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厂常见污水处理办法
大体上来说,工厂常见的污水处理过程是:截流井→粗格栅→污水泵→细格栅→沉砂池→生化池→终沉池→D形滤池→消毒→最终出水。
污水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法,一种是化学法。二者通常是结合使用的!
❷ 废水氧化处理法的氯类氧化剂处理法
应用氯化处理法时,液氯或气态氯加入水中,迅速发生水解反应而生成次氯酸(HOCl),次氯酸在水中电离为次氯酸根离子(OCl-)。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都是较强的氧化剂。分子态次氯酸的氧化性能比离子态次氯酸根离子更强。次氯酸的电离度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小于2时,水中的氯以分子态存在;pH值为3~6时,以次氯酸为主;pH值大于7.5时,以次氯酸根离子为主;pH值大于9.5时,全部为次氯酸根离子。因此,在理论上氯化法在pH值为中性偏低的水溶液中最有效。
用各种次氯酸盐作氧化剂都是利用它在水溶液中电离和水解形成的次氯酸离子和次氯酸的氧化性能。 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是废水处理中一个实用的典型例子。由于氰基是以共价键相结合,结合键能高达225千卡/摩尔,所以不易分解,因而常利用强氧化法促使其分解破坏。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采用碱性氯化法。使用液氯或氯气时其基本离子反应式如下:
局部氧化:
CN-+HOCl─→CNCl+OH-(1)
CNCl+2OH-─→CNO-+Cl-+H2O(2)
完全氧化:
2CNO-+3OCl-+H2O─→2CO2+N2+3Cl-+2OH-(3)
反应(1)在任何pH值的条件下发生,并且几乎是瞬时的。为了使有毒的氯化氰(CNCl)能及时按反应 (2)转变成氰酸盐,需要将废水的pH值调整到10.5以上,在这种条件下反应可在几分钟内完成。虽然在局部氧化阶段形成的氰酸盐的毒性仅为原来氰化物的千分之一,但是,通常还要进一步按反应 (3)将氰酸盐氧化分解为氮和二氧化碳,若保持废水pH值为7.5~8.0,则完成完全氧化反应约需要10~15分钟。
氯化法也广泛用于处理含酚废水,但由于氯的消耗量很大,并容易形成氯酚,释放出强烈的臭味,所以不是完善的处理方法。在低pH值的条件下,酚不能全部破坏,更易形成氯酚。为此,氯化前必须用石灰调整pH值,使氯化后的水的pH值为7~10。
氯在许多种工业废水处理中不仅是氧化剂,而且能影响胶体微粒的电荷,促进絮凝作用,提高颗粒沉淀和油类漂浮的效率。羊毛漂洗废水用氯化法处理可以破坏废水中的乳化剂,使悬浮固体和乳化的脂肪酸沉淀。经氯化预处理后,羊毛油脂乳化液被迅速分离,可去除80~90%的BOD,95%的悬浮固体和油脂。这种方法投氯量大,费用较高,但可回收70%的油脂。
工业废水中如含有大量的氨或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氮化合物,用氯化法处理会形成氯胺或相应的有机衍生物,使氯的消耗量很大。这样,氯化法就不经济了。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常常用少量的氯对污水进行预氯化。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后氯化。预氯化可防止沉淀池和其他处理设备腐蚀,促进絮凝和沉淀,抑制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中的丝状菌和真菌的繁殖,避免污泥膨胀,并可阻止硫化氢的形成,控制整个处理厂的臭味。此外,还可防止在消化池中形成酸和泡沫,从而有助于污泥消化。后氯化可以杀菌和减少BOD。这种处理对工业废水往往也起作用。
二氧化氯(ClO2)是亚氯酸钠和氯气或盐酸反应的产物。
2NaClO2+Cl2─→2ClO2+2NaCl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为使反应完全,盐酸和氯气的用量必须分别超过理论值的2.5倍和1.0~1.5倍。二氧化氯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超过氯气,它与氯气相比,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快速反应,对杀灭芽孢最为有效,适宜处理医院污水;废水中如含有酚和含氮化合物,不会形成氯酚、氯胺和其他衍生物。二氧化氯在水中保持残留量的时间比氯短,比臭氧长。它对酚有很强的氧化降解能力,可用于处理含酚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以其处理效率高,动力消耗少,有机负荷承受能力强,运行管理简便等特点,正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中,成为好气性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利用固着在填料(也称载体)上的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加以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净化。目前国内采用的填料主要是软性填料或半软性填料,供气方式一般采用填料下多孔曝气或微孔曝气。接触氧化法较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管理方便,污泥膨胀现象发生少,耐有机负荷冲击力较强,但是,远行中不等于不要管理。
