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体废物的特征和分类
9.2.1.1 固体废物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根据物质的形态,废物可划分为固态废弃物、液态度弃物和气态废弃物三种。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大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在我国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因此,固体废物不只是指固态物质和半固态物质,还包括部分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
我国于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固体废物定义为“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团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同时规定“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
9.2.1.2 固体废物的特征
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性、空间性和持久危害性。
(1)时间性
随时间的推移,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耗后,最终都将变成废物,如投入使用的食品船头盒、饮料瓶等,平均几个星期就变成了废物;家用电器和小汽车平均7~10a就变成废物;建筑物使用期限虽长,但经过数十年至数百年后也将变成废物。所谓“废物”仅仅相对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渐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将可能成为明天的资源。例如。煤矸石长期以来是无用的废物,现在可以利用煤矸石供发电厂发电;硫铁矿生产硫酸产生的废渣经过处理后现在可以作为炼铁原料等。
(2)空间性
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可用做另一过程的原料,因此,废物具有空间性特征。如粉煤灰是发电厂产生的废弃物,但粉煤灰是生产水泥的原料,对水泥产来说,它是一种优质的原材料;碱性废渣可以用做酸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冶金业产生的高炉渣可用来生产建筑用的水泥;电子废物可以回收各种金属,包括昂贵的重金属。
(3)持久危害性
固体废物绝大部分是呈固态、半固态的物质,不具有流动性,而且进入环境后,难以被与其形态相同的环境体接纳。因此,它不可能像废水、废气那样可以迁移到大容量的水体或大气中,通过自然界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途径进行稀释、降解和净化。固体废物可以通过释放渗滤波和气体进行“自我消化”处理,而这种“自我消化”的过程是长期、复杂和难以控制的。因此,通常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比废水和废气更持久,从某种意义上讲,污染危害更大。如堆放的城市生活垃圾一般要经过10~30a的时间才可趋于稳定,而其中的废塑料、薄膜等即使经历更长的时间也不能完全消化掉。在此期间,垃圾会不停地产生渗滤液和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到存放地之外的其他地方。而且即使其中的有机物稳定化了,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处,破坏土地结构,并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性,如产生量大、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来源分布广泛,并且一旦发生了固体废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其危害就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难以恢复性。
9.2.1.3固体废物的来源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各种生产活动不可能使原料达到100%的利用,在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物,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人类对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物。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耗后,最终都将变成废物。进入生产和生活体系中的物质,仅有10%~15%以建筑物、工厂、装置、器具等形式积累起来,其余都变成了废物。从宏观上讲,可把固体废物的来源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包括残次品、下脚料),称为生产废物;二是产品使用消费后产生的放弃物,称为生活废物。
9.2.1.4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按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通常按其来源的不同分为工业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物。表9.1列出了各类主要产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图9.10为固体废物的分类体系。
表9.1固体废物的分类、来源和组成
续表
Ⅱ 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废气
固体废物是固态和半固态的污染物质,包括容器内的液体和气体。
废水是液内态的污染容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的固体物质是废水的一部分,用悬浮固体表示。
废气是指含有污染物的烟气尾气等。
这三种污染物常常共存,例如固体垃圾的堆积会污染水体,形成废水,也会散出恶臭气味,污染大气。
Ⅲ 何谓固体废弃物,什么叫危险废物,他们对环境有何危害,
一、固体废物物
1、含义: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2、危害
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
有些固体废弃物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固体废弃物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危险废物
1、含义: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危害:
(1)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
(2)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 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
(3)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3)如何区分固体废物高浓度废水扩展阅读
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如下:
1、一般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产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结构(包括民用工业)控制工厂原料的消耗,定额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废品的回收率等;
2、开展综合利用,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和能源对待,实在不能利用的则经压缩和无毒处理后成为终态固体废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如下: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其目的在于改变处理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减少它的危害性。这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前常用的预处理措施,其处理设备为常规的化工设备。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一般比较便宜应用普遍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长,处理效率不够稳定。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如何区别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的概念,在该法规定:所谓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1)最有效的区分方法的看废弃物质(废水、废气、废渣)的形态:固体废物的形态是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而废气是气态、废水是液态;
(2)固态废物的存在,具有相对固定性;而废水、废气具有流动性、扩散性;
(3)固态废物的比重大于2kg/m3,;而废水的 比重略大于1kg/m3、废气的 比重则更低;
3、固体废物是相对于有用的固体物质而言的,它只是相对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过程没有使用价值,但有可能是另一个过程或方面的原料,因此,这样的废物可以成为“放错地方的原料”而不是废物。这就是废物资源化的问题。
4、固体废物在该法定义中给出来源,由此可以对固体废物 进行分类: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本身是污染物,所以存在固体废物污染。它主要是指进入大气水体的固体废物,就会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所以将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就是防止固体废物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的最好途径。
Ⅳ 固体废物的来源有哪些如何进行分类
