
二、总磷
1. 定义:总磷是指水体中所有磷元素形态的总和。
2. 影响: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但过量的磷会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3. 控制标准:为了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水体中的总磷含量设定了严格的控制标准。
4. 去除方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化学沉淀、生物除磷等方法去除水中的磷。
因此,在水处理过程中,对TN和TP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它们的高低不仅影响水质,还与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息息相关。通过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确保水体中的TN和TP含量符合标准,从而保护水环境。
5. 污水中化学除磷原理是什么
生物除磷原理:利用聚磷菌分别在厌氧(放磷)条件下和好氧(吸磷)条件下发生的作用,最终通过排泥作用将磷(盐)除去 过程利用就是AAO生物反应工艺。
水处理除磷剂:主要用于去除无机磷、有机磷等水体中的总磷,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用于电镀、线路板、化工、生活污水等废水处理中。具有吸附、架桥、混凝、共沉淀、网捕、置换、离子交换等作用机理,在强化去除重金属离子、COD、氨氮、色度、悬浮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5)污水处理为什么要去除总磷扩展阅读:
生物除磷的基本过程
1、除磷菌的过量摄取磷
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b-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2、除磷菌的磷释放
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b-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3、富磷污泥的排放
在好氧条件下所摄取的磷比在厌氧条件下所释放的磷多,废水生物除磷工艺是利用除磷菌的这一过程,将多余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6. 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超标,浊度偏高,二沉池沉降性能不好怎么办
总磷超标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主要是依靠生物除磷,即在好氧段前增加厌氧段,使聚磷菌交替处于厌氧和好氧状态,实现磷酸盐的释放与吸收,并通过排放剩余污泥来达到除磷目的。另一方面,在生物除磷难以达标的条件下,还可以考虑投加化学药剂来辅助除磷。化学除磷主要是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方法使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导致生物除磷出水总磷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是一种高F/M低SRT系统。当F/M较高,SRT较低时,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较多。因而,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条件下,除磷量也就越多,除磷效果越好。
对于以除磷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F/M为0.4~0.7kgBOD5/kgMLSS×d,SRT为3.5~7d。但是,SRT也不能太低,必须以保证BOD5的有效去除为前提。
2.BOD5/TP
要保证除磷效果,应控制进入厌氧区的污水中BOD5/TP大于20。由于聚磷酸菌属不动菌属,其生理活动较弱,只能摄取有机物中极易分解的部分。因此,进水中应保证BOD5的含量,确保聚磷酸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存在碳源偏低,氮、磷等浓度较高等现象,导致BOD5/TP值无法满足生物除磷的需要,影响了生物除磷的效果。
3.溶解氧
厌氧区应保持严格厌氧状态,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时聚磷菌才能进行磷的有效释放,以保证后续处理效果。而好氧区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因此,对于厌氧区和好氧区溶解氧的控制不当,将会极大影响生物除磷的效果。另外,有些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为河道水,污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若直接进入厌氧区,则不利于厌氧状态的控制,影响了聚磷菌放磷效果。
4.回流比
厌氧-好氧除磷系统的的回流比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的回流比,尽快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排出,防止聚磷菌在二沉池内遇到厌氧环境发生磷的释放。在保证快速排泥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回流比,以免缩短污泥在厌氧区的实际停留时间,影响磷的释放。
在厌氧-好氧除磷系统中,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则回流比在50~70%范围内,即可保证快速排泥。
5.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在厌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5~2.0h的范围内。停留时间太短,一是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二是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低级脂肪酸,以供聚磷菌摄取,从而也影响了磷的释放。
污水在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一般在4~6h,这样即可保证磷的充分吸收。
6.pH
低pH有利于磷的释放,高pH有利于磷的吸收,而除磷效果是磷释放和吸收的综合。因此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宜将混合液的pH控制在6.5~8.0的范围内。
由于对出水总磷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除生物除磷外,化学除磷也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但化学除磷在提高除磷效果的同时,也会因投加化学药剂而使剩余污泥量大大增加,进而增加污泥处理量与泥饼处置量。
实际中应根据实验来确定化学药剂的投加点与投加量,并及时调整,确保出水磷含量稳定达标,并尽可能降低药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