接触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运行较正常的不多,其原因有二,其一是设计方面的失误,其二是缺乏管理技术。有些单位在运转中无原始记录,无监测手段;有些单位供气量是固定的,流量不调整,营养物质不分折;有些单位挂膜,脱膜情况不检查,冲气堵塞无人管,有些单位开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一句话是不会管理,结果是水质处理效果差甚至无效果,相反地浪费能耗,挫伤积极性。因此,加强接触氧化池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要使它真正发挥效能,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挂膜必须成功
填料挂膜是首要环节,如果挂膜不成功,水处理就无效果。挂膜好,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新陈代谢良性循环,水处理就会有效果。所谓挂膜就是使载体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群体组合的粘状物,主要是由垂丝状菌胶团和较多的丝状菌组成。挂膜前必须选好菌种,一般均采用接种方法,可引进同类型水质处理的菌种。这种方法挂膜周期短,适应性强,成本低。引进的菌种一般可为池容积的1/30(菌种含水率98%),池中再加入池容积的1/4工业废水,然后注满清水或河水,以小风量先闷曝数小时,测其COD,DO,NH3桸,pH,检镜,池中COD保持在300~400Mg/1左右,NH3保持在10mg/1左右,营养不足可加入工业葡萄糖(含C量40%),尿素(含N量46.7%),使C:N:P=100:5:1左右,DO保持在3-4mg/1,根据DO的情况随时调整曝气量。但风量不宜过大,以防止挂膜困难。
一般在24小时后,可适当排掉上清液1/5左右加入工业废水,目的是降低成本,同时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水质(每天可换水1~次),然后再闷曝,并根据测试数据补充营养,当填料上生成极薄的生物膜时,取下在显微镜下就可看到透明稀薄的菌胶团和游离细菌,还可观察到少量原生动物为豆形虫,盖纤虫等;随着营养的不断提供,生物膜不断增厚,(一般5天),这时可向池中连续小流量进工业废水,并做好各项数据的测试(每班不得少于两次分析),当生物膜厚度增长到300~400微米时,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并以纤毛类为主,丝状菌也大量出现,这时流量可逐渐增加到设计要求,COD的去除率达到50%左右,进入正常运转时期。
❸ 化工废水有哪些常用化学处理方法,并简述其应用。
化工废水常用化学处理方法:
1)次氯酸盐法。次氯酸盐具有非常强的氧化作用,可以将部分有机物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电解法。利用电解产生了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将部分有机物氧化成可以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3)铁碳法,也叫铁床。也是一种微电解技术,碳为因此,铁为阳极,形成众多的微电池,对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处理,提高可生化性。形成的氢氧化亚铁同时具有絮凝作用。
4)芬顿法。利用亚铁离子和双氧水反应,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可以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氢氧化铁同时具有徐凝作用。
❹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的工艺有哪些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
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敞开式结构。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
1. 2. 1 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1. 2. 2 臭氧消毒
1) 臭氧消毒原理。臭氧( O3 ) 是氧( O2 ) 的同素异形体, 纯净的O3 常温常压下为蓝色气体。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仅次于氟), 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臭氧灭菌过程属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作用:
a.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b. 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 破坏它们的细胞壁、DNA和 RNA, 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 导致死亡( DNA—核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着一种核酸的大分子;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c. 渗透胞膜组织, 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 使细菌发生透性畸变, 溶解死亡。因此, O3 能够除藻杀菌, 对病毒、芽孢等生命力较强的微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灭活作用。
