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废水中的氨氮如何去除
废水中的氨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去除:
1.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物理法:根据污水情况,可首先尝试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如沉淀、过滤等,但物理法通常作为预处理手段,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有限。 化学法:可选择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吹脱法及气提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氨氮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或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生物法:如短程硝化反硝化法、A/O工艺等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等无害物质。生物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2. 组合使用多种方法: 对于成分复杂、浓度高的废水,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
3. 使用氨氮去除剂: 如果按以上方法处理后的氨氮污水仍达不到排放要求,可选择使用氨氮去除剂进行后续处理。氨氮去除剂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中,具有添加使用方便、反应快速等优点。通过添加适量的氨氮去除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废水中的氨氮浓度降至达标水平。
综上所述,废水中的氨氮去除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处理成本、处理效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处理。
B. 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有哪些方法
化学法——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在污水中直接投加一种专可以降低氨氮属的浓度的药剂——氨氮去除剂;氨氮去除剂是一种含有特殊架状结构的高分子无机化合物,通过强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氨氮;加药后不会产生沉淀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6%以上,无2次污染。
生物反硝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生物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N和NO3--N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氢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
生物硝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57g;(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3计) 7.lg。
C. 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有哪些方法
1. 物理法:此方法通过加入絮凝剂,利用物理屏障如格栅,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间接减少氨氮的含量。
2. 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化学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或氯气,将氨氮氧化成氮气,从而实现去除。
3. 生物法:生物脱氮是利用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适用于污水处理,但需要较大的初期投资和日常维护。
4. 折点加氯法:在中性条件下,利用氯气或次氯酸钠将氨态氮氧化成氮气,以去除氨氮。
5. 吹脱法: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至10.5至11.5,利用空气循环将氨气从水中吹脱出来,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6.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氨氮离子进行交换,实现氨氮的去除。
7. 膜分离法:通过膜技术分离水溶液中的氨氮,达到去除的效果。
8. 微波法:利用微波辐照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快速、均匀、选择性加热废水,提高氨氮的处理效果。
D. 废水中氨氮该如何去除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估算氨氮含量:首先,需要取一定量的含氨氮废水,通过适当的检测方法估算其氨氮含量,以便后续处理时能够准确投加适量的去除剂。
调节废水pH:加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废水的pH至偏碱性。这是因为氨氮在碱性条件下更易于与去除剂发生反应,从而提高去除效率。
投加氨氮去除剂: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氨氮去除剂J201,并充分搅拌,使去除剂与废水中的氨氮充分接触并反应。通常,反应时间约为6分钟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氨氮会被氨氮去除剂氧化为氮气,从而实现快速去除氨氮的目的,且该过程不产生沉淀。
测量出水氨氮含量:处理完成后,需要测量上清液中氨氮的含量,以确保出水氨氮浓度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出水氨氮浓度可以小于5ppm。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调整处理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