一、来源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消费和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人们在开发资源、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废物;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耗后,最终也都将变成废物。
(1)生产过程。现代社会建立在生产系统的基础之上,基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获取、工农业生产,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物,如尾矿、废石、冶炼渣、秸秆、畜禽粪便等。
(2)消费过程。消费过程同样也产生固体废物,如剩饭、剩菜、果皮类废物;废包装、旧报纸和杂志等。超过使用期后被废弃的衣报、鞋帽等;家用电器、照明灯具、交通工具以及建筑物等报废后也成为固体废物。
(3)环境污染治理过程。在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与再利用过程中同样也产生固体废物,如染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电厂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渣,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等。
二、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
(5)如何区分固体废物高浓度废水扩展阅读
固体废物的主要特征
(1)双重性。固体废物具有污染环境和再生利用的双重特性,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一定时间和地点被丢弃的物质,可以说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例如,粉煤灰是发电厂产生的废弃物,但可用来制砖,对建筑业来说,它又是一种有用的原材料。
(2)复杂多样性。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份也非常复杂。例如,一部废手机,就含有塑料、金属、玻璃等多种成份;废旧电视机含有玻璃、塑料、金属、荧光粉等。
(3)危害的潜在性和长期性。固体废物的污染物迁移转移缓慢,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觉,容易发生人身伤害等灾害性事件,环境污染后恢复时间长。例如,美国腊芙运河污染治理前后花费了21年。
Ⅵ 固体废物的分类有哪些
咨询TA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有: 1、按其危险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2、按其形状可分为固体的块状废物、粒状废物、粉状废物和泥状的污泥; 3、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4、按其管理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和危险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三大类。 5、按其来源(欧美等国)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五类。 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Ⅶ 危废与一般固废检测标准有哪些哪个单位可以做危废固废鉴别
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弃物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名录》或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而一般固体废弃物是指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人们抛弃的,但不具备危险特性的物品。
危废与一般固废的处理方式也大不相同,其检测标准可参考以下几点: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200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鉴别》(GB5085.2-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初筛》(GB5085.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
另外,做危废鉴别,固废鉴定需要找有CMA、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Ⅷ 固体废物的分类有哪些
1、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2、危险固体废物
危险固体废物特指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产生于各种有危险废物产物的生产企业。
3、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4、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有机类,如瓜果皮、剩菜剩饭;无机类,如废纸、饮料罐、废金属等;有害类,如废电池、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
(8)如何区分固体废物高浓度废水扩展阅读:
固体废物危害
固体废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
浪费资源
固体废物不像废气、废水那样到处迁移和扩散,必须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体废物侵占土地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堆积的工业固体废物有60亿吨,生活垃圾有5亿吨,预计每年有1000万吨固体废物无法处理而堆积在城郊或公路两旁,几万公顷的土地被它们侵吞。
严重污染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使用带有碎砖瓦砾的“垃圾肥”,土壤就严重“渣化”;未经处理的有害废物在土壤中风化、淋溶后,就渗入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
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带有病菌、寄生虫卵的粪便施入农田,一些根茎类蔬菜、瓜果就把土壤中的病菌、寄生虫卵吸进或带入体内,人们食用后就会患病。
水污染
许多国家把大量的固体废物直接向江河湖海倾倒,不仅减少了水域面积,淤塞航道,而且污染水体,使水质下降。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地表水,也有的下渗后污染了地下水。
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界定,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1、最有效的区分方法的看废弃物质(废水、废气、废渣)的形态:固体废物的形态是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而废气是气态、废水是液态。
2、固态废物的存在,具有相对固定性;而废水、废气具有流动性、扩散性。
3、固态废物的比重大于2kg/m3,;而废水的 比重略大于1kg/m3、废气的 比重则更低。
(9)如何区分固体废物高浓度废水扩展阅读:
一、废物分类
1、工业废物
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危害性较小,如钢渣、锅炉渣、粉煤灰、煤矸石、工业粉尘等。
2、生活垃圾
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通过调查研究、城建统计等方式可以得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各种信息。
3、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即指具有毒性、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浸出毒性等特性之一。
由于其数量、浓度、物理化学性质或易传播性引起死亡率增加。无法治愈的疾病发病率增高或者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固体、半固体、液体废物等。
二、废物国内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并启动了该法的修订工作。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3、《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为配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国家环保总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等标准和规范。
5、《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03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印发各地实施。《规划》要求用3年时间建设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1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00座,基本实现全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规划总投资150亿元。
6、《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通知》经国务院同意,2003年1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发布。
Ⅹ 危险废物鉴定
你好,参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中危险废物的定义,我们首先判断该情况并非固体废物,可将其定性为废水。
但如果将一瓶废酸倒如固体废物中,我们可以根据GB 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进行鉴别。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1、 按照GB/T15555.12-1995制备的浸出液,pH值≥12.5,或者≤2.0;
2、在55℃条件下,对GB/T 699中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