2) 污水臭氧处理工艺。臭氧氧化能力强, 且很不稳定, 也无法储藏, 因此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臭氧的制备一般有紫外辐射法、电化学法和电晕放电法。目前臭氧制备占主导地位的是电晕放电法。由臭氧发生器制备好的臭氧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密闭的臭氧接触池, 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接触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由池顶汇集后, 经收集器离开接触池, 进入尾气臭氧分解器, 在此剩余臭氧气体被分解成氧气排入大气中( 见图2) 。
1. 2. 3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是氯的5倍, 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 5倍左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后很安全, 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中唯一高效消毒剂。
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 只能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小型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有两种: 以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以亚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1)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原理。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氯酸钠和盐酸制备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气体。反应如下: N aC lO3 + 2H C l= C lO2 + 1 /2C l2 + NaC l+ H 2O 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 ℃, 反应器采用耐温、耐腐蚀材料制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气体通过水射器投加到被处理水中。
2)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应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消毒时, 消毒剂投加点一般在滤后, 有效氯投加量一般为3 m g /L ~ 5 m g /L; 用于脱色或降低COD时, 该复合气体投加在硫酸铝等混凝剂投加点之前效果较好, 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由试验确定,同时也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关于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污水技术文档。
2 上述几种消毒方法的特点
2. 1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 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工艺安全简单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外, 运行、管理、劳务和维修费用也低, 近20 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紫外线消毒工艺对紫外穿透率较低的水质并不适用, 如未经处理或只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 SS高于30 m g /L的污水。这种情况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式不但会增加能耗, 还会造成消毒效果不好。而对于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和再生水, 紫外穿透率一般为40% ~ 80%, 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 当处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 一些被紫外线杀伤的微生物在光复活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DNA分子, 使细菌再生。
2. 2 液氯消毒
液氯使用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 杀菌力强, 该工艺简单, 技术成熟, 药剂易得, 投量准确, 有后续消毒作用, 不需要庞大的设备。液氯消毒在各地医院、工业、民用的灭菌消毒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且有些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液氯储存不是十分安全, 容易发生泄漏, 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发现氯可与水中多种物质形成致癌或致病变的产物, 致使该工艺在应用上开始受到限制。
2. 3 臭氧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 既能氧化有机物, 又能杀菌除色、嗅、味等特点, 可氧化铁、锰等物质, 通常认为它的氧化能力比氯高600倍~ 3 000 倍, 且接触时间短, 除能有效杀灭细菌以外, 对各种病毒和芽胞等生命力强的生物也有很大的杀伤效果。臭氧消毒不受污水中NH3 和pH 的影响, 而且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不产生致癌物质。
2. 4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是只起氧化作用, 不起氯化作用, 因而一般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与氯气相当, 但当污水中NH3 N 浓度较高时, 耗氯量会大幅度增加, 但二氧化氯由于不与NH3 反应, 因而其投加量并不增加。另外, 二氧化氯消毒还不受pH 的干扰。二氧化氯不稳定且具有爆炸性, 因而必须在现场制造, 立即使用。制备含氯低的二氧化氯较复杂, 且原料 ( NaClO2 ) 的价格较其他消毒方法高, 故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采用。所以国内目前只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❺ 水处理中的脱氯问题
不仅仅是二氧化氯的脱氯,次氯酸盐的脱氯也一样,都是和楼上版说的一样使用活性权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脱除水中的余氯。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水流过活性炭过滤罐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活性炭颗粒的磨损会产生细屑可能对后续的工艺如RO产生影响(一般在活性炭滤罐后加置保安过滤器)。
❻ 用次氯酸钠如何除去有机废水的颜色
1、自来水消毒杀菌,加药量一般为1~3mg/l。
2、热电厂循环水、海水杀菌除藻,加药量一般为3~5mg/l。
3、污水处理后生产的中水,加药量一般为5~10mg/l。
石油行业的回填水(注水),加药量一般为3~6mg/l。
4、医院废水杀菌消毒,加药量一般为30~50mg/l。
5、养殖业、畜禽舍的消毒杀菌,加药量一般为5~10mg/l。
6、畜产品消毒杀菌,加药量一般为1~3mg/l。
7、蔬菜、果品及食品的杀菌消毒,加药量一般为1~3mg/l。
8、酒店、饭店、医院、食品与肉类加工企业及公共设施环境的消毒,加药量一般为1~3mg/l。
9、游泳池杀菌消毒,加药量一般为3~5mg/l。
10、含氰废水处理,加药量一般为40~50mg/l。
11、纺织印染的胚布漂白,加药量一般为1~3g/l;造纸业的纸张漂白,加药量一般为0.5~1g/l。
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次氯酸化学式HClO,结构式H-O-Cl,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溶液呈黄色,稀溶液无色,有非常刺鼻的气味,极不稳定,是很弱的酸,比碳酸弱,和氢硫酸相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消毒剂,次氯酸盐中最重要的是钙盐,它是漂白粉(次氯酸钙和碱式氯化钙的混合物)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可由氯和消石灰反应而制得:
3Ca(OH)₂+2Cl₂=Ca(ClO)₂+CaCl₂·Ca(OH)₂·H₂O+H₂O
❼ 工业废水处理方案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点:
1.双膜法预处理工艺
先利用孔径在20-2000Ao(10-6.5-10-4.5cm)的半透膜进行超滤,可截留蛋白质、各类酶、细菌等胶体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浓缩液中,而水、溶剂、小分子和形成盐的离子则可通过膜,进入透过水中。
由于透过水水量减少,而盐量没变,所以透过水含盐浓度增加。这时再用孔径在1-20Ao(10-7.5-10-6.5cm)的半透膜进行反渗透,无机盐、糖类、氨基酸、BOD、COD 等被截留在浓缩液中,只有水和溶剂进入透过水中,盐在浓缩液中浓度进一步增加,送去蒸发结晶除盐。
双膜法除盐的优势在于大幅度降低了蒸发结晶除盐的水量,从而明显降低蒸发结晶除盐的运行成本和投资。
2.加药混凝—气浮、沉淀传统预处理工艺
当含盐原水 COD 浓度在 5000mg/L以下,而且对结晶盐质量没有要求时,传统工艺是将含盐原水经过“调节—加药混凝—气浮、沉淀” 预处理后,再进入“蒸发浓缩结晶除盐系统”。该方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但结晶盐质差,难销售。
3.Fenton或电—Fenton 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
Fenton 试剂含有 H2O2和 Fe2+,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且反应速度快,投资低,出水经沉淀净化后可实现预处理目的。
但 Fenton 或电-Fenton 催化氧化工艺要求特定的反应条件:pH值2-4,而且产生较多含铁污泥,出水会有颜色。当含盐原水 pH 值偏低时使用较经济,否则“加酸降 pH,加碱中和”的过程增加运行成本。COD浓度在 10000mg/L左右尚好,如过高,就要多级氧化净化处理,Fenton 工艺就无优势了。
4.臭氧/催化/混凝复合预处理工艺
以臭氧为强氧化剂并复合催化剂和混凝剂,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联协同反应,可使废水中的环链和长链断开,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创造合适的反应条件,也可充分地氧化废水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破坏废水中的胶体、发色团、发臭团,去除废水中的COD、BOD、SS、异味和一些颜色,但不能去除盐份和较多的氨氮。
根据大量的实践案例总结,一般水量较大且含盐量低于5000mg/L 的废水可首选双膜法,浓缩以后再除盐;含盐原水pH值为2-4的含盐原水可首选Fenton工艺预处理;pH 值5以上的高浓 COD 且含盐量大于5000mg/L的含盐废水可选臭氧/催化/混凝复合预处理工艺;含盐原水色度高或氨氮高,则需要单独进行脱色和脱氨处理。
❽ 求电镀厂污水处理的加药配方
1、氧化法----氧化剂如处理含#废水时,常用次氯酸盐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其中的#离子,使之分解成低毒的#酸盐,然后再进一步降解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
2、中和混凝沉淀法-------碱液、絮凝剂、重金属捕捉剂例如在离子交换法除铬工艺中,阳离子交换柱再生废液是含有重金属离子(Zn2+、Cr3+、Fe3+等)的强酸性废液,可用去除酸根后阴离子交换柱的再生废碱液或加碱中和,使之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如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可改变这种沉淀物的沉降性能和分离性能。
3、中和沉淀法---------碱液如酸性废水用碱性废水或投加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形成沉淀物。
4、铁氧体法-------碱液电镀废水经过处理产生氢氧化铁或其他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通过氧化反应使重金属转入强磁性的铁氧体结晶中。此法可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化学法设备简单,投资较少,应用较广。但常留下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而且电镀废水分散,污泥不易集中处理和利用。
5、蒸发浓缩法利用热源和蒸发器在常压或负压下直接浓缩废水。用这种方法处理高浓度废水比较经济,常同三级逆流漂洗、气-水喷淋,或同离子交换法联合使用。目前生产中广泛采用钛管薄膜蒸发器和蒸发釜来浓缩含铬废水、含#废水等,也是闭路循环的主要处理流程之一。
6、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的可交换离子(H+、Na+、OH-等),去除废水中的阳、阴离子。此法处理电镀废水不仅可回用水,还可回收金属离子溶液。这种方法已用于处理含有金、镍、铜、镉、铬等废水。近年来人工合成的专门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弱酸、弱碱大孔树脂,可分别用于去除铬、镍和铜,以及一些金属的#化络合阴离子。一般说来,离子交换法初次投资较大,操作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但处理效果稳定,由于能回用金属和水,是当前电镀废水实现闭路循环的主要治理方法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再生废液会有钠、铁、氯根等杂质离子不能直接回用于镀槽中,排入环境会造成污染。
7、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非常多的微孔结构和巨大的同比表面积,通常1g活性炭的表面积达700~1700m2,因而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力,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Cr6+)等重金属离子。当活性炭达到吸附平衡后,还可以采用加热、酸浸泡、碱浸泡等方式除去吸附物,使活性炭再生。
❾ 废水中含有硫酸,磷酸,硝酸 如何处理
从理论角度用化学处理方法
该法是利用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的方法,分为中和法,化学絮凝法和氧化还原法三种.
①中和法.主要用于含酸或含碱的废水的处理.对含酸或含碱废水,浓度在4 %以下时,如果不能进行经济有效地回收,利用,则应通过中和处理,将PH值调整到使废水呈中性状态才可排放,而对浓度高的废水,则必须考虑回收并开展综合利用.
②混凝沉淀法.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后,在所产生的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颗粒沉降.
混凝沉淀不仅可以除去废水中粒径细小的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而且还能除去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
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③化学氧化法.废水经化学氧化处理,可使废水中所含有机物质和无机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不仅达
到净化目的,还可达到去臭,去味,去色的效果.臭氧氧化法:由于臭氧及其在水中分解的中间产物
氢氧基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分解一般氧化剂难于破坏的有机物,而且反应完全,速度快;剩余臭氧会迅速转化
为氧,出水无嗅无味,不产生污泥;原料(空气)来源广,因此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是很有前途的.
空气氧化法:空气氧化能力比较弱,主要用于含还原性较强物质的废水处理,如炼油厂含硫废水即用空气
氧化脱硫.氯氧化法:氯氧化法主要是利用氯,次氯酸盐及二氧化氯等物质对含许多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主要用于含酸,含氰和含硫化